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8984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人教版练习课时作业4+第4课 柳永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例句:

杨柳岸,晓风残月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楼般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B项为直接抒情,例句与A、C、D三项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4.下列诗句都是写景的,其中实写的是(  )

①渐黄昏清角吹寒 ②杨柳岸,晓风残月 ③一片神鸦社鼓

④樯橹灰飞烟灭 ⑤枫叶荻花秋瑟瑟 ⑥茅飞渡江洒江郊

⑦青冥浩荡不见底 ⑧秋天漠漠向昏黑 ⑨暮霭沉沉楚天阔 ⑩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A.②④⑧⑩B.①②③⑤

C.⑤⑥⑧⑩D.③⑥⑦⑨

眼前景为实景,梦境、想象、猜测、不在眼前的、未来的、鬼神世界的景均为虚景。

C

5.对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渲染氛围,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州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精练地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离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应为细节描写。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

词原为歌词,是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属于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B.慢词是篇幅长的、节奏缓慢的词。

慢,有延长引申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

《望海潮》《雨霖铃》都属于慢词。

C.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

按作家的写作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D.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他精通音律,创制了大量慢词。

他善于铺叙,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词大都反映大都市的繁华风光,抒发离愁别恨。

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7.下面均是摘自宋词中的词句,按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①③⑥/②④⑤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D.①③⑤⑥/②④

前者为婉约派词句,后者为豪放派词句。

A

8.将下列句子排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他却以毕生的精力从事填词事业,称得上是北宋第一作词“专业户”。

②但是,词在北宋的地位远远不如诗,是一种尚未被普遍承认为“正统”的文学形式。

③众所周知,词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④只是为了不至失散才集外单行刊刻。

⑤在北宋著名词人中,柳永是官位最低的一个。

⑥就连欧阳修、苏东坡、晏殊等文学家都不把词收入代表自己成就和水平的文集中。

A.⑤①③②⑥④B.⑤①⑥④③②

C.③⑤①⑥②④D.⑤③②①⑥④

通读供排句,可将之分为三组,⑤①叙述对象是“柳永”,③②、⑥④叙述对象是“宋词”,且⑥④是对③②的进一步说明。

故正确答案为A。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9.对《望海潮》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写法是层层而来,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

B.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归美郡守,即孙何。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句话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十分巧妙。

C.“天堑无涯”意思是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天堑”这里指的是钱塘江。

D.“户盈罗绮,竞豪奢”,虽然突出杭州的富庶繁华,但也曲折地批判了小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

D项,突出杭州的富庶繁华是正确的,但没有批判市民的穷奢极侈。

10.结合词的内容,说说开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在词中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头三句从地理位置、历史上点明杭州的地位,总括全篇,突出题旨,奠定了全词颂扬的基调。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总领全篇。

“形胜”首先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优越;

“三吴都会”,极言其为江浙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

钱塘,即杭州;

“自古繁华”说明杭州历史的悠久。

三句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揭示出所咏主题。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1.下列对《雨霖铃》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

“寒蝉”“长亭”“晚”等词点明了节令和地点,通过对景色的铺写为下文设伏笔。

B.“执手”两句紧承上两句,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深挚的感情,形象逼真,凝练有力。

C.作者把“杨柳”“风”“残月”这三种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一幅凄凉的图景,融情于景,故而能打动人心。

D.“晓风残月”巧妙交代出酒醒时间已是清晨,此时词人烂醉如泥,以至于彻夜露天而卧,可见离别伤感之重。

D项,说词人彻夜露天而卧没有根据。

12.“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称道,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及诗歌中的形象的能力。

对词句进行赏析时,先找出词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哪些词用得好等,再结合词句和全词的感情基调具体分析即可。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将虚景实写,设想离别后的场景,衬托出词人酒醒后形单影只、寂寞孤凄的心境,这也是词人长期漂泊的感受。

在意象的选取上,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

“柳”与“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

“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

“残月”破碎,有今后难圆之意。

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实、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

三、语言表达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中具体描写杭州富庶繁华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望海潮》中描绘西湖美景的千古名句是:

(3)《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即将离别的两人有千言万语要倾诉,却因气结声阻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情态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4)《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2)重湖叠

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3)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4)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14.某班一同学自拍自导的《雨霖铃》MV播放后,老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其中有一条是可在开播前加上一段解说词,请你试着拟写。

不少于100个字。

此题要求拟写解说词。

拟写时需要对诗词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连贯、得体地对其进行解说。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词的内涵,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那一腔离恨,谁能一语道破?

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

一片残柳,一弯晓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这一份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我们要永远珍藏在心头。

15.就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它扩展成一段话,要求符合原词意境,不少于50个字。

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

题目要求扩展时符合原词的意境,作答时可抓住“杨柳”“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并联系词人与友人离别后的心境进行合理想象。

秋日的风已有些凉意,词人禁不住打了个寒战。

两岸杨柳在暗淡的光线中依稀可辨,笼着一层伤心的碧色。

抬头望去,天边一弯冷月如钩。

第二课时 拓展提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李鸿章主张大清国参与世界商品经济往来,利用双边贸易富强自己,制约别人,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

②江时学当天表示,欧洲一体化不是金瓯无缺的,但欧盟的改革还没有真正起步,尚未取得成效,英国就说了“再见”。

③同样都是携款外逃,有人花钱买岛,有人却落拓不羁。

今年4月,中央纪委网站登载了外逃腐败分子忏悔录,以作警示。

④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的发言少了穿靴戴帽的套话,多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⑤《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书中对政治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作了很多鞭辟入里的分析,值得一读再读。

⑥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能一直留在这样的小城生活,闲暇时,看天边云舒云卷,观日出日落,过瓜田李下的生活,好不惬意。

A.①③⑥B.①④⑤

C.②④⑤D.②③⑥

①空谷足音:

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使用正确。

②金瓯无缺:

比喻国土完整。

望文生义。

③落拓不羁:

形容行为放浪,不受拘束,性情豪放,行为散漫。

此处应为“穷困潦倒”。

④穿靴戴帽:

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

⑤鞭辟入里:

形容做学问切实。

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⑥瓜田李下:

泛指容易引起怀疑的地方。

用于此处望文生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降雪最大的吉林省延吉地区,由于高速公路关闭、机场航班延误、发往主要县市客车停运,大批旅客集中涌入高铁火车站。

B.CIPS系统的建成和运行有利于提高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效率,促进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更好地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走出去”战略。

C.“一带一路”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而提出的伟大战略,中国未来数十年的改革开放都围绕这一战略为布局展开。

D.本月4日正式生效的《巴黎协定》如果促使各国找到共赢点,具有里程碑意义,那么7日召开的马拉喀什气候大会同样意义重大。

B项,成分残缺,应在“战略”后加“的实施”;

C项,结构混乱,“围绕……展开”和“以……为布局”句式杂糅;

D项,语序不当,将“如果”调至“本月4日”前,且改为“如果说”。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李华与张红闹别扭,摒弃前嫌时,李华说:

“让我们握手言和,结为秦晋之好吧。

B.请放心,我会准时光临宴会,送上我对你们这些即将走上高考考场的学子的祝福。

C.初次参与高端的班主任论坛,鄙人才疏学浅,幸蒙贤兄抛砖引玉,让我得以从容。

D.这是我编写的拙作《学霸笔记·

语文》,感觉文辞微浅,冒昧打搅先生,请您雅正。

A项,“秦晋之好”泛指两家联姻,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B项,“光临”是敬辞,用在此处不得体。

C项,“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是谦辞,这里运用不得体。

4.“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是什么意思?

结合下面一段文字的上下文,把你的理解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要求语意连贯,不超过50个字。

我国语言文化中关于“井”的词语、成语、俗语比比皆是:

井然有序、井井有条、井田制、井底之蛙、井水不犯河水、市井、背井离乡……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这是南宋词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对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评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作为柳词流传广度的一个比喻。

“有井水处”即指有人聚居处,就好像如今我们所说的大街小巷。

井水、古井在以前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

柳永的作品通俗易懂,易于风行,作品在民间广为流传,盛行于市井巷陌,只要有井水喝的地方都能唱柳永作的词。

5.仿照例句,另选择一位诗人再造一个句子。

要求:

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等。

柳永在寒蝉骤雨后的都门外,吟咏过婉约派诗词最为经典的篇章,“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尽显其感情的缠绵与悱恻。

(示例一)苏轼于大江明月下的赤壁,唱响了豪放派诗词最为雄壮的乐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尽显其人生的旷达与洒脱。

(示例二)杜甫在风急猿啸下的夔州,抒写下现实主义诗歌最为杰出的诗篇,“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尽显其人生的艰难与苦恨。

二、名篇名句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广阔浩渺气势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2)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三、课外拓展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八声甘州

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7.下列对本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开头两句写雨后江天,澄澈如洗。

“渐霜风”三句写风紧日斜之境,凄寂悲伤,在深秋萧瑟寥廓的景象中表现情怀。

B.“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三句,极具表现力,这三句由远而近地描绘了雨后深秋的暮景,抒发了游子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悲叹,情景交融,其气象宏阔,境界高远雄浑,笔力苍劲。

C.“惟有”两句写的是短暂与永恒、变与不变之间的这种令人思索的宇宙人生哲理,“无语”乃“无情”,蕴含了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

D.“是处”两句,词意苍莽悲壮、细致沉思,由仰观而转至俯察,又见处处皆是一片凋落景象。

“休”字寓有无穷的感慨愁恨。

E.该词融写景、抒情为一体,运用了细节描写,语言雄健绮丽。

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之情,语浅而情深。

B项,“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悲叹”错误,应为“孤独、凄凉的满怀愁绪”;

E项,“语言雄健绮丽”错误。

BE

8.本词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

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

虚实结合的手法。

登高临远望故乡,倚栏杆处正凝愁是实写,写词人自己登楼望向家的方向。

一个“想”字,由实而虚,推己及人,写故园之闺中人,此时也应该是登楼望远,伫盼游子归来。

她“妆楼颙望”,望穿秋水之际,对游子的迟迟不归生出怨恨,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更显归思之切。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安公子 远岸收残雨

远岸收残雨。

雨残稍觉江天暮。

拾翠汀洲①人寂静,立双双鸥鹭。

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

停画桡②、两两舟人语。

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

短樯吟倚闲凝伫。

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注:

①拾翠汀洲:

古代妇女喜欢到河滩上拾翠鸟尾羽做装饰品。

一说拾翠是采摘香草。

②画桡:

装饰华美的船桨。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远岸收残雨。

雨残稍觉江天暮”说明下了很长时间的雨,雨点逐渐稀疏,但天已近傍晚,为全词营造了迷蒙冷清的气氛。

B.“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以“双双”形容鸥鹭,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独,景中有情。

C.“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说明词人已到达目的地,听到身边人的谈话声,却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

D.“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回忆过往,嗟叹今夕,词人离愁更浓,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

E.“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以听杜宇哀啼结束,更觉深情婉转、凄恻动人,用意层层深入,一句紧接一句,情意深婉而下笔有力,读来沁人心脾。

C项,“到达目的地”错,据诗意可知,此二句写船家对路途的安排,表明仍在羁旅途中。

D项,“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错,全词的最强音不是“自别后”句,应是“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杜鹃不识人心,却劝人返,则无情而似有情;

人不能归,而杜鹃不谅,依旧催劝,徒乱人意,则有情终似无情。

以听杜鹃哀啼结束,更觉深情婉转、凄恻动人。

CD

10.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解答本题可先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如“游宦成羁旅”“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写别离之苦,写孤独之感;

再通过意象分析,如“残雨”“风亭月榭”“杜宇声声”,表现词人的孤寂、离愁、乡思。

解答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作者的情感。

①对前路的迷茫感。

“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游宦成羁旅”说明作者不知前路在何方。

②漂泊江湖的孤独感。

“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说明作者感到孤独。

③对故乡的思念。

“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说明作者思念家乡。

④离别的痛苦感。

“刚断肠、惹得离情苦”说明作者对别离的痛苦。

(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芳草渡

贺 铸

留征辔,送离杯。

羞泪下,撚青梅。

低声问道几时回。

秦筝雁促注,此夜为谁排。

君去也,远蓬莱。

千里地,信音乖。

相思成病底情怀。

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一样,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

B.“撚青梅”的“撚”字是用手指搓捻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撚梅的形象。

C.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

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丈夫的依恋。

D.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一新。

E.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写出了夫妻离别时难分难舍之情。

C项“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分析有误,“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是女子对丈夫的关怀,女主人公让丈夫把烦恼给自己送来,体现出的是一种令人感动的为对方着想的牺牲精神,所以“幽怨”是没有依据的。

E项对表达方式的概括有误,这首词重在叙事、抒情,没有写景。

CE

12.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

是如何表现的?

请结合相关句子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第一问应该答出该形象的特征和身份(女子),第二问回答描写该人物的手法,可回想描写人物的手法,结合诗文对该女子的描写定位诗文使用的手法,加上合理分析即可。

①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分别时与丈夫难分难舍、内心伤痛、深爱丈夫,愿为丈夫付出的痴情女子形象;

②主要通过动作(或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形象;

③“留”“送”“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