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1412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docx

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复习检测试题文档资料

2019高三一轮复习必修1第三单元复习检测试题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

“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单选题(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2019·清华大学3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题·33)在1649年1月27日宣判查理一世死刑的国王审判委员会会议上,愿意出席法庭的只占全体成员的一半(共135人,67人出席),而且费了好大力量才使他们一致同意。

在判决书上同意签字的仅有52个人。

这说明英国(  )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A.有制约王权的历史传统                        B.王权与议会的矛盾激烈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C.有尊重传统的社会心理                        D.君主立宪制下王权受限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2019·湖北华师大一附中5月押题·33)1763年4月,英国议员威尔克斯发表匿名文章,谴责国王乔治三世凌驾于议会之上的专横行为。

乔治三世下令逮捕威尔克斯。

被少数贵族控制的下议院迎合国王旨意,不顾议员享有逮捕豁免权的规定,宣布取消威尔克斯的议员资格。

在1768年议会选举中,威尔克斯再次当选为议会代表,下议院蛮不讲理地拒绝承认他的议员资格。

这一事件的发展表明(  )

A.议会选举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B.国王执政的合法地位受质疑

C.下议院权力呈日益扩大趋势                D.民主和专制的斗争依然存在

3.(2019·山东日照5月校际考试·33)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首相和内阁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大为加强,议会的许多权力转向了内阁,出现“内阁专横”的政治局面,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这一变化有利于(  )

A.权力机构的制约和平衡                        B.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

C.政党政治的发展和完善                        D.责任内阁制走向成熟

4.(2019·山东聊城三模·33)1689年颁布的《叛乱法案》规定,平时国王必须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征集和维持军队;1694年颁布的《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次议会;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一切决定和政府命令,必须由同意该项决定的枢密院的成员,即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

英国上述法案的颁布突出表明(  )

A.责任制内阁正式建立                            B.君主立宪制日趋完善

C.国王的立法权被剥夺                            D.国王真正成为“虚君”

5.(2019·北大教育考试评价中心考前冲刺演练精品卷·33)1760年以前,英国中间阶层的人数大约占下院人数的八分之一,但到了18世纪末,他们的人数翻了一倍,约占下院人数的四分之一。

中间阶层的部分成员可以购买爵位,渐渐接近贵族边缘。

这一变化有助于(  )

A.责任内阁制初步形成                            B.限制国王的行政实权

C.议会民主制逐渐完善                            D.扩大贵族的政治影响

6.(2019·山西大同、阳泉二模·32)18世纪中叶,英国政治家麦尔维尔说:

“倘若某些在职者的观点与君上意见有别,君主虽未必就责成他们放弃;可若是君上发现其他臣仆能使政府顺利运行,……他必然有权任命和使用之。

”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国王(  )

A.政治权力缺乏必要的限制                    B.仍能影响国家的政治生活

C.成为内阁事实上的组织者                    D.拥有左右政局的实际力量

7.(2019·北京朝阳一模·22)“由温和开始,继而是一个不断激化的过程,过了一个临界点之后便开始退潮并进入反动时期,其间将发生激进与保守之间的反复较量,最后回到起点,并实现最初的成果。

”英国革命呈现出这一规律性现象的根源在于(  )

A.专制王权同国会矛盾尖锐                    B.革命派动员发动群众不力

C.克伦威尔与专制王权妥协                    D.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

8.(2019·福建毕业班质量检测题·34)1832年,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英国自由党声称:

议会选举改革已经到头,再改革就会损害国体。

1867年,原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保守党上台执政,提出并通过了议会选举新方案,使城镇选民人数从60万增加到140万人。

这表明(  )

A.工业资产阶级实力有所下降                B.工业革命推动政党政治发展

C.城市化进程扩大了市民阶层                D.议会权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9.(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二模·33)内阁是美国联邦行政部门,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他的必然存在,不过,从华盛顿开始,历届总统都设立内阁辅助其行使行政权。

所以,美国内阁就成了一个常态存在。

由此可知美国内阁(  )

A.属于总统顾问    B.需对国会负责     C.集体进行决策    D.没有实际作用

10.(2019·河北衡水四月大联考·33)1937年罗斯福试图通过国会立法增加自由派大法官人数的方式来“填塞”联邦最高法院以便施政。

“填塞法院”计划最后被国会否决,但无形的压力使法官们开始支持新政措施,这被称为“拯救了最高法院的及时易帜”。

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

A.存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B.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C.总统权力高于司法权力                        D.行政权扩大影响司法权

11.(2019·湖南长郡中学考前保温卷二·33)美国宪法规定:

未经州的同意不能剥夺任何一州在参议院的平等代表权,以及变更州的边界;州政府未经国会同意不能与外国签订条约或协议。

这反映了美国(  )

A.各州之间形成平等的伙伴关系            B.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均设置权力禁区

C.全力实施共和主义的分权原则            D.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相互尊重与合作

12.(2019·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六·3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合众国应保障联邦各州实行共和政体,保护各州免受入侵,并应根据州议会或州行政长官的请求平定内乱。

这一规定(  )

A.保障了各州的平等权利                        B.避免了君主制度的复辟

C.确保了各州的主权独立                        D.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13.(2019·安徽马鞍山三模·32)

时间

宪法修正案

1870年

第十五条第一款:

“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的奴隶身份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1920年

第十九条:

“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性别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1964年

第二十四条:

“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以未交纳人头税或其税款为理由,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1971年

第二十六条:

“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年龄而否认或剥夺已满18岁或18岁以上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上表为美国建国以来选民资格变化表,据此可知美国(  )

A.选举民主有序推进                                B.公民权利得到充分保护

C.选民限制逐步取消                                D.民主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14.(2019·安徽合肥三模·33)1908年,美国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评论说:

“两党犹如两个瓶子。

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

”作者旨在强调美国两党制(  )

A.失去民心,徒有其表                            B.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C.脱离国情,违背潮流                            D.分歧缩小,利益趋同

15.(2019·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三模·35)2019年9月23日,奥巴马以损害美国国家安全利益为由,否决了国会通过的允许“9·11”恐袭事件幸存者和遇难者亲属起诉沙特政府的法案。

按照宪法,国会仍能以三分之二多数表决结果推翻总统的否决,强行让法案成为法律。

这体现了(  )

A.总统权力至高无上                                B.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C.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D.民众利益高于一切

16.(2019·安徽江南十校一模·33)何顺果在《美国史通论》中写道:

“作为国家的立法机构,其组成方法和权力与‘大陆会议’相同,各州可选派代表2至7名,但在国会每个州只有一票表决权。

更重要的是,有关宣战、缔约、举债、召集军队和任命总司令等重大事项的决定,均须得13州中至少9个州的同意。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央政权软弱无力                                B.完成独立战争的需要

C.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D.民主政治的妥协理念

17.(2019·陕西榆林一模·20)2019年8月4日新华社电称:

“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上周接近全票通过一项针对俄罗斯、伊朗和朝鲜三国的制裁法案,断绝了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使用总统否决权的选项。

”这里“断绝了”是因为(  )

A.参众两院接近全票通过法案,总统无权否决B.最高法院有权禁止总统使用否决权

C.总统只能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法案是否生效D.参众两院能够再以2/3以上票数否决总统的否决

18.(2019·百校联盟3月联考题·33)1789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1条修正案规定: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

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的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

”这说明此修正案(  )

A.明确了宗教对政治的作用                    B.意在削弱国会立法权

C.完善了对国会权力的制衡                    D.强化了对人权的保障

19.(2019·广东茂名五大联盟学校5月联考·33)1850年时巴斯夏这样描述祖国的种种乱象:

“一贯性的反对、议会斗争、街头起义、革命、意想不到的变故、小集团、幻想、人人可以提出的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治理的要求……政策对一切事务的人为干预、资本和劳动人为的错误配置、引发无谓的摩擦、波动、危机和损失的根源等等。

”这反映出法国(  )

A.政治动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工业革命发展缓慢成果不能共享

C.人们受启蒙思想影响渴望民主政治    D.外敌入侵激化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

20.(2019·安徽马鞍山三模·33)1792年,法国授予美国人乔治·华盛顿,詹姆斯·麦迪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托马斯·潘恩等法国公民身份,随后托马斯·潘恩还被选举为国民公会议员。

此举表明法国(  )

A.支持美国进行独立战争                        B.对美国政体的完全接受

C.对美国革命精神的认同                        D.追求自由反对殖民主义

21.(2019·天津南开区二模·6)有人评价某宪法是“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的宪法”,但同时这又是一部充满着妥协和智慧的宪法,在这一宪法下,国家成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

由此可知,该宪法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拿破仑法典》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22.(2019·广东深圳二模·33)1798年前后,有人士指出:

(法国)由于共和国先于支持共和的舆论氛围出现,激进革命派为捍卫共和制,不得不诉诸恐怖手段打击“共和国的敌人”,强迫人民接受自由。

其观点重在强调(  )

A.启蒙思想尚未被民众接受认同            B.政治变革要立足国情适时推进

C.共和国的敌人制造了社会动荡            D.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发动群众

23.(2019·安徽安庆二模·33)在很长一段时间,革命这个词意味着“动乱”。

而在法国大革命中,“革命”由可咒的“动乱”一变为普天之下最正当、最神圣的事物,法国大革命的参与者也就成为历史上第一批敢于公开把自己所从事的斗争称作“革命”的人。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

A.各阶级对革命的理解不同                    B.人民主权观念深入人心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封建势力的日益哀落

24.(2019·四川乐山一模·34)1871年8月,法国国民议会获得了制定宪法的权力,但保皇派内部分化严重,结果“1875年宪法”获得通过。

“这部宪法并不是在建立一种理想的美满的政治制度,它只在适应当前需要,规定可行的实际办法”。

这说明法国政体的最终确立(  )

A.是保皇派对资产阶级的妥协                B.遵从了卢梭的民主思想

C.受益于政治现实和妥协精神                D.受巴黎公社的影响巨大

25.(2019·江苏盐城三模·17)1896年7月1日,德意志帝国国会通过了《德国民法典》,其中规定:

“私权的享有,始于出生”“所有人在法令限制内对所有物享有自由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联邦议会具有独立的立法权                B.注重保护容克贵族阶层的利益

C.保留了浓厚的军国主义残余                D.体现主权在民、自由平等原则

26.(2019·江苏徐州考前模拟检测·16)据统计,1871—1914年,德国共派出了548名外交官,其中贵族出身者为377名,占总数的69%,大使级外交官更是“几乎无一例外地属于高级贵族或旧的乡村贵族,只有派驻巴黎的舍恩男爵来自贵族化的工业家家庭”;非贵族出身者只能担任其中无关紧要的职位。

材料可以说明统一后的德国(  )

A.外交事务上全为容克贵族垄断            B.经济上贵族有雄厚实力

C.官员选拔上全以家族背景为准            D.政治上保留着贵族特权

27.(2019·四川全国卷Ⅲ冲刺演练一·34)近代普鲁士容克贵族实行长子继承制,即爵位土地全部由长子继承,而其余子嗣则需要自谋出路。

为了消化这些多余的贵族,国家鼓励参军,让他们凭借军功获得爵位。

这导致的结果是近代(  )

A.德意志统一后军事快速发展                B.德国政治有很强的保守性

C.普鲁士的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D.普鲁士操纵德国联邦议会

28.(2019·福建泉州二模·33)1881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由于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未获国会通过。

1882年经过修订后的法案提交国会,再次遭到反对。

俾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国会否决未能通过。

这一事件体现了(  )

A.立宪政体能阻止国王专权                    B.国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

C.首相和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                D.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29.(2019·广东惠州4月模拟·33)德意志帝国统治期间,教师们常将自己看做是训练场上的军官,商人们自豪地向人们展示其后备役的军官证,中产阶级则将军事阶层当做是社会的最高层。

这反映了德国(  )

A.民主政治的缺失                                    B.军事实力的强大

C.历史传统的延续                                    D.对外扩张的企图

30.(2019·四川广安、眉山一模·35)17、18世纪,德国媚法之风盛行,但在音乐领域,却涌现出了多位誉冠欧洲的音乐家。

巴赫被誉为“欧洲音乐之父”,亨德尔被贝多芬称为“我们之中的最伟大者”,格鲁克被称为“领先于时代的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德国音乐的成就(  )

A.使德国文化摆脱了法国的影响            B.表明德国人更具浪漫主义情怀

C.有助于德意志民族的政治统一            D.导致了法德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019·广东二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分)

材料一美国不仅是一个共和国,而且是一个联邦。

但是在美国,国家权威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当时欧洲一些君主专制大国还要集权。

我这里只举两个例子。

法国共有十三个最高法院,它们绝大部分有权解释法律,而且不准上诉。

另外,一些称为“国中国”(paysd’Etat)的省份,在负责代表国家的最高当局制定税法时,有权拒绝同最高当局合作。

而在美国,正像只有一个立法机构可以立法一样,只有一个法院可以解释法律。

因此,在这两个主要点上,美国比旧法兰西王国还要集权……

——1835年[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

材料二(1791年乾隆谕旨)国初(建立)以来,设立(世袭的清朝贵族)议政王大臣,彼时因有议政处,是以特派(议政)王大臣承充办理(军国大事)。

自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之后,皆系军机大臣每日(应皇帝)召对,承旨遵办,而满洲(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向(来)例俱兼议政(王大臣)虚衔,(非军机大臣则)无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

朕向来办事,祗崇实政,所有议政空衔,著不必兼充,嗣后该部亦毋庸奏请。

——《清高宗实录》卷一三八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旧法兰西王国相比,美国政治制度所具有的特点。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91年乾隆谕旨所体现的清朝前期中央政治机构的制度性变化,概括指出当时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

(17分)

32.(2019·江苏扬州考前调研·23)(15分)英国是现代政治制度的发源地,制度创新推动国家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这在当时的世界是最为开放的政治制度,其他国家不可望其项背。

但国家政权掌握在贵族手中,在选举上存在着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狭小及选举手段腐败现象,而工业革命孕育的两个新的阶级(工厂主阶级和工人阶级)却完全没有政治权利,这不能适应变化的社会现实,因而被当时的人称为“旧制度”。

——钱乘旦主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1832年6月7日,经过18个月的激烈斗争,改革法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第一次议会改革成功了。

从内容上看,第一次议会改革只是一次小小的变动。

然而,有第一次改革就会有第二次改革,第一次改革的最大意义就在于:

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的,而且不可阻挡,适时的变革最为明智;改革之路可以走得通,其必要的前提是:

人民持久的斗争,统治者适时的让步。

从改革的最终成果看,得益最大的是中等阶级,但其他阶级并非有所失,在日后的历史进程中反而有所得。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当时的人”所称为的“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概括这一时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成功的原因及其成效。

(5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英国议会改革中获取怎样的启示?

(3分)

答案提示:

1--5CDBBC6--10BDBAD11-15BDADB

16-20ADDAC21-25DBBCD26-30DBDCC

31.【答案】

(1)特点:

民主共和;中央政府更有权威;立法权更集中;法律解释权唯一。

(8分)

(2)变化:

中央权力决策机构发生改变;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了完全听命于皇帝的军机处。

(4分)

不同之处:

性质不同:

美国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国是封建制度。

(4分)

政体不同:

美国是三权分立制度,立法、司法和行政权制衡,中国是君主专制,军机处为执行机构。

(4分)

经济根源:

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资产阶级力量较为雄厚,民主力量比较强大,通过1787年宪法将美国的资产阶级政治成果用宪法形式固定下来。

而当时中国是小农经济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君主专制存在和发展的根源。

(5分,言之有理即可)

32.【答案】

(1)问题:

贵族掌握政权;议席分配不合理;选举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