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0276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6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最新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2高三政治高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

  1.“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指向缩小收入差距和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亮点颇多。

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中,强调平衡性,首次提到包容性,这都与缩小收入差距密切相关。

下列选项中有利于实现平衡性和包容性的有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③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需要均等化

  ④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效率与公平的知识。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平衡性和包容性发展,③④符合题意。

①错误,应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一定程度上会拉开收入差距而不是缩小收入差距,故②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应选D。

  2.下面两幅图中分别表达了商品甲、乙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的价格与需求的曲线,根据下图,当二者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需求的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商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策略B.乙商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策略

  C.降价对生产两种商品的企业盈利无影响D.降价对甲乙商品的生产无影响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的知识。

从图中可知,甲商品需求弹性小,是生活必需品,不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策略,而乙商品需求弹性大,属于高档耐用品,适宜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故A符合题意,B判断错误。

降价会导致企业获利减少,进而企业会缩减生产数量,故C、D判断错误。

故本题应选A。

  3.从2022年的“天价虾”、“天价游”到2022年的“天价鱼”、“天价茶”,都暴露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

出现各种“天价”问题,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政府要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手段,规范市场秩序

  ②这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必然结果

  ③消费需求的增长是造成“天价”问题的根本原因

  ④应该加强社会信用制度,褒奖诚信,惩戒失信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基本原理:

市场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宏观调控的知识。

“天价”问题属于商家进行价格欺诈,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为此,国家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错误,“天价”问题是市场自发性的体现,是商家片面追逐经济利益的体现,如果国家加强管理,商家诚信经营,此类问题可以避免。

③错误,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根本性因素,而消费者需求的增长,只是影响价格的因素而不是根本性因素。

故本题应选C。

  4.“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目前我国鼓励个人创新理念,创新就业方式。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①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有利于企业形成以价格、质量、服务、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③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④是突破我国就业难题的治本之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

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

鼓励个人创新理念,创新就业方式,有利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有利于企业形成以价格、质量、服务、品牌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故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中并未涉及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故③与题意不符。

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是突破我国就业难题的治本之策,故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应选A。

  5.2022年2月26日,国务院客户端正式上线。

该客户端主要发布中央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政策文件等政务信息,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新渠道。

国务院客户端的开通

  ①是人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意识不断觉醒的表现

  ②有利于加强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③有利于促进创新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④提高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政府的职能、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的知识。

国务院客户端是政府面向社会提供服务、与公众互动交流的新渠道,这有利于加强政府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故②③符合题意。

材料中并未涉及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故①与题意不符。

④错误,我国公民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故本题应选B。

  ①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②积极行使自己的提案、质询等权利,让有关部门做出相应的解释

  ③敦促政协形成解决方案,彻底解决价格上涨问题

  ④提交抑制价格上涨的有效提案,积极参政议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知识。

就蔬菜水果价格上涨过快的问题,政协委员可以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提交抑制价格上涨的有效提案,积极参政议政,故①④符合题意。

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政协委员没有质询权,故②不符合题意。

政协委员可以参政议政,反映问题,但无权处理和解决问题,故③错误。

故本题应选D。

  8.2022年1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了全面阅读“十大重点”,明确将建立全国性书香型社会指标体系,各地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全面阅读状况监测评估机制,促进书香社会的建设。

建设书香社会

  ①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②是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要求

  ③对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④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知识。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倡导全面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是对文化发展使命的担当,是树立高度文化自觉和自信的要求,故②③符合题意。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故①与题意不符。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故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应选D。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虽呈“人化”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③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认识和创造联系

  ④联系的普遍性是指每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

  A.①④B.①②C.②④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

研究人员将网络信号连接在一盏1W的LED灯珠上,实现了“灯光上网”,说明人为事物的联系虽呈“人化”特点,但人们利用的仍是客观事物的客观特性、客观规律,故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故①②符合题意。

材料说明了联系的客观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说明的是联系的多样性,③不符合题意。

④错误,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和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每两个事物之间不一定存在联系,更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

故本题应选B。

  10.“十二五”期间,针对需求不足的矛盾,很多政策重点在需求侧发力,对于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确实发挥了作用。

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亟需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这时候就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

这表明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双方的转化是必然的

  ④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决定意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

针对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供给体系跟进调整,轮到“供给侧改革”发挥功效,说明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也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错误,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错误,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故本题应选A。

  11.为促进就业,振兴经济,欧盟提出到2022年实现工业GDP比重增长大约20%的总体目标。

由“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是欧盟产业结构战略性定位,也是欧盟成员国的现实选择。

欧盟在工业化问题上的再定位表明

  ①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②人的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③辩证否定是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④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否定观、真理的知识。

“再工业化”是对“去工业化”的批判性继承,是辩证否定的过程;这是欧盟产业结构战略性定位,也是欧盟成员国的现实选择,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错误,人的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材料中并未涉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故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应选D。

  12.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

“为政之道,民生之本。

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

”强调重视民生问题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积极地驱动、制约和导向的作用。

  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知识。

强调重视民生问题,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故①②符合题意。

强调民生并不能说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③与题意不符。

④错误,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制约、驱动和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

故本题应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