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1300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3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docx

工业工程专业资料

温州大学工业工程本科专业

工业工程与机械工程、电机与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及土木工程并称为五大工程,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门工程学科,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以人、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集成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应用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等知识,对其进行规划、设计、管理、改进和创新等活动,从系统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或组织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优化与设计,使其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我校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既具备扎实的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知识,对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温州大学工业工程本科专业一直在为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组织培养合格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而孜孜不倦,构建了培养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学体系结构,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中主要专业课程有:

管理学原理、运筹学与系统工程、数据库与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工程经济学、现代质量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生产计划与控制、精益生产、物流设备与自动化、物流配送与仓储、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课程。

并以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来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以应用型创新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作为办学特色培育,并以科技创新教育来丰富第二课堂教育,助推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近年来,工业工程专业扎实推进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初显成效。

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机械设计竞赛省级学科竞赛中已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学会级机械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全国工业工程应用案例大赛优秀奖1项(主要面向企业的专业竞赛,我院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同获优秀奖,高校仅有三所高校获三等奖以上),校级学科竞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近两年20多项学生课外课题获校院资助,2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获科技厅资助。

学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篇、申报软件著作版权1项.此外,工业工程专业已经培养了三届专科毕业生,广泛分布在上海、浙江各行各业中,他们扎实的专业功底、工业工程不断改进的工作品质、良好的沟通和适应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广泛的好评,同时05届首届毕业生98.6%的就业协议签订率,06、07届连续2年100%的就业协议签订率也是对该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充分肯定。

09届毕业生05工业工程本30名同学截止目前已有三分之二签订了就业协议,分布在浙江、上海的制造业、物流业和金融业等相关企事业单位,此外,有1人考上国家公务员(深圳海关报关业务),2人考上硕士研究生(已录取)。

该班同学中有一人获得浙江省十佳大学生提名奖(我校唯一一名),1人获得浙江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4人获得温州大学优秀毕业生,2人获得温州大学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

在今年相当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全班同学整体较之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着更加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

工业工程教学团队不断追求进步与卓越,注重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在教学手段上广泛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专业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软件连续获省级三等奖2项,温州大学一、二和三等奖各1项。

并注重教育信息化,开通了工业工程专题推广网络平台和教师的个人博客。

团队教师编写的工业工程系列教材获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立项3部,国家精品教材1部,省重点教材1部。

经教学委员会评审,工业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温州大学2007年度优秀教学团队。

面向区域产业的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获2008年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我院截止目前唯一一项)。

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工业工程教学团队成员积极进行科学研究。

以团队成员组建的工业工程与管理研究中心2005年以来共承担42项课题(其中已鉴定项目27项,在研项目15项),涉及工业工程的工程设计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数据库支撑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过程成本控制、现代质量工程等多个领域。

其中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5项,厅局级课题10项,横向课题20项,校级课题4项,科研经费三百多万元。

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温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温州市第九届社科成果二等奖1项,温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共发表论文及著作30篇,其中被EI、ISTP收入10篇,一级13篇,核心17篇,获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3篇,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各1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版权2项。

工业工程教学团队成员2006年以来为电器行业、汽摩配行业、眼镜行业和泵阀行业等五十多家企业开展了精益生产、工业工程应用以及企业信息化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受训人员达400多人次。

进步源于工业工程,工业工程教学团队在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上将不断的探索和前进,为培养工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不懈努力。

我国工业工程学科与工业工程专业介绍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以下简称IE,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一个分支,工业工程专业是综合工程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复合型专业,它有别于“工商管理”,更强调工程技术层面的管理和科学技术的应用。

  管理科学、运筹学、系统工程和工效学等都是IE的基础和相关学科,与IE有很多共同点,目标都是使管理得到优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但涉及的范围、研究的方法和侧重点与IE不同。

“IE”是管理技术,侧重于研究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为管理提供技术和决策依据,是一种工程活动。

而“管理”是指利用物质和人力资源去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企业管理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活动的总称,与IE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偏重于对部门及整个企业的决策、指挥、组织与协调等行政职能。

  由于“工业”和“工程”两个词的含义非常广,而含义越广,越容易使人捉摸不定。

同时,IE自身的定义不象数学、机械工程等老专业深入人心,也不象环境工程、电子商务等新专业容易被大众所理解和接受。

另外,我国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制度还缺少IE专业的明确岗位和职务。

这些因素使得整个社会即使高校也对IE学科和专业缺乏认识和理解。

  1、工业工程的定义

  工业工程以社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思想方法,如设施规划、方法测定与改进、统计质量控制、工作流程设计、系统评估;将系统中的人、财、物、时间、信息、技术和知识等主要生产要素,进行最优化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使之组成有效、合理和综合优化的系统,从而达到保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和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目的。

  现代工业工程把可获利性、效率、适应性、响应能力、质量、产品与服务作为改进的对象和目标,从整体出发、统筹分析、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流程设计、系统规划与运作优化的综合工程学;现已被发达国家广泛地用于工业、商业、服务业和政府组织之中。

  2、工业工程学科特点

  1)交叉性:

IE是一门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

  2)拓展性:

IE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学科内部结构不断调整,研究领域不断拓展。

  3)目的性:

IE的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

  4)人本性:

IE认为人力资源是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充分发挥人的功能、适应人的要求、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是促进系统效率提高的根本。

  5)综合优化性:

IE是系统的综合优化技术,是解决整个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问题的学科。

  3、工业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国家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既掌握扎实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基础,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的,能熟练应用工业工程知识的,对企事业生产工作系统和流程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的,懂技术又擅长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工业工程师。

  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可授予工学学位。

  4、发达国家和地区IE学科的发展简况

  IE起源于美国,诞生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初步完成的商品经济发展阶段,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般都将泰勒1911年出版的专著《科学管理原理》视为IE的起源。

  在美国,IE已经十分普及。

美国的IE高等教育强调:

生产改进、人因工程、制造系统、企业管理和工程管理,在专业课程中工程类课程处在最重要的位置,管理和经济类课程起辅助作用,专业课强调实践和案例教学,且课程设置和研究方向紧紧依托地域优势。

  日本企业以低成本、高质量和高效益著称,IE是他们依托的主要工具之一。

日本在IE的开发和应用中注重结合本国实际加以改进和创新,开发出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技术方法。

  欧美发达国家及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很快的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都建立了IE的研究、教育、开发和推广体系。

在台湾,IE应用已经超越了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

  5、我国IE学科和专业的发展简况

  1979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了“工业管理”专业。

1980年,全国6所院校正式招收本科生,为IE学科在我国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0年,我国机械工程学会IE研究会(即IE学会的前身)成立,这标志着我国IE学科的诞生。

从1991年开始的全国性IE学术会议和从1994年开始的每年一次的IE国际研讨会,大大推动了IE学科在我国的快速、健康发展。

  1992年,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安交通大学和天津大学首批成立IE专业。

1993年,正式招收IE专业本科生,标志着我国IE专业的诞生,也开始了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IE学科的建设。

1992年,IE专业进入本科段自学考试,1994年4月首次开考。

1999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了IE工程硕士点,同年8所重点大学招收IE硕士、博士研究生,IE教育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大范围的格局。

到2007年底,全国已有172所大学设置了IE专业。

  6、IE学科的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部份:

包括数、理、外语、社会学、计算机基础等;

  2)专业基础课:

包括机械工程学科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学科课程以面宽为主。

  3)专业课:

分为三类:

即以工作研究、物流工程、人因工程为主的设计改善类;以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信息控制为主的控制管理类和以工程经济为主的分析评价类。

7、我国IE本科办学模式

  1)以天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代表

  即由管理学院(系)为基础承办IE专业的四年制本科。

专业基础课以运筹学、经济学、管理学、系统工程导论和一门工程学科的课(一般是机械工程)为主。

2)以西安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为代表

  此类模式IE专业属于管理类五年制本科。

前3年学习机电工程专业或电气与自动化专业基础,后2年学习工业工程的经管类知识。

这种模式学习时间较长,有的能获得双学位,因而就业率很高,生源质量也比较好。

西安交大目前考虑开放6年制本硕连读。

  3)以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为主要代表

  这是依托机械工程学院的四年制本科。

课程设置中工程学有较强的比例,专业工程技术学习较为扎实,基础较好。

国内大部分高校均采用这种模式,目前我校也采用这种模式进行专业的教学。

  4)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为主要代表

此类模式为电子、航空、冶金、矿山等相关行业培养IE四年制本科学生,既体现了很强的专业工程基础,又体现了行业特色。

  5)以清华大学为主要代表

  采取六年制的本硕连读方式,较多地引用美国IE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原版教材,较多地采用双语教学。

  无论何种模式,各高校都对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给予了大力投入。

8、IE职业

  工业工程是一种技术管理职业,专业人员称为“工业工程师”,从实际看从事工业工程工作的人员和工业工程师,他们应该是组织经营者的参谋,是为了达到企业管理目标而贡献出技术的人。

  职业IE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由工程技术知识、数学与统计学知识、经济学知识、基础工业工程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系统工程知识、人因与社会科学知识、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等构成。

同时,应该掌握动作研究、时间研究、工序分析(产品、作业者、组合、搬运、搬运距离分析)、搬运分析(活性指数、搬运路线分析)、平面布局(生产流程分析、物流分析)、生产线平衡(细分/合并、同步化、同期化、平衡化和标准化)、开动率分析(连续开动、工作抽样)、价值流分析、统计分析、成组分析、技术经济分析、持续改进的技术路线、沟通类软技术(有效沟通技术、讲演艺术、组织小组活动、培训技巧等)等基本技术和流程图、因果分析图、排列图、直方图、ABC分析等基本工具。

工业工程——基本思想

“Thereisalwaysabetterway”。

——工业工程师的座右铭

“在工作当中,不断寻求更容易、更有效率、更经济而且能令心情更愉快的工作方法”

——工业工程精神

什么是工业工程?

现代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现代管理社会和现代技术社会的的综合,管理和技术二者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一体化能产生“1+1>2”的效应,日本人推荐的“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就是一个实践的结晶。

工业工程(IE)就是这样一门集管理和技术于一体的综合型交叉学科。

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使生产系统投入的要素得到有效利用,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提高生产率,获得最佳效益。

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及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对该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确定、预测和评价。

——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

工业工程与其他工程学和管理学有何区别?

在美国,工业工程被列为五大工程之一,与化学工程、土木工程、机电工程及机械工程齐名,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工程科学,是一门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的新兴边缘科学。

也有人称工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管理,它用工程师的手法去解决与工程和管理有关的问题。

但工业工程与其他工程学和管理学有何区别?

工业工程与机械、电机、化学、土木等工程学的不同在于,传统的工程学,以“设计更经济的系统”为目的。

如:

机械工程设计高效率之“经济的机器系统”,电机工程设计“经济的电路系统”,它们设计的对象仅以机器、设备为着眼点。

而工业工程除了考虑机器设备之设计外,还包含了人的因素,而以结合“人、材料、设备等之综合系统”为对象。

工业工程与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同样都与管理有关,工业工程与企业管理之区别,在于工业工程是透过工程途径,应用科学上及工程上之方法与技术,考虑人员、机器、设备、制程、方法、时间等因素来解决管理上遭遇的问题,而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便无法采取工程途径去解决管理上的问题。

工业工程师在工厂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要了解这一问题,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工厂中所存在的几个普遍问题:

(1)工厂中,每位专业工程师专司其职,谁来沟通不同的专业工程师呢?

(2)工厂里,老板关心一件事(赚钱与产量),员工关心另一件事(薪水与劳力的付出),那么谁来做老板和员工的桥梁?

(3)工厂里,人人关心赶货及品质,是否有人关心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又更好?

如果有,那么这种改善的工作谁来做?

(4)人人关心机器、物料、……,谁来关心最重要的“人”?

如何使这些人做得更舒服、做得更多、赚得更多,而且受到尊重?

(5)大家关心产量,谁关心总成本?

(6)各个小单位往往都有本位主义,由谁来考虑整个工厂的最适合点?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适当人选就是工业工程师。

工业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岗位:

✧生产工程师

✧物流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企业信息管理师

✧项目管理师

✧营销工程师

✧产品设计师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会展策划师

✧企业培训师

✧商务策划师

✧企业文化师

✧其他工程(管理)技术人员

注:

以上职业描述均为已颁的职业标准中的描述。

工业工程在国内外发展和应用情况

美国是工业工程的发源地,IE在美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美国设置有专门的工业工程师岗位,涉及生产管理、管理系统以及企业服务三大类70多条。

在美国的企业中工业工程师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繁忙的岗位,不仅在制造业,而且在服务业、甚至政府部门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在行政管理、医疗卫生、体育竞赛、金融证券、交通运输和其他服务等中都得到了运用。

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引入工业工程。

日本工业工程的运用是将IE与管理实践紧密联系,强调现场的管理优化。

70年代以来,推出了以JIT/LP/TPS为代表的日本IE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如:

丰田生产模式的推广使质量改进了100%,生产周期缩短了70%,成本降低了40%,市场占有率提高了20%。

现在,在日本几乎每一家公司都知道IE技术,现场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掌握了工业工程技术的一些技巧。

我国台湾地区也非常重视工业工程教育和人才的培养,1963年,东海大学设立了工业工程系,成为台湾地区第一个工业工程暨工业管理相关科系。

在过去的四十余年中,台湾的IE教育与人才培养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工业工程师就业需求排名第二,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与台湾地区相比,工业工程进入大陆时间较晚。

自80年代初我国各界注意到了管理的重要性,大量引进、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与经验。

一些企业开始应用工业工程改进企业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工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在生产管理、质量保障、现场管理、项目开发和实施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工业工程——发展历程

任何一种学问的起源必然有其推动的力量,工业工程亦不例外,它的推动力就是人类不屈于现状的意愿和求尽善尽美的成就使然。

人类不屈于现状的意愿,使他想要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不断改善工作的过程中,人类终于了解到用科学方法来改善,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好。

等到泰勒把科学的方法带到管理的领域后,这种管理的科学,加上科技的知识才慢慢演变成日后的工业工程。

今天的工业工程已被美国列为五大工程之一,与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及化学工程齐名。

可以说,工业工程的研究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管理发展水平。

工业工程起源于美国,其发展历程

基本上可以分为5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

✧F·W·泰勒(1856-1915),被誉为工业工程之父。

进行了著名的“铁铲实验”,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

✧1910年,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从事动作研究(砌墙实验)和工业心理学研究。

✧1913年,亨利·福特发明流水装配线。

✧1914年,亨利·劳伦斯·甘特从事作业进度规划研究和按技能高低与工时付酬的计件工资制的研究。

✧1917年,F·W·哈利斯研究应用经济批量控制库存量的理论。

 

第二阶段:

20世纪初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

✧1911年,美国Purdue大学机械工程系首先开设了工业工程选修课。

✧191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了工业工程系。

✧1920年,美国成立了美国工业工程师协会ASIE;后又成立AIIE,工厂中出现专门从事IE的职业。

✧1924-1931年,W.A.Shewhart首创“统计质量管理”。

✧1924-1933年,G.F.梅奥通过“霍桑实验”首创“人际关系学说”。

✧J.Fish首创“工程经济”。

第三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40年代末

✧40年代中期,英、美两国发表了关于运筹学成果的资料,立刻受到IE工作者的注意,并将之运用于IE实践中。

✧1948年,美国工业工程学会成立。

✧第三阶段的IE与前两阶段的比较,表现为从以经验和定性分析为主发展为以定量分析为主。

✧从以通过基层生产现场中作业研究来降低劳动成本为主转化为以研究整体系统的优化、降低各种资源消耗、提高整体系统的生产率为主。

 

第四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

✧在50、60年代,系统科学(SS)以及系统工程(SystemEngineering,SE)成为IE学科发展的基础。

✧SE的方法论+OR的定量方法+传统IE方法+工业专业知识=新IE

第五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今

7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IE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早期的IE以提高制造现场作业效率和改进生产管理为主;现代IE则面向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早期的IE单兵独进,现代IE已经发展为企业CIMS、进而为企业发展提供管理集成基础结构的有效工具。

✧早期的IE只应用于制造业,现代IE已经普及到交通、建筑、服务和行政管理等多种产业中。

工业工程——IE名人堂

科学管理之父: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1856-1915)

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

1856年3月20日出生于一个美国富有的律师家庭。

1874年,考入哈佛大学,不久因眼疾辍学。

1878年,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公司工作。

1881年,开始在米德维尔钢铁公司进行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研究,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

 

1893年,独立从事工厂管理咨询工作,此后在多家公司进行科学管理的实验。

如在斯蒂尔公司,创立成本会计法。

1898年,以顾问的身份进入伯斯利恒(Bethlehem)钢铁厂,进行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块”和“铁锹试验”。

通过研究改进操作方法,使得生铁块的搬运量提高了3倍。

铁锹实验是系统地研究铲上负载后,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以及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并对每套动作的精确时间做了研究,得出了一个“一流工人”每天应该完成的工作量。

此项研究结果非常杰出,使堆料场的工人数从400~600人减少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提高到59吨。

1903年,正式出版《工场管理》。

1911年,发表《效率的辅音》和《科学管理原理》

1992年.正式出版《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的证词》

1915年3月21日因肺炎在费城逝世,终年59岁。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BunkerGilbreth,1868-1924)

动作研究之父

1868年,出生在美国缅因州。

1895年,在波士顿注册登记了自己的建筑承包公司,由于在业务管理方面的出色表现,生意十分红火。

1912年,在泰勒和甘特的影响下,放弃建筑业务,改行从事“管理工程”的研究。

主要从事动作研究(砌墙实验)和工业心理学研究,提出了17个动作要素。

在实验中通过动作研究和改善是工人的砌砖数从每小时120块提高到350块,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莉莲·吉尔布雷斯(1878—1972)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是弗兰克·吉尔布雷斯的夫人,也是美国第一个获得心理学博士的女士,被称为“管理第一夫人”。

为了同丈夫合作研究,她改学了心理学,写成了著作《管理心理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1924年,当弗兰克·吉尔布雷斯辞世后,她接替了丈夫的工作,并且使自己也成为工业界的一个榜样。

在1938年评选的“有行使美国总统权力才能”的12位妇女中,莉莲·吉尔布雷斯榜上有名。

1944年,《加利福尼亚月刊》评论道:

“莉莲是一位天才。

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法约尔以企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创立了一般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理论是“指有关管理的,得到普遍承认的理论,是经过普遍经验并得到论证的一套有关原则、标准、方法、程序等内容的完整体系;有关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