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9888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doc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6—2025)发布

1.稻米

  “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未来10年,中国稻谷生产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稻米“口粮绝对安全”有保障。

  产量基本稳定。

展望“十三五”及未来10年,水稻种植面积稳中略减,单产有望稳步提高,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预计2016年稻谷总产量为20899万吨(折合大米14629万吨),2020年为20507万吨(折合大米14355万吨),2025年为20603万吨(折合大米14422万吨)。

稻谷种植面积稳中略减。

2016年稻谷种植面积略增至45385.65万亩(3025.71万公顷),“十三五”末稳中略降至44223万亩(2948.2万公顷),2025年达44163.45万亩(2944.23万公顷)。

总体而言,“十三五”期间以及未来10年,中国稻谷年生产能力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进入高水平稳定发展期。

  消费稳中略升。

展望“十三五”,综合考虑人口数量增长、城镇化率提高、农村脱贫致富等因素,中国稻米需求量将保持稳中略增态势。

预计2016年中国大米消费量为14562万吨,2020年为14801万吨。

未来10年,中国稻米消费总量将保持增长。

2025年大米消费量为15029万吨。

预计2016年口粮消费略增,饲料消费略减,工业消费出现一定幅度增长,种子用量基本持平,损耗基本略增。

展望期间,口粮消费保持增长,饲料消费和加工消费略增,种子消费稳中略减,损耗略减,消费总量增加。

  贸易保持稳定。

展望“十三五”,国内供应有保障,国际大米贸易量有限,稻谷库存充足,预计中国大米进口量将保持基本稳定。

预计2016年净进口量约为244万吨,2020年为292万吨,2025年为293万吨。

价格出现分化。

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改革可能影响稻谷价格走势。

消费结构升级对优质稻米需求增加,拉动价格上涨。

普通稻米价格受进口冲击和国际市场影响,可能出现阶段性下跌。

展望“十三五”,中国大米价格将出现不同产品和品牌的分化,高端大米价格将有明显上涨,普通大米价格将保持稳中略涨。

2015—2025年中国大米供需平衡表      单位:

万吨

类别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生产量

14577

14629

14555

14441

14399

14355

14400

14461

14462

14449

14422

进口量

   338

   324

   364

   361

   354

   342

   337

   328

   346

   351

   343

消费量

14521

14562

14633

14699

14755

14801

14842

14894

14944

14991

15029

口粮消费

10735

10747

10780

10818

10845

10868

10879

10900

10922

10943

10957

饲料消费

1014

1000

1029

1044

1054

1062

1069

1075

1085

1094

1103

工业消费

1301

1334

1368

1399

1427

1452

1475

1498

1520

1542

1562

种子用量

   159

   159

   158

   157

   156

 155

   155

   156

   156

   155

 155

损耗

1312

1322

1298

1282

1273

1264

1264

1265

1261

1257

1252

出口量

   29

   80

   70

   60

    50

    50

    50

    50

    50

    50

    50

结余变化

   365

   311

  217

   43

   -52

   -154

  -155

   -155

  -186

   -242

  -314

 

 

 

  2.小麦

  供需形势由宽松转为基本平衡

  未来10年,中国小麦生产将保持稳定发展态势,供需形势由宽松转为基本平衡。

  生产缓慢增长。

预计2016年小麦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为2412万公顷和13010万吨,同比减0.1%;“十三五”期间,小麦种植面积稳中有降,到2020年降至2402万公顷,小麦总产量增至13191万吨;到2025年,小麦面积预计为2393万公顷,比2015年减少21万公顷,年均减幅0.1%;产量增速放缓,预计2025年为13279万吨,比2015年增长2.0%,年均增长0.2%,明显低于过去10年2.6%的增速。

  消费稳步上升。

展望期间,中国小麦消费将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预计2016年为12027万吨,到“十三五”期末为12630万吨,2025年将进一步增至13263万吨,年均增长1.0%,增速总体高于产量增长。

其中,口粮消费、饲料消费、工业消费将持续增长,年均增速将分别达到0.4%、3.1%和3.7%;损耗量和种子用量年均略降0.1%。

  贸易维持净进口格局。

虽然国内小麦供需不存在缺口,但以品种调剂为目的的小麦进口依然会存在,未来10年中国小麦年均进口量将在200万吨左右。

同期,由于我国小麦出口优势不明显,年均出口量将稳定在20万吨左右,展望期间小麦贸易仍将维持净进口格局,净进口量将在2025年达到254万吨。

 

2015—2025年中国小麦供需平衡表    单位:

万吨

类别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生产量

13019

13010

13063

13115

13168

13191

13226

13238

13251

13265

13279

进口量

 275

 274

 238

 220

 201

 214

 213

 251

 283

 276

 254

消费量

11966

12027

12187

12348

12494

12630

12752

12880

13011

13141

13263

口粮消费

8510

8536

8578

8622

8658

8690

8711

8739

8767

8795

8816

饲料消费

1100

1069

1116

1163

1207

1249

1291

1335

1384

1435

1488

工业消费

1376

1444

1515

1584

1650

1713

1773

1829

1885

1937

1986

种子用量

 459

 459

 458

 458

 457

 457

 457

 456

 456

 455

 455

损耗

 521

 519

 520

 521

 521

 521

 521

 520

 519

 519

 518

出口量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结余变化

1307

1237

1094

 967

 855

 755

 667

 589

 503

 379

 250

 注:

表中数据均指市场年度(当年6月到次年5月)

  

3.玉米

  供需形势有望平衡偏紧

  未来10年,中国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将取得明显成效,生产呈稳健状态,消费需求从快速增长回归稳步攀升,供需形势从过剩逐步过渡到平衡偏紧,上下游产业展现均衡发展态势。

  面积、产量双双下滑。

预计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分别为3695万公顷和21517万吨,同比分别下降3.1%和4.2%;“十三五”期间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将大幅度缩减,到2020年面积降为3441万公顷,产量降到20567万吨,年均减幅分别为1.8%和1.1%;展望期后5年,受消费拉动,玉米生产有所恢复,预计2025年面积、产量分别为3455万公顷和21229万吨,年均增速分别为0.09%和0.64%。

展望期内,面积、产量总体下降,年均减幅分别为0.07%和0.15%。

  消费稳中略增。

2016年玉米消费量达到19751万吨,到2020年增加到22192万吨,2025年将进一步增加到22699万吨,年均增速为1.6%。

其中,受人口增长和收入增加的双重影响,饲用消费增幅较大,年均增速达到2.7%;食用消费稳定增加,保持0.3%的增速;工业消费先增后降,种子用量和损耗呈下降趋势,年均分别减少0.1%、0.7%、2.8%。

  价格前后分化。

“十三五”期间,玉米价格将呈明显下跌态势。

预计2016年玉米价格明显回落,2020年前后达到企稳回升的拐点,到2025年与国际价格的关联将更加紧密。

  贸易保持稳定。

“十三五”期间,去库存是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通过相关措施增加出口,大幅削减进口,或有望再现净出口格局。

预计展望期前两年玉米出口量在200万吨左右,而进口量在25万吨左右,到2025年进口恢复到200万吨左右,出口量不足1万吨。

 

 4.大豆

  种植面积将恢复性增长

  未来10年,中国大豆面积将恢复性增长,产量稳步增加,消费量平稳增长,进口量仍将保持高位,但增速明显放缓。

受种植成本支撑和国产大豆品牌化发展稳步推进的影响,国产大豆走出独立行情,预计未来10年国产大豆价格将稳中有涨。

  产量稳步增加。

未来10年,玉米临储政策有望逐步调整到位,东北产区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将进一步完善,“粮豆轮作”补贴有望试行,引导大豆种植面积合理恢复的作用将逐步发挥,再加上国产大豆深加工产业的稳步发展也将进一步提升大豆需求,预计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将恢复性增长。

在优化田间管理、育种科技发展等因素推动下,大豆单产将有所提高。

面积增加和单产提升将促使大豆产量稳步增加。

  消费量稳定增加。

未来10年,中国大豆消费量将稳步增长。

其中,居民收入水平上升、中国城镇化率提高以及全国7000万人口脱贫计划的实施,会拉动肉、蛋、奶和食用植物油消费需求增加,带动大豆压榨加工消费量增加。

此外,对大豆蛋白、组织蛋白、大豆卵磷脂等产品的需求也促进大豆食用深加工消费量增加。

展望期间,大豆种用消费量随种植面积扩大而稳中略增,损耗量逐年增加,但保持在消费总量的1%~1.2%。

未来10年中国大豆产需继续趋紧,缺口逐年小幅扩大。

  进口增速趋缓,出口平稳增长。

未来10年,受产不足需和国际大豆低价优势影响,中国对国际市场大豆仍将保持较旺盛的需求,大豆进口量保持高位。

但由于进口量基数大,年度进口量增速将趋缓。

预计展望期内年度大豆进口增速0.8%,远低于上个10年12.5%的年均增速。

中国大豆出口将保持稳定,年度出口量20万吨左右。

 

  5.食用植物油

  未来五年产需总缺口超1亿吨

  预计“十三五”及未来10年,中国油籽生产先减后增,2016年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将跌至30%,未来五年食用植物油产需总缺口达到1亿吨以上。

  “十二五”期间,中国食用植物油消费继续增长,油籽总产稳中略降,油料、油脂进口大幅增长。

其中,大豆、油菜籽、花生等油籽总产量从2011年的4755万吨降至2015年的4708万吨;食用油籽进口量从2011年的5482万吨增至2015年的8757万吨,这其中90%以上是大豆;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从2011年的780万吨增长至2015年的839万吨,其中约70%是棕榈油。

2015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约为32.1%。

  受比较效益下降、油菜籽临储政策改革和玉米大豆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综合影响,预计2016年中国油籽种植面积为30620万亩,较上年略有下降,其中,油菜籽种植面积约较上年缩减9.8%,花生和大豆种植面积分别增加约3%和4.4%。

受面积下降影响,2016年中国油籽总产量预计减少0.7%,降至4676万吨,其中,油菜籽产量减少9.4%,花生产量增加4.0%,大豆产量增加3.6%。

同时受食用植物油消费增长和豆粕饲用消费增长拉动,2016年中国三大油籽消费量预计为1.25亿吨,较2015年增0.2%;油籽进口预计8813万吨,其中,大豆进口量8228万吨,油菜籽进口445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643万吨。

受国产油籽减产影响,2016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将跌至30%。

“十三五”期间,中国油籽生产在大豆和花生带动下将稳中有增,五年总产量预计2.4亿吨,国产油料榨油合计约4940万吨;同时,食用植物油五年总需求预计1.6亿吨,产需缺口1.1亿吨。

到2020年,中国油籽产量预计为4970万吨,其中,油菜籽、花生、大豆产量预计分别为1397万吨、1835万吨和1345万吨;食用植物油消费量预计为3230万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进口量预计分别为9193万吨和545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约为31.2%。

到2025年,中国油籽产量预计为5244万吨,其中,油菜籽、花生、大豆产量预计分别为1439万吨、1913万吨和1485万吨;食用植物油消费量预计为3327万吨;油籽和食用植物油进口量预计分别为9503万吨和435万吨;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约为31.4%。

2015—2025年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单位:

万吨

类别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生产量

2660

2663

2654

2665

2701

2745

2750

2764

2782

2795

2834

进口量

679

685

625

550

560

545

528

505

485

460

435

消费量

3150

3160

3188

3206

3222

3230

3259

3285

3302

3315

3327

出口量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14

结余变化

175

174

77

-5

25

46

5

-30

-49

-74

-71

 注:

进口量中不包括棕榈硬脂

  6.棉花

  价格将与国际市场接轨

  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将会下降。

展望期内,受比较效益下降、生产成本提高、国家粮食优先战略等因素影响,中国棉花面积和产量均呈下降趋势。

2016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预计为5199.0万亩和515.7万吨,分别比2015年降10.0%和8.0%。

“十二五”期间,中国棉花品质提升,单产下降,总产量下降。

2020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预计为5366.1万亩和495.8万吨,分别比2015年降5.8%和降11.5%。

“十三五”期间,由于比较优势下降,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小幅下降态势。

2025年中国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预计为5120.2万亩和467.0万吨,比2021年降4.7%和6.2%,比2015年降10.1%和16.7%。

  棉花消费总量下降,消费结构升级。

未来10年,国内棉花消费将稳中有降,纺织品出口增长空间受限,棉花替代品不断改进,并且随着近几年成本上升造成的棉纺产业转移,中国棉花消费量将呈现下降趋势。

2016年中国棉花消费量预计为715.8万吨,同比降2.7%。

“十三五”期间,中国棉花消费量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2020年中国棉花消费量预计为707.9万吨,比2015年降3.8%。

2015—2025年,中国棉花消费量预计将从735.7万吨缩减至703.8万吨,减少4.3%。

尽管中国棉花消费总量下降,但随着纺织业的转型升级以及棉花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对高品质棉花的需求增加。

  棉花进口持续下降。

短期看,为消化超过1000万吨的棉花结余,中国棉花进口量将会明显下降。

中长期看,国内棉花市场调控政策的调整,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未来棉花进口仍将保持较稳定的规模。

中国纺织产业的低速发展以及亚洲竞争国家纺织产业的发展,将压缩未来中国棉花进口总量。

“十三五”期间,中国棉花进口量降明显低于“十二五”期间的进口规模。

预计2016年中国棉花进口量为100.1万吨,同比降31.1%;2020年中国棉花进口量为112.1万吨,比2015年降22.8%;2025年中国棉花进口规模为156.8万吨,比2015年增8.0%。

中国棉花价格将与国际市场保持紧密关系。

2014年中国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试点之后,市场供求关系将成为决定棉花价格的首要因素,中国棉花价格将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

在中国棉花产业“两头在外”产业格局的影响下,国内棉花价格将与国际棉花价格保持紧密关系。

2015—2025年中国棉花供需平衡表        单位:

万吨

类别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生产量

560.5

515.7

489.9

492.3

494.8

495.8

497.8

482.8

473.2

466.1

467.0

进口量

145.2

100.1

102.3

105.2

106.3

112.1

120.1

125.2

150.4

158.0

156.8

消费量

735.7

715.8

742.2

747.5

751.1

707.9

697.9

688.0

703.6

704.1

703.8

出口量

1

1

1

1

1

1

1

1

1

1

1

结余变化

-30

-100

-150

-150

-150

-100

-80

-80

-80

-80

-80

 

 

 

  7.食糖

  长期面临较大进口压力

  产量稳中略增。

预计2016年中国糖料种植面积和食糖产量分别为2175万亩和900万吨,同比分别减少8.2%和14.8%,主要是由于食糖价格持续走低,糖农收益连年下降。

“十三五”期间,甘蔗生产会向广西、云南等优势产区进一步集中,甜菜会向新疆、内蒙古等优势产区进一步集中,糖料种植面积有进一步缩减的趋势,但耕地基础设施建设、品种改良、机械化收获和规模经营等生产管理条件的改进,有望使糖料单产有所提升,预计糖料和食糖产量缓慢恢复增长,到2020年糖料种植面积2220万亩,比2015年减少6%;食糖总产量1078万吨,比2015年增长2.1%。

展望期后5年,随着糖料生产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中国食糖产量有望继续小幅增长,到2025年预计为1118万吨,比2020年增3.7%。

  消费量持续增长。

由于中国较大的人口基数以及生育政策的放宽,人口规模仍将保持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也将稳步提升,由此将导致对食糖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

预计2016年中国食糖消费1540万吨,同比增2%;“十三五”期间食糖总消费量8013万吨,到2020年食糖消费量1666万吨,比2015年增10.3%;到2025年食糖消费量1841万吨,比2020年增10.5%。

  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预计2016年中国食糖进口规模将与2015年基本持平,为466万吨,主要是由于国际糖市步入减产周期,将出现2011年以来的首次产不足需,全球糖市供求趋紧,国际糖价有望进入上升通道。

“十三五”时期及展望期后5年,因为中国食糖生产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所以对食糖进口存在刚性需求。

此外,由于国内外价差的客观存在,中国将长期面临较大的食糖进口压力。

“十三五”期间食糖总进口量预计为2971万吨,2020年为639万吨,2025年增加到849万吨。

  食糖价格波动较大。

预计2016年国内食糖价格将小幅上涨,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加大了对食糖走私的打击力度,同时国内外食糖减产,助推国内糖价继续小幅走高。

“十三五”时期,由于全球糖市步入减产周期,供求趋紧,国际糖价将有所提升,国内糖价稳中有涨。

展望期后5年,国内糖价同现在比将有所提升,但是剔除物价因素之后的实际糖价将与现在基本持平,主要原因是国际食糖供给充足,“天花板”效应的存在使国内糖价上涨空间有限。

 

2015—2025年中国食糖供需平衡表        单位:

万吨

类别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生产量

1056

900

910

978

1027

1078

1056

1035

1014

1065

1118

进口量

481

466

523

576

618

639

681

722

773

826

849

消费量

1510

1540

1570

1602

1635

1666

1701

1734

1769

1805

1841

工业消费

966

987

1005

1025

1048

1083

1106

1144

1167

1192

1215

食用消费

544

553

565

577

587

583

595

590

602

613

626

出口量

6

6

6

7

7

7

8

8

8

8

9

结余变化

21

-130

-130

-68

-16

6

-19

-49

-64

-6

22

 

注:

年份为作物年度,当年10月至次年9年

 

 8.蔬菜

  多元化需求及国际竞争优势明显

  蔬菜总产量仍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但增速将有所放缓。

未来10年,尤其是“十三五”期间,种业水平提高、设施条件改善和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技术普遍应用等将继续助力蔬菜产量稳定增加,加上“镰刀弯”和西部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蔬菜总产量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但受亩均生产能力、结构品种差异等因素影响,产量增速将有所放缓。

预计2016年,全国蔬菜总产量约为77403万吨,同比增0.63%,比2015年预测调增2.2%;2020年将达78780万吨,比2015年增2.42%,比2015年预测调增1.86%,“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约为0.44%;2025年将达79832万吨,比2020年增1.34%,预计未来10年的年均增速为0.34%,低于过去10年的平均增速。

  消费量保持缓慢增长态势,多元化需求更加明显。

未来10年,中国蔬菜食用消费将在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和居民健康诉求增强、消费偏好等多种因素影响下,继续稳步增长,区域性特征也将强化部分品种的消费需求;有机绿色蔬菜、免洗免切蔬菜等的消费需求将持续拉动蔬菜鲜食和加工消费稳定增长;同时,饲用等其他消费缓慢变化,生产流通技术创新和冷链物流体系的健全完善将持续降低蔬菜损耗。

预计2016年全国蔬菜消费总量为48265万吨,同比增约1.11%,比2015年预测调增1.11%;2020年将达50412万吨,比2015年增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