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方法.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91390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方法.doc

《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方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危险源识别和评价方法.doc

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控制方法

1目的

辨识公司活动范围内的危险源,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出重大风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公司范围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计划工作,适用建设、运行、管理等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辨识与评价。

3职责

3.1主管安全负责人批准公司重大风险因素的确定及分级结果。

3.2安全生产委员会是本程序的管理部门,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重大风险因素控制计划的制定。

3.3安全生产委员会是新项目的归口管理部门,应按照“三同时”的要求,考虑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职业安全健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4各单位负责参与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并制定、实施本部门评价出的风险因素的控制计划。

4工作程序

4.1危险源辨识

4.1.1辨识职业安全健康危险源应以生产中影响职业安全健康的活动为依据;

4.1.2危险源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4.1.2.1第一类危险源

a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b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

c能量载体;

d危险物质,如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

4.1.2.2第二类危险源

a人的失误偏离要求标准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故障性能低下,物的不安全状态;

c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粉尘和通风换气等物理环境。

4.1.3危险源辨识方法

4.1.3.1常用辨识方法

a经验分析法包括对照分析法和类比分析法;

b工作任务分析法;

c安全检查表法。

4.1.3.2其他辨识方法

a事件树分析法

b故障树分析法。

4.1.4各单位将辨识出的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调查评价表》报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

4.2风险评价

4.2.1危险源定性评价法

(1)不符合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的;

(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3)曾发生过事故,无合理控制措施的;

(4)直观观察到可能导致风险事故,无适当的控制措施。

4.2.2危险源定量评价法

根据作业条件危险睦评价法(D=L*E*C)确定重大风险因素。

D----风险性分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L:

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小的分值定为0.1,必然要发生的事故的分值定为10。

,介于两种情况之间的规定若干个中间值,详细情况如表1。

表1发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会被预料到

6

相当可能

3

不经常,但可能

1

完全意外,很少可能

0.5

可以设想,很不可能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上不可能

b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危险性就越大,规定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非常罕见的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情况定为0.5,介于两种情况之间的规定若干个中间值,详细情况如表2

 

表2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地暴露

2

每月暴露一次

1

每年几次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c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C:

把无伤害规定分值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可能性分值规定为100,其它情况的分值规定在1与100之间,详细倩况如表3。

表3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可能结果

100

十人以上死亡

40

数人死亡

15

一人死亡

7

严重伤残

3

有伤残

1

轻伤,需救护

被评价为C级以上的危险源为重大危险源对确定的危险源各分公司必须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对重大危险源,应进行重点控制。

d危险性分值D,根据评价方法得出的D值的大小,确定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

详细情况如表4。

表4 危险性分值(D)

分数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需求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求整改

20-70

比较危险,需求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4.2.3各部门按定性和定量危险源评价方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价,把相应的L、C、E、D值和危险等级填入《危险源调查评价表》。

4.3风险控制计划

4.3.1根据本程序4.2确定的重大风险因素,公司按照《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控制程序》的要求,制定整改措施计划,明确整改项目、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计划完成时间口

4.3.2公司评价出的风险因素由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定整改措施计划,各部门按计划实施。

一般风险因素由各单位制定并实施整改计划。

4.4整改措施计划完成后,各车间、各部门按照规定时间把计划完成情况填入《重大危险源因素登记表》。

4.5风险因素登记表,一时难以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应采取措施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应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行进一步的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程序、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好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不需要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4.6记录保管风险因素分类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调查表,由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保存,有效期为二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