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019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docx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防治办法

上海市崇明县陈家镇滨江生态休闲运动居住社区2号地块商业用房、商品住宅工程

 

新建住宅质量通病

防治办法

内容提要:

墙体结构裂缝防治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

楼地面和管道渗漏防治

外墙渗漏防治

门窗渗漏防治

层面渗漏防治

建筑节能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编制:

崔志勇

审核:

张建军

 

上海舜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5月25日

一.墙体结构裂缝防治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与柱、填充墙与屋梁之间出现裂缝是建筑工程的通病。

墙体裂缝的存在将削弱墙体截面,破坏墙体的整体性,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及抗震性能,较严重的裂缝将引起墙体严重渗水、灌风,以致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由此引发的工程事故不断,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虽然在我国已有一些地方进行了一些关于墙体裂缝处理的探索,但还很不完善、不系统。

所以,我们在此重点探讨一些关于框架结构住宅墙体裂缝的处理措施。

需要说明的一点,我们通常所说的防止裂缝并不是说完全不产生裂缝,而是防止那些大于0.2mm的有害裂缝,房屋墙体裂缝的处理也主要是指处理有害裂缝。

我们知道,框架住宅的特点是柱和梁组成的框架结构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载,而墙体是由砌块等进行填充。

框架住宅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影响其产生的因素也很复杂。

由于墙体是由多层材料复合构的,它大体上由主体结构墙体、砂浆层、腻子层及内外装饰层等组成。

因此框架住宅墙体裂缝会由于不同原因,产生在不同的层面上。

1.出现裂缝的原因:

1)填充墙自身收缩而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比较规则,都是在柱边和梁底出现。

造成收缩裂缝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砌筑时的砂浆具有流动性,在重力作用下,墙体会不断沉实引起收缩;二是墙体的砌筑砂浆凝结硬化时会产生收缩,这种收缩时间较长,但砌筑完一个月左右将基本收缩完成。

2)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

这主要是填充墙和钢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不一样,使得温度变化时两种材料的收缩量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在两种材料结合处的裂缝,这种裂缝也是比较规则的。

由于温度变化比较频繁,墙面出现裂缝后难以根治,只能通过治理控制其裂缝宽度,使之成为无害裂缝。

3)砌体材料干、湿不稳定性产生的裂缝。

从我们施工的许多工程中发现,有不少填充墙的砌体材料都存在湿胀、干缩的现象,这就会造成粉刷后的墙面出现不规则裂缝。

产生这种裂缝的原因是墙体粉刷前要充分浇水湿润,这时的墙体含水率较高,体积略有膨胀。

粉刷结束后,墙体内的水份才开始逐渐往外排析,随着水份的不断排析与蒸发,墙体就会逐渐干燥和收缩,当墙体的收缩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将墙面的粉刷层拉裂。

4)沉降不均匀产生的裂缝。

2.防治措施:

1)墙体材料的选择:

应优先选用与框架结构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相一致,吸水率较小,材料强度较高的砌块或砖作填充墙的砌体材料(如粘土空心砖、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

加气混凝土砌块等)。

2)构造措施

(1)应严格按规范的要求设置拉结筋。

(2)外墙宜设通长现浇窗台板,内墙设通长过梁板,板厚宜为60-100mm,内配6-10mm通长钢筋,并与框架柱之间拉结起来,用C20混凝土浇捣。

这样做即能防止窗角开裂,又能把窗下墙封闭起来形成墙梁,不但增强了填充墙的抗震性能,同时也增强了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对协调不均匀沉降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门窗洞口边的小尺寸填充墙是最易出现裂缝的地方,由于长期存在震动荷载,一旦出现裂缝,修补难度很大,因此,应重点设防。

一是增加墙体拉结筋的道数,即拉结筋的距离应以300-400mm为宜,且拉结筋应露出洞口并弯下,将填充墙扣紧;二是在洞口边竖向布置2Ф6-8mm的钢筋,并与拉结筋焊接在一起,用1:

2.5水泥砂浆粉刷洞口边,将填充墙箍起来,这样就能防止裂缝的出现。

(4)对于使用收缩性大、干湿稳定性较差的材料砌填充墙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板带,将面积较大的填充墙分隔成一块块小的填充墙,这样做的目的是将缝分散开来,使裂缝宽度变小,小到无害程度(即肉眼不易看见)。

构造柱和板带的间距宜控制在1.5-2.5m之间,内配Ф8-12mm的纵向钢筋,用C20混凝土浇捣。

(5)防止温度变化产生裂缝的措施是在填充墙与梁、柱的接合处钉钢丝网或贴麻片。

墙体材料的强度较高时应钉钢丝网,强度较低时应贴麻片,其宽度不宜小于150mm。

3)施工措施

(1)填充墙砌筑砂浆的强度不应低于M5,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柱或墙的接合外应保持10mm宽的灰缝,并嵌填密实,顶部塞填应待墙体砌筑五天后采用细石混凝土灌填。

(2)墙体砌筑材料必须提前24小时浇水湿润,高温季节必须加强浇水次数,确保材料的保水性。

(3)填充墙砌筑一个月后因自身收缩会产生裂缝,可在裂缝处凿10mm宽、10—15mm深的槽口,浇水湿润后,用膨胀水泥砂浆进行2次嵌缝,并象面砖嵌缝那样把缝口压实。

这样做不仅能消除墙体收缩产生的裂缝,而且对外墙裂缝出现后,提高墙体防水性能还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4)应严格控制粉刷时间,只有待填充墙砌筑一个月后,才能粉刷,这样就不会因墙体收缩而引起粉刷层的开裂。

在我们施工的一些工程中,采用了上述措施以后,肉眼可见裂缝已基本得到消除,因裂缝引起的墙体渗水也尚未发现。

(5)墙面粉刷前采取浇水湿润、喷浆、界面处理剂的措施来防治粉刷开裂。

(6)严禁防水一次成型,必须先刮糙,间隔8小时后再开始粉刷。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裂缝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楼板的裂缝主要有以下特征:

a)裂缝一般较短,不超过1米长,大多数在300—600mm间;

b)裂缝数量较多,宽度大约在0.5-3mm左右;

c)裂缝分布一般在次梁所围成的方框内,有些沿板筋分布。

有些裂纹呈不均匀分布;

d)在楼板角部产生贯穿性的斜裂缝,与纵横墙形成约45度的夹角。

e)在楼板跨中区间内,线管予埋处、后浇板带、以及施工缝处出现通长贯穿性的裂缝。

f)单块面积大的楼板裂缝现象多于单块面积小的楼板。

1.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1)收缩变形

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随着混凝土中水分蒸发、湿度降低、体积减少,而产生收缩变形。

如果混凝土构件中收缩受到限制,则混凝土内会产生拉应力,住宅现浇楼板角部受到纵横两个方向上下墙体或梁柱构件的约束,并在角部合成一个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超出楼板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楼板就将产生与主拉应力方向垂直的切角斜裂缝,且裂缝贯穿楼板。

在楼板跨中预埋通长线管处、后浇板带处、施工缝处是楼板混凝土截面抗拉能力最薄弱处,当楼板混凝土产生收缩变形时必然先在上述部位产生裂缝,由此可见,混凝土收缩变形是产生上述裂缝的主要因素。

2)温度变形

混凝土同其它工程材料一样也具有热胀冷缩、湿胀干缩的特性,尤其是工程在浇筑混凝土时气温较高,其混凝土冷却收缩变形同干缩变形一样也会在板内产生拉应力,当其最不利因素组合在一起时,更易产生楼板裂缝。

另外,屋盖和外墙受到太阳暴晒热胀变形,通过纵横二个方向的墙体,梁柱对板产生拉应力,此拉应力在外角处同干缩变形引起的拉应力是同方向叠加的。

再加上房屋外墙变形较其它内墙角(板内拉应力在内墙角处交叉,方向相反时可相互降低)大,因此层盖外墙的热胀变形以及外墙角变形大是顶层和外墙角墙体、楼板裂缝现象突出的重要因素。

3)材料原因

商品混凝土与非商品混凝土相比较,其水泥用量大、含砂率大、石子粒径小、塌落度大,商品混凝土虽然渗入了外加剂,但因其可泵性、塌落度的需求以及含砂率大等情况,而往往不能减少水泥用量和水的用量,因此商品混凝土的收缩性比较大。

4)设计方面原因

(1)楼面结构形式

混凝土现浇楼面属多跨(平板式)边疆结构,处于不同程度的约束状态,尤其是单块面积圈套的现浇板,对温度、干缩、板端约束及施工使用影响更加敏感,较预制孔板结构复杂得多。

其抗收缩变形能力较差,设计通常仅按强度要求进行设计,为了经济指标要求,板厚取下限值,而对其变形及抗裂未予重视。

(2)伸缩缝、施工缝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房屋结构设置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作了明确规定,但同时也说明以上规定不能同时防止钢筋混凝土屋盖的温度变形和砌体干缩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但设计上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伸缩缝间距一般取得最大值甚至超过最大值。

有些设计以采用后浇带的形式来替代伸缩缝的设置,后浇带主要是解决主体结构在施工期间的混凝土收缩变形,后浇带的间歇时间只有二个月左右,甚至更短而在后浇带完成后继续存在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以及今后长期存在的周期性循环温度变形就无法解决,再加上商品混凝土收缩性大等其它不得因素,在后浇带处产生长贯穿性裂缝是必然的。

同理按施工规范允许留设在板跨中三分之一区间内的施工缝出现收缩裂缝也就可以理解了(尤其是单块面积较大套的楼板)。

(3)钢筋设置

目前设计上楼板的配筋均是按正负弯矩,以分离式的形式来布置的,此种配筋方式对调节楼板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尤其是目前使用商品混凝土单块面积较大,抗收缩能力最差的平板式住宅楼板。

由于钢筋设计强度较高,使得楼板混凝土含钢量不足,钢筋间距放大,同样使得其调节板内应力的能力降低,成为楼板裂缝的又一个不利因素,同理有些板块较长分布筋间距很稀,又是I级钢(I级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最差)出现与分布筋相垂直的裂缝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4)予埋的线管

均为PVC管,有些通长管是通过跨中单层配筋处,由于PVC管与混凝土粘结性差,无法共同工作,使以上处的混凝土截面有效面积的降低,不但混凝土收宿变形极易在以上处产生通长裂缝还将降低混凝土楼板承载力。

5)施工方面原因

(1)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过大,停置时间过长。

(2)混凝土浇捣时材料过高,粗细骨料分离,振捣不均匀,抹平压实不到位,有些部位粗骨料全部下沉,面层砂浆集中,造成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不一性。

(3)施工时混凝土接搓处延续时间过长而凝固,使得混凝土接搓处收缩不同而产生裂缝(俗称冷缝)。

(4)板厚尺寸控制不严,造成板厚不均匀。

(5)钢筋和线管固定位置不准、不牢,导致施工时钢筋和线管变形移位。

(6)模板和支撑构造不当,漏水、漏浆、刚度不足,过早拆摸,施工荷载不当,造成楼板裂缝(此裂缝不同于收缩裂缝,一般情况下施工期间就可发现)。

(7)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一是养护措施不到位,二是养护时间不够。

6)楼面钢筋网得不到合理保护出现的原因

钢筋在楼面混凝土板中受抗拉力,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

实际施工中,只要按要求合理地布置垫块,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混凝土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其保护层厚度比较容易控制。

但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

其原因:

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施工中受到人员踩踏后容易变形、弯曲、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尤其混凝土泵管装拆移动时操作人员无处落脚,难免大量踩踏钢筋;上层钢筋网的钢筋支撑马凳设置间距过大或漏放,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受到扰动而偏离原位,等等现象,极易导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过大、楼板的有效截面高度减少,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7)加荷过早的原因

由于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普遍存在质量与工期的矛盾。

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均在4~6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4天一层。

因此当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较短的时间内,混凝土还没完全凝固就进行施工放线,吊运钢筋、钢管、模板等材料堆放于楼层以便进行下道工序,此时混凝土强度尚不足以承受这么大的荷载,甚至尚未达到终凝,极易造成楼板特别是大开间部位的楼板结构破坏。

在施工过程中,还有为了节约成本,模板套数配备较少,常常过早拆除楼板底模以周转使用,造成了相应拆模部位楼板下沉。

这些情况都极易导致裂缝的产生,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

2.防止裂缝产生的综合措施

1)合理选用原材料

水泥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强度较高的水泥能减少水泥用量,有利于防裂。

外加剂选用减水率较高的高效减水剂以及性能优越的膨胀剂,若为泵送混凝土还须掺入缓凝剂,最好选用复合型外加剂,既满足多种性能要求,又方便施工。

砂、石骨料应选用中、粗砂,且砂含泥量严格控制在3%以内,根据泵送能力,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的碎石,有条件时选用5-40mm粒径的级配石,若采用非泵送方法浇捣混凝土更有利于抗裂。

2)优化工程设计

提高墙体的强度和刚度是防止墙体开裂的有效措施,可适当增加墙体厚度和配筋率,由于墙体裂缝是竖向产生,合理利用横向分布筋;合理调整建筑物“重心”和“形心”的位置,尽量让其重合,减少偏心倾斜。

基础设计应与上部结构荷载相协调,确保建筑物均匀沉降;墙体筋设计应采用细径密排,最好采用双层双向钢筋,角部设置放射筋,预留洞口等薄弱部位应设置加强筋。

水、电管线避免重叠交叉。

住宅楼板的配筋应尽可能细而密,分布筋间距应适当加密,对单块面积过大或厚度大的板以及房屋端部外角“L”墙处的楼板(包括客楼板、屋面板),建议按双层双向配筋,还可以增设放射筋,增加板厚等措施。

3)优化配合比设计

选用高性能混凝土,如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膨胀剂,使混凝土产生微量膨胀来补偿其产生的收缩;严格控制水灰比,宜控制在0.5以下,水灰比的降低,将会提高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提高其抗裂性能;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砂含量,提高石子用量。

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1)保证钢筋位置准确,绑扎、支撑牢靠。

板底筋垫块按不超过800mm的间距沿纵横方向设置,板边第一道垫块设置在板边第二道底筋下。

楼板马镫钢筋采用“几”字型马镫筋。

“几”字型马镫筋上部水平段长度为200mm。

底部两个水平段长度均为200mm,且不小于板底筋的钢筋间距。

高度为板厚减去上下保护层的厚度。

板厚小于150mm时,马镫钢筋采用Φ10(且不小于板水平筋直径)的三级钢筋制作,板厚不小于150mm时,马镫为通长马镫制作。

间距按800mm×800mm设置。

板边第一排马镫筋距离板边300mm设置,且扣筋下保证不少于两排马镫。

在浇筑过程中要有专职钢筋工值班,及时修复变形移位的钢筋。

(2)模板构造要合理,防止在施工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改变砼构件截面尺寸,甚至裂缝,拆摸时间不能过早。

(3)在浇筑提前标出楼板厚度的标志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拉线控制楼板混凝土标高,以确保楼板厚度。

(4)混凝土下料不宜过高,振捣要均匀,恰到好处,在初凝后终凝前再进行二次收面,并边收面边用薄膜进行覆盖,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凝土初期的收缩裂缝。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对混凝土要延长养护时间,楼面养护采用薄膜覆盖,冬季施工时,薄膜外增加毛毯。

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定期浇水。

一般混凝土养护天数不宜少于7天,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或商品混凝土的养护天数不宜少于14天。

(6)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兆帕前不得上人和堆积材料。

材料在楼板上堆放时,应分散放置,钢筋、钢管、模板等材料临时堆放时,必须在材料下垫不少于两根方木,且不能堆放过多。

避免集中荷载过大,引起楼板裂缝。

(7)墙体侧模板拆除时间不能太早,必须保证混凝土完全硬化后才能松动侧模,时间一般控制在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模板拆除后,及时在墙面上喷洒养护剂。

5)浇筑完成后应注意的事项

(1)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对浇筑好的现浇板面,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后方可上人。

一般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的24小时之内,只能做一些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

(2)如确因工期较紧,急需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应做好预防现浇板受集中荷载过早而产生裂缝的措施。

如钢筋吊运一次不能太多,且需分散堆放,模板不宜过早吊运至操作层,待墙柱钢筋绑扎完毕后再吊运。

(3)配备足够数量的模板,以避免因模板套数不足而过早拆除底层模板,造成楼板裂缝。

必要时可在拆除模板后在适当位置上安装回头顶。

三.楼地面和管道渗漏防治

地坪倒坡排水不畅,楼面、管根积水漏水的现象是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

在设计施工时有效的控制渗漏发生是减少渗漏的主要目的。

1) 设计措施

(1)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周边除门洞外,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翻边,与楼板一同浇筑,地面标高应比室内其它房间地面低20~30mm。

(2) 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

(3)厨卫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标高要比室内其它房间低20mm。

2)施工措施

(1)各类管道预留口标高位置应正确,预留的孔洞成倒截锥形(上大下小,以100mm的排水管为例,上下面的直径宜为140mm、120mm,便于后浇砼密实),做到一次性留置成功。

 

(2)各类管道应采用套管,套管应用钢管制作,其长度应考虑管顶高出地面50mm,管底应低于天棚10-15mm,套管外侧应设置防水翼环,防水翼环的宽度不得小于15mm,防水翼环焊接位置应位于预留孔洞深度方向的中部。

当不采用套管的设计应明确止水圈做法,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做法要求装设止水圈。

(3)管道安装前,楼板板厚范围内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应先做毛化处理,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

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微膨胀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4h蓄水试验;无渗漏后,用掺入抗裂防渗剂的水泥砂浆填塞。

(4)楼地面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楼地面及四周清理干净,阴角处应做成R=20mm的小圆弧,防水层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300mm。

管道四周的防水材料也应向上铺涂并超过套管上口,阴阳角和穿楼板管道根部还应增加铺涂防水材料。

烟道、通风道根部向上300mm范围内应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5) 楼地面找平层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幅射冲筋找好坡度,排水坡度必须在1-1.5%,地漏的标高应控制准确必须低于相邻地面5mm且不大于15mm。

面层施工时,在满足排水坡度的同时,要求墙根、管道套管件部位在原地面标高的基础上高于地面1厘米设置阻水圈,在200mm范围内找坡,避免积水。

(6)卫生间墙面防水砂浆粉刷应有不少于2次的刮糙。

(7)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在施工时,应分别在结构层、防水隔离层、面层施工完毕后,进行24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不渗不漏为合格。

3)管道、洁具渗漏主要问题是洁具松动,排水不畅,连接处渗漏。

(1)安装座便器排水管时,排水管甩口高度应高出地坪10mm。

(2) 座便器的安装应采用预埋螺柱或膨胀螺栓安装固定,螺帽(增加橡胶垫圈)紧固需均匀用力,保持牢固。

 

(3)直埋给水排水管道(不含塑料和复合管道)应作防腐处理。

(4)给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试验。

(5)排水系统完成后,必须进行通水通球试验。

四.外墙渗漏防治

主要问题:

外墙粉刷空壳、龟裂,渗水现象较普遍。

1)设计措施

(1)外墙粉刷面层宜掺入聚丙烯抗裂纤维。

(2)外墙涂料层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

2)施工措施

(1)外墙粉刷应使用含泥量低于2%、细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粗砂。

严禁使用细砂、石粉、混合粉。

(2)抹灰工程不得使用过期水泥,其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应复检。

(3)砌体严禁留置洞眼(按无架眼施工工艺施工),确需留置的外墙洞眼应按规范留置,采用半砖、防水砂浆二次堵砌,表面采用1:

3防水砂浆粉严;模板拉接穿墙孔宜采用水泥砂浆二次填塞密实。

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4) 外墙粉刷基层应采用人工凿毛或界面剂抹砂浆进行毛化处理,并应进行喷水养护。

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应进行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再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进行修补。

(5)粉刷前应清除墙面污物,并提前1d浇水湿润。

(6)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的处理应符合墙体防裂措施的要求。

(7) 外墙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施工时每层厚度宜控制在6~10mm。

外墙粉刷各层接缝位置应错开,并设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

(8)外墙涂料找平腻子的厚度不应大于1mm。

(9) 外墙文化石嵌缝必须采用勾缝条抽压出浆至密实。

(10)窗下口内窗台要高于外窗台且不小于10mm,窗台、窗眉、阳台、雨蓬、腰线和挑檐等处粉刷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10%。

滴水线粉刷应密实、顺直,不得出现爬水和排水不畅的现象。

五.门窗渗漏防治

主要问题:

窗口漏水,密封胶老化、开裂,设计图未确定外门窗的三项性能(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指标。

1)设计措施

(1)门窗设计应明确抗风压、气密性和水密性三项性能指标。

(2)设计应明确门窗型材规格,铝包木门窗型材必须使用与其相匹配的铝合金包体,厚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并作防腐处理。

2)施工措施

(1)门窗安装前应进行三项性能的见证取样检测。

(2)门窗框安装固定前应对预留墙洞尺寸进行复核,用防水砂浆刮糙处理,然后实施外框固定。

固定后的外框与墙体应根据饰面材料确定间隙。

(3) 门窗安装应采用镀锌铁片连接固定,镀锌铁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点间距:

转角处180mm,框边处不大于500mm。

严禁用长脚膨胀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门窗框。

(4)门窗洞口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发泡剂,发泡剂应连续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饱满,溢出门窗框外的发泡剂应在结膜前塞入缝隙内,防止发泡剂外膜破损。

(5)门窗框外侧应留5mm宽的打胶槽口;外墙面层为粉刷层时,宜贴“┴”型塑料条做槽口。

(6) 打胶面应干净干燥后施打密封胶,且应采用中性硅酮密封胶。

严禁在涂料面层上打密封胶。

六.层面渗漏防治

主要问题:

屋面排水坡度不够,细部处理不当,积水漏水。

1)设计措施

(1)对于体积吸水率大于2%的保温材料,不得设计为倒置式屋面。

(2)刚性防水层应采用细石防水混凝土,其强度等级不得小于C30,厚度不应小于50mm,分格缝间距不宜大于3m,缝宽不应大于30mm,且不小于12mm。

(3)柔性材料防水层的保护层宜采用撒布材料或浅色涂料。

当采用刚性保护层时,必须符合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要求。

(4) 对女儿墙、高低跨、上人孔、变形缝和出屋面管道、井(烟)道等节点应设计防渗构造详图;变形缝宜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做法,其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30;伸出屋面井(烟)道周边应同屋面结构一起整浇一道钢筋混凝土防水圈。

(5)  挤塑保温板块状屋面保温层必须设置隔气层和排气系统。

排气道应纵横交错、畅通,其间距应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最大不宜超过3m;排气口应设置在不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置,并有保护措施。

2)施工措施

(1)屋面防水工程必须由专业防水队伍施工。

屋面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查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施工中应由专人进行检查,并应有施工检查记录,由施工单位和建设(监理)单位共同签章,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防水层的施工。

(2)卷材防水层收头宜在女儿墙凹槽内固定,收头处应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

(3)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小于300mm);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4)刚性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施工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 钢筋网片应优先采用焊接型网片,并布设垫块。

b) 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摊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