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0581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最新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第五单元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1—20各数。

它是认数的继续和发展,对引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掌握好本单元知识也为后面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多位数的认识打下基础。

因此,指导学生加强学具操作,深入理解数的意义,切实掌握好本单元的知识是打基础的工作,非常重要。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一是注重在操作中感知。

为了初步建立数的概念,教材强调学生手、脑、口并用,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二是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

在计算教学方面,教材充分尊重学生的多种想法,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答案。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

信息窗的情境取自于真实的素材,是一幅小学生在给海鸥喂食的场面。

通过观察,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展开对11—20各数的认识。

在认识11-20各数时,结合摆弄学具和计数器,先学11,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基本的内容,再认识11-20各数。

借助从画面提出的“现在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岩石上现在有多少只海鸥”的问题,引出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学习。

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些内容有意识安排在练习中学习和扩展。

如在自主练习中,设计有“按顺序写数”,进一步学习数的顺序;“填<、>或=”让学生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估一估两堆共有多少块糖”渗透估算,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材编写特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与加减法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如数物体的个数,借助小棒等学具数数、计算加减法等。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经常接触到11-20以内的数数、比较大小、读写、简单的计算等。

在教材编写时,充分地利用这些现实的知识基础。

如:

在教学认识“11”这个数时,直接让学生数出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这是充分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

在认数之后教学“12+3=?

”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数一数或利用小棒或计数器通过摆一摆、拨一拨等数学活动,自主完成对算理算法的探究。

2、注重在直观操作中感知与抽象。

教材在编排11-20以内数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借助实物数数,在借助小棒等学具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感悟数的大小,掌握数的顺序。

接着把10根捆成一捆,在直观的基础上抽象出10个一是1个十,然后用计数器表示出来,借助计数器进一步抽象出数的写法。

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有直观到抽象,有利于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发展数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另外,在教学加减计算时,也经历了解决红点问题借助学具明确算理,解决绿点问题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抽象算法的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3、倡导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本单元教材在认数和计算的编排上都注重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如:

在认识“20”时

教材呈现了借助实物来一个一个的数,用小棒数一数,用计数器拨一拨等多种方法。

在计算教学时,也呈现了数一数,拨一拨、摆一摆等多种方法。

多样化的方法是以展示学生在合作探究成果的形式呈现的,表明这些方法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产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其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写。

2、在数物体个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结合具体实例,能正确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知道加减法各部分名称。

4、经历用20以内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初步的估计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的读写

2、能正确数出11-20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

1、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了解2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2、能正确日算十加几、十几加几(不进位),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加减法

■教学建议

1、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生活活动经验探究新知。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这样,既可以有的方失,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探究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乐于思考。

如在教学时11-20各数的认识时,可以直接将问题提出,让学生数一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学生根据已有的具备的数数经验,很容易数出有11只和20只,而且会出现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等不同的办法,这些经验将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新知的探究。

同样。

在教学“12+3=”时直接然给学生想办法来计算。

因为学生在认数时已经形成了用小棒和计数器表示数的活动经验,所以学生很顺利得出计算结果,并借助学具操作探究“十几加几”的算理和算法。

放手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进行探究,满足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也能帮助其联系已有的认知基础探究新知。

2、充分借助学具操作,让学生经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数的认识和计算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要充分的借助学具操作,让学生经历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如本单元中,计数单位“十”和数位“十位”时非常重要的。

学生理解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数值是比胶困难的。

在教学时,要充分的让学生用1根小棒代表1只海鸥来摆一摆,然后让学生思考怎样摆才能使学生一眼就看出是多少。

随着学生想出把10根打成一捆,引出“10个一就是1个十”,让学生深刻体会计数单位“十”的意义产生的重要性。

再借助计数器表示出“11”,对照小棒、计数器写数,在头脑中建立起“1个十”和“10个一”的表象,理解数的组成,从而形成数的概念。

这样,既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数感。

3、放手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展现多样化的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给与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地探索算法,并通过交流,体验算法多样化。

如:

在教学“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时,教师在学生列出算式“12+3”后,让学生独立思考等于多少,如何计算,然后进行交流,充分展示多样化的方法,如数一数,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2+3=5,10+5=15”等,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习惯等会有不同,所以出现的方法可能不同,像数一数的方法在情况比较好的班级就会不存在,而“2+3=5,10+5=15”这种方法又有可能没有出现,我们在教学时,要明确每一种方法的价值,对重要的方法,如借助学具操作和“2+3=5,10+5=15”必须出现,如果学生不出现要进行引导,并重点处理,而其它方法可以适当灵活处理。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可以保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

4、依据教学目标全面回顾,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评价学生时,可以从以下3各方面进行。

能否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能否正确的读、写;能否正确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其所在的数位;能否掌握数的组成并会比较大小;能否正确的进行口算“10加几”、“十几加几(不进位)”及相应的减法,知道加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能否借助学具进行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能否借助学具操作进行抽象概括,病娇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否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借助已有的经验主动思考,享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具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安排

共4课时机动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课时

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

1

喂海鸥—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

1

综合练习

1

智慧广场

1

合计

4

1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9页信息窗1,11-20各数的认识及相关的练习。

⏹教学提示

创设“海鸥回来”的情景,让学生从情景中自然的认识数,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0个一是1个十”及数位个位和十位,掌握11-20个数的组成。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欢迎海鸥回来的情境。

图中包含的主要信息有:

沙滩上有11只海鸥、13个小朋友、礁石上有20只海鸥。

借助问题“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和“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引入对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或者挂图创设情境,先让学生独立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画的什么的是什么,接着结合学生的回答适当介绍素材的背景:

由于人们注重环境保护,大海的生态环境改善了,海鸥又回来了,看,一群小朋友正在海边欢迎海鸥的到来,再给海鸥喂食。

这样,一方面增长学生的环保意识,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引入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

第一红点标示的问题是:

“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教材先出示了两种不同的数法,接着借助小博士引出学具,学习数的组成、数位及读写法。

这样,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解决抽象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让学生会数、会写20以内的数。

2、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进一步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

4、让学生体验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数感。

过程与方法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从情景中自然的认识数,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和掌握“10个一是1个十”及数位个位和十位,掌握11-20个数的组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并与他人交流,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

2、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环保意识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

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

认识数位“个位、十位”和计数单位“一、十”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比较数的大小。

培养学生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生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介绍背景:

市南区发起“挽留海鸥”的活动,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不久“海鸥回来了”,让我们去看看现在海边的美景,怎么样?

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让学生把图上的内容说完整。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谈话:

如今海边变美丽了,可爱的海鸥又回来了。

你瞧,小朋友和海鸥玩的多开心啊!

设计意图:

既创设了学习新知的情景,又借助情景让学生说:

“怎么做才能让海鸥回来呢?

”让环保教育与知识学习融为一体。

(二)探究新知:

1、你们看图能提出什么问题?

(让学生充分提问。

⑴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⑵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⑶沙滩上有多少个小朋友?

2、数11-20各数

⑴你能估一估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吗?

⑵数一数,说说你是怎么样数的。

1个1个的数,2个2个的数,……

说明:

着重让学生掌握1个1个的数,2个2个的数,5个5个的数。

根据提出的问题,数出自己喜欢物体的个数。

(学生说说数的办法。

)学生数出并回答,师随机板书此数

学习11-20各数的数法。

让学生把图中的数数全,把图中提到的各种信息展示完整。

2、认识数的组成、数位和计数单位。

(1)怎样才能把数数的更准确呢?

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摆小棒学习数“沙滩上有几只海鸥?

”(用小棒表示海鸥)

(2)引导学生把其中10根捆成一捆,强调10个一是一个十,让学生初步体会十进制,体会十几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一捆小棒加一根就是11,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

一捆加两根就是12,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

接着让学生按这种方法摆出11-20各数,知道2个十是20。

(4)在计数器上表示数,教师说明: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个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珠子表示几个十。

11怎样在计数器上拨呢?

指学生试拨。

(5)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学生读。

教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来。

并说一说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6)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摆一摆,圈一圈,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在计数器上怎样表示?

这个数怎么写?

十位上的“1”表示什么,个位上的“3”表示什么?

(7)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先数一数,再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教师引导学生数10根捆成一捆,看看可以捆成多少捆。

1捆表示1个十,2捆表示几个十?

2个十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

2个十是多少?

(板书:

2个十是20)怎样写?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摆一摆、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表示数、写数是一个相互联系的过程,不能将之分离开来。

(三)巩固新知:

1、第1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圈出10个,再说说各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最后写一写。

2、教科书第78页的第2题:

写一写,画一画

这是一道巩固数位知识的练习题,弄懂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提问:

你为什么这样写?

为什么这样画?

完成后进行扩充练习。

3、教科书第78页第3题:

按顺序写数。

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对20以内数的排序练习:

(1)从小到大

(2)从大到小

4、第4题:

按顺序把各点连一连。

5、第5题:

塡一填,读一读。

6、第6题:

找一找,读一读。

学生找到课本11、12、13、14、15、16、20页,读一读。

比一比:

15和12谁大谁小?

你是怎么比的?

7、教科书第79页第7题:

数学游戏

先给学生解释清楚几个名词:

大、小、大得多、小得多、差不多。

讲清楚规则后,让学生同位合作游戏。

8、第8题:

比一比,塡一填。

9、第9题:

先照样子圈一圈,在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糖?

⑴让学生数一数图上一共有多少颗糖。

⑵引导学生理解“照样子圈一圈”,即把5颗糖圈在一起,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

⑶引导学生:

每个圈里有5颗糖,我们可以5个5个的数,怎样数?

最后还有3颗糖还没圈进去。

怎样数?

一共有多少块糖?

本题主要让学生学会5个5个的数,同时渗透10加几的不进位加法(15+3=18)

10、第10题:

小蝌蚪找妈妈

⑴10以上的数和10以内的数怎么比较大小?

⑵两个10以上的数怎么比较大小?

⑶引导学生理解题的意思:

比15大的蝌蚪是左边青蛙的孩子,比15小的蝌蚪是右边青蛙的孩子。

在以上的基础上,学生独立完成,用县连一连。

11、第11题:

想一想,塡一填。

看看这两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2个2个的数,一个顺数一个倒数)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各种练习,掌握11-20以内的数组成,比较大小、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更好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四)达标反馈

一、填空

1、一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

2、“11”十位上的“1”表示()

3、16里面有()

4、有2个十,就在()位上写2。

5、比14大,比16小的数是()

二、补充习题

1.看图写数。

()()

2.填一填。

3.小动物住店。

 

住()号房间,住()号房间,住()号房间,

住()号房间,住()号房间。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

生:

我学会了数11-20以内的数。

生:

我知道11-20以内数的组成。

生:

我知道数位和记数单位区别

生:

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

一、【基础平台】写一写

二、【能力检测】摆一摆,填一填

 

三、【拓展应用】画一画

■板书设计

1迎接海鸥---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课的知识点较多,对学生容易掌握的数数、读数和写数安排的分量较轻,重点放在了认识数位、计数单位和数的组成这几个知识点时,充分利用了摆一摆和计数器,并借助摆一摆和计数器将这几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喂海鸥——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80~83页信息窗2,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及相关练习。

⏹教学提示

本节课创设“海鸥回来了”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在多种算法的过程中体现方法的最优化。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在沙滩上给海鸥喂食的情境,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

图中包含的主要信息有:

天空中有12只海鸥,又飞来3只;有17桶鸟食,已经喂了4桶。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还剩多少桶鸟食?

在解决“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教材提供了学生可能出现的3种方法:

方法1用数数的方法,在12的基础上一个一个数,13、14、15;访法2用小棒摆一摆,先摆1捆2根标示12,再摆上3根,2+3=5,12+3=15;访法3用计数器拨一拨,先拨1个十2个一,在个位拨上3个一合起来就是15.教材展示的几种不同的办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突出了学具操作在探索算法中的重要性。

在西基础上学习“3+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加法和减法各部分名称,能较快准确的计算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通过摆一摆、说一说让学生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学习数学的快乐。

2、经历与他人交流的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的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十几加几(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生准备:

正方体、小棒。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

海鸥回来了,小朋友可高兴了。

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带着海鸥喜欢吃的食物到海边喂海鸥。

我们一起去看看,请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教材,创设具有连续的情境,符合儿童的性格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你能从图中看到什么?

学生:

天空中有12只海鸥,又飞来3只;有17桶鸟食,已经喂了4桶。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吗?

学生:

⑴“天空中一共一共有几只海鸥?

⑵海面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⑶还剩多少桶食物?

同学们根据图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没解决的我们暂存再问题口袋内,我们今天继续解决。

小黑板展示问题口袋内容。

2、解决“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

⑴要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进行补充和纠正,使学生表达更准确。

⑵怎样列式?

”为什么?

12+3=?

⑶怎样计算?

你能想出那些算法?

教师可引导学生可利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⑷全班交流算法:

可以接着12后面在数3个数,就是15.

把12分成10和2,先算2+3=5,再算10+5=15……

这些方法都可以算出得数,但如果加的数太大,小朋友在用数数的方法还方便吗?

你以为是那种办法比较合适?

1、出示算式:

12+3

(1)你想怎么算?

(2)小组内交流(选出小组长,安排好发言的顺序,使学生学会倾听)

(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的人,口述算法及优点)

(4)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以上那种方法,更简便一些,适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操作过程。

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

2、算一算:

3+12=

(1)这道题与上题有什么不同?

(2)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在小组里说思路.

(3)口算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

3、你还能提出哪些类似的问题?

并解决。

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用到这些知识,例如:

小明的姐姐今年12岁,三年之后,姐姐是几岁?

学生独立思考,最后集体交流。

你能试着举出这样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

算法的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和创新能力,但是在多种算法中必须体现算法的得最优化以及学生的思维层次。

⑸计算天空中一共有多少只海鸥还可以怎样列式?

设计意图: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为以后学习加法的交换律积累改性经验。

4、解决第二个问题:

海面上有多少只海鸥?

学生独立列式,说一说计算方法。

5、解决“岩石上现有几只海鸥?

”(17-4)

(1)你想怎么算?

(2)小组内交流(选出小组长,安排好发言的顺序,使学生学会倾听。

(3)全班交流(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的人,口述算法及优点)

(4)比较方法,自我优化。

以上那种方法,更简便一些,适合你,闭上眼睛想一想操作过程。

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你就用哪种。

2、算一算:

17-4

(1)学生独立解答。

(2)同桌交流做法。

3、你还能提出哪些类似的问题?

并解决。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情景?

学生说说,教师鼓励学生要自己解答,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可以先放进问题口袋。

4、学习减法算式各个部分的名称,尝试让学生自己说,说不出的老师可以讲解。

学生随便说一个减法算式,其他同学指明各个部分的名称。

(三)巩固新知:

1、教师出示两堆小棒

(1)学生先估计一共有几根小棒?

(2)请学生数出两对小棒各有几根?

(3)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让学生估计“一盒没有用过的可以粉笔有几枝?

全班有女生几人?

男生几人?

3、课本81、82页2题

看图列算式,这是本节课所学计算的运用。

联系时,让学生先说明图意,在列出算式。

这样既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课本82页6题

都是“十几加几”的十几运用。

联系时,引导学生读懂题意,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图中有那些数学信息和问题,在独立解决。

通过这样的一道练习题,对教材中的“你说我讲”进行补充,也让学生在联系中进一步熟悉十几这样数的组成。

5、第8题

先计算,后找规律。

10+1  11+2   12+3  13+4  14+5

观察算式及得数,你发现了什么?

6、教师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1、先摆小棒,再计算。

(1)师生一起摆小棒先摆16根,再从中去掉5根

(2)学生说说怎么去的?

(3)学生独立解答。

2、根据算式:

19-2

(1)学生自己摆小棒解答。

(2)同桌交流算法。

二、自主练习:

1、先做题,后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9-9=19-8=19-7=19-6=19-5=19-4=

在教学此题时,要引导学生用被减数,减数,差这样的数学术语来讲述规律问题。

2、请你写出得数是15的减法算式

19-418-317-216-115-0

在教学时,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怎样写既不遗漏,又不麻烦。

3、课本82页第7题

(1)学生看图讲故事

(2)根据故事列算式

(3)集体交流意见。

4、课本83页第9题,综合练习。

以组为单位由一人任选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