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981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7.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docx

驾考宝典之C1科目三考试技巧

以上内容均被本人测试通过。

请下载使用。

联系人:

叶军

二、上坡路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

(必考科目)

(一)、图形设计:

说明:

定点停车桩杆距坡底>1.5倍车长,全坡长>30m。

(二)、通过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应通过视觉和感觉及时判断坡道的陡坦、长短及路宽等道路情况,采取恰当操作方法,控制车辆平稳停车和起步。

做到转向正确,换档迅速,方向、制动、离合器三者配合准确协调。

(三)、动作要领:

是定点停车和坡上起步两个要点结合。

首先要避免起步溜车和熄火,其次才是准确定点。

具体步骤:

(1)、打右灯进科目。

首先要注意路边距(30cm),这和靠边停车一样的,向右缓缓推轮,车头1/3处看路边(即路边在车头右起的1/3处),关于这个位置的判断,也可以看右侧反光镜里地面白线的位置,车右侧压着/过白线就可以了,然后把方向回正。

爬坡过程可以给油也可以不给,控制好车速,便于自己找点定位就行了。

(2)、保持着这个路边距向上爬坡,下面该定点停了。

定点的时候,利用车右前角小镜子。

即当车右前角小镜子与定点标示杆快水平一线的时候(大概差1拳吧),就踩死刹车停住(这个定点的位置,也可以通过杆儿、车收音机部位那个高出的右上角及人眼视线三点一线来确定)。

停车后马上拉手刹摘空档。

(3)、该坡起了。

首先要打左灯。

起步时方法是“两停一动”。

右脚先给油使发动机转速到1500~2000转(转速在2k以下都不算轰车,稍微过点儿也没事儿),然后右脚在这个位置上保持不动(1停);接着左脚抬离合到接触点位置,车头微扬,此时左脚保持不动(2停);然后再松手刹(1动),加油行车。

车尾一过坡就加上2档。

(四)、理论分析:

坡起过程(第3步中),主要要避免起步时向后溜车以及熄火。

(1)、溜车的原因,就是在离合接触点没有抬够(离合抬的偏低),或者没有给油(车本身怠速低,不够带动车辆起步)的情况下就松开手刹造成的。

(2)、熄火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出现溜车后,急忙刹车或抬离合造成的。

二是起步时离合抬过了接触点而手刹松晚了造成的。

对策及分析:

(1)、首先,坡起一定要给油。

训练时,时常会遇到不给油也能不熄火坡起的情况,但考试时是不能这么冒险的。

因为之所以不给油也能平稳起步,是因为该训练车的“怠速”调的比别的车要高。

所谓怠速,就是发动机不做功时保持运转的最低转速(专门问了下为什么怠速是倦怠的怠,怠者,空转,不干活儿嘛.....)在坡上的时候,如果不给油,很可能会因为怠速不够,本身不能带动在坡上的车辆起动而熄火。

而一旦出现溜车的现象,想不熄火就更加困难,因为发动机此时做的功,不止被用来提供让车辆起步的机械能,还需要克服下滑溜车时的动能.....)出现溜车时,只能先刹车离合踩下,把车停住后重新起步;除此之外,在溜车过程中任何企图纠正的措施,基本都没用的。

(2)、其次,控制好离合。

离合不要抬的过高,过高而没松手刹,也会熄火,车头上扬一些就行了,不用非到“完美接触点”不可。

因为在给着油儿的情况下,即使没完全抬够接触点,松手刹也不会溜车,车会较着劲不动。

在这个情况下,千万不要看车不动就心慌,以为是自己离合抬的不够而大幅度抬离合,实际上这个时候,既然不溜车,就说明离合已经半联动的较上劲了,加着油稍微抬一丁点儿离合就成。

当然,如果能将离合接触点控制的很好(车头明显抬起,且没有熄火前的车身抖动),此时加着油,松开手刹就走车,这是最好的。

(3)、鉴于脚刹和手刹的作用是一样的,练习的时候,如果在坡上停了下来,而没有拉手刹的话,再起步时,脚刹和离合的配合是一样的------右脚一直踩着刹车,左脚抬离合到接触点,然后保持左脚不动,右脚在离开脚刹的时候立刻踩油走车。

不过这个也就是练习时可以用用,用来锻炼油离的配合。

在考试的时候,不论什么情况,只要在坡上停车就要拉手刹摘空档。

(4)、油离配合,指在操作顺序上,先油门后离合。

油门没有行程,离合有行程。

所谓行程,指从实施行动到该行动产生效果之间的过程。

刹车时,先刹后离。

考试时先踩离合的算空档滑行。

持续踩刹车到一定程度后,车身会抖,说明因为刹车的阻力,此时发动机已经带不动齿轮转动做功了,此时就需要把离合踩下,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送,从而避免熄火。

三、通过单边桥:

(一)、图形设计:

说明:

桥宽=0.2m;桥高≤车辆最小离地间隙,小型车辆桥高=0.08m;甲乙桥错位=车辆轮距+1m;

甲乙全桥间距:

小型车辆3倍轴距;桥面长度=1.5倍车辆轴距;坡道≤7%。

(二)、通过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要正确掌握方向,将甲、乙两桥分别用左、右边轮轧于轮下,平稳、顺畅通过。

小型车辆使用一档(含)以上档位。

(三)、动作要领:

前后共有两个桥体,分称为左桥(甲)和右桥(乙)(前左后右)。

设每个长方形桥体,每个桥体的左侧边线为A边,右侧边线为B边。

具体步骤:

(1)、打右灯进科目。

车头左棱线对准左桥B边(实际是左棱线在B边左侧小于等于2cm的位置),轻抬离合,给车动力让其上左桥。

(2)、当车左前轮下桥前行1米左右(距离不好掌握,以时间感觉的,就是左前轮下桥后0.5~1s后,心中默念嘀。

嗒。

),轻压离合,轻踩刹车,压着点速度,同时用左手向右推轮半圈(即左手从9点位置到4点位置),观察车头。

(3)、当车头左棱线距右桥A边的距离L小于2拳(手册上写的是L=10cm)时,向左回轮(回正),右手并继续向左推轮(即右手从3点位置到9点位置),注意向左回轮和推轮这两部要连贯起来做,保持连贯性(但不是快速连续的做)。

同时轻抬离合,给车动力让其上右桥。

观察车头。

(4)、当车头左棱对准前方黄线(即二线重合)时,向右把轮回正。

出科目打左灯。

(四)、理论分析:

(1)、首先说一下内轮差的概念:

转弯时,同侧前轮车辙和后轮车辙是两条不同的轨迹,这两条轨迹之间的偏差叫做内轮差。

如图所示:

(2)、转弯角度大(打轮缓),内轮差小;转弯角度小(打轮猛),内轮差大。

单边上右桥前如果往左打轮时机偏早或打轮速度过快,相当于转弯角度小,内轮差大(参看上图中左转时前后轮轨迹差别)从而后轮跟不上前轮的变化趋势,容易上不去(在右桥左侧)。

所以操作步骤3中的向左回推轮应该连贯连续但要平缓,速度不要过快过猛(一般在低速情况下,下左桥后往左打轮的时机,在车头左棱线距右桥左边的距离L刚小于10cm时,再向左以平缓速度打到9点)。

(3)、其次,在操作步骤3中,关于距离L的说明是:

在L处,宁晚不早,即L宁小不大。

因为如果L小了,说明回轮时机偏晚,可以通过后面回轮推轮的速度加快幅度加大(右手多推点儿,到8点)调整补救。

而如果L大了,即回轮时机偏早,右后轮更不容易上去。

当然,L也不能过晚,否则右前轮过了右桥右侧,就上不去了。

(4)、另外,上右桥后,注意回正时机。

在操作步骤4中,向右回轮早,会从右侧掉下桥;向右回轮晚,会从左侧掉下桥。

(5)、如果左桥没有上去,有两个原因,一是紧张,根本左棱对左桥B边失败;二就是确实是左棱对正了左桥内侧,但不是在车正的情况下对正的,因为在进科目时可能会有推轮调整车身在路中位置的情况,而在方向未回正的情况下去对左棱,等车身正时原来的对点已经跑偏了。

注:

搞明白内轮差,同时就会理解为什么直角转弯时左前轮让过铁球,而左后轮还会压上。

尤其是如果车速过慢打轮过快时,内轮差变大,转弯轨迹不是弧而是接近斜线,左后轮就会避让不开铁球的。

四、直角转弯:

(一)、图形设计:

说明:

路长≥1.5倍车长;路宽:

小型车辆为1轴距+100cm。

(二)、通过要求:

用低速按规定的线路行驶,一次不停车完成,车辆可以由左向右或由右向左直角转弯通过。

(三)、动作要领:

做直角弯的时候,要注意“贴左进右”的原则,即进入直角弯前要让车离路边远一些。

用灯:

驶入驶出均打右灯。

具体步骤:

(1)、进入直角弯前,先打右灯。

(2)、车头快到直角弯入口路口路宽1/2处时,向右打轮1圈半,尽量让车身靠右贴,远离铁球----而靠右贴的合适位置,以路边出现在车头右起1/3处为宜(感觉和靠边停车的30cm一样),此时把轮回正。

(3)、车往前直行,前方视野中车头即将压住路边(左侧反光镜下沿即将看到铁球)时,向左连续打轮2圈(速度不要过猛)。

当路边出现在车头1/2处时,向右回轮1圈,打右灯;当车与路快正时,再向右回轮一圈,驶出直角弯。

注意:

进出直角弯科目都要打右灯。

(四)、理论分析:

(1)、进科目前的“贴左进右”,为的是使车右侧在进入科目前离路边远一点,这样在操作步骤2中的向右打轮1圈半车进直角弯往右靠的过程中,车右后轮不会因为内轮差的影响而压到路边。

(2)、步骤3中往左打轮2圈时要确保车动着打轮,低速到近乎原地打轮的后果是出去的时候车左后轮轧到铁球;而且这两圈轮也不宜速度过快,否则左后轮同样容易压到铁球。

我们强调的连续,其含义并不等于快速。

而原因分析,就是前面提到的内轮差的影响。

(3)、为什么直角转弯时左前轮让过铁球,而左后轮还会压上?

因为车速过慢打轮过快时,内轮差变大,转弯轨迹不是弧而是接近斜线,左后轮就会避让不开铁球的。

即左后轮车行轨迹由弧线(曲线)变为割线(直线),自然轧铁球了。

五、曲线行驶:

(一)、图形设计:

说明:

路宽:

小型车辆为3.5米;半径:

小型车辆为7.5米;弧长:

八分之三个圆周。

(二)、通过要求:

车辆从弯道的一端前进驶入,减速换挡,以低挡低速从另一端驶出。

行驶中不得挤轧路边缘线,方向运用自如。

(三)、动作要领:

曲线行驶的两个要点:

(1)、曲线道路改变时,应迅速向相反方向打轮,转动动作要快而适当,修正要及时而少量。

(2)、曲线行车的原则:

逢左必先右,逢右必先左。

即车将向左转时,车身尽量靠右;车将向右转时,车身尽量靠左。

注意:

驶入曲线路时,要打右灯;驶出曲线路时,打灯视场地路况而定。

(四)理论分析:

(1)、目光要往远看。

曲线过程中很多地方是不需要连续来回打轮就能完成的,不要人为加大动作幅度或让动作变得复杂造成自身的慌乱。

对打轮的时机的判断掌握:

道路将向左转的时候,依据逢左必先右,向右推点儿轮,观察左车角,让左车角尽量找/对路边(当然还是要有距离的,不然压上了),转过来后,注意车正再回轮(回正),回轮后保持着往前开一段,道路开始向右转,依据逢右必先左,先向左推轮,让车身往路的左侧靠,此时观察右车角,是否在路面1/2偏上方的位置,使右车角找/对路边(至少在路面1/2偏上方的位置),然后再随着路线向右打轮、推轮调整一类的,始终保持右车角找/对路边(至少在路面1/2偏上方的位置)。

转过弯后,路正车正。

(2)、交叉打轮的时候,不要只靠一只手的力量完成而把另外一只手当形式上的摆设,要充分利用上另外那只手的力量,这样打轮速度快。

(3)、此外,正常行驶(非曲线项目)的转弯时,打轮时机及原则为:

(4)、左转弯时:

早打,少打,追着打;早回,少回,追着回。

   右转弯时:

车过停止线,车不停,轮不停,不是向右就是向左。

(先右后左)

总之,正常行车中的打轮力度,不要都整的跟练桩时似的。

要从容。

六、限速通过限宽门:

(一)、图形设计:

说明:

路宽≥7m,门宽=车宽+60cm,共设置连续三个限宽门,三门之间各相距3倍车长,1、3两门设置于同一水平位置,2门与1、3门交错一个车宽位置。

(二)、通过要求:

机动车驾驶人应驾驶车辆将车速控制在不低于20公里/小时,将车辆从三门之间穿越,不得碰擦门悬杆。

(三)、动作要领:

二档进入科目。

具体步骤:

(1)、进科目前,先向右稍微推点儿轮,使车身往路右侧微靠,然后回正方向。

这样调整完后,车身基本就正对着第1门和第2门了。

即由第1门到第2门时,不用做什么明显的打轮调整。

(2)、过第1门:

保持左反光镜和左杆的距离合适就行了(不用离左杆太远,不碰杆就行)。

(3)、过第2门:

车头反光镜通过第1门后,根据第2门的位置,适量稍微调整推轮(因为有步骤1的基础,所以此处向第2个门的方向稍微推一点就行)。

(4)、过第3门:

当车两侧前反光镜通过第2个门后,再向第3个门的方向(向右)适量推轮,就好了。

(四)、理论分析:

(1)、保持车身在门正中:

一开始可以大概看一下,车身处于门正中时,两侧反光镜距左右杆的距离d大概是多少,有个印象。

这样,实际做科目时,只看一边(左边)的反光镜确定位置就行了。

只要左反光镜距左杆的距离L在不碰左杆的前提下,不超过最初的那个印象值d,就行了。

(2)、加油加速通过限宽门,但速度提起来后,在通过某门A后,向另一门B调整方向的过程中,可稍微收油儿,等到B门前再加油通过。

过完第3门后,就要收油,右脚待刹车,因为快到路口了。

七、起伏路驾驶:

(一)、图形设计:

说明:

通常情况下,顶宽、底宽为车轮直径加60cm;

深高度:

小型车辆为6cm;

设置时,应根据所通过车辆的离去角和接近角,在设置障碍时,要保证α角小于离去角,β角小于接近角。

同时,设置障碍的深度和高度要小于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

(二)、通过要求:

车辆正常行驶在障碍物前20米内制动减速,用低速档或使用半连动通过,保证车辆平稳安全地通过障碍。

(三)、动作要领:

进科目打右灯,出科目打左灯(或视路面通行情况而定)。

一挡半联动配合刹车低速平稳通过。

但要注意过“起”路面时,速度不要太低了,否则容易熄火。

(四)、理论分析:

主要是速度的控制,速度过高,颠簸感明显;速度过低,车动力不够,“起”路面容易熄火。

八、通过连续障碍:

(一)、图形设计:

说明:

路宽=7米,圆饼直径=0.7米,B、C、D、E圆饼中心偏离路中心线1米;

饼高小于车辆最小离地间隙,通常小型车辆6厘米。

圆饼间距为相邻两块圆饼中心点投影在路中心线上之间的距离;小型汽车所考核的圆饼间距为车辆最前轮轴至最后轮轴距离(车辆轴距)的2.5倍。

(二)、通过要求:

该路段共设置6块圆饼,要求小型车用一档车速,将车骑于圆饼之上通过,车轮轨迹不得碰、擦、轧圆饼,并且不得超、轧两侧路边缘线。

(三)、动作要领:

一挡半联动完成动作。

具体步骤:

(1)、进入科目时车左棱对着距第1、2号井盖左边大约10公分的位置,直接骑过。

(2)、当第3号井盖出现在车前窗挡风玻璃左下角时,向左打轮1圈半。

(3)、当车头右前角压到中间白线时,向右回轮1圈半,即回正。

(4)、当第4号井盖出现在车前窗挡风玻璃右下角时,向右打轮2圈。

(5)、当车头左前角压到中间白线时,向左回轮2圈,即回正。

(6)、当第5号井盖被左反光镜完全挡住时,向左打轮2圈。

(7)、当车头右前角压到中间白线时,向右回轮2圈,即回正。

(8)、当第6号井盖被车引擎盖右侧中点(即车前窗右侧A柱和车右前角小镜子中间那部分)挡住一半(半圆)时,向右打轮2圈。

(9)、当车头1/2处压到中间白线时,开始向左回轮2圈(连贯但平缓),然后向左慢推1圈,车正后,向右推1圈,驶出。

(四)、理论分析:

关键是位置感的判断和对内轮差影响的控制。

这个项目主要考查的是对车轮行驶轨迹的理解和对内轮差位置的判断能力。

关于内轮差的概念和影响,我前面已经在单边桥那个科目的理论分析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冗述了。

九、百米加减档:

(一)、图形设计:

(二)、通过要求:

车辆由百米起点线处起步,在百米内完成从最低挡逐级到最高挡的加速,以及再从最高挡逐级到二挡的减速过程。

(三)、动作要领:

主要考察油离配合。

左脚不离开离合,右手不离开档把,起步后就加油加档,到50m处再加5档,然后(70米之前)就开始刹车减档,减到2档就行,距离上还是有余量的。

整个过程中,左手控制好方向,不要跑偏。

(四)、理论分析:

加档时,先油门后离合----即先加油加速,再收油踩离合加档。

减档时,先刹后离,先踩刹车降速,再踩离合降档。

考试时先踩离合的算空档滑行。

持续踩刹车到一定程度后,车身会抖,说明因为刹车的阻力,此时发动机已经带不动齿轮转动做功了,此时就需要把离合踩下,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送,从而避免熄火。

关于换档油离配合:

换档油离不分先后顺序,抬油门和踩离合要同时进行。

若先抬油门速度肯定会降下来,就够不上所在挡位的速度了,再踩离合肯定会出现顿挫感,严重的还能导致熄火。

如果先踩离合,油门还没有抬起来,就会出现哄油现象。

因此这两种都不可取,一定要同时。

要换档,松油门同时踩离合器,马上换档,然后及时抬离合器到结合点,马上跟油,保证松和踩是同时的。

科目二、科目三考试评判标准

 

一、综合评判标准

(一)考试时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考试不合格

1、不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或者戴安全头盔;

2、不按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或者民警指挥信号行驶;

3、车辆行驶中骑轧车道中心实线或者车道边缘实线;

4、车速超过限速规定;

5、起步时车辆后溜距离大于30厘米;

6、车辆行驶方向控制差;

7、驾驶汽车双手同时离开转向盘;

8、单手控制转向盘时,不能有效、平稳控制行驶方向;

9、换挡时低头看挡或者连续两次换挡不进;

10、制动、加速踏板使用错误;

11、行驶中空挡滑行;

12、视线离开行驶方向超过2秒;

13、行驶中不能保持安全距离和安全车速;

14、争道抢行,妨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

15、因观察、判断或者操作不当出现危险情况;

16、不按考试员指令驾驶;

17、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考试员认为影响安全驾驶的;

18、驾驶摩托车时手离开转向把;

19、二轮摩托车在行驶中左右摇摆或者脚触地;

20、摩托车制动时不同时使用前、后制动器;

21、不能熟练掌握牵引车与半挂车安全连接方法。

(二)考试时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扣20分

1、起步、转向、变更车道、超车、停车前不使用转向灯;

2、将车辆停在人行横道、网状线内等禁止停车区域;

3、起步时车辆后溜,但后溜距离小于30厘米;

4、长时间骑轧车道分界线行驶;

5、转弯时,转、回方向过早、过晚,或者转向角度过大、过小;

6、不主动避让行人、非机动车;                 

7、对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形未采取减速、鸣喇叭等安全措施。

(三)考试时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扣10分

1、起步、转向、变更车道、超车、停车前,开转向灯少于3秒即转向;

2、驾驶姿势不正确;

3、操纵转向盘手法不合理;

4、选择挡位不当,造成车辆低挡高转速行驶或者车辆抖动;

5、起步挂错挡,不能及时纠正;

6、换挡时发生齿轮撞击;

7、遇情况时不会合理使用离合器半联动控制车速;

8、因操作不当造成发动机熄火一次;

9、不能根据交通情况合理使用喇叭;

10、不能根据交通情况合理选择行驶车道或者行驶速度;

11、制动不平顺;

12、通过积水路面遇行人、非机动车时,有不减速等不文明驾驶行为。

二、科目二考试项目分类评判标准

(一)桩考

1、不按规定路线、顺序行驶,不合格;

2、碰擦桩杆,不合格;

3、车身出线,不合格;

4、移库不入,不合格。

(二)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

1、车辆停止后,汽车前保险杠或者摩托车前轴未定于桩杆线上,且前后超出50厘米,不合格;

   2、车辆停止后,汽车前保险杠或者摩托车前轴未定于桩杆线上,且前后不超出50厘米,扣20分;

   3、车辆停止后,车身距离路边缘线30厘米以上,扣20分。

(三)侧方停车

1、车辆在入库停止后,车身出线,不合格;

2、碰擦桩杆,不合格;

3、行驶中轮胎触轧车道边线,扣10分。

(四)通过单边桥

1、其中有一车轮未上桥,每次扣20分;

2、已骑上桥面,在行驶中出现一个车轮掉下桥面,每次扣10分。

(五)曲线行驶

1、车轮驶出边缘线,不合格;

2、车轮轧路边缘线,每次扣20分。

(六)直角转弯

1、车轮触轧突出点或者驶出边缘线,不合格;

2、车轮轧道路边缘线,每次扣20分;

3、借助倒车完成,每次扣10分。

(七)限速通过限宽门

1、时速低于20公里/小时通过,不合格;

2、不按规定路线、顺序行驶,不合格;

3、每碰擦一次限宽门悬杆,扣20分。

(八)通过连续障碍

1、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的,不合格;

2、车轮驶出边缘线,不合格;

3、车轮轧路边缘线,每次扣20分;

4、轧一个圆饼,扣20分;

5、碰、擦一个圆饼,扣10分。

(九)百米加减挡

1、在百米内未完成规定加、减挡的,不合格;

2、越级换挡,扣10分。

(十)起伏路驾驶

1、通过起伏路面时,车速控制不当,车辆严重跳跃,不合格;

2、通过起伏路面前不减速,扣10分;

3、通过起伏路面前过早减速,扣5分。

三、科目三考试项目分类评判标准

(一)上车准备

1、不绕车一周检查车辆外观及安全状况,不合格;

2、打开车门前不观察后方交通情况,不合格。

(二)起步

1、制动气压不足起步,不合格;

2、车门未关闭起步,不合格;

3、起步前,未通过后视镜并向左方侧头,观察左、后方交通情况,不合格;

4、启动发动机时,变速器操纵杆未置于空挡(或者P挡),扣10分;

5、发动机启动后,不及时松开启动开关,扣10分;

6、不松驻车制动器起步,扣10分;

7、道路交通情况复杂时起步不能合理使用喇叭,扣10分;

8、起步时车辆发生闯动,扣10分;

9、起步时,加速踏板控制不当,致使发动机转速过高,扣5分;

10、启动发动机前,不调整驾驶座椅、后视镜、检查仪表,扣5分。

(三)直线行驶

1、方向控制不稳,不能保持车辆直线运动状态,不合格;

2、遇前车制动时不采取减速措施,不合格;

3、超过20秒不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交通情况,扣10分;

4、不了解车辆行驶速度,扣10分;

5、未及时发现路面障碍物,未及时采取减速措施,扣10分。

(四)变更车道

1、变更车道前,不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道路交通情况,不合格;

2、变更车道时,判断车辆安全距离不合理,妨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不合格;

3、连续变更两条以上车道,不合格。

(五)通过路口

1、通过路口前未减速慢行,不合格;

2、直行通过路口不观察左、右方交通情况,不合格;

3、转弯通过路口时,未观察侧前方交通情况或未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侧、后方交通情况,不合格;

4、遇有路口交通阻塞时进入路口,将车辆停在路口内等候,不合格;

5、不按规定避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不合格;

6、左转通过路口时,未靠路口中心点左侧转弯,不合格。

(六)通过人行横道线、学校区域和公共汽车站

1、不观察左、右方交通情况,不合格;

2、不按规定减速慢行,不合格;

3、遇行人通过人行横道不停车让行,不合格。

(七)会车

1、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中心线的道路上会车时,不减速靠右行驶,并与其他车辆、行人或者非机动车未保持安全距离,不合格;

2、会车困难时不让行,不合格;

3、横向安全间距判断差,紧急转向避让相对方向来车,不合格。

(八)超车

1、超车前不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和左侧交通情况,不合格;

2、超车时机选择不合理,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不合格;

3、超车时未与被超越车辆保持安全距离,不合格;

4、超车后急转向驶回本车道,妨碍被超车辆正常行驶,不合格;

5、从右侧超车,不合格;

6、当后车发出超车信号时,具备让车条件不减速靠右让行,扣10分。

(九)靠边停车

1、停车前,不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和右侧交通情况,不合格;

2、停车后,车身超过道路右侧边缘线或者人行道边缘,不合格;

3、停车后,在车内开门前不侧头观察侧后方和左侧交通情况,不合格;

4、停车后,车身距离道路右侧边缘线或者人行道边缘大于30厘米,扣20分;

5、停车后,未拉紧驻车制动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