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910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3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同步练习-配套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

B.小明同学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无论他走到哪个地方,都会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C.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D.《红楼梦》是一座富丽堂皇、精工细巧的艺术大厦,我们从中看到了缔造者的匠心。

B.“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和句中“长着一张普普通通的脸”不相符。

6.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A.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在学习上取得丰功伟绩。

B.此次旅游曲终幕落,我们虽已身在回程,但对喀纳斯湖那不可名状的美仍然心驰神往。

C.那眼花缭乱的特写镜头,更是将场景的线条和色调表现得极其清晰真切。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营救。

A.“丰功伟绩”指伟大的功绩,用来形容“学习”不恰当;

C.“眼花缭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与后面的“清晰真切”矛盾;

D.“忘乎所以”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做出不适宜的举动,贬义词,此处不符合语境。

7.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孔子文化影响深远,根深蒂固,如同一棵千年老树,深深地根植在人们心里。

B.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更重要,制度建设比事后追责更重要,所以反腐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杜绝腐败。

C.书店对于城市的意义不言而喻,世界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有一句话:

“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

D.近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松花江污染问题也日渐严重,因此恢复松花江的生态功能间不容发。

D.“间不容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不符合语境,可改为“刻不容缓”。

8.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在参天大树身旁,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都可以毫不自惭形秽地生活着,何况我们万物灵长的人类!

B.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C.村长在村里郑重其事地宣布,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村内将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以传承中国农村风俗习惯。

D.三亚市公安局没有置之不理游客反映的天价海鲜、出租车宰客等问题,而是设立了旅游警察支队,有力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D.“置之不理”指放在一边,不去理睬,不去照顾,其后不能加宾语,使用错误。

9.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他是一个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选手,这次在青奥会上夺冠,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

B.宋老师几十年来,始终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对工作精益求精,因而受到了学校的多次表彰奖励。

C.我国体育健儿在韩国平昌冬奥会上前仆后继,勇夺奖牌。

D.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忽至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C.“前仆后继”指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语境中是表达不断取得好成绩,故不符合语境。

10.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A.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可望而不可即的“城市精品店”。

B.在曹操墓是真是假的激烈争论中,一个网上逃犯靠着自欺欺人的手段走红网络,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与学术的悲剧。

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舞台上,她的舞姿矫揉造作,优美动人,博得了阵阵掌声。

B.“自欺欺人”指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这里指网上逃犯欺骗别人,没有欺骗自己的意思,不合语境;

C.“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不能形容石刻作品;

D.“矫揉造作”指故意做作,不自然,贬义词,不符合语境。

11.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当这一天的太阳正常升起,危言耸听的“世界末日论”谣言不攻自破。

B.现在穿越剧毫无历史观可言,整体思想内涵没有提升,人物设置更是随心所欲,对历史文化不尊重,不足提倡。

C.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来这里度假真是相得益彰。

D.在乒乓球世锦赛中,丁宁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C.“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用在此处与语意不符。

1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在签名售书会上,他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作家,一时间竟激动得语无伦次。

B.由于山体滑坡,奔赴抗震救灾前线的队员往往会走投无路,但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时赶到目的地,开展救援工作。

C.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

D.闻名中外的“响水大米”之所以品质优良,主要得益于其生长的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

B.“走投无路”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路”不是指现实中的“道路”,而是“办法”,用在此句中属望文生义。

1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A.2018年春晚听了王菲和那英时隔二十年后再次合作的《岁月》,大家都叹为观止

B.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符合各方共同利益。

如果有国家一意孤行,继续制造对抗,将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C.央视狗年春晚终于在观众的期待与争议中落下了帷幕,但人们对春晚的讨论却如雷贯耳。

D.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不能用来形容听到的事物;

C.“如雷贯耳”指像雷声传入耳朵,形容名声很大,不能用来形容“讨论”;

D.“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不能指旅游信息。

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

120分钟 总分:

120分)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读·

书(12分)

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并用楷体将成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

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

(1)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咸阳城东楼》许浑)

(2)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4)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

(6)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行香子》秦观)

(7)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苏轼)

(9)李白《行路难》(其一)诗中写出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的诗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读·

思(38分)

(一)

3.读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B)(2分)

A.甲骨文因镌刻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

B.象形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

“羊”“兔”“骑”都是象形字。

C.古老的造字法,除了象形以外,还有指事、会意等。

D.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B.“骑”是形声字,不是象形字。

4.读语段,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C)(2分)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诗书中华》,从《见字如面》到《朗读者》,短短几个月,荧屏上文化类综艺节目频出。

其中《朗读者》用个人成长情感体验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受到观众的热捧。

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

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所有观众都情不自禁地投入其中。

此时,每个朗读者面带表情,无论读文还是吟诗,都是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感受所选,或轻淡细腻,或慷慨激昂;

或如__①__,或如__②__,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

A.“精美”“平实”“温和”“细腻”这四个词语词性相同。

B.“综艺节目”“传世佳作”“惊心动魄”“亲切温和”这四个短语的结构不完全相同。

C.文中空格处依次应填入的是:

①“澎湃的海浪”,②“和煦的春风”。

D.“拨动着每个人的心弦”比“打动了每个人”的表达效果要形象生动。

C.“和煦的春风”和“清淡细腻”对应,“澎湃的海浪”和“慷慨激昂”对应。

5.在《水浒传》阅读分享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

下列有关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B)(3分)

A.张清,善用飞石,百发百中,人称“没羽箭”。

他曾连打梁山十多位战将,归顺梁山后,担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

B.徐宁原是禁军金枪班教头,善使钩镰枪,绰号“金枪手”。

在汤隆的引荐下,投奔梁山,大破连环马,击败呼延灼。

C.在宋江因题反诗而遇险时,晁盖与其他梁山好汉一同劫救;

后在讨伐曾头市战役中,晁盖被毒箭射中面颊而亡。

D.武松武艺高强、爱憎分明,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情节可以看出他血性的一面。

B.吴用让时迁盗取徐宁的雁翎圈金甲后,再由汤隆等人配合将徐宁骗上梁山。

(二)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6-7题。

知足常乐

古语云:

“知足者常乐。

”为什么?

因为知足者最富有。

何为富有?

“越多越富有”“最多最富有”吗?

未必。

希腊哲学家克里安德对此答曰:

“知足的人最富有。

”由此可见,“富有”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概念,而是一个相对的哲学理念。

相反,贪心不足,是痛苦之根。

欲壑难填,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只有那些知足的人,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也才是真正意义上最大的富有者。

其实,知足更是一种精神境界。

人,只有当知足成为他的心灵信念时,才会在恬淡中感悟“多欲多奢则贪、少欲少求则淡、勿欲勿求则安”的意蕴;

才会对人生看得开,对尘世看得破,对世俗看得透;

才可以天天乐观,放松心情,才会事事达观,宠辱不惊。

这样,既没有患得之累,更没有患失之苦,所以好心情就是好日子,好脾气就是好福气……总之,知足者知止,知止者知度。

知足和知止,生活则快乐,人生则幸福。

一句话:

知足常乐!

6.选文第二段中加点字“此”在文中指代什么?

(3分)

7.读完本文后说:

“知足常乐就是让我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

”你怎么认为呢?

谈谈你的观点。

(不少于100字)(10分)

知足就是对已经得到的生活或者愿望感到满足。

知足常乐就是客观地认识和准确地判断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并充分肯定目前的状态,从而始终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

知足常乐要求我们要有适可而止的精神,它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而是对现有收获的充分珍惜,对目前成果的充分享受,也是对现有潜力的充分发掘,为今后的创新和进步提供平台。

(三)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C)(3分)

A.怀旧空吟闻笛赋(fù

),到乡翻似烂柯(kē)人。

B.鸟下绿芜秦苑(yuà

n)夕,蝉鸣黄叶汉(hà

n)宫秋。

C.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qiá

ng)说愁(chó

u)。

D.丫鬟(huá

n)们知道他要捉弄(nò

ng)刘姥姥。

(《刘姥姥进大观园》曹雪芹)

C.“强”应读“qiǎng”。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晓镜但愁云鬓改。

云鬓:

年轻女子的秀发。

B.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强:

竭力,极力。

C.湘云掌不住。

掌:

用同“撑”,支撑,忍耐。

D.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

(《三顾茅庐》罗贯中)

曲:

曲折。

D.“曲”是敬辞,表示对方降低身份。

10.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欲伸大义于天下。

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

B.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很多条路,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C.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莺儿鸣啼,燕儿飞舞,蝶儿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D.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

B.蓬莱仙境距离这里,没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鸟信使,多劳您为我探看。

11.下列古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3分)

A.《三顾茅庐》中,诸葛亮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具体步骤和规划,由近及远,层层递进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B.“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中“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C.“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词人移步小园转向远处一带的围墙,只见墙内隐现出茅草小堂,墙外小桥流水不远,飘扬着一面青色酒旗,显然有一家小酒店就在近旁。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写路途的艰险,希望青鸟为他们传情报安。

D.写两人别后要各自珍重。

公叔子巧谏

公叔文子为楚令尹①三年,民无敢入朝。

公叔子②见曰:

“严矣!

”文子曰:

“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

”公叔子曰:

“严则下喑,下喑则上③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

盖闻之也:

顺针缕④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⑤,并小流而成江海。

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

(选自刘向《说苑·

政理》)

【注】 ①公叔文子:

人名,复姓公叔。

令尹,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

②公叔子:

人名。

③上:

指朝廷。

④缕:

线。

⑤仓廪:

仓库。

12.如下四项为“喑”在古文中的释义。

文中“严则下喑”中“喑”的意思是(A)(3分)

A.不敢说话       B.恚怒声,相当于“嗯”

C.声音互相应和D.悄声耳语

13.公叔子进谏公叔文子的言语中,体现了他的治国理念。

下列表述不符合其治国理念的是(D)(3分)

A.当权者不宜过于严苛B.贤君要听取臣民意见

C.要让老百姓敢于讲话D.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

附参考译文:

公叔文子做楚国的令尹的三年间,老百姓没有敢到朝堂的。

公叔子觐见说:

“太严厉了!

”文子说:

“朝堂上严厉,难道说还妨害国家的治理吗?

”公叔子说:

“太严厉手下就不敢说话,手下不敢说话朝廷就听不到意见,朝廷听不到意见,手下不敢说话,就不能相互沟通,哪儿还有国家的政治清明呢?

我听说过:

顺着一针一线缝纫能制成帐幕,累积一升一斗能够充实仓库,合并细小的流水能够成为江海。

贤明的君主只有听取意见并不实行的,没有不听取意见的。

三、读·

写(70分)

14.仔细观察图片内容,结合图片讲述图片中的故事。

(不少于100字)(5分)

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

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5题。

(15分)

认错是一种教养

说到教养,陈丹青先生举了一个自己缺失教养的例子。

陈先生喜欢逛古董店,到罗马旅游,找到专卖古董的大街,一家一家看过去。

在一家,陈先生进去后,就埋头看小雕塑、小文物,然后向一位很有风度的老先生问价钱。

问了几件,老先生都说不卖。

陈先生很奇怪:

“为什么都不卖呢?

”老先生说:

“这是我的店,你进来了,不跟我打招呼,就在那里看,然后问我卖不卖,我不卖。

”陈先生当即脸红到脖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缺乏礼貌和教养,立即给老先生认错,赔礼道歉。

现在我们有些出国旅游购物的人,腰包鼓鼓,动不动把人家店里的货品甚至奢侈品都能买断档。

改革开放初期,咱们可没这么阔气,记得当时我的月工资不足百元。

当时一名非常著名的棋手出境比赛,闲时逛商店,进门就拿起一双价值万元的皮鞋比划,店员轻声提醒:

“先生小心点,这鞋子很贵的。

”棋手一听,怎么地?

看不起中国人是吗?

不用看了,给我包起来。

他把这事当成为国争光了,回国后接受采访还津津乐道,很多人也觉得他给中国人长脸了。

我总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劲,但不知差在哪儿。

经陈丹青先生这一提醒,原来差这儿了:

教养。

进人家的店,招呼都不打一个,随手翻人家的贵重货品,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人家提醒你小心,是善意,你认为被小看了,一赌气将鞋子买了,只说明你不差钱,你差的是教养,你认识不到自己的错,从而也无从认错。

我们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视认错的。

《论语·

子张》中有“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蚀)焉。

过也,人皆见之”。

易中天先生认为,这强调的是,认错不是一般的行为,认错是教养,甚至还需要有资格,即必须是“君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易先生解释说,在孔夫子的时代,君子,即“君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崇高。

“王子”(天王之子)、“公子”(公侯之子)、家君(大夫之君),这就是“士”,也叫“士君子”。

这些人,犯了错误,当然都看得见(“人皆见之”);

改正错误,当然都崇敬他(人皆仰之)。

而后“君子”一词逐渐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君子”一词有了德性。

有了德性,所以“君子”们,也就非常在意自己是否犯错,一旦犯了错,赶紧老老实实地认错。

在《论语》中,曾子曾经说过: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子16岁拜孔子为师,深受孔子教诲,一生讲求合乎礼制,谨守道德规矩。

文明是相通的,东方文明是这样,西方文明也是这样。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导师是力学大师冯·

卡门教授。

冯·

卡门就是一个时刻反省自己是否有错,有了错,都要郑重其事地认错的人。

卡门每星期都要主持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专家权威,普通学生,一律平等,畅所欲言。

钱学森回忆,他那时年轻,有点初生牛犊的劲儿。

有一次讲完自己的论文,有位长者提出意见,钱和那位长者争论了起来。

事后,冯·

卡门告诉他,那是力学权威冯·

米塞斯。

但是,你的意见是对的,我支持你。

在学术问题上,钱学森和冯·

卡门之间也有争论,有时还非常激烈,话语尖刻。

有一次,钱学森和冯·

卡门又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冯·

卡门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当晚,冯·

卡门经过认真思考,认识到钱学森是对的。

次日一上班,年过花甲的冯·

卡门爬了三层楼梯,来到钱学森的小办公室,敲开门,恭恭敬敬地行个礼,说:

“钱,昨天的争论你是对的,是我错了。

卡门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如此认真地认错,反映出的是教养的美德和人格的光辉。

中国古话讲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子张》上说了君子犯错了会痛快认错改错;

那么,小人犯错了会怎样呢?

这,《论语·

子张》上也说了:

“小人之过也必文”,即小人对于自己的错误,是一定要掩饰的。

是否可以这样说,犯错之后是认错还是掩饰,是区分君子和小人的试金石,也是一个人是否具有教养的标志。

15.

(1)文章开头第一段列举陈丹青先生的事例在文中有何作用?

(5分)

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作为文章的事实论据证明论点;

形式新颖,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结合文章内容,把你对文章的阅读感受写下来。

【示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敢于承认错误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勇气:

当我们面对错误时,是勇敢地面对,还是胆怯地逃避?

逃避的人看似得到了暂时的幸福,但是他们没有及时地改正错误,最终一错再错,导致了更大的损失,而勇敢地面对错误的人,则终止了损失,这正是文中所说的,认错是一种教养,更是一种态度。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6题。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世纪,旧称古陶。

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并且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更新城栈,增设敌台。

清朝时,因康煕西巡路经平遥,又加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蛐蜒巷构成。

南大街街道两旁,老字号与传统名店店铺林立,是最为繁盛的传统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有著名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

平遥古城的民居建筑是迄今汉民族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民居群落,布局严谨,轴线明确;

左右对称、主次分明;

外观封闭,大院深深。

精巧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浓重乡土气息的剪纸窗花、惟妙惟肖,集中体现了公元14至19世纪前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形态、传统思想、伦理道德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平遥城有古城门六道,东西各二。

鸟瞰平遥古城,形同一只欲行未动的乌龟,“龟”头南尾北,东西四门比拟为龟之四足,故民间有“龟城”之说,寓意固若金汤,长治久安。

平遥古城的瓮城城门与大城门的朝向多数呈90°

夹角,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

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设垛口3000个,敌楼72座。

内砌女儿墙,四隅角楼四座。

城墙上还有奎星楼、文昌阁、谯楼、角楼、点将台等景观。

县城内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