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008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铁质量问题汇总盾构施工Word下载.docx

1、盾构机在吊装过程中移动吊点、移动速度过快或指挥不当引起组件碰撞损坏。

2、盾构机组件在吊装过程中采用双吊机吊装所使用钢丝绳长短不一造成受力不均引起扭曲变形。

3、机械在施工前未检修不满足施工要求。

1、盾构机组件吊装吊点应按规定不得随意改动,在组件扶稳后吊机开始旋转移动且应控制吊装移动速度小心指挥注意与其他组件或结构发生碰撞。

2、各件构件吊装采用4点起吊(每台吊机2点),选用的4条钢丝绳长度必须一致。

3、机械机具使用前应重新检查其机械性能,确保符合使用要求,制定应急方案在发生故障后按方案及时处理。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后配套配置

1、后配套渣土箱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变形或断裂。

2、龙门吊最大起吊重量不满足满载总重量。

3、浆液箱、管片车、土箱的容量、长度及宽度配置不适合盾构机。

4、浆液箱搅拌设备及输送泵功率不足。

5、电瓶车配置动力不足。

1、渣土箱强度及刚度不满足。

2、渣土箱选择过重或计算满载总重量错误。

3、浆液箱、管片车、渣土车长度、宽度、容量选择未考虑施工要求(注浆量、管片宽度、堆放高度、出土量)及盾构机内部界限尺寸。

4、选用浆液箱时未考虑实际注浆量。

5、错误估算满载情况下动力要求。

1、验算渣土箱及渣土满载总重量选择合适的渣土箱。

2、计算最大起吊总量选择合理的龙门吊起吊吨位。

3、根据注浆量、管片宽度、堆放高度、出土量及盾构机内部界限尺寸选择合适的浆液箱、管片车及渣土车。

4、根据搅拌及泵送要求选择合适的搅拌机及泵送泵。

5、根据全负荷、行驶里程及制动要求选择电瓶车。

盾构始发及到达区域加固

竖井施工

1、竖井开挖过程中降水效果差影响施工。

2、竖井结构尺寸不满足设计要求。

1、竖井开挖前降水工作未做好或井口、维护结构有新的水源补充。

2、竖井施工放线错误、涨模或支护结构为做好发生变形及位移造成结构尺寸不满足要求。

1、在竖井开挖前做好基坑的降水及井口的排水工作,发现水位异常及时分析处理保证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2、严格量测、加强模板及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保证竖井结构的尺寸要求。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l64-9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111-9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铁路隧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J163-2002)

端头井加固(冷冻法、三轴搅拌、高压旋喷)

1、破除洞门后大量失水、涌砂;

2、洞门破除后加固土体坍塌。

1、土体加固(冻结)效果不佳或原地层水位发生较大变化未能达到所需强度及阻断原土体过水通道要求,造成洞门破除后大量泥水流失;

2、土体长时间暴露或盾构端头过载造成加固土体坍塌.

1、加强土体加固施工的过程控制保证加固土体的强度及均匀性,对冻结法加固施工应加强冻结孔位施工控制及冻结过程控制。

2、对加固后土体进行多点取样分析,在洞门破除前施工水平探孔观察泥水流失情况。

3、加强对盾构端头实时监测,注意洞门、端头井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对冻结法加强开挖面及冻结帷幕实时温度监测做好保温工作。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200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铁路隧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J163-2002)

盾构始发准备

洞门钢环安装

1、洞门刚环中心线、高程与设计中心线、高程误差。

2、洞门刚环锈蚀变形

1、测量错误或定位不严密造成偏移,2、洞门渗漏水严重造成锈蚀,在浇筑刚环混凝土时刚环受力不均匀产生变形。

1、在洞门刚环进场后安排专业测量人员对钢环进行量测确保尺寸;

安装前首先由测量人员在端头墙上测放盾构洞口位置,然后根据控制线在端头墙上焊接定位牛腿,安装完成后复测并检查定位焊接质量。

2、混凝土浇筑时在刚环内部增设支撑谨防变形在后期施工中刷涂保护漆防锈。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铁路隧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J163-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洞门中心测量

洞门中心测量失准,或者与盾构机数据未对接

计算错误、观测错误或输入错误

1、加强复测对复测过程中发现的误差及时分析并纠偏。

《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盾构始发架安装

1、始发托架失稳,2、始发托架中心线、高程与隧道中心线、高程不符

1、托架本身强度刚度不足且与盾构井未有效连接,2、始发托架轴线、高程放线及测量误差,

1、验算托架本身强度、刚度要求,托架的底面与始发井的底板之间要垫平垫实固定牢固,保证接触面积满足要求。

2、在始发托架安装完成后对托架轴线、高程进行复测及时纠偏定位。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盾构施工过程控制

盾构始发

1、盾构机失稳(反力架变形或位移、负环负环管片破坏、反力架钢支撑失稳、始发架失稳变形等)2、盾构机推进时轴线偏差。

3、始发大量泥水流失。

1、盾构机出洞进入加固区推进速度及推力过大或反力架体系安装失稳与站体及预埋钢板未有效连接造成反力架变形位移、负环破坏及钢支撑失稳。

2、盾构机千斤顶分配压力不均匀造成盾构机轴线与隧道轴线产生偏差或盾构基座变形位移使盾构轴线与盾构基座中心产生偏差。

3、端头加固不好且盾构洞门密封装置安装不好,止水橡胶帘带内翻,造成水土流失。

1.对反力架框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验算,以满足出洞时盾构穿越加固土体所产生的推力要求。

2、在推进过程中合理控制盾构的总推力,合理分配千斤顶压力避免出现不均匀受力,在推进过程中控制盾构姿态,尽量使盾构轴线与盾构基座中心夹角轴线保持一致。

3、提高洞口土体加固施工质量,注意洞门及盾尾密封情况对可能影响密封效果的因素处理规避。

《地下铁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管片预制

1、钢筋骨架间距不均匀、保护层控制不到位,2、管片外观尺寸不合格有蜂窝麻面破损缺棱掉角。

3、实体强度、抗渗、抗拉拔、抗弯检测不合格。

1、靠模未严格定距或靠模磨损造成骨架间距控制不到位,垫块安装位置不正确或骨架变形等,2、模具磨损、砼振捣不到位及运输安放养护过程中造成的损伤等,3、自拌砼质量较差、振捣不密实、存在贯穿裂缝或破损到止水带形成渗漏通道。

1、根据设计图纸对靠模严格定位定期检查靠模的磨损情况及时修复,注意骨架运输、堆放及安装过程的保护工作。

2、定期对模具实时尺寸进行检测调试,注意成品的保护。

3、对拌合站称量标定严格控制物料误差,振捣密实,在管片出厂前进行检查对出现贯穿裂缝等不可修补管片进行登记不得使用。

《混凝土结够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工程》(JGJ18-2012)《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GB/T22082-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及其他现行规范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地下铁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 

盾构掘进

1、机械故障,2、地表沉降或隆起,3、掘进中遇障碍物影响工期,4、盾尾涌水、流砂,5、盾构轴线偏差

1、操作不当或机械故障,2、土层土压选择不当、土层突变、纠偏或推进速度慢(快)出土速度快(慢)造成土仓压力过小(大)造成地表沉降或隆起;

在推进过程中同步注浆量不当欠挖及超挖(开挖量与出土量不平衡)也会引起地表沉降或隆起,3、盾构轴线范围内地质勘探孔位不足、地层突变、轴线穿越地下结构或轴线偏差引起,4、盾尾刷遭管片挤压损坏(一侧空隙大)、盾尾油脂注入量少造成盾尾密封不严密,5、盾构姿态(推力不均匀、地质条件变化、纠偏等造成)未严格控制或测量误差。

1、定期检查维护合理操作。

2、严格计算土压、注浆量、选择合理的推进参数保证断面及管片周围土压平衡,严格控制超挖及欠挖保证开挖及出土平衡。

3、在盾构轴线内多步勘探孔、调查轴线周边建筑物地下基础结构、严格控制轴线偏差。

4、控制好盾构姿态严格控制纠偏量,及时注入油脂,在区间完成后及时更换盾尾密封刷。

5、严格控制盾构姿态选择合理的推进参数、测量数据及时复测纠偏。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地铁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2003版)《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

盾构姿态控制

1、推力分配不均匀,2、纠偏量大或未及时纠偏、3、盾构轴线测量误差或错误,4、盲推过程中盾构机无法根据实测数据确定盾构姿态

1、千斤顶组分配压力不合理,2、经测量盾构机轴线与隧道轴线出现偏差时采取纠偏不及时或急剧纠偏引起盾构姿态突变,3、轴线计算误差、观测误差等,4、盾构机上全站仪与后视脱离不能实时计算盾构姿态

1、根据隧道轴线合理分配千斤顶组压力。

2、对出现的轴线偏差及时纠偏避免急剧纠偏。

3、实行多级复检复测制定避免因人为原因出现的测量误差。

4、严禁盲推,在出现全站仪与后视脱离时停止推进确保盾构姿态的准确。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管片拼装

1、管片碎裂、缺角、裂缝等。

2、管片防水橡胶条及丁晴软木胶垫脱落。

3、管片错台。

4、管片拼装出现喇叭口。

5、管片螺栓未连接或螺栓未复紧。

6、管片渗漏水

1、管片在运输、拼装过程中发生碰撞、受千斤顶挤压、管片上浮受力不均匀等原因造成破损。

2、管片防水条及软木胶垫粘贴不牢固在拼装过程中发生脱落。

3、盾构管片受力不均匀、管片脱落盾尾遭到挤压、管片内弧面不平整、管片拼装缝内渣土未清理等原因造成错台。

4、管片接缝不平整或不在同一平面造成喇叭口。

5、管片错台、螺栓孔杂物堵塞或拼装时未及时穿螺栓等。

6、管片破损、错台及防水胶条脱落或质量不合格。

1、在运输或拼装过程中发生注意防止碰撞,对拼装过程中已损伤严重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注浆均匀。

2、在管片吊装下井前检查防水胶条及软木胶垫的粘贴情况及质量情况对不合格管片不得下井。

3、严把管片进场关对尺寸不合格不予接受,管片拼装前清理接缝渣土,注意盾构姿态不得急剧纠偏。

4、管片拼装前检查各拼装块接缝及渣土注意相邻管片间水平。

5、拼装前检查落实孔是否贯通,拼装完成后及时复紧。

6、实时检查对破损、渗漏管片及时修补堵漏。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108-2002) 

《地铁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年版)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地铁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2003版)《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同步注浆

1、地表沉降、隆起。

2、注浆管堵塞。

3、同步注浆漏浆。

4、注浆机械故障。

5、隧道管片上浮或下沉

1、计算管片与土体空隙错误或浆液流失对空隙填充不足(过量)引起沉降(隆起)。

2、在注浆完成后未及时清理浆管及泵管造成堵塞或浆液沉淀固结。

3、盾尾与管片间隙大或密封不严形成渗漏通道。

4、机械磨损、堵塞、功率不足及操作不当等原因。

5、管片周围注浆不均匀使管片在不均匀作用力下发生上浮下沉。

1、计算土体与管片间隙结合地表监测数据选择合理的注浆量。

2、注浆完成后及时清理注浆管防止固结堵塞。

3、推进过程中严格控制盾构姿态防止急剧纠偏,对盾尾密封及时补充密封油脂。

4、定期清理检修机械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5、采用四管注浆注意各注浆点注浆量平衡。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二次注浆

1、注浆量不足,2、注浆管堵塞。

3、漏浆。

4、渗漏水。

1、二次注浆对前期注浆补充效果不理想未能填充管片后土体空隙。

2、二次注浆选用浆液为单液浆及双液浆,其中双液浆凝结快不及时清理易发生堵塞现象。

3、二次注浆压力过大管片破损或防水效果不好引起漏浆。

4、二次注浆未能有效填充土体空隙有渗水通道。

1、根据地表沉降监测情况进行注浆,填充土体空隙。

2、注浆完成后及时清理对各管路、球阀检查维修保证灵活。

4、对渗漏点分析渗水原因针对性的进行注浆填充及堵漏。

5、在二次注浆中对每个注浆孔注浆量进行记录并根据监测数据实时调整个孔位注浆量。

隧道测量

1、隧道曲率半径误差。

2、隧道坡度误差。

3、盾构进洞偏差大需要割除洞门刚环及车站结构。

1、盾构测量误差,造成轴线的偏差。

2、盾构纠偏不及时,或纠偏不到位,同步注浆量不均匀或浆液质量不好,泌水后引起隧道沉降,而影响推进轴线的控制。

3、洞内外控制测量失准或盾构施工中轴线偏差过大无法纠偏。

1、在隧道直线变缓和曲线前严格计算量测并且在盾构施工中注意盾构姿态控制,2、在施工过程中注意盾构实时姿态及时纠偏。

3、加强洞内外的控制测量及施工过程中的纠偏,在进洞前严格核算并多次复测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隧道防水

1、管片渗漏水。

2、洞门渗漏水

1、盾构对周围土体扰动让周围地下水汇集同时管片接缝不严、出现贯穿裂缝、破损或防水胶条失效等原因造成管片渗漏水。

2、端头加固效果不好及隧道填充注浆不严密未能有效阻断过水通道造成洞门漏水。

1、严格把关管片防水质量,对不合格管片或防水胶条不予使用,注意施工过程中对管片的保护工作。

2、提高洞门加固施工质量及隧道同步注浆、二次注浆施工质量。

《地铁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隧道监测

1、隧道结构变形。

2、隧道地表沉降、隆起。

3、隧道倾斜、位移。

1、隧道受施工因素影响造成隧道周围受力不均匀,部分位置受力过大造成隧道变形。

2、在隧道推进过程中对地层扰动、同步注浆、二次注浆及水位变化引起的地表沉降、隆起。

3、隧道在施工问题及施工完成后不均匀作用力造成隧道倾斜、位移。

1、在施工过程中准确量测地表沉降及隆起变化情况,以便实时调整施工参数。

2、根据施工完成后隧道局部或整体变形位置、方向及变化值及时报告在后期施工中做相应的技术处理调整。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_8-200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盾构接收

盾构到达

1、盾构偏位或对接错误。

2、进洞端大量泥水流失或动门土体坍塌。

1、盾构轴线偏差大或纠偏距离过小。

2、洞门加固质量较差、端头洞门密封装置安装不好或到达注浆量不足未有效填充管片与土体空隙形成渗水通道造成水土流失。

1、加强洞内外控制测量,控制隧道轴线偏差对偏差提前缓慢纠偏保证进洞的对接准确。

2、提高隧道端头加固施工质量、防水密封安装质量及到达注浆质量,提高土体强度有效阻断过水通道。

《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铁路隧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J163-200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盾构掘进环境控制

盾构穿越重要建构筑物

1、建筑不均匀沉降、隆起。

2、盾构穿越障碍。

1、土压、推进速度、同步注浆量、注浆压力、浆液配比以及二次补浆的位置、注入量、浆液材料选择和注入压力等技术参数和措施选择不当造成建筑不均匀沉降或隆起。

2、盾构轴线偏差遭遇建筑地基基础。

1、根据计算选择合理的土压、推进速度(稳定)、注浆技术参数并根据施工实时监测数据调整施工参数。

2、加强盾构姿态的控制确保盾尾间隙均匀,加强测量工作注意推进轴线的控制,在下穿建筑物期间,进行24h人员蹲守巡视,一旦发现异常迹象,立即上报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_8-2007)《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联络通道施工

联络通道加固(地面加固、冷冻加固)

1、冻结管偏斜。

2、冻结管断裂或打压检漏不合格。

3、冻结运转中盐水泄露影响冻结效果。

4、冻结设备故障停冻。

1、冻结管测量定位错误或钻孔中钻机未固定移位发生较大偏斜。

2、冻结管口焊接质量差或丝扣连接不紧密。

3、冻结管打压检漏不合格或冻结过程中冻胀压力过大危害冻结管密封。

4、冻结机组维护保养不到位或操作失误。

1、加强孔口定位及加固,对钻机找正固定。

2、严格控制冻结管口焊接质量,冻结管丝扣连接要紧密保证管路同心度。

3、在冻结运转前进行打压检漏确保密封性,加强监测盐水水位变化,在冻结管路上安装阀门及时关闭且注意冻胀压力的变化及时释放冻胀压力减小对冻结管及管片的维护。

4、加强日常维护、保养,在现场配备一台冻结设备备用。

《旁通道冻结法技术规程》(DG/TJ08-902-2006,J10851-2006)《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煤矿井巷工程施工规范》(GB50511-2010)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2008)《铁路隧道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J163-2002)

联络通道开挖

1、开挖面化冻或渗水。

2、开挖面土块掉落坍塌。

3、开挖过程中对冻结管路破坏。

1、开挖断面无保温、开挖面环境温度过高或盐水渗漏影响冻结导致化冻。

2、冻结效果差、开挖步距过大未及时加装临时支护引起土块掉落及坍塌。

3、开挖过程中未注意对原冻结管路的保护,使冻结管破坏导致盐水泄露。

1、开挖时注意观测开挖面的温度,在开挖土面加设保温材料且注意盐水箱水位变化情况。

2、开挖时严格控制开挖步距,按要求及时加装临时支护,发现土体松动情况及时分析并关闭防护门继续冻结。

3、开挖前注意对开挖人员进行交底,并加强对盐水箱水位观测。

《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