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160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docx

中考历史总复习资料中国历史部分

中国历史部分

中国古代历史部分

识记篇

1.元谋人距今约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万年,生活在北京龙骨山。

2.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浙江省市),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烧制黑色陶器,种植,过定居生活。

半坡遗址位于黄河中游(陕西省市半坡村),使用制石器和陶器,种植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

3.炎帝和黄帝是传说4000多年以前,中下游杰出的部落首领。

炎帝:

姓姜,号神农氏,是农业生产和草药的创始人(炎帝陵的今炎陵县)。

黄帝:

姓姬,号轩辕氏,(黄帝陵在今陕西黄陵县桥山)有许多发明,涿鹿之战后与炎帝部落结盟,形成。

后人尊炎帝、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认为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称他是“”。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是尧,尧传位于舜,舜传,这种公共推举、首领让贤的办法,历史上称为“”。

4.大约公元前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5.商、西周的建立者:

前1600年,灭夏,建立商朝。

前1046年,伐纣,建立西周。

6.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

、晋文公、、吴王阖闾、,被称为春秋五霸。

7.战国七雄及形势图:

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楚、、燕、赵、、韩,史称战国七雄(其地理位置依次为东南西北中),湖南属于国。

8.秦统一的时间、秦始皇人物像及秦朝疆域图:

公元前年,秦王完成统一,建立秦朝。

秦朝疆域图:

东到,西到,南到南海,北到长城一带。

9.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发动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起义。

10.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及形势图:

赤壁之战奠定三分天下局面。

三国建立:

年,曹丕称帝改国号为魏,定都。

221年,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定都成都。

222年称吴王,都城(今江苏南京)。

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形势图:

识记三国及其都城的位置。

11.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开发的史实

解读:

原因:

①北方人中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最主要的原因)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④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表现:

①农业:

修建水利工程,开垦荒地,种植水稻②手工业:

、荆州是丝织中心,南朝发明灌钢法,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

③商业城市:

、江陵。

④海外贸易中心:

(今广州)。

影响:

江南地区人开始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移奠定了基础。

12.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隋文帝时,开科举制的先河。

隋炀帝又创设,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和。

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很大,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武则天首创由皇帝亲自策问举人的,又创立。

13.(690—705年的位),她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在她当权的半个世纪中,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有“贞观遗风”。

14.“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解读:

“开元盛世”指统治前期(年号为开元,713—741年),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措施:

选拔德才兼备的姚崇、、张九龄为相,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整顿吏治,严格执法。

表现:

经济:

①农业:

出现和,耕地和人口超过前代②手工业:

③唐都(今西安):

发展为国际性的大都市。

15.唐与吐蕃的交往史实:

吐蕃是的祖先.①唐宗时,松赞干布和成亲,为汉藏两族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②唐中宗时(8世纪初),尺带珠丹和金城公主成亲,并上书说,吐蕃同唐朝已经“为一家”了。

③821年吐蕃同唐朝会盟,相约:

“患难相恤,暴掠不作。

”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碑成为汉藏两族团结友好友好的象征。

16.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

解读:

916年,契丹首领在上京称帝,建立契丹国,后来,改国号为辽。

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1038年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史称西夏。

1115年女真族首领建立金国,定都会宁。

1127年宋高宗即位,定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宋。

17.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原因: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技术和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经济重心南移时间:

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表现:

宋初,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北宋时,国家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宋时,流传着“,天下足”的谚语,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18.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

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被尊称为。

1271年,建立元朝,次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19.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

解读:

原因: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表现:

蒙古等族人民成批内迁,汉族人到边疆,契丹、女真人进入黄河流域,各族杂居,互通婚姻;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族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族。

20.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在中央,撤中书省,废,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在地方,废行省,分权于;设立锦衣卫、东厂、西厂等机构,以监视官吏、镇压人民;实行取士(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考生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文体限于八股文)。

21.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设立(雍正帝);大兴狱。

22.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①1683年,清军入台,1684年设置府(康熙帝);

②平定三藩之乱(康);粉碎准噶尔部(康)和回部叛乱,设立将军(乾);

③册封、班禅,设立(雍正时);

④在中央设立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

⑤组织两次之战(1685年,1686年),抗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年,康)。

23.清朝疆域图:

清朝前期疆域:

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岸,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地区,北至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包括库页岛),南包南沙群岛。

(识记:

巴尔喀什湖、外兴安岭、库页岛、台湾岛在地图上的位置)

24.司母戊鼎图:

殷墟出土的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商王权力的象征。

25.东汉的《》:

反映了我国高度发展的数学水平,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26.推算圆周率:

时间:

南朝。

成就:

推算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比欧洲早年。

27.华佗、张仲景、李时珍所处朝代及主要医学成就

解读:

①华佗:

名医,精通针灸和外科手术;创制“”,是世界上最早用全身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被尊为外科鼻祖;还编成“”锻炼身体。

②张仲景:

东汉著名医学家,著作《》被尊为“医圣”。

③李时珍:

朝杰出医药学家,编写《》,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西方国家称它为“东方医学巨典”。

28.《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的作者及著作类别

解读:

①《水经注》:

作者:

北魏。

类别:

我国古代重要的综合性著作。

②《齐民要术》:

作者:

北魏。

类别: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

③《天工开物》:

作者:

明末清初。

类别: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

29.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的修建时间及图

解读:

①都江堰:

时期秦国李冰父子修建,是一项综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

②长城:

开始修建万里长城,明长城气魄雄伟,是世界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③大运河:

时修建(“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④赵州桥:

工匠李春修建,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

30.汉字的演变:

殷墟出土的为汉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朝开始。

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秦朝规定以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后来又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东汉时,书法成为一名艺术,先后出现了楷书、行书、草书。

31.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孔子像:

孔子:

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时期鲁国人,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

3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

代表人物是孟子。

墨家:

创始人墨子。

道家:

代表人物。

法家:

代表人物。

兵家:

代表人物是。

33.佛教传入的时间:

道教兴起的时间:

34.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的著名作者及其代表作

解读:

①唐诗:

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是《蜀道难》、《望庐山瀑布》。

杜甫被称为“”,代表作是“三吏”、“三别”。

《长恨歌》、《琵琶行》。

②宋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③明清小说:

罗贯中著《》(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著《》(元末明初);著《西游记》(明朝);曹雪芹著《》(清朝)。

35.《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解读:

《史记》:

西汉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资治通鉴》:

北宋司马光著,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36.古代书法、绘画、雕塑的主要成就

书法:

东晋被尊为“书圣”,代表作有《》;

唐朝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张旭、怀素的草书,各成一体。

绘画:

战国长沙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最古老的帛画,

东晋的名作有《女史箴图》和《》;

初唐画家阎立本以人物故事画著名,盛唐画家被尊为“画圣”,代表作是《天王送子图》;北宋张择端的《》是风俗画的代表作;元朝赵孟兆页的名作是《秋郊饮马图》。

雕塑:

北朝时有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隋唐时期的(又称千佛洞)是我国最大的石窟艺术群,也是世界艺术的瑰宝。

理解篇

37.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解读:

主要内容:

(1)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

影响: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废除了奴隶制,建立了封建制,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100多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38.丝绸之路

解读: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穿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

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开通的。

其路线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南亚和西亚,直到欧洲的大秦(即古代罗马)。

中国精美的丝绸是这条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

因此,这条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被称为“丝绸之路”。

作用:

(1)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2)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进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39.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①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②实行汉化政策:

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同汉人通婚等。

40.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解读: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

玄奘西行:

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

到达天竺后,玄奘用大约十七年的时间研习佛法。

玄奘从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回长安,专心翻译佛经。

玄奘及其弟子还根据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东渡日本弘扬佛法,还把中国的医药知识、建筑技术、绘画等介绍到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唐代中外交流的启示:

(1)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

(2)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能有所得益,不断进步;(3)国家和民族不论大小强弱,均有所长。

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41.郑和下西洋:

条件:

明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

目的:

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时间:

1405—1433年,先后7次。

所至地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影响:

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促进了南洋的开发;反映了中国对外友好、和平外交的传统。

42.抗倭:

原因:

倭寇侵扰东南沿海。

时间:

16世纪中期(明朝)(启示:

戚继光立志报国、抗击侵略、保卫海疆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3.雅克萨之战清军之所以取胜,首先是由于战争是正义的,得到了军民特别是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的热烈拥护和积极支持。

其次是清军采取了有效措施,作了较充分的准备。

第三是实行了军政兼施的指导方针。

此战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在辽阔的东北边界为保卫边防而进行的长期反复斗争的一次胜利,它挫败了沙俄跨越外兴安岭侵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企图,遏制了几十年来沙俄的侵略,使清东北边境在以后一个半世纪里基本上得到安宁,谱写了一曲反侵略斗争的凯歌。

44.收复台湾:

1661年-1662年,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收复。

意义:

赶走了殖民侵略者,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促进了台湾的开发。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启示:

郑成功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5.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1造纸术:

西汉前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2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

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

北宋时期(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要比欧洲早四百多年。

3火药:

我国在就发明了火药。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对欧洲社会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产生巨大影响(作用)。

4指南针:

战国时期,人们利用天然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北宋时,制成了,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南宋时,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作用)。

运用篇

46.评价秦始皇

解读:

主要功绩:

(1)灭六国,实现了大统一,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2)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整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3)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象征。

(4)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大修驰道,统一车轨,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更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条件。

⑸北击匈奴,南征越族,开凿灵渠,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过失:

发动战争,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损失;刑法苛严,加强了对人民的镇压;赋税徭役繁重,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推残了文化。

47.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读: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思想文化方面:

(1)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排斥和抑制其他学说,把儒家学说定为治国的指导思想。

从此,儒家学说被确立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2)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设立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政治方面:

削弱封国势力: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后来又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军事方面:

汉武帝起用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发动三次大战役,击败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民族关系方面:

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同西域之间的联系,打通了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

结果:

汉武帝时,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评价汉武帝:

功: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封建皇帝,他雄才大略,开拓创新,不拘一格重用人才。

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位期间能够顺应历史潮流,变法图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击败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等措施在巩固大一统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做法,使儒家思想成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并逐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

“秦皇汉武”成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过:

他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残酷杀戮。

48.唐太宗和“贞观之治”

含义:

唐太宗在位期间(627-649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关系和睦,中外交往频繁,科技文化繁荣,国力逐渐强盛。

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故称“贞观之治”。

主要措施:

A、政治方面:

(1)知人善任,重视纳谏。

唐太宗认为“治安之本,惟在得人”,很重视选官用人。

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左右大臣都是一时之俊。

(2)沿用隋制,推行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权力。

三省六部制始于隋而发展,完善于唐。

唐太宗增加了宰相人数,一方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加强了皇权;同时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的失误。

(3)合并州县,精简机构。

B、经济方面:

轻徭薄赋,提倡节俭。

多次减免租税,并分给农民土地,采取措施保证农时。

还大力提倡节俭。

C、教育方面:

完善科举制,大兴学校。

唐朝科举的常设科目是明经科和进士科。

评价唐太宗:

1)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这些开明政策和措施,促成了政治清明、经济初步发展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太平的“贞观之治”。

所以说,他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2)但也必须指出,作为封建帝王,其目标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唐太宗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

49.“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解读:

主要表现:

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闭关政策。

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如限定通商口岸(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提高关税,抑制进口,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等。

影响: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方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

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启示:

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致使文明衰落。

当今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只有保持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心态,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中国近代历史部分

识记篇

50.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

时间:

1839年6月3日到25日。

地点:

广州虎门。

领导人:

启示:

要学习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51.年6月,战争爆发。

(后签订《南京条约》,年战争结束。

5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不仅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

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53.侵占了中国北方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是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54.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地区,维护了我国对新疆的主权和国家的统一。

55.1894年9月,中日海军在展开激战。

致远舰管带率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体现了反抗侵略、为国牺牲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是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56.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组成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57.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为口号,,创办了工业。

主要有军械所(曾国藩创办,它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总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船政局(1866年左宗棠创办,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提出“”的口号,创办工业。

主要有招商局(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矿务局、汉阳铁厂(张之洞创办,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个钢铁工业)、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

58.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主要革命活动①、创立和中国;②、提出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③、领导辛亥革命(1911年),成立中华(1912年元旦);④、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⑤、创建军校(1924年)。

59.年10月10日,起义爆发,辛亥革命开始。

60.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出了“”和“科学”的口号,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鲁迅等。

61.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62.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为政治部主任,恽代英任教官。

63.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主要对象是北洋军阀的、、三大派系。

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战场。

重要战役有:

战役、战役、武昌战役等。

64.年4月将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65.南昌起义的时间:

年8月1日。

领导人:

、、、朱德、刘伯承。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66.1928年4月,和朱德、陈毅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

67.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包围城市,争取政权的正确道路。

68.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突袭中国军队,发动事变。

中国军队从此开始了局部抗战。

69.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开始了抗战。

70.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

①制定了党的路线: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②确定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

71.1945年,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

中共代表有:

、周恩来。

国民党代表有:

签署了《》。

重庆谈判表明中共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共影响。

72.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的序幕。

73.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及示意图

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者

战果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至11月

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

歼敌47万,解放了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刘伯承、邓小平、粟裕、谭震林指挥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歼敌55.5万,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林彪、聂荣臻指挥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歼灭和改编敌军52万,解放了华北全境

(示意图:

识记沈阳、锦州、北平、徐州等地点。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西至江西的战线上,强渡长江。

23日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示意图:

记江阴、湖口、南京等地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