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89931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

《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央电大徐工科技财务报表分析第一次作业.doc

徐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至2010年四年来的财务报表分析

一、公司简介

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原名徐州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系1993年6月15日经江苏省体改委苏体改生(1993)230号文批准,由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以其所属的工程机械厂、装裁机厂和营销公司1993年4月30日经评估后的净资产组建的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于1993年12月15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95,946,600元。

1996年8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24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发行后股本增至119,946,600元。

1996年8月至2004年6月,经股东大会或中国证监会批准,通过以利润、公积金转增或配股等方式,公司股本增至545,087,620元。

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工程机械配件的开发、研制、加工、销售;工程机械维修服务及相关的科技咨询服务。

公司主要产品为压实机械、铲运机械、路面机械、筑路机械。

截止2004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资本为545087620.00万元,资产总额3164022753.29万元,控股股东为徐工集团

二、行业基本情况:

工程机械行业是我国机械工业中产品门类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16个重要行业之一。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虽然起步较晚,经过多年努力后,已经建立起拥有18个大类、288个系列、1,300多个品种、4,300多个规格型号的产品、1,008个生产制造企业的产业。

目前,工程机械已经成为我国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农田水利、港口、货场、林业、城市建设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等各类建设工程中机械化施工的重要技术装备。

  我国的工程机械企业与国际著名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相比较,在规模和技术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国外大公司的年销售额都达到几十亿美元甚至更多,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远未达到国际同行业的规模经济水平。

  我国工程机械的多数产品使用的是传统技术和八十年代消化吸收的引进技术,与国外先进产品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自动化、操作环境、舒适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总体上位于世界同行业中等偏下水平,部分产品虽已接近国际当代水平,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动力技术和传动技术以及液压件、电器元件领域。

国外先进工程机械产品已进入了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机、电、液、信息一体化的新时期,目前已向计算机控制方向发展。

  国外先进工程机械产品以其技术、质量等优势大量进入中国。

对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冲击最大的是用于国内大型水利工程、大型露天矿、大型港口及高速公路土石方工程所需的的大型推土机、挖掘机和装载机等。

这些高技术、高难度的产品有许多在国内还是空白。

而国工程机械在中国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仅有60%左右,年出口额仅两亿美元,在年销售额达450亿美元的世界工程机械出口市场上仅占0.04%。

三、行业发展分析

公司所属行业为工程机械行业。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约有1000家,其中合资与独资企业有124家;年销售亿元以上企业有100家,其年销售额达675亿元,占全行业的75%;年销售5亿元以上企业有35家,其年销售额达530亿元,占全行业的60%。

2004年工程机械产品销售收入1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利润总额57.4亿元,比上年下降22.4%。

  工程机械发展环境与国民经济发展、GDP景气度、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相关产业发展方向与投资力度、国家金融政策均有一定的关联度,其中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着较密切的关系,投资增长率高,将会拉动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2002-2003年工程机械市场消费额急速上升,除了国家基础设施投资拉动以外,主要是大面积的开发区建设、房地产业投资过度膨胀和金融按揭贷款等措施的实施,促成了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井喷现象。

2004年国家实施了宏观调控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特别是在清理整顿开发区项目以后,暂停审批土地,停止和整顿高能耗、高消耗产业项目的审批,金融采取适度紧缩政策,抑制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

但是,我国目前是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总量和规模不断上升,国家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系统、能源供应系统和通讯系统的同步与超前发展,要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是不可能的,而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必然会带动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继续向好。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的投资力度将超过“十五”期间,交通运输业、水利、电力、能源基地建设、城市化建设、国家生态环境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都为工程机械产品的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005年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产能进一步扩大,竞争趋于白热化。

装载机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有130家生产企业,产能已近20万台,其中柳工、厦工、龙工、徐工、临工等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和新厂区建设,装载机年产能力都已突破2万台。

近几年民营企业、国际知名工程机械制造商纷纷涉足压路机产品,使得压路机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

目前压路机行业的生产能力已接近2万台。

  外资携资本优势,图谋更大发展。

随着入世后外资进入各种限制的消除,外资能够更加自如地按照自己的战略在中国发展。

对于工程机械制造业的进入,在力度、深度、广度各方面全面深入的态势前所未有。

外资由过去那种简单的组装逐步向制造加工、整机生产、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全过程延伸,寻求和兼并主机制造和配套制造企业,布局覆盖全国的代理商体系,布局产业的新商业服务体系,组建融资租赁公司和物流服务公司。

  市场竞争由价格、质量、服务竞争逐步向价值链竞争发展。

随着宏观调控的持续,原来工程机械市场“井喷”的行情不复存在,工程机械的市场需求已从过去的狂热转为平稳增长,用户群体也日趋理性。

价格、质量、服务依然对用户有吸引力,但融资、租赁、旧车回购、二手车业务、培训、工程信息、技术支持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更能激发用户的潜在需求。

  2005年国内装载机市场需求逆势小幅上升,预示着在经历了宏观调控之后,由于资源市场需求的拉动,装载机市场有逐渐看好的趋势。

与此同时行业内部竞争更加激烈,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行业前三位柳工、厦工、龙工三家销量之和占行业总销量50%,优势日益突出。

装载机传统市场的需求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资源大省依然是需求比较集中的地区,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内蒙等五个大省的需求总量已经占到全国市场总需求量的40%。

由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拉动,今年东北三省装载机需求有明显的上升,辽宁省销售总量已上升到第五位,并且在前十位省份中增长率最高。

目前国内装载机以3吨、5吨为主,占装载机销售总量的97%;3吨以下小装载机销售7500台左右,同比增长100%;6吨装载机销量近200台,同比增长215%。

  2005年静碾压路机下降幅度达到63%,总量仅为去年的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在建工程多,新开工项目少,用户购买需求下降,而这部分用户购买静碾压路机的比例较大。

连续几年销售看好的机械振动压路机今年表现差强人意,平均降幅在39.4%。

全液压振动压路机销量增长12%,主要原因是今年全液压系列出口量增加,同时购买力较强的用户,如大的路桥公司、铁路局等受调控影响小。

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增幅为28%,主要原因一是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主要用于路面施工,而宏观调控对路面施工影响较小;二是路面养护需求的增加;三是出口量猛增,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00%。

轮胎压路机既受双钢轮的拉动,又受静碾压路机的影响,销量较去年稍有下降。

  2005年摊铺机市场受宏观调控影响最大,供大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

与去年同期相比,摊铺机行业整体下滑,销量同比下降37.60%,其中江苏、山东、安徽下滑幅度居前。

四、公司经营情况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1、抓住国际市场机遇,加快国际化进程

  2004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工程机械市场需求量锐减。

面对市场蛋糕变小、行业竞争加剧的残酷局面,公司按照“市场开拓多元化、出口方式多元化”的方针,紧紧抓住国际市场需求的有利契机,通过推动产品升级、优化出口流程、提高产品质量、加大服务力度等措施大力开拓海外市场。

全年实现外销收入31631万元,同比增长147.62%,出口中高新技术产品占50%以上。

  2、深入推进品牌工程,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围绕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国际知名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公司以顾客满意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强化质量控制、优化供应商队伍、深化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促进产品可靠性和实物质量的不断提高,着力提高徐工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2005年公司顺利通过GB/T19001-2000质量体系整体监督审核,并荣获中国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奖。

徐工牌压路机、装载机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装载机继续保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压路机、摊铺机、平地机继续保持省名牌产品称号。

  3、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持续发展潜力

  创国际知名品牌,技术研发是重要环节。

公司以重点开发项目为龙头,着力推进高新技术、关键技术、可靠性技术研究在产品上的应用。

通过装载机定轴式变速箱、GPS车载终端装置、LQC系列沥青拌合站振动筛和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开发,引入故障模式分析法,积极推进技术中心平台建设,提高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持续发展潜力。

  4、深化业务流程再造,发挥资源整合优势

  针对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整体优势发挥不够等问题,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公司调整了研究院技术体系,理顺了接口,提高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

将路面机械分公司业务并入筑路机械分公司,重新划分公司的营销职能,将路面机械分公司的营销职能并入营销公司。

调整营销公司本部机构,合理分配管理职能;改变驻外营销机构的设置模式,由按行政区域设置改为按市场区域设置;营销公司根据新机构、新职能,合理定员,竞争上岗,形成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机制。

经深入研究论证,形成了“瘦身轻装一体化”的突破性再造方案,现已酝酿成熟,将在2006年1月份实施。

  为调整产品线,规避投资风险,公司决定出售徐州利勃海尔混凝土机械有限公司50%的股权。

为做强西南区域市场,公司决定在重庆设立生产基地。

  为发挥现有土地资源效益,改善资产状况,整合制造资源,公司决定整体搬迁筑路机械分公司到金山桥开发区,同时将老厂区徐州市矿山东路4号宗地国有土地使用权以毛地方式进行公开出让。

新厂区建成后,公司可达到年产5500台压路机、600台摊铺机、50台拌和站的生产能力。

  为调整产品结构,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业务,公司决定出售徐州筑路机械厂(非法人)和混凝土机械分公司的整体资产,同时剥离旋挖式钻机、水平定向钻、平地机、路拌机、稳定土场拌站、液压附件(软管总成、硬管总成)、铣刨机、稀浆封层机业务。

此次调整后,将减少公司管理幅度,为组织重构、实现“瘦身轻装一体化”奠定了基础,同时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精做强压路机、装载机、摊铺机、沥青拌合站四大门类产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增强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84,348,146.40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8.13%;主营业务利润261,446,747.85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5.30%;净利润-129,083,641.64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49.03%。

公司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受国家宏观调控的持续影响,产品销量下降;二是部分产品售价下调,制造成本增加,产品毛利率下降4.22个百分点;三是营业费用增加1261万元;四是财务费用增加1046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是:

一是预算与实际出现较大差异,经营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2005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预算为400,000万元,实际完成308,435万元,预算完成率仅为77.11%,造成公司各项经营工作的被动。

二是产品毛利率下降,企业首次出现年度亏损:

由于产量下降,单台制造成本增加,2005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8.67%,去年同期为12.89%,下降4.22个百分点。

压实机械的毛利率下降7.63个百分点,对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水平影响比较大。

  三是存货和应收账款持续居高:

2005年公司月度存货占用最高达到16亿元,月度平均占用14.2亿元,年末占用11.9亿元。

公司应收账款从六月份开始一直维持在9亿元左右的规模,年末为4.9亿元。

存货和应收账款持续居高,严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五、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A、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

1、流动比率,2、速动比率,3、现金比率。

公认的流动比率的标准值为2,速动比率的标准值为1,现金比率只作为参考时使用,具体计算公式见课本。

分析方法有:

1、同业比较分析法,2、历史比较分析法,3、预算比较分析法。

以下我们对徐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近四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一、初步分析;

1、有关财务指标的计算过程:

2008年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67582378

2008年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0.5724

徐工科技近四年来的流动比率为:

流动比率(倍)

1.0676

1.1599

1.2188

1.2217

明显低于公认的标准值2

近四年来的速动比率为:

速动比率(倍)

0.5724

0.4835

0.4758

0.5432

显然是要低于标准值1

我们认为,徐工科技短期偿债能力有一定问题,但不能说明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很差,应给合该企业的指标值的变动情况和行业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才能加以说明。

二、比较分析:

1、历史比较:

徐工科技有关指标见下表:

表一

指标

2008-12-31

2007-12-31

流动比率(倍)

1.0676

1.1599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6.9393

10.7203

存货周转率(次)

2.1567

2.3605

速动比率(倍)

0.5724

0.4835

(1)流动比率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徐工科技本年流动比率实际值低于上年,说明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上年有所降低,但差距示大,为了进一步掌握流动比率的质量,应分析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流动性

(2)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流动性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率要低于上年,说明应收账款和存货都存在问题,但存货的差距不大而应收账差距比较大,说明该企业应收账款问题较大。

(3)速动比率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本年度速动比率高于上年度,说明本年度应收账款丰在较大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丰在问题,主要在应收账款,原因是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慢,占用量大

2、同业分析:

工程机械行业资料:

(2008年度)表二

单位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资产负债率%

利息保障倍数

柳工工程

2.03

0.81

23.51

2.99

38.35

31.14

山推股份

1.68

0.93

7.1

2.93

35.82

6.21

三一重工

1.44

1.18

4.21

1.4

54.87

3.62

厦工股份

1.35

0.44

29.99

2.64

56.32

2.31

中联重科

1.17

0.76

3.77

2.51

57.59

9.53

太原重工

1.12

0.75

2.80

3.44

74.97

2.44

山河智能

1.91

1.18

8.81

2.5

56.77

8.35

安徽合力

2.6

1.33

11.46

3.75

31.03

844.84

合计

13.3

7.38

84.55

22.16

405.69

平均数

1.66

0.92

10.56

2.77

50.71

9.08

资料来源:

新浪财经

徐工科技有关指标见下表:

表三

指标

本年实际

同业标准

流动比率(倍)

1.1243

1.66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6.9393

10.56

存货周转率(次)

2.1567

2.77

速动比率(倍)

0.5352

0.92

(1)流动比率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徐工科技本年流动比率实际值低于标准,说明该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较同业有所降低,有一定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掌握流动比率的质量,应分析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流动性

(2)应收账款和存货的流动性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应收账款周较率要低于同业,说明应收账款和都存在问题,但存货的周转率差别不大,说明该企业应收账款问题较大.

(3)速动比率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本年度速动比率低于行业平均,说明本年度应收账款存在较大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存在问题,主要问题在应收账款,原因是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慢,占用量大

综合结论:

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再结合公司本年度的经营情况,我们认为公司本年度短期偿债能力存在较大问题,主要是应收账款周较慢,占用大造成的,公司下年度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1、资产负债率,2、长期资产适合率,3、股东权益与固定资产比率,4、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例,5、利息保障倍数,为了方便起见,我们选用3个指标,即1、资产负债率2、长期资产适合率5、利息保障倍数,相关计算公式见课本,有关指标值计算由学生自己完成,分析时,主要采用历史分析法和同业分析法进行。

一、历史分析

徐工科技相关见下表(表四)

指标

2008-12-31

2007-12-31

资产负债率

66.0506

64.4346

长期资产适合率%

1.92

2.05

利息保障倍数

-1.107

2.7764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徐工科技05年度资产负债率指标较上年度有所增加,说明该企业财务风险有所增大,主要原因是资产总额由年初的3437554484.78元减少到年末的3164022753.29元,降低幅度为7.9%,负债总额由年初的2233016380.84元减少到年末的2089858136.89元,减少幅度为6.4%,从而使资产负债率上升了2.4%,降低了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从利息保障倍数来看,该企业息税前利润为(-127546582.54+60533701.80)-67012880.74元,说明该企业本看度无力偿还利息费用,何况本金,说明该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很差,长期债权人和短期债权人的利益是无法保障的,安全性很差,风险很大。

为了进一步说明该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我们可以计算长期债务与营运资本比率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本比率=长期债务/(流动资产-流动负债)=76556749.38/(2263655175.31

-2013301387.51)=0.3

但从上述指标我们可以看出长期债务只相当于营运资本的0.3倍,从另一方面说明该企业还是具备了一定偿债能力,但从利息保障倍数看,偿债能力又比较差,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在流动资产上,存货的周转率慢,周转天数长,大量应收账款暂时无法收回,经进一步计算得知2005年公司月度存货占用最高达到16亿元,月度平均占用14.2亿元,年末占用11.9亿元。

公司应收账款从六月份开始一直维持在9亿元左右的规模,年末为4.9亿元。

存货和应收账款持续居高,严重影响公司的现金流,企业长期偿债风险加大。

另外公司成本增加和三项费用的增加是造成公司本年度利息保障倍数为负,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公司2005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8.67%,去年同期为12.89%,下降4.22个百分点。

压实机械的毛利率下降7.63个百分点。

二、同业分析:

表五

指标

本年实际

行业平均

差别

资产负债率

66.0506

50.71

15.34

长期资产适合率%

1.92

利息保障倍数

-1.107

9.08

-10.19

从上表我们得知,公司资产负债率和行业平均相比,要高出15.34%,说明公司本年度保持了一个比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但在70%以内,但接近债权人可接受的最低水平,,长期偿债能力风险加大,需公司负责人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减少费用,提高盈利能力,同时要加大存货的管理,提高存货周转率,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公司的现金流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偿债能力。

B:

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资产运用的有效性和充分性,主要指标有:

总资产周转率,分类资产周转率和单项资产周转率,具体分析方法有趋势分析法和同业分析法。

1、有关指标的行业平均水平见表六:

单位

总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营业周期

柳工工程

159.74%

130.90%

23.51

2.99

87.09

山推股份

85.58%

70.04%

7.1

2.93

100.58

三一重工

55.88%

63.73%

4.21

1.4

256.63

厦工股份

151.19%

172.18%

29.99

2.64

92.04

中联重科

84.57%

97.81%

3.77

2.51

130.48

太原重工

78.95%

147.10%

2.80

3.44

122.68

山河智能

99.32%

122.32%

8.81

2.5

126.52

安徽合力

129.07%

93.89%

11.46

3.75

65.01

合计

84.55

22.16

平均数

10.56

2.77

2、资产运用效率的趋势分析:

徐工科技02年至05年有关指标见下表:

表七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6.9393

10.7203

10.4942

6.1048

存货周转率(次)

2.1567

2.3605

2.5877

2.1249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

4.8328

5.8083

6.3139

4.6724

净资产周转率(次)

1.3665

1.5677

1.5296

1.0403

总资产周转率(次)

0.9304

1.1293

1.206

0.8942

(有关计算略)为方便起见,我们画出如下草图:

徐工科技(000425)总资产周转率

 

徐工科技(000425)净资产周转率

徐工科技(000425)存货周转率

 

徐工科技(000425)应收帐款周转率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

徐工科技项各项资产周转率02年到03年处于增长态势,03年达到高点后开始不断下降,且下降趋势在不断加大,说明该公司的资产运用状况在不断恶化。

到底该公司的资产管理如何,我们还要结合行业平均水平进行分析。

3、同业比较分析:

表八

指标

本年实际

行业平均

差别

先进水平

差别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6.93

10.56

-3.63

23.51

-16.58

存货周转率(次)

2.16

2.77

-0.61

2.99

-0.83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

4.83

净资产周转率(次)

1.37

1.30

+0.07

总资产周转率(次)

0.93

1.60

-0.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