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0409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docx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

又彼比丘,观察欲心犹如火焰。

犹如灯焰明色可爱,其触甚热。

飞虫痴故,见彼明焰贪着爱乐,入中即死。

愚痴凡夫亦复如是,欲瞋痴覆,于一切欲心生爱着,如彼飞虫见灯明色;若入欲灯则堕地狱畜生饿鬼,如彼飞虫入灯而死。

彼比丘如是观察,心得离欲。

这一段是以飞蛾扑火的譬喻来了解欲心的过患,知道它是焚毁自己的因以后,远离贪欲。

这里要了解,比喻只有一分相似,不能全等。

譬如说心如虚空,只是从空分描述,然而虚空没有灵知。

或者心如摩尼宝,只是从如愿出生来说,并非指它是色法体性。

同样,这里飞蛾入火的譬喻中,明色可爱的相代表欲境,飞蛾扑到里面被烧死代表欲心,应当先分清这两个方面。

我们要认清欲心犹如火焰。

火焰有热度,有烧毁作用。

譬如男女相恋时,生起很大的贪欲之火,这是从内在起的火焰,它的作用是烧毁自己。

比如在爱欲之中失去控制,发生贪染、邪淫、嗔恚等的业,就会使自己葬身于恶趣之中。

或者沉浸在享受荣誉的欲乐中,对名有非常大的贪欲,这也是非常火热的,它会烧坏自己。

以上说明了“欲心犹如火焰”的涵义。

接着要了解譬喻中的各分涵义,以及以喻法对应来认识内心的贪欲过患。

譬喻里说,就像灯焰有非常可爱、明亮的色泽,但触到灯焰时,会发生非常热的灼烤而导致身亡。

那只飞蛾由于痴心的缘故,见到光亮的火焰感觉特好,贪著爱乐这种感觉的缘故直接趣进,然而一飞到火焰里就被烧死了。

愚痴的凡夫也是这样,他被贪嗔痴的烦恼覆盖从而颠倒所缘,对一切欲境发生很美好的感觉,心对这份感觉生爱著的缘故,就像飞虫见到灯的明亮光色那样,感觉特好,那当然要。

这个愚痴的凡夫就入了贪欲的灯火,结果被欲火所烧而堕入地狱、饿鬼、旁生当中,就像飞虫认为灯的光色很美好,就直接趣入灯焰而被烧死一样。

这里关键要分清两个“欲”字。

“于一切欲”中的“欲”指所欲,“若入欲灯”的“欲”指欲心或贪欲。

愚痴的飞虫认不清灯焰的自性,看起来非常好,这表示感觉,佛法里叫“受”,它感觉特别好,对好的就想享用,结果直接飞了进去,落到灯火里被烧死了。

同样,愚痴的凡夫把苦因错认成了乐因,那种好的感觉欺惑了他。

他被烦恼的力量障蔽,烦恼一起比如贪一起,就觉得对方是很好的,觉得这样的生活、感觉特别好,这叫“颠倒所缘”,凡是烦恼一起都会颠倒地看事物。

他对欲境或所欲生了爱著,感觉非常好,心就爱那个,著在那上面。

结果落到里面以后,内在的贪欲之火炽然地生起,把他给烧死了。

现在要看到,前一个“欲”字,一般会解释成所欲的色声香味触,但本人认为,关键是有一个欲乐或乐受,他沉浸其中,认定这是好的,之后就爱著。

然而它是苦因,如果著现世乐,那会出现恶趣因。

可见它非常具欺诳性、会烧死自己,这叫做“欲火”。

接着对于欲或者所想要的乐受要有清晰的认知。

我们是怎么爱著的呢?

一定有个受,没有受是不想要的。

譬如酒鬼贪杯,如果尝到酒的时候有乐受,那就非常喜欢,从而沉浸其中,一杯接一杯,根本放不下;如果是同样颜色、名字的酒,他以为很好喝,但是一喝发现不对,是苦的,就会马上放下,可见他贪的是乐受。

然而乐受不离开味尘,所以,所缘境叫做“五欲”,当时根境识和合出现触,然后发起乐受,这个乐受是他贪的根本所在。

如果乐受不存在,那他是不会喝的。

又好比受用美食。

同样一种食物,刚开始吃感觉有很好的乐受滋味,于是沉浸其中,希望再吃;等到吃了十天同样的食物,这时因缘已经变了,接触起来没乐受,他就不要了,马上跟厨师说不要再做这个了,吃得太难受,可见他著的是乐受。

又比如听同一首流行歌曲。

第一次听时,由于新的因缘积聚,心里感觉很好,听一听、唱一唱,乐著其中,可以整天听这一首歌,沉浸在听这首歌的好感觉里;但过了一段时间,这首歌被唱烂了,这时再叫他唱就不肯了,也不愿意听,可见他贪著的不是这首歌。

也就是,歌曲作为一分助缘,关键要看它和根及识和合时产生了什么受。

如果出现了乐受、好感觉,那他就喜欢,一直著在上面;如果心情、判断等方面发生变异,再和合不出现乐受,只是苦受,那时就会厌、不想要。

什么原因呢?

人都追求新潮,老歌被人群判为落伍,再唱就没意思了,别人也不欣赏,这时他的心变了,就不愿再唱了。

可见,真正的贪著点是乐受、那种自己满意的感觉。

今天世人最大的迷惑处就是崇尚感觉,这看起来似乎非常正确,因为这些东西给我好感觉。

爱情、名利、感官享受、现代生活等都有好感觉,当然我喜欢,我要沉浸在这种幸福感、好感觉里,这骗倒了世上所有的愚人。

人心被无明力所覆盖,把苦因看成了乐因。

就像飞蛾看到明亮光泽的色时,感觉非常好,它以为世上最好的就是这明亮光洁的色,既然好,我喜欢,那当然要,结局就是被烧死。

这表征了无数欲界众生的可怜命运,他们当时出现错误的判断,幼稚简单地认为,既然是好感觉,那我当然喜欢,我要做喜欢的事,我就是要沉浸在这里面,凡夫就是这样起了邪胜解。

当虚假的欲尘出现时,心里觉得满意,定义为好,之后根境识一和合就出现幻受,然而人们看不清,把这份好感觉当成真实的乐,沉迷不已,没想到这里面有杀身之祸。

为什么呢?

因为一旦痴迷于这种感觉,欲就逐渐在心里发起、增长,一系列的烦恼就不断地滋生。

譬如滋长贪,当新的事物出现时,那股求取的冲动使得他迫不及待地要去追求,之后就有各种求不得的忧苦,各种不满、竞争,为了求取丧失理智、不择手段等等。

像这样,现前的色声香味触,饮食、男女、声色、网络、影视、娱乐等等,当因缘和合时,幼稚的人都觉得有个好感受,那当然喜欢,结果一入到里面就陷到欲火里拔不出来,心被搅得乱七八糟。

欲会把人彻底毁坏掉,多少人追逐现世乐的缘故,心变得非常可怕。

人在成年以后,为了追求所欲,爱、取、有三连环链不断地发生,心态变得非常糟糕。

他就是要求男女、金钱、地位、权势、感官享受等,这种贪婪使得人不择手段,让人心陷入没法整合的状态,出现猛利的贪欲力量。

随之派生的嗔恚、竞争、散乱、放逸等的黑性力量、愚痴力量会越来越深、越来越重,充斥内心,最后就发现没办法振作、没办法修善道,就这样沉沦到下界去了。

这就是欲界众生共同的命运。

比丘由于这样见到欲的可怕,当饮食男女、声色影视、网络等的各种欲尘显现时,他非常害怕。

因为知道一旦没有正念观照,心里马上会出现一个幻觉,从而被它欺骗。

一旦陷在欲里,就已经陷入生死了。

他看到了欲的过患,看到庸俗世间感觉的过患,就能脱离贪欲,视一切欲尘为生死杀手、砒霜鸠毒,非常可怕。

这就是修出世道比丘的一种观感,由于深切地了解到欲是万苦根源,从而舍离贪欲。

又彼比丘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

又此世间一切众生,何缚所缚,轮转生死?

彼见闻知,或天眼见,二缚所缚,系在世间。

何等为二?

一者食缚,二者触缚。

食缚有四:

一者抟食,二者思食,三者禅食,四者触食。

何者抟食?

谓四人处,欲界六天,八大地狱,鬼中一分。

二思食者,所谓鱼中。

三禅食者,所谓行禅色界天等。

四触食者,所谓诸鸟。

那位比丘又内心思维:

我如何随顺正法而行?

为此他观察随法而行的做法。

他这样思维:

这个世间一切众生是被哪些缚所系缚而轮转生死呢?

他通过见闻了解或者以天眼见到,众生是被两种缚所缚而系缚世间的。

哪两种缚呢?

食缚和触缚。

食缚又有四种:

一、抟食,二、思食,三、禅食,四、触食。

什么是抟食呢?

人间的四大部洲、欲界的六种欲天、八大地狱以及鬼类中的一部分,这些众生全是抟食。

二、思食,指鱼类受用食物的方式。

三、禅食,指行禅的色界天等受用食物的方式。

四、触食,指各种鸟类受用食物的方式。

何者为触?

触者谓欲,有执手者,或有笑者,有眼见者,如是皆为欲触所诳。

如是一切愚痴凡夫,谓欲界中,人及饿鬼畜生地狱,此等习欲,故名欲界。

什么是触呢?

触指欲,方式有手拉手、微笑、眼睛见到,由这样的因缘发起贪欲,都是被欲触所诳。

像这样,一切愚痴凡夫在欲界里,人、饿鬼、畜生、地狱众生等不断地串习贪欲,所以叫做“欲界”。

总的来说,欲界的众生是被饮食、男女这两种欲所缠缚。

《礼记》里说: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孟子》云:

“食色性也。

又无色界三摩跋提,攀缘为食。

再者,无色界三摩跋提以攀缘为食。

以此二缚,常在世间,不得离欲,常为一切结使所缚。

像这样,众生以食缚和触缚这两种缚,常常被系缚于世间而不能离欲,常常被一切烦恼结使所系缚。

因此,出离的重点是食缚和触缚。

又彼比丘如实观眼,眼识见色,若生乐触,则攀缘乐,非乐报业。

又如实观,如是如是,眼识见色,是恶意处。

若眼触生,攀缘于苦,是乐报业。

那位比丘又如实地观察在眼识处发生业的状况。

他观察到眼识见色,根境识和合时如果发生了乐触,心攀缘乐或者作乐想,那就不是感召乐报的业。

他又如实观察,如是如是眼识见到某些色法时,是发生恶意之处,也就是产生贪嗔等恶心的地方。

这是说,如果起了乐触,心里作意乐想,就成了贪嗔痴的根源,接着会发生种种非福业等,所以是恶意处。

如果眼触生起时,心里攀缘苦或者作意这是苦,那就是感召乐报的业。

彼如实知,何者名为眼识见色,攀缘于乐,非乐报业?

于此法中随顺观察,眼见色已,不善思惟观察攀缘,忆念味著而生乐心。

现在虽乐,后得苦报,成就地狱饿鬼畜生。

接着他又如实地认识,什么叫做眼识见色,随着心就攀缘着乐或者作乐想,而成为非乐报业的?

就是按照正法的轨道,这样随顺观察:

当我的眼睛见到某个可意色后起了乐触,如果我当时做了不善的思维而观察攀缘(“不善”就是作了乐想,现世法里没有真实的乐,却对它起了乐想,这就是不善的思维。

接着就会缘着乐起各种观察攀缘,就会想这是什么样的乐,我要不要?

以及得了这个乐又如何等等。

这些都是在乐的方面观察攀缘)。

起了乐想后就有了乐著之心,会不断地对此忆念、味著,生起“这很快乐,这非常有意义”等等的心。

虽然在现在感觉有很多快乐,满足了自我的欲望,但由于当时起的都是贪染之心,造的只有非福业,因此只会成就地狱、饿鬼、畜生的果报。

何业现在得不乐报,后得乐报?

眼识见色而生眼触,心善思惟,观察攀缘,于现在世心不乐著。

现在不乐,非苦报业,转生人天,受胜妙乐,终到涅槃。

这一段是在细致地教导行者这样思维:

什么样的业行,现在得不乐报,将来得乐报呢?

思维后会抉择到,比如眼识见色生起眼触的时候,起了乐触,如果当时心里作善思维,观察攀缘,心想:

我如果起乐想而贪著它,就会造非福业而堕入恶趣,这个现世乐是有毒的美食,让我堕恶趣的因,是招来非常多痛苦的根本。

就像这样,心里作意:

这是个苦的法!

那就不会处在乐的幻觉中,这样就叫做“现在不乐”。

而由这样用心作意,就不会在心里积下感召苦报的业。

当时护好了心,没有贪著它,避免了由起贪欲等造非福业积下堕恶趣的业力,也就保证了心处在清净、贤善的状态中,有力量造集善业。

因此,面对现世乐的时候,只作意它苦就远离了贪心,由此有清净的心,有力量行持成就后世以上安乐的善业,由此就能转生人天,享受胜妙之乐,最终达到涅槃。

这样叫做“后得乐报”。

如是耳鼻舌身意识,皆亦如是。

其他耳鼻舌身意五识的状况也都是这样。

比如耳识听到声音生乐触,当时心在攀缘乐或者作乐想,所起的就不是乐报的业;当时攀缘苦、作苦想,那就是乐报的业。

其他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缘法等等都是这样。

总的要看到,遇到可意境,生起乐触的当时,发生的这两种想就分出了苦乐两条道路,作乐想就是堕落,作苦想就是上升。

因此,修道人为什么要舍下世间的荣华富贵,一心想往上走呢?

就是他看透了这一点,他求的是先苦后乐,而不是先乐后苦。

他知道一旦陷进去了,决定堕恶趣,只有从中拔出,心以作苦想出离,才可能让心脱出来,住在一个善的状态里,往人天乃至涅槃上走。

所以,所有从古至今的修道者都像本师释迦牟尼佛那样,舍离王宫、贤妃、大权势,一心出离。

因为他知道,要升华、要得道,只要放下这个世间。

这里要知道,修道者心中要发展出一种“在乐触现前的时候攀缘苦”的心。

这跟世间的看法完全不同。

因为世间所熏的观念就是:

当乐触出现,心上有乐的感觉时,就认定是乐。

如果不通过法道发展出另外一个认取为苦的心,那就没办法转移。

所以,这里的关键是“攀缘”两字。

意识攀缘的是法尘,法尘是个总相或者观念,它是我们熏习苦谛发展出来的观念。

最起码要思维抉择到坏苦的一分,能够对于乐发生“这是苦因、苦性”的定解,之后加强为胜解,才形成了不可转移的观念。

只有它产生出来了,心才会缘着它作苦想。

而世间没有学法的人根本不会出现这样的观念,也就不会发生缘起上的转变,所以非常可怜。

尤其末法时代,大多数人在缘起上已经注定都要下堕。

因为当乐一出现的时候,他只会起乐想,沉迷其中,人俱生的贪欲让心一下子陷在里面。

这当中根本没有什么福业或者善心的状态,所以可以一概判为非福业,它是下堕的因。

譬如当影视出现的时候,里面有各种宣扬男女爱情的邪见,导致人昏迷、愚痴的境相。

心跟它一结合,就挑起了内心的烦恼,就会产生“爱情很好”的错觉。

这样一种贪欲、颠倒的状态,哪里是生善趣的因呢?

要得到人天善报,起码要修五戒十善。

比如得人身,要守仁、义、礼、智、信,哪里是这样一种娱乐外道的状态呢?

哪里是陷溺于这种虚假幻影、不断起贪嗔的状态呢?

这里可以完全认定,一旦遇到了现世乐,心陷溺其中的时候,完全都是往下走的因,全是陷溺的因,需要这样了解。

如果我们深入学习苦谛,在观念上相应了,也就是心里完全抉择认定,观念上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从前所有的乐,现在自己心上认定了它是苦,再也不会移动,这种观念就叫做“胜解”。

这个观念不断串习深入骨髓以后,乐触一出来,心里能够当即作意它是苦的,也就是心立即能攀缘到那个苦相上去。

这样的话,就避免了内心往恶趣下堕。

所以,修行的关键是在心念上转移,而这上面能不能转移,就在于你能不能取得胜解,所以思维苦谛极其重要,否则防不胜防。

绝大多数人每天都会陷落无数次。

比如到了城市里,各种男女、声色、五欲享乐的欲境出现时,人心处在欲尘的海洋里,非常贪婪,像只饿狗一样不断啃咬欲境,心随之就起了欲意,起了各种贪婪等等,马上就陷溺其中了。

这样来看,一天多少次地陷溺,多少次造集非福业,起的都是堕恶趣的因。

这样积累到一定程度,它的强度完全压过了善心的力量,导致很多人非常麻木,善心根本发不起来。

这种状态非常糟糕,如果不及时整治,那的确就只有下堕的份了。

所以,很多人到了晚年心态错乱,那时欲整无力,多少人就这样陷溺在恶趣中。

通过这种观察就能完全断定,所谓耽著现世乐要堕恶趣,这个教言正是出自本经。

由此,后代祖师就提出了“放下今生”的教导。

譬如在前行的修法里,修暇满和无常就是为了退掉对现世的耽著。

而且知道,如果还在耽著现世,这种观念没有转移,心态没有变化的话,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发生后世以上安乐的因,这是在缘起上决定的。

从这里我们会了解到前行修心的重要。

又修行者,内心思惟,随顺正法,观察法行。

云何彼比丘眼识见色,心行于舍?

修行者又在内心思维如何随顺正法而行,为此他观察法行的内涵。

那么比丘是怎样眼识见色,而心行于舍呢?

谓彼比丘,眼见色已,心不喜乐,非不喜乐,不贪不恶,心不悕望,非不悕望,亦不忆念,非不忆念,亦非不善观察覆障,如是行舍,是名舍处。

非苦乐处。

他观察认识到:

那位比丘在眼睛见到色法之后,心里没有喜乐,也没有不喜乐;既没有对此贪著,也没有对此厌恶;没有起希望得到它的心,也没有起不希望的心或者避开它的心;没有忆念它或想它,也没有有意地不忆念它或不想它;心没有被不善的观察障住,而失掉纯真的心态。

像这样,行在不著于忧、喜等两边的超然的心境,叫做“行于舍处”。

这样的舍处,不是产生轮回诸苦处,也不是产生轮回诸乐处,心里没出现爱憎等的两边状态,因此不会落在轮回的苦乐两处。

那么这里我们要学到怎样的修行状态呢?

举些例子来说明。

比如一只猫跑到我们房间里,心里既没有喜欢、贪著,也没有厌恶、排斥,处在超然的状态。

或者说,没有希望它来,也没有不希望它来,来和不来都无所谓,对于这只猫心里没有什么耽著,这叫做“超然”。

又像刮了风下了雨,只是个单纯的风、单纯的雨,没有希望的心,也没有不希望的心,来了不排斥,走了也不留恋,总而言之没有耽著。

无论见到什么色声香味触,都只是假相,没有实法,态度是超然的,这就是“行于舍”。

又彼比丘,得第十地六地处行,谓阿那含初禅地中,乃至四禅,得登彼地。

彼观诸法出没生灭,常勤修行八分圣道,欲觉欲到解脱之门。

再者,比丘获得第十地六地处的修行境界,这是说三果圣人在初禅乃至四禅之地的定境中登上了彼地。

他观察到万法出没生灭,也就是忽尔现出,又当即灭没,世间法都是这样无常的。

之后恒常精勤,修行正见等的八分圣道,而快要达到觉悟,达到解脱之门了。

彼比丘如是精勤,魔宫隐蔽。

彼地夜叉见已欢喜,即以上闻虚空夜叉,虚空夜叉闻四大王,彼四大王闻四天王。

彼四天王如是复闻三十三天,三十三天闻焰摩天,彼焰摩天闻兜率天,彼兜率天闻化乐天。

彼化乐天复向他化自在天说,彼自在天复向梵天如是说言:

阎浮提中,某善男子,广说如前。

乃至八地摄于六地。

彼既闻已,甚大欢喜,梵迦夷天,出禅乐行。

既实闻已,转复欢喜。

那比丘由这样精勤修行,使得魔宫隐蔽。

当地的夜叉见后欢喜,随即上报虚空夜叉,虚空夜叉上报四大王,四大王上报四天王。

四天王又上报三十三天,三十三天上报夜摩天,夜摩天上报兜率天,兜率天上报化乐天,化乐天上报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又向梵天这样说道:

在阎浮提的地区中,某位善男子如何出家、修行等等,就像前面说到的那样。

乃至八地摄于六地。

梵天听后特别欢喜,说道:

在清净的梵天中,出现了禅乐之行。

他这样如实地听闻之后,转而又生欢喜。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善若不善,业果皆决定,自作业自食,皆为业所缚。

当时世尊宣说偈颂,来总结整个《生死品》的内涵。

首先说因果定律,善和不善两大范畴里的一切因果律都是决定的,不会因时空的转移而有所改变,因此称为“定律、铁律、法则”等。

这又要从总、别两分来说,由善一定得乐,由不善一定得苦,从善得苦、从不善得乐无有是处;特别而言,由善和不善业行的种种差别,感召苦乐的种种差别,毫不紊乱,一一对应而起,这叫“业果皆决定”。

再细说,业有十善、十恶等的差别,果有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等的差别。

业果可以划分出无数条,都是永恒不变的因果律。

凡是造了某种业,就必然要受某种果,所谓“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业不会在他人身上成熟,只在自身上成熟,这叫“自作自受”。

“食”是受用的意思,造了善业,必定得到相应的奖赏;造了恶业,必定得到相应的惩罚,无法逃脱。

像这样,一切有情都被业网所缚,除非灭尽了分别心,否则谁也逃不出业的掌控。

如是烦恼地,初甜而后苦,舍境界如毒,以不饶益故。

在最初生起时就不寂静的缘故,叫做“烦恼”,有贪、嗔、痴、慢等的各种差别。

“烦恼地”指烦恼所摄的境界或果报。

人们以为正受用时有快感、乐受就是真实安乐,实际是误解,在烦恼地里,无论受用怎样的五欲等乐,都是先甜后苦。

甜很快就灭了,以自心贪著的惯性,将不断感受后边际的苦。

所以,贪著现世而造非福业,会堕入恶趣,为了来世造福业、不动业,会落入生死等等。

总之要看到,生死中的所有快乐境界都像毒一样,会斩掉解脱道的命根,毒化自相续,使自心加深错乱、苦恼。

因此,为了解脱的缘故,要像舍弃毒药般地舍掉生死乐境,以不饶益之故。

辨清了生死乐毫无利益后得出结论:

它像含毒的美食,非常可怕。

从而断然舍离,由此将出现出离之行。

智不属烦恼,属于智境界,此世若后世,一切时受乐。

世尊进一步揭示,凡是烦恼所摄的都是苦,凡是智慧所摄的都是乐,因此,解脱道行者应当力求无我智慧。

所谓的“不属”,就像光明不属于黑暗一样,两者体性相违。

烦恼是无我计我,执著自我,相合于自我意识就起贪,不合自我意识就起嗔,感觉自我伟大就起慢等等,因此,它是从无明力而起的妄动体性。

而妄动就要受惩罚,会被拉到生死中。

相反,智慧是明见蕴上没有我,由于照见而确定的缘故,会消除执我的心,以此息灭由我执所起的贪嗔等的妄动,止息掉生死诸苦。

因此,清净智慧的体性会让我们在今生来世一切时中受用清净无漏之乐。

智常烧烦恼,如火能焚草,烦恼覆智梵,故佛说三宝。

以智慧见到无我,就能烧灭由我执所起的烦恼,就像烈火焚烧干草那样;不了知无我,以我执起烦恼,就会覆盖智慧寂静,因此佛宣说三宝,引导我们走无我解脱之道。

也就是,归依开示无我正道的大师佛;归依法,修无我正道;归依僧,以修无我的同法行者为伴,这样心会逐渐生起道的根本——无我智慧,最终达到永乐之地。

若乐智境界,寂静如牟尼,若烦恼蛇啮,彼人一切失。

从趣向智慧和烦恼两条路所造成的结果来看,如果有人乐于修无我等的智慧境界,他将得到如牟尼般的寂静,止息一切烦恼和苦;如果有人背离智慧境界,乐于加强我执,譬如自我展现、自我张扬、自我奋斗等,那决定会被贪嗔痴慢等的烦恼蛇所咬,将失坏一切安乐。

这两种结果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应当乐求智慧境界。

若人知二谛,勇猛谛知见,彼行第一道,舍离生死处。

如果有人了解世俗谛欺诳、胜义谛无欺,出现了真知真见的勇猛智慧,那他将行于涅槃第一之道,而舍离生死惑业苦诸处。

世俗谛都是虚妄分别,本来无我执为我等,全是欺诳的,以此我执起惑造业,变出来深度的错觉。

反过来见知真相,去掉虚假的我执,就能止息烦恼、业的妄动而回归本来。

这样,由于合乎实相的缘故,是无欺的;没有惑业妄动的缘故,是无苦的;不生灭的缘故,是常恒的等等。

由于明见世俗、胜义二谛的差别,就会了然明确如何取舍,勇猛见知真相后,会发起求道的勇悍心。

若人乐生死,喜乐烦恼怨,彼人常被缚,流转有隘处。

如果人对于生死圆满发生胜解,就会出现乐欲,喜爱贪欲等的烦恼怨敌。

以邪胜解和邪欲的驱使,他将在成办生死之乐上勇悍精勤。

由于落入了苦的缘起链,就常常被系缚,流转在生死诸有险隘难行之处,受各种苦恼逼迫之处。

若人有出意,常行寂静行,死生天众中,到梵世界处。

如果有人抉择生死为苦、涅槃真乐而出现了胜解,以此会发生一心希求出离的欲。

以这个欲驱使,会常常行持能到达寂静涅槃的修行——戒定慧三学等。

由于他具足了胜解、欲、勤三个重要环节,死后必将生在出世崇高的天众中,到达寂静涅槃的梵世界处。

“天”与“梵”都有多重解释。

这里从出世道来说,“天”包括佛教不共的净天、义天、第一义天等。

“梵世界”指寂静无苦的涅槃境地。

若不爱欲等,供养佛法僧,彼人舍生死,如风吹干草。

如果有人已经确认一切生死法都是苦性,不再希慕生死中的五欲乐、有漏乐受、有漏舍受等,为了从生死大苦中解脱,供养能成办此义的最胜助缘——佛法僧三宝,由于内因外缘和合的缘故,这个人将如同风吹干草般舍离生死。

所谓的内因外缘聚合,从主要来说,佛法僧三宝是成办解脱最殊胜的导师、法道和助伴。

当确认了只有三宝能拔济自己出生死苦,从此就会一心归依,之后领受佛的教法,和僧众一道日日夜夜修解脱道。

这样,以内的法行、出离行等为根本作供养,就能彻底舍掉生死的境界。

就像秋冬一到,草枯黄掉落,被风一吹就无影无踪了。

这里的“风”指圣道的风,“干草”指生死的虚妄境界,当无我智慧等诸道在心中生起时,就像风吹干草般能够息灭生死境界。

若不为心使,而能使于心,则能除烦恼,如日出无暗。

如果智慧常常现前,不为妄心指使而能够指使妄心,就能灭除烦恼,犹如日轮一出现就没有了黑暗一般。

心怨最第一,更无如是怨,心常烧众生,如放烧时树。

“心的怨家”指众生错乱心的系统。

由我执发展出的无量无数烦恼心,就像无数条毒蛇潜伏在心相续中,无论哪一条现行,都将置我们于地狱、饿鬼、旁生等的恶趣中,在漫无边际的年月里遭受无数剧苦。

因此,心的怨敌是世上最大的怨敌,再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

烦恼心常常在心中现起,烧灭众生,就像火从树自身上发起,又反过来烧毁树那样。

若心自在行,愚痴不调根,彼苦不寂静,去涅槃太远。

如果放任第一怨家的烦恼心自在而行,愚痴而不去调伏眼等诸根,那我们将落在连绵不断的生死苦中,不得寂静。

如果继续放任烦恼、我执,那将离涅槃越来越远。

“根”又称为“根门”,指生识之门,当眼耳等诸根与色声等诸境触遇时,无间就会发生各种识。

如果不注意调伏诸根,它就会引发生死业识、恶趣业识。

每一种识一生起,就会成为识田中的种子,将在成熟位变现出生死无量无数的苦境。

由于没有控制它的发展,反而以愚痴心认为这里没什么业果,没什么生识的事件,就会使得生死业识发展得越来越厉害、越来越复杂。

往后排定的必然是不见边际的生死苦流。

知苦及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