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89895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docx

江西省教师招聘幼教真题

2015年江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幼教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内容包括( D  )、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三大维度的内容。

A.专业技能     B.专业素养     C.专业理念    D.专业理念与师德

 

2.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应遵循的( A  )和必备的道德品质。

A.行为准则    B.教育规律   C.社会道德   D.社会规则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包括影响的深远性、行为的典范性、意识的自觉性及(  B )

A.知识的专业性  B.境界的高层次性  C.道德的高尚性  D.技能的示范性

 

4.幼儿园、家庭、( A  )是幼儿发展的三大环境和可利用资源。

A.社区     B.社会   C.学校      D.大自然 

 

5.《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幼儿的态度要与行为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D  )

A.重视幼儿身心健康  

B.维护幼儿合法权益

C.信任幼儿,尊重个体差异

D.培育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

易-公教育独家提供

6.教育孩子问题上,父母观点发生冲突时,应在尊重孩子想法的基础上私下沟通好,避免孩子无所适从,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 A  )原则。

A.一致性     B.科学性  C.指导性   D.适度性

 

7.幼儿的学习是以( A  )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A.直接经验   B.动手操作   C.直接感知  D.亲身体验

 

8.布拉姆提出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自然环境因素中不包括( D )

A.化学因素   B.物理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  D.教育因素

 

9.从出生到成人的发育过程中,头增长了1倍,躯干增长了2倍,上肢增长了3倍,下肢增长了4倍,这体现了人体生长发育的(    B )

A.连续性   B.程序性  C.相互关联性 D.个体差异性

 

10. 学前儿童对营养和热能的需要,从种类上看,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 B )六大元素缺一不可。

A.氨基酸   B.水   C.谷物   D.胡萝卜素

 

11.在传染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最初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称为( A )

A.潜伏期  B.前驱期 C.症状明显期 D.恢复期

 

12.(  C )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A.细菌性痢疾  B.流行性乙型脑炎   C.流感  D.沙眼

 

13.4-5岁幼儿应具有一定的适用能力,能在较热或较冷的户外环境中连续活动( B  )左右。

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14.培养幼儿饭前洗手、进食定时定量不乱吃零食和过多冷饮,进餐是细嚼慢咽等习惯属于(  A  )

A.个人卫生教育  B.心理健康教育  C.营养与饮食教育 D.消费卫生教育

 易-公教育独家提供

15.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 B  ),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A.计划性和合理性   B.稳定性和灵活性  C.计划性和灵活性  D.科学性和灵活性

16.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作用、调节作用、导向作用及( A  )

A.促进作用  B.感染作用 C.规范作用 D.强化作用

 

17.以下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A  )

A.模范  B.分享 C.助人 D.合作

 

18.( C  )强调为儿童提供实物,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视儿童为主动的学习者、建构者

A.布鲁纳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杜威

 

19.幼儿每次睡眠应保证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 B  )左右。

A.1.5小时  B.2小时  C.2.5小时  D.3小时

 

20.幼儿要学会主动保护眼睛,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5-6岁幼儿一般连续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  D )

A.15分钟   B.20分钟  C.25分钟   D.30分钟  

21.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这些均是良好的( A )的重要体现。

A.学习态度   B、学习品质     C学习习惯   D学习能力

22.小明在幼儿园吃午饭时不小心被鱼刺卡在咽部,老师采取的正确处理方式是( C  )

A吞咽饭团     B喝醋     C及时就医    D自然咳出

23.班级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实施( C )等环节来实现

A总结      B小结      C调整       D检查

24.《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通识性知识包括:

自热按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A )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A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B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

C班级管理知识               D幼儿发展知识

25.关于5岁幼儿掌握空间方位阐述正确的是(B  )

A开始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B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C开始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前后        D开始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前后

26.社区资源包括:

自然资源( D )和生活设施资源

A人文资源    B教育资源     C环境资源     D人力资源

27.教师应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能力、与幼儿积极互动的能力、及时转变角色的能力和( C  )的能力

A分析幼儿   B与幼儿交往  C评价与反思   D与幼儿游戏

28.关于幼儿语言发展阐述正确的是( A )

A从自我中心语言到社会化语言

B从社会化语言到自我中心语言

C从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

D从独自语言到内部语言

29.皮亚杰设计的“三山实验“结果反映了3—4岁幼儿思维具有( B )

A直观性    B自我中心性    C形象性        D经验性

30.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孩子尽量说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这可以发展孩子的(A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31.关于同伴关系功能阐述错误的是( D )

A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                B赋予社会知觉的功能

C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                D满足自我需求的功能

32.婴幼儿的情绪最初主要是由生理需求引起,渐渐的发展到交往的需求,这反映婴幼儿情绪发展的( A )特点

A社会化        B丰富化       C自我调节化         D深刻化

33.《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该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D )

A2小时       B2.5小时       C3小时        D3.5小时

34.( A)是角色游戏结构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它统率着其他结构要素。

A角色        B规则          C主题        D动作

35舒特.戴森归纳的0——17岁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一般特点中,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D)

 A1——2岁儿童能自发地、本能地“创作”并唱歌

 B2——3岁儿童开始模仿唱出听到的歌曲片段

 C3——4岁儿童能感知旋律轮廓,可以培养绝对音高

 D4——5岁儿童能从简单的旋律或节奏模式中辨认出相同的部分

36 关于儿童涂鸦期的指导策略阐述错误的是(C)

A提供适当的材料 

B鼓励儿童动作,不做其他刺激

C练习简单的绘画技能 

D用童心对待儿童的涂鸦行为作品

3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

教师的态度和( C )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A、情绪       B、气质        C、管理方式     D人格魅力

38开展艺术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幼儿在活动活动过程中的(B)和态度的倾向,而不能仅关注其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

A情绪体验 B情感体验 C想象创造 D大胆表达

39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描述错误的是(D)

 A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B科学领域的子领域是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

 C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

 D艺术领域的子领域是感知与欣赏、表达和创造

40.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将(C  )列为人的最高心理需要

A审美需要              B认知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归属与爱我的需要

41.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中的导入策略主要有激趣导入、游戏导入、情境导入、( B  )导入。

A 观察      B问题         C互动          D探究

42.幼儿体育活动的活动量取决于活动的(  D )、密度和时间三个因素的综合情况。

A场地      B材料     C准备         D维度

43.壮壮为了手中的玩具而打他,壮壮行为属于( B )。

A敌意性攻击   B工具性攻击       C目的性攻击      D意向性攻击

44.教师在大班幼儿已有超市购物的经验基础上,组织开展一节社会活动“逛超市”,引导幼儿学会理性消费、合理消费、按需消费。

此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是从(  D)入手。

A教材      B兴趣        C联系         D经验

45.许多幼儿在医院看到穿白大褂的医生就开始哭了。

幼儿对白大褂医生的记忆类型属于(  A )记忆。

A形象记忆与情绪记忆         B形象记忆与运动记忆

C情绪记忆与逻辑记忆         D运动记忆与情绪记忆

46.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 A )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

A自由        B轻松      C愉悦        D民主

47.引导家长参加课程建设和管理,并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等。

这体现了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  D  )。

A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B朋友关系

C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          D合作伙伴关系

48.探究式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 C  )三个特点。

A主动性   B互动性     C过程性       D自发性

49.幼儿认识菊花时,通过看、闻、摸等方式了解其颜色、形状等,这种学习是通过幼儿( C  )而实现的。

A探究式学习  B操作式学习 C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D发现式学习

50.丽丽脾气急,在生活中还表现出:

动作快、吃饭快、做事喜欢一口气做完、易冲动…这反映丽丽个性的( A  )特征。

A整体性          B开放性     C稳定性   D独特性

51.教师请幼儿观察两个图形的不同,一位幼儿说:

“一个图形大,一个图形小。

”老师回应说:

“对呀,大小不同。

还有什么也不同呢?

”另一位幼儿说:

“颜色也不同,一个是红色,一个是黄色。

”请问这位老师运用的回应策略是(  D  )。

A提问式回应   B提炼式回应 C重复式回应    D反问式回应

52.幼儿学习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幼儿的情感态度、幼儿的( A  )、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力、幼儿的学习习惯。

A学习方式    B学习途径   C学习风格  D学习方法

53.为了提高幼儿使用剪刀的能力,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剪刀,不同质地的纸张及画有直线、曲线、不规则图形的图案,使幼儿进行剪纸活动,这体现了材料投放的(D  )。

A丰富性    B层次性   C情感性   D探索性

54.有些幼儿喜欢参加团队活动和小组讨论,喜欢与同伴相互合作游戏学习,与同伴共同研究。

我们认为这些幼儿倾向于(  A )的学习风格。

A交际型学习者   B语言型学习者  C自然学习者  D视觉型学习者

55.中午进餐时,欣欣不小心被热汤烫伤了小手,教师首先对欣欣烫伤的小手处理方式应是(A   )。

A冷水冲洗     B肥皂水冲洗     C擦药 D毛巾包裹

56.( A)、围合、模式和表征等建构技能的出现标志着幼儿建构活动的发展。

A架空     B堆高       C平铺      D重复

57.小红和小明都在建构游戏区专注地用积塑拼搭自己的玩具,几乎没说一句话。

他们的游戏属于(B  )

A联合游戏     B平行游戏   C独自游戏   D合作游戏

58.慧慧上幼儿园,和妈妈分开时哭了起来,但妈妈离开不久,她便恢复了平静,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傍晚,妈妈来接她时,她快乐地投入到妈妈怀里。

慧慧这种依恋行为表现属于( B  )。

A焦虑—回避型依恋         B安全型依恋

C焦虑—抗拒型依恋         D焦虑—安全型依恋

59.君君一遇到困难就怯懦退缩,反映的是性格的(  D  )。

A对现实态度特征        B情绪特征 

C理智特征           D意志特征

60.贝贝想坐飞机,可从来没坐过,可是有一天他绘声绘色地与小朋友说他坐飞机的情境与感受,这反映了幼儿想像的(  B  )。

A情节性     B夸张性        C新颖性      D丰富性

  主观题

一、简答题(10分,一个5分)

1.简述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参考答案:

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一)儿童自身的特点

1 儿童的行为特征

2 儿童的认知能力

3 儿童的身体吸引力

(二)外部环境的作用

1 父母的鼓励

2教师的影响

3玩具与电视

 

2.学前儿童较为常见的问题行为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

(一)情绪问题:

儿童期恐惧、儿童期焦虑、暴怒发作等。

(二)行为问题:

攻击性行为、破坏公物、说谎等。

(三)睡眠问题:

入睡困难、夜惊、梦魇等。

(四)饮食问题:

厌食、不良进食习惯、异食癖等。

(五)语言问题:

语言表达、语言发音、口吃等问题。

(六)行为习惯问题:

吮吸手指、咬指甲、拔毛发、习惯性阴部摩擦等。

二、案例(8分)

   大班幼儿洋洋九月就要入小学了,妈妈为了让洋洋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每天洋洋从幼儿园回来以后,便让他做10道题20以内的计算题和认读20个生字。

可是洋洋总是被院子里孩子的笑声吸引,不到五分钟便会以各种理由开溜,注意力不集中,最后完成妈妈的任务用了一个半小时,而且效果很不理想

    请从幼儿衔接和幼儿注意分散角度分析洋洋完成任务效果不理想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引起儿童注意分散的主要原因

1过多的无关刺激。

案例中“洋洋总是被院子里孩子的笑声吸引,不到五分钟便会以各种理由开溜,注意力不集中“,洋洋很容易被强烈的刺激物所吸引,从而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2 疲劳。

案例中”最后完成妈妈的任务用了一个半小时,而且效果很不理想“,洋洋长时间从事枯燥的单调的活动,大脑出现疲倦,继而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

3缺乏兴趣。

案例中”每天洋洋从幼儿园回来以后,便让他做10道题20以内的计算题和认读20个生字",对洋洋来说,是不感兴趣的,对幼儿来说,兴趣的动机作用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到活动时的注意状况。

4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

洋洋做数学题和认字活动,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缺少积极参与和创造发挥的机会,容易导致洋洋注意分散,导致效果不理想。

<二>专门的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以下方面

1、培养幼儿向往入小学学习的感情,激发良好的入学动机

和学习态度

2、注意发展幼儿心理活动的有意性、稳定性,培养幼儿的责

任感;

3、不断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特别重视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

4、锻炼意志,培养自制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三 论述题(共12分)

   在开展体育游戏“搬家”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游戏准备了各种大小不一的废旧纸箱,同时利用各种资源创设了狭小的通道、低矮的山洞,高低不一的栅栏、独木桥、间隔的桥墩、颠簸的轮胎路和小山丘。

幼儿游戏过程中,有的用头顶着箱子侧身走过狭小的通道,有的拎着小箱子平稳的走过独木桥,有的则抱着小箱子跨过每座小桥墩,有的则互相合作,你推我拖的把大箱子拖过了轮胎路。

总之,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到“搬家”游戏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完成了“搬家”任务。

   请根据此材料,试分析和论述教师为顺利开展活动,运用了哪些有效的师幼互动策略?

并论述师幼互动的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幼儿园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和过程的综合。

<一>有效师幼互动的支持策略

1 激励式互动策略:

主要包括情境感染、语言催化和情感分享。

2 追随式互动策略:

主要包括环境创设、变换调整、耐心等待和及

时反思。

3 挑战式互动策略:

主要包括问题质疑、启发思考和推动深化。

<二>师幼互动能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情感、认知、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2、是有效教学得以实施的途径;

3、为幼儿提供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4、有助于幼儿对教师产生情感依赖

5、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四 活动设计(本题1题,共20分)

   请设计大班科学活动“沉浮的秘密”,要求写明:

活动设计意图(2分)、活动目标(4分)、活动准备(3分)、活动重难点(2分)、活动过程(9分)。

参考答案:

 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

为什么有些东西回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

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也可以沉下去?

为什么有些东西会沉在水里而且可以浮在水面?

为了使幼儿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边的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 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设计了这个科学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1.能主动探索,寻找让物体沉下去的多种方法,体验实验快乐2.实验中探索怎样使浮起来的物品沉下去,使沉下去的物品浮上来活动准备:

  音乐、沙子、(棋子、药瓶、石头、积木已消毒)温水、水箱、皮筋、等、ppt活动过程:

  一、音乐律动《科学泡泡》

  二、找呀、找呀、找朋友2、什么是浮,认识浮在水面的物品有哪些?

有哪些物品?

在放到水里试一试,哪些是浮在水面呢?

  2、认识沉在水里的物品有哪些?

都有什么物品?

在放到水里试一试,哪些是沉在水里呢?

  3、实验小结三、奇思妙想、想一想1、小朋友用什么方法把浮在水面的物品沉下去?

  2、小朋友用什么方法把沉在水里的物品浮上去?

3、小朋友开发想象力,今天我们要去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四、小实验1、介绍材料2、"实验安全提示"3、幼儿操作教师、教师巡回指导

五、回忆录1、我知道怎样可以把沉在水里的浮上来、、、、、、2、实验后整理材料  

六、活动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