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140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327.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4页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政道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docWord格式.docx

5、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郑东新区动力南路通信管道工程(东四环~莲湖东路)施工图设计,工程号:

2009-068-C-X。

6、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郑东新区莲湖东路道路工程(动力北路~徐庄北街)施工图设计,工程号:

2009-086-C-D。

7、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郑东新区莲湖东路雨水工程(动力北路~徐庄北街)施工图设计,工程号:

2009-086-C-Y。

8、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郑东新区莲湖东路污水工程(动力北路~徐庄北街)施工图设计,工程号:

2009-086-C-W。

9、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郑东新区莲湖东路通信管道工程(动力北路~徐庄北街)施工图设计,工程号:

2009-086-C-X。

10、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郑东新区动力北路道路工程(动东四环~莲湖东路)施工图设计,工程号:

2009-093-C-D。

11、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郑东新区动力北路雨水工程(动东四环~莲湖东路)施工图设计,工程号:

2009-093-C-Y。

12、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郑东新区动力北路污水工程(动东四环~莲湖东路)施工图设计,工程号:

2009-093-C-W。

13、郑州市市政工程勘测设计研究院:

郑东新区动力北路通信管道工程(动东四环~莲湖东路)施工图设计,工程号:

2009-093-C-X。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构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2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IJ034-2000。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2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给水排水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8-2008。

2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技术文件管理规定》建城(2002)221号。

1.2编制原则

1、施工总体布置体现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和避免环境污染。

2、遵循《招标文件》,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的工期、质量安全目标等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建设单位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障。

3、遵循《施工图设计》,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认真阅读核对设计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4、遵循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优化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5、遵循事实求是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该标段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达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

6、遵循“安全第一、防治结合”的原则,从制度管理资源配制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安全施工,服从建设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指导,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照规章程序办事。

7、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时,充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四新成果,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作用。

8、遵循专业化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在组织施工时,以专业化队伍为基本形式,配备充分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各种资源,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目标设计

2.1工程概况

2.1.1设计及规划概况

本标段设计有三条道路:

动力南路、动力北路和莲湖东路。

(1)、动力南路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西临新郑州站,为郑州新区的一条东西向城市次干路,工程西起东四环,东至莲湖东路,全长1728.63米,沿途分别与莆田西路、莆田东一街、莆田东二街、嘉园路、嘉园东一街、嘉园东三街、嘉园东路、博学路、思源西街、莲湖西二街、思源东街相交,其中东四环为规划下穿式隧道,博学路为在建道路,其其余均为同期设计道路。

规划道路红线宽40米,两幅路形式。

规划雨水管位为路中南2.0米(东四环至莆田西路)及路中心0米(莆田西路至莲湖东路)。

管道采用Ⅱ级钢筋砼承插管(d≤900)及Ⅰ级钢筋砼平口管(d≥1000),开挖沟槽法施工;

雨水盖板渠采用素砼地沟。

本次雨水工程划分三个雨水系统:

东四环至莆田西路为第一雨水系统,莆田西路至博学路为第二雨水系统,博学路至莲湖东路为第三雨水系统。

规划污水为单个系统,设计污水管位为路中南13米(东四环至莆田西路),中南8.5米(莆田西路至莲湖东路)。

管道采用Ⅱ级钢筋砼承插管,开挖沟槽法施工。

规划通信管道位于中南17、17.5(14.5)米,管道类型及容量为24孔(12孔PVC110管,12孔梅花管)。

(2)、动力北路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西临新郑州站,为郑东新区的一条东西向城市次干路,工程西起东四环,东至莲湖东路,全长1729.71米。

沿途分别与莆田西路、莆田东二街、嘉园路、嘉园东一街、嘉园东二街、嘉园东路、博学西一街、博学路、莲湖西二街、莲湖西一街相交,其中东四环为规划下穿式隧道,博学路为在建道路,其余均为同期设计道路。

规划红线宽40米,两幅路型式。

规划雨水管道位于中北4.5米(东四环至莆田西路)和中心0米(莆田西路至莲湖东路)。

管道采用Ⅱ级钢筋砼承插管(d300~d800)及Ⅱ级钢筋砼平口管(d1000),开挖沟槽法施工。

本次雨水工程分为六个雨水系统:

东四环至莆田西路为第一系统,莆田西路至嘉园路为第二系统,嘉园路至嘉园东路为第三系统,嘉园东路至博学路为第四系统,博学路至莲湖西一街为第五系统,莲湖西一街至莲湖东路为第六系统。

规划污水为单侧布置,管道敷设于道路中南12.5米(东四环至莆田西路)及中南8.5米(莆田西路至莲湖东路)。

规划通信管道位于中南17米(东四环至莆田西路)和中南14.5米(莆田西路至莲湖东路)。

管道孔数为24孔,管孔外径110mm,其中PVC波纹管12孔,5孔梅花管12孔。

(3)、莲湖东路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为郑东新区的一条东西向城市次干路,工程西起动力北路,东至徐庄北街,全长1191.81米。

沿途与明理路相交,中间穿越规划莲湖。

动力北路、明理路、徐庄北街均为同期设计道路。

规划红线为35米,一幅路形式。

规划雨水管道位于路中心0米,管道采用Ⅱ级钢筋砼承插管,开挖沟槽法施工。

设计雨水分为两个系统:

规划莲湖至动力北路段和规划莲湖至徐庄北街段。

规划污水管道位于路中南10.5米,采用Ⅱ级钢筋砼承插管,开挖沟槽法施工。

设计通信管道为道路单侧布置,标准路段管位在中西14.5米,渠化路段管位在中西17.5米。

管道类型及容量为24孔,其中PVC管孔12孔,梅花管12孔。

2.1.2平面、纵断面设计

(1)、动力南路和动力北路:

道路平面设计依据规划道路走向进行,在动力南路、动力北路及莲湖东路连接段设置半径110米圆曲线,根据相关规范要求,此两段需设缓和曲线和进行行车道加宽处理,经与规划部门沟通,此两段仍按原道路中心线走向进行,并保持红线宽度不变,仅对两侧人行道进行压缩处理,道路的纵断面设计根据规划确定的标高并结合现状地形进行。

(2)、莲湖东路:

道路平面设计依照规划道路走向进行,在桩号0+768.03处设置半径1000米的平曲线。

道路的纵断面设计根据规划确定的标高并综合考虑路面排水、管顶覆土等因素进行。

动力北路、明理路、徐庄北街、徐庄北街路口均采用平面拓宽渠化,以改善路口交通。

2.1.3横断面设计

(1)、动力南路:

东四环至莆田西路段规划红线为40m,二幅路,断面布置为40m(红线宽)-3m(人行道)-12m(车行道)-5m(花坛)-15m(车行道)-5m(人行道)。

莆田西路至莲湖东路段规划红线35米,一幅路,断面布置为35m(红线宽)-7m(人行道)-21m(车行道)-7m(人行道)。

与嘉园路、嘉园东路、博学路、商鼎路、莲湖东路相交路口进行平面拓宽渠化,渠化后断面为41m(红线宽)-7m(人行道)-27m(车行道)-7m(人行道)。

路面横坡1.5%,采用直线接抛物线型路拱。

(2)、动力北路:

东四环至莆田西路段规划红线为40m,二幅路,断面布置为40m(红线宽)-5.5m(人行道)-12m(车行道)-5m(花坛)-12m(车行道)-5.5m(人行道);

莆田西路至莲湖东路段规划红线为35m,一幅路,断面布置为35m(红线宽)-7m(人行道)-21m(车行道)-7m(人行道)。

与嘉园路、嘉园东路、博学路、莲湖东路相交路口进行平面拓宽渠化,渠化后断面为41m(红线宽)-7m(人行道)-27m(车行道)-7m(人行道)。

(3)、莲湖东路:

规划红线为35m,一幅路,断面布置为35m(红线宽)-5m(人行道)-25m(车行道)-5m(人行道)。

人行道横坡1.5%。

2.1.4路基路面、人行道及其它附属结构设计:

(1)路基设计:

路基压实度均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填方路基:

路槽下8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6%,80~150cm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4%,150cm以下深度压实度不小于92%;

零填方及挖方路基:

路槽下8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不小于96%。

人行道路基压实度不小于93%。

(2)路面设计:

车行道新建路面结构总厚60cm,自上而下依次为:

4cm细粒式SBSI-C级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SBSI-C级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32cm厚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

粉煤灰:

碎石=3.5:

12:

84.5,分两层施工),18cm厚水泥石灰土(水泥:

石灰:

土=4:

84)。

为减少机动车道基层反射裂缝对路面的影响,在基层上铺设玻纤土工格栅一层。

人行道结构总厚25cm,由上至下分别为4cm厚花岗岩道板砖,3cm厚M7.5水泥砂浆垫层,18cm厚水泥粉煤灰碎石。

(3)边坡设计:

工程沿线多为填方路段,为少占农田,边坡高度大于0.5米时设置挡土墙,填挖方小于0.5米的路段按照填方边坡1:

1.5,挖方边坡1:

1自红线向外放坡。

2.2主要工程量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新建车行道路面

m2

134514

新建人行道铺装

59131

玻纤土工格栅

140094

未计搭接面积

挖方量

m3

31900

含路槽上建筑生活垃圾

填土方

56083

C30混凝土平石

10610

污水钢筋混凝土Ⅱ级管

m

6172

雨水钢筋混凝土Ⅱ级管

5303

雨水检查井

175

污水检查井

202

2.3工程地质概况

2.3.1地形地貌

工程场地位于郑东新区,从东四环至徐庄北街,地貌单元属于黄河泛滥冲积平原。

本工程场地沿线地形局部有起伏,沿线勘察时主要为农田和果园。

部分地段穿过排水沟。

2.3.2地层及地基土

根据野外钻探及室内试验结果显示,在钻探范围内未发现显著不良地质现象。

勘察时,道路红线范围内,沿线6米深度的地层有三个工程地质单元组成,按管线工程分类由上至下分别描述如下①为耕土、建筑生活垃圾填土及素填土;

②粉土夹粉砂和粉质粘土;

③粉土夹粉质黏土。

2.3.3水文地质条件

本工程场地沿线地下水为潜水,属第四系松散岩类空隙水,地下水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排泄以开采和蒸发为主。

根据调查和测量场地内水井水位,本工程场地沿线地下水埋深约3.6-11.6米,地下水年变幅为1.0米;

经调查,该场地在郑州新东站施工降水前地下水水位埋深约2.0米。

考虑上述情况,如本工程在近期施工,可参照现状水位,如果远期施工,则应当考虑地下水的恢复情况。

在施工前应对地下水进行施工勘察,以便确定施工方案。

2.4总体施工目标

2.4.1质量目标

该工程质量目标为合格。

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以国家和行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为依据,严格按施工图纸、说明文件和国家颁发的有关规范、规程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达到合格标准。

2.4.2安全目标

为高效、优质、安全的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创安全无事故工程,特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如下:

(1)杜绝责任行车和一般行车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2)不发生任何人员伤亡事故,确保人身安全。

(3)杜绝交通、设备、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

(4)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的安全管理目标。

2.4.3工期目标

通过资源投入,优化施工方案,加强科学管理,确保在规定的工期前完成本合同段全部工程项目施工,工期控制为180日历天。

2.4.4成本目标

实行精细化管理,将成本目标层次分解,层层控制,确保成本控制在施工预算之内。

2.4.5环境、水土保持目标

严格遵守国家当地政府有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及业主的环境保护规定,噪声、粉尘不超过国家规定的三级标准,废气、废水(液)、废弃物按规定处理。

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并避免工地周围受到污染,杜绝环境污染事故。

2.4.6文明施工目标

按照省、市及业主关于工地文明施工的要求进行工地建设,配制各类牌图和宣传标语;

施工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行为文明,控制噪音,场地整洁有序,工程完工前各项文明施工要求达到郑州市规定的标准,达到省级文明工地。

第三章施工准备

3.1施工人员的准备

⑴、市政施工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开工前落实劳动力来源,按计划适时组织进(退)场,是顺利开展施工、按期完成任务、避免停工或窝工浪费的重要条件之一。

因我单位长期从事市政、绿化施工,故有一支固定的施工队伍及人员。

经长时间不间断培训,他们在政治素质、道德纪律、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四个方面都符合本次施工的要求。

①政治素质:

都能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制定的法律法规,没有参加过各类非法组织;

②道德纪律:

我施工队伍是一支能吃苦耐劳、有组织、守纪律、过得硬、的队伍;

③身体条件:

市政工程施工劳动强度很大,作业时间长,有时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没有健康的体格是难以完成任务的,我施工人员都为身强力壮以中青年为主的队伍;

④技术水平:

因长期参加市政施工,我单位人员组成合理,有相对稳定且技术熟练的作业手、泥瓦工、混凝土工、钢筋工、木工、电工等技术工人,具有一定的独立施工能力。

⑵、要注重教育。

教育是先导,只有适时耐心的教育,才能使施工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

教育内容要有针对性,包括:

改革开放政策与形势教育、法制教育、作风纪律教育、文化技术教育等。

特别是在开工前,对进场施工人员再次进行集中教育。

要把工程建设的意义、任务情况、质量要求、效益情况交待给大家,使大家心中有数。

从而感到工程施工责任重大、任务光荣、效益不错,从而安下心来,积极热情地投入施工。

⑶、签订好施工合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人员参加工程建设,希望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是无可非议的。

要使施工人员安心施工,把精力集中到工程质量上来,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改过去的任务分配制为合同制。

合同内容应包含人员数量、工程数量、取费标准、质量标准、奖罚标准、施工进度、安全施工等方面。

项目部管理人员按时到位,并做好入场前的教育工作。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一切工作由项目经理部负责主持和召集。

由项目经理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负责统筹部署和实施本工程施工的各项具体工作。

进场前,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对参与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班组长进行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技术交底,明确各人的分工职责和岗位责任,落实责任到人。

由项目经理部根据劳动力需求计划集结劳动力,并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及安全教育。

3.2施工现场准备

项目前期我公司组织人员对施工地区进行深入细致的施工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如下:

⑴、收集当地水文、气象等有关资料,特别是灾害性天气如大风、暴雨等出现季节及危害程度,并提出防范措施;

⑵、了解当地资源和生活物资供应情况;

建筑材料的产地、产量、质量、规格、运输方式及单价情况;

⑶、当地可租用房屋及租赁办法;

⑷、可供施工用的电源、电压、电量及计费办法,是否需架设临时供电线路;

⑸、可以利用的水源并测定水质和水量,以及设置引水、蓄水等临时施工及管道布置等资料;

⑹、了解当地医疗、主副食供应、日用品及燃料等供应情况。

⑺、清除现场障碍。

施工现场范围内的障碍如建筑物、暗穴、各种管线等必须拆除或改建,以利施工的全面展开。

⑻、办妥有关手续。

上述占地、移民和障碍物的拆迁等都必须事先与有关部门协商,办妥一切手续后方可进行。

⑼、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地形进行复测,办理水准点及工程定位点的交验手续,建立水准及坐标参照点,认真细致引入现场水准点、坐标点,并进行定位,放线,同时做永久性保护。

⑽、会同业主及时对施工现场状况进行验收,提交施工平面布置方案及修正方案,提交业主批准后执行。

⑾、了解工地现场周边其它附属设施的布置、开工竣工时间,明确其重要性程度,以保证本工程的实施不影响其它附属工程的实施。

⑿、做好施工场地的平面及高程控制点,以确保建筑物的位置。

⒀、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确定临设用房、材料场地、临时用水、用电线路、及临时消防等位置。

尽快布置好临时供电、供水线路,及污水处理及排污布置。

搭设施工临时生活设施,满足施工需要。

从一进场就形成良好的习惯,做好施工现场的清洁及安全围护工作,文明施工,进场后立即组织进行工程开工。

⒁、道路安全畅通。

道路施工需要许多大型的车辆机械和设备,原有道路能否承受此种重载,需要进行调查、验算,不合要求的应作加宽或加固处理,保证道路安全畅通。

3.3施工物资材料准备

3.3.1机具设备

市政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其中大、中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更是施工的主力。

施工单位根据现有装备的数量、质量情况和周密的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进场。

其中需要维修、租赁和购置的,应按计划落实,并要适当留有备份,以保证施工的需要。

3.3.2材料

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工程设计要求、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要求,及时制定材料供应计划,并及时做好材料使用总计划、季计划、月计划、旬计划。

对所有材料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查验收,需要进行复试的材料使用前提前进行取样复试。

设备、材料运到施工现场的方法

运输、装卸、压路、摊铺等大型机械采用直接开至施工现场或通过平板车运输至施工现场的办法,小型施工机具等采用专用运输车辆运至现场。

施工所需的钢材采用汽车运到施工现场;

施工所需的水泥采用汽车运输至施工现场;

施工所需的各种砂石料,由于当地储量、质量满足施工需求,就近购买,采用汽车运到施工现场;

施工所需的各零星材料均就近采购,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3.4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

对计划使用的施工机械进行全面检测调试,并按使用计划运调进场。

3.5资金准备

本公司资金雄厚,可以垫资施工,且甲方拨款专款专用,完全可以保证工程连续进行,不因资金问题导致停工及误工。

3.6技术培训、图纸会审

1、由项目经理组织参与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发现问题及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

2、组织参与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班组长进行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的学习,并对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进行交底。

3、劳动力进行与工程有关的施工规范及质量标准的技术培训,并进行安全教育使其对所做的工作心中有数。

3.7工程实施准备

根据施工调查资料、设计文件及建设单位要求,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和指导施工。

开工前,要求把本工程所使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按我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规定及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检定、校核、确保仪器精密度,及时完成材料、试验样品的送检、报验工作。

完善各项开工审批手续,办理开工许可证。

准备一定数量的蓝色波纹镀锌铁板、钢管、管扣、警示标志及警示红灯等。

做好施工区域的隔离工作。

印制宣传材料,发放给沿线单位、市民,宣传工程建设意义和相关注意事项。

施工当中注意文明施工、安全等事项,请当地居民予以配合并公布施工现场监督电话及联系人。

做好与当地政府、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以及周边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的联系工作,为工程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4.1测量放线

4.1.1测量准备

⑴、对拟使用的测量仪器进行校核,确保所使用的仪器符合施工精度要求。

⑵、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各道路中线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基点桩、导线等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并及时将复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作为永久桩点采取措施进行固定和保护。

4.1.2、导线测量

采用全站仪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导线点进行闭合复测,并根据施工需要适当进行加密,保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互相通视。

导线起讫点与设计单位测定结果比较,测量精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复测导线时,必须和相邻标段的导线闭合。

对有障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加以固定,固定方法可采用交点法或其它固定方法。

所设护桩牢固可靠,桩位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并设在施工范围以外。

4.1.3、道路中线复测

开工前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起讫点等。

对于本工程采用坐标法恢复主要控制桩。

恢复中线时注意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

如发现原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需局部改线时,采用断链处理,相应调整纵坡,并在设计图表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

4.1.4、校对及增设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