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0557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docx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

《古代诗歌五首》测试习题

1.给加点字注音。

怆然  

涕下  

岱宗  

青未了  

决眦  

千寻塔  

自缘  

鸡豚  

叩门  

腊酒  

浑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  

(2)齐鲁青未了  

(3)造化钟神秀  

(4)阴阳割昏晓  

(5)荡胸生曾云  

(6)决眦入归鸟  

(7)会当凌绝顶  

(8)自缘身在最高层  

(9)莫笑农家腊酒浑  

(10)拄杖无时夜叩门  

(11)吟鞭东指即天涯  

3.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节奏。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4.文学常识填空。

(1)《登幽州台歌》作者  ,字  ,  (朝代)文学家。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2)《望岳》作者  ,字  ,自号  ,唐代伟大的  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其诗被称为“  ”。

(3)《登飞来峰》作者  ,字  ,号  ,江西临川人,  (朝代)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4)《游山西村》作者  ,字  ,号  ,越州山阴人,  (朝代)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5)《己亥杂诗(其五)》作者  ,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人,  (朝代)思想家、文学家。

(6)我国的“五岳”是指  、  、  、  和  。

“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泰山。

5.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B.《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C.《游山西村》是一首纪游抒情诗,诗人紧扣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来体现不尽之游兴。

D.《己亥杂诗》一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

6.默写句子。

(1)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3)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  ,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5)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  ,  ”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

(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6)《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

  ,  。

(7)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

  ,  。

7.课内精读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作者是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  ,自号“  ”,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  ”。

(2)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工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3)“齐鲁青未了”一句对描写泰山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化用了孟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

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拓展阅读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

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

做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多音字,这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确定。

特别要注意形声字不读声旁的字。

【解答】答案:

chuàng;tì;dài;

liǎo;zì;xún;

yuán;tún;kòu

là;hún。

【点评】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同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音,正确书写这些字音,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

2.【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解答】

(1)句意为:

想到天地的广大;悠悠:

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句意为:

走出齐鲁,山色仍然历历在目。

未了:

不尽

(3)句意为:

神奇自然,会聚千种美景于此。

钟:

聚集

(4)句意为:

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割:

(5)句意为: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

曾:

同“层”

(6)句意为:

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眦:

眼眶

(7)句意为: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

会当:

终当,终要

(8)句意为:

只因为自己站在最高处;缘:

因为

(9)句意为:

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又浑。

浑:

浑浊

(10)句意为:

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

无时:

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11)句意为:

我边吟诗,边挥动马鞭,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吟:

吟诗

答案:

(1)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2)不尽

(3)聚集

(4)分

(5)同“层”

(6)眼眶

(7)终当,终要

(8)因为

(9)浑浊

(10)没有固定的时间,即随时

(11)吟诗

【点评】解释文言词语要注意:

(1)平时注意积累并掌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根据平时积累判断其意思和用法;

(2)在学习时应灵活掌握。

要熟记课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3)结合词语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断词语的意思。

3.【分析】本题考查朗读节奏的划分。

【解答】答案: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等。

4.【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

识记文学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字、好)、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答案:

(1)陈子昂伯玉唐代

(2)杜甫子美少陵野老现实“诗圣”“诗史”

(3)王安石介甫半山北宋

(4)陆游务观放翁南宋

(5)龚自珍清代

(6)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内容主旨的理解。

【解答】ABC.正确;

D.“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理解有误,诗的后两句,诗人以落红自比,表明了自己虽辞官归隐,仍怀为国效力的决心;

故选:

D。

【点评】平时学习古诗词,不仅要做到准确的背诵、默写,还要理解意思与主旨,不断的复习巩固。

6.【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

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答案:

(1)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

(2)飞来山上千寻塔

(3)不畏浮云遮望眼(注意“遮”的书写)

(4)从今若许闲乘月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注意“凌”的书写)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7.【分析】这是一首写景诗,通过描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解答】

(1)本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因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所以被称为“诗史诗史”。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2)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ABC.正确。

D.有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诗人想要登上泰山顶峰,不是真正登上了泰山顶峰。

所以题干中“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是错误的。

故选:

D。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分析能力。

“齐鲁青未了”描绘了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的景象。

该句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

(4)本题考查学生诗歌关键词句的把握,注意要首先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做此题首先要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在此基础上赏析诗句做出解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更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激励人们在人生路上克服困难勇攀高峰,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答案:

(1)唐子美少陵野老诗史。

(2)D

(3)衬托泰山的高峻、连绵。

(4)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

译文: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

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

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

赏析诗歌要注意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懂得用心去感悟,有时需结合写作背景进行赏析。

8.【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分析鉴赏能力。

诗题为“早发”,首联紧扣诗题,凸显“早发”:

早雾还未散去,长夜未尽,诗人已经登程。

颔联中写诗人在路上“鸡未唱,马频嘶”,雄鸡尚未唱晓,也可见出行之早。

颈联,树色掩映店铺在早行时更加微茫,这也在表现“早发”之“早”。

诗歌尾联写自己已经独自走出了三十多里的路程了,城中望月还像玉石一样挂在天上,写出早行的孤寂冷清之感。

【解答】

(1)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总体把握能力。

分析时要扣住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也就是要找出诗歌哪些地方体现了“早”字。

首联的“早雾”,颔联的“鸡未唱,马频嘶”,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这些都写出诗人出发之早。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和情感内涵的分析能力。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这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作“珪”。

说自己已经走出了三十里,天上的残月依旧高悬,极力说明行路之早,表达了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答案:

(1)首联用“早雾”直接点题,第二联用“鸡未唱,马频嘶”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联“树色遥,泉声暗”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三十里”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

(2)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点评】诗歌鉴赏基本方法:

(1)看题目:

题目中经常会蕴藏着与主旨相关的信息。

(2)看主体:

①古人所用意象基本带有固定的、特定的含义和情感寄托;②抓住表达情感的关键字,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悲”。

(3)看背景:

诗歌鉴赏题中,有时会有诗人人生经历及写作背景的相关注释,一定要仔细分析,知人论诗、知事论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