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资源情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1610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市资源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市资源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市资源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市资源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市资源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我市资源情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我市资源情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我市资源情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我市资源情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我市资源情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我市资源情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我市资源情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市资源情况.docx

《我市资源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市资源情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市资源情况.docx

我市资源情况

鹤壁市资源情况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我市煤炭、电、水、天然气、石英砂、等各类资源情况。

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使资源优势逐步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鹤壁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一、水资源概况

(一)鹤壁市水资源总量

鹤壁市水资源由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两部分组成,地表水资源以淇河水为主,其径流量约占全市地表水总量的79%,也是我市主要的供水源地,淇河多年平均入境流量为3.76亿m3,市区其它河流地表水资源量为1.007亿m3,市区地下水资源量约为1亿m3(详见表1),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重复部分,我市市区水资源总量约为5.5亿m3(含淇河入境水)。

鹤壁市市区地下水资源补给量表表一单位:

万m3/年

时间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均值

降水补给

6458

4859

7712

5234

3968

7262

6087

6497

5713

4883

5867

河道补给

2791

2797

2804

2731

2744

2985

3147

2788

2591

2791

2817

渠灌补给

1981

2054

1635

1765

1857

1845

2408

1991

1963

1563

1906

合计

11230

9710

12151

9730

8569

12092

11642

11276

10267

9237

10590

(二)鹤壁市可用水资源量

盘石头水库蓄水调控后,对季节水量分布不均进行调节,进行有效合理利用。

水库死库容2025m3,相应死水位207m,正常蓄水位254m;兴利库容2.83亿m3,防洪限制水位248m,农灌限制水位230m,防洪高水位270.0m;防洪库容为2.76亿m3,其中防洪与兴利重叠库容0.6亿m3;水库调洪库容3.63亿m3。

按分水方案可向城市供水1.35亿m3,另外寒坡洞水库可调用0.16亿m3,在地下水和降雨地表径流不变的前提下,鹤壁市可用水资源量为2.246亿m3。

二、电力供应概况

鹤壁现有大型火力发电企业三家,分别是同力发电2×30万千瓦、丰鹤发电2×60万千瓦和鹤壁煤电股份公司热电厂2×13.5万千瓦,还有浚县生物电厂、淇县生物电厂及部分余热余压发电,合计装机容量220万千瓦。

正在推进的鹤淇电厂2×60万千瓦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建成,届时我市装机容量可达340万千瓦。

2011年鹤壁电力企业发电量122亿千瓦时,在满足我市电力需求的情况下,输送到河南电网保障周边地市电力供应。

鹤壁电网建设结构完善,现有220千伏变电站5座,变电容量114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19座,变电容量960兆伏安;35千伏变电站18座。

正在推进鹤壁500千伏输变电站建设。

电网设施能够保障项目电力稳定可靠供应。

三、鹤壁市矿产资源概况

鹤壁市地处太行山隆起的东南侧,西部为太行山,东部为华北平原。

西部太行山基岩分布区,广泛出露寒武系、奥陶系浅海—滨海相地层,赋存丰富的水泥灰岩、建筑石料灰岩、白云岩、化工灰岩等矿产资源。

山前有零星的石炭系地层出露,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含煤建造,还有被新生界覆盖的二叠系陆相含煤地层,赋存丰富的煤炭资源及耐火粘土、山西式铁矿等矿产资源。

另外还有煤层气、地热水(含CO2气)、石英砂岩、铸型砂、膨润土、紫色页岩、玄武岩、花岗石、矿泉水、木鱼石、钾长石、重晶石等矿产资源分布。

(一)能源矿产

1、煤(含煤层气)

(1)煤层特征

煤炭资源分布于西部山前地带。

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倾向东或南东,倾角一般20°左右,煤系地层总厚度200—300米。

煤层主要赋存在太原组底部和山西组下部,煤厚分别为0.7—3.2米、5—12米。

构造形态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局部伴有较平缓的褶皱,断层走向多为北东向,比较大的断层往往构成各井田或勘探区的自然边界。

①上石炭统太原组(C3t)煤层特征

岩性由砂岩、泥岩、灰岩和煤层组成。

一般石灰岩6—9层,其中C3L2、C3L8两层灰岩最为稳定,是区域煤层对比的重要标志层。

煤系地层厚度120—140米,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建造。

一般含煤9—12层,但只有C3L2灰岩下面三层煤较稳定,分布广,—11煤厚度1.8—3.2米,—21煤厚度0.61—1.09米,—22煤厚度0.7—1.19米,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②下二叠统山西组(P1s)煤层特征

岩性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组成,为一套内陆湖沼相的含煤建造。

煤系地层厚度79—155米,含煤1—2层,其中二1煤是本区最有工业价值的煤层。

二1煤距—22煤130米左右,煤层稳定,厚度大,一般5—8米,最厚可达12.26米。

沿走向的变化是南部较北部厚,沿倾向的变化是东部较西部厚。

靠下部含有较稳定的夹石一层,厚度0.5米左右。

(2)煤质特征

由于煤层在含煤岩系中的位置不同以及岩浆活动的影响等因素,太原组煤变质程度要深于山西组煤层。

山西组二1煤牌号为贫煤,灰分一般均在20%以下,硫分含量一般均不超过1%,属中—低灰、低硫煤种,为优质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太原组一煤牌号为贫煤—无烟煤,属于中—低灰、富硫煤种,硫含量一般均在2.5%以上,可作动力和民用煤。

(3)储量

自1954年以来,已先后有中南煤田127队、125队、鹤壁矿务局等单位探明资源储量11.92亿吨,截止2006年底保有探明资源储量8.68亿吨。

(4)煤层气

煤层中含煤层气,鹤壁矿区多属高沼矿井,按吨煤瓦斯含量11立方米计算,保有煤炭探明资源储量8.68亿吨,含有瓦斯储量95.48亿立方米。

2、地热水(含CO2气)

地热水资源分布在新市区至淇县之间,即汤阴地堑范围内。

该区由于盖层沉积较厚,热导性好,地热增温梯度在2.3—3度/100米之间。

在这样地热背景条件下,深部地下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具有较高的静水压力,运动滞缓,水循环条件大大减弱,使大气降水不能直接补给。

另外新市区至淇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深大断裂和青羊口大断裂之间,岩浆热源沿二断裂上升影响该区,综合各种地质因素,具备地下水储热条件,可形成地下热水。

淇县已施工两眼地热井,其中安阳钢铁厂农场地热井(北阳乡)含热水地层为下第三系砂岩,井深1005米,涌水量10m3/h,水温40℃,水化学类型为C1—Na型,矿化度2.5g/L。

淇县休闲中心地热井含水地层为下第三系砂岩,井深1200米,水温50℃,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矿化度4.5g/L。

鹤壁新区已施工地热井2眼,1号地热井位于市政府家属院,井深1146米,含水层为下第三系砂岩及砂砾岩,井底水温41℃,井口水温31℃,自喷净水量190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Mg·Na型,矿化度7.9g/L,当井内水位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产生水气混合物(H2S60%、CO240%)。

2号地热井位于新市区供热二站院内,井深3276米,出水量1847m3/d,并同时产出气体27705m3/d,井口水温74℃,水气比为15m3/m3。

气体中CO2含量占82.44%,甲烷含量占17.56%。

据推测,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热水储量为4.2亿m3,CO2和甲烷储量为46亿m3。

水化学类型为HCO3—K·Na型。

热水中总溶解固体含量为3743.86mg/L,远超过矿泉水标准。

热水中含编硅酸、氟、偏硼酸达到命名热矿泉水标准。

含锶、锂达到饮用矿泉水标准。

(二)建筑材料矿产

1、水泥灰岩及建筑石料灰岩

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东部浚县屯子、白寺、同山一带有少量分布,矿层赋存于中奥陶上马家沟组、下马家沟组灰岩及中寒武统张夏组鲕状灰岩中。

层位稳定,厚度大,CaO含量49—53%,矿层大部分裸露于地表,便于露天开采,属于浅海相沉积的水泥灰岩和建筑石料灰岩矿床。

预计水泥灰岩资源储量约8.3亿吨,已勘探3处,探明基础储量3.05亿吨,保有基础储量2.96亿吨。

建筑石料灰岩资源量约10亿吨。

2、水泥粘土

主要分布在山前地带,矿层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及中更新统离石黄土中。

矿层位于侵蚀基准面以上,自然排水条件良好,具备较好的露天开采条件。

矿石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方解石、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等,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Na2O、K2O等,硅酸率3.40—4.00,铝氧率2.5—3.0。

水泥粘土矿预查产地8处,资源储量8500万吨。

其中勘探1处,已探明基础储量1800万吨,保有基础储量1800万吨。

3、石英砂岩

分布在北阳乡天桥岭一带,矿层赋存于汝阳群云梦山组石英岩状砂岩中,呈天桥岭和小狼牙背两座直立绝壁山体,其矿厚145米,顶部厚20米为肉红色,中部和下部渐变为紫红色。

该矿区1992年经河南省鹤壁市地质队勘探,石英砂岩矿石质量为:

含硅量98.18%,提交B+C+D级储量886.321万吨,远景地质储量5000万吨以上。

矿层稳定,厚度大,具备良好的开采技术条件。

为水泥、硅铁、刨花碱、石英砂等优质原料,

4、花岗石

分布在淇县北阳乡北窑村以北至大水头一带,矿体由两条大致为340°左右方向的角闪闪长岩、角闪钠长岩岩墙产出。

脉体长分别为2300米、1300米,宽30—70米。

矿脉产在太古界片麻岩、片岩中,产出时代为元古代。

角闪闪长岩抗压强度1315—1508kg/cm2,吸水率0.89—0.57%,光泽度100度;角闪钠长岩抗压强度1785—2147kg/cm2,吸水率0.60—1.31%,光泽度86.2度。

矿石质量符合工业指标要求。

花岗石矿产地1处,资源储量366.47万m3。

其中普查资源量240.86万m3,保有普查资源量183万m3,远景资源量125.61万m3,保有资源量45.79万m3。

5、玄武岩

主要分布在黑山(蔡庄)、黑山头、浮山等地,为第三纪晚期形成的火山熔岩矿床。

矿体为似层状、磨菇状,呈岩被、岩盖产出,覆盖在上第三系鹤壁组或庞村组之上。

出露面积分别为0.6、0.073、0.72km2,可采厚度6—49米。

矿体裸露于地表,具备良好的露天开采条件。

矿物成分主要由橄榄石、辉石、斜长石组成。

化学成分由SiO2(43.78—46.38%),Al2O2(13.04—14.15%)、Fe2O3(11.15—12.95%)、CaO(8.50—10.27%)、MgO(5.61—10.34%)、TiO2(2.10—2.68%)、K2O(0.45—2.45%)、Na2O(2.35—6.00%)等组成。

其物理性能:

抗压强度大,垂直2938.3—3672.9kg/cm2,水平3241.9—3379kg/cm2,属坚硬矿石。

压碎值25.6%、冲击值18.3%、磨耗值25.8%、粘结力3—4级。

矿石质量符合生产岩棉和高等级公路层面用石料的技术要求。

玄武岩矿主要产地3处,资源储量4212.85万吨。

其中已探明基础储量2048.78万吨,保有基础储量1521.78万吨。

6、砖瓦粘土

分布在东部平原及西部山前丘陵地带,矿层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及中更新统离石黄土中。

矿石矿物成分由石英、长石、方解石、高岭土、伊利石、蒙脱石等组成。

化学成分SiO2(57.6—71.5%)、Al2O3(10.76—13.98%)、Fe2O3(4.8—5.23%)、Na2O+K2O(1.41—4.16%)、SO3(0.042—0.11%)。

液限25.5—34.2%,塑限16—21%,塑性指数9.3—15。

矿石质量符合生产砖瓦用粘土的技术要求。

砖瓦粘土矿产地16处,预查资源量18184万m3,保有资源量12531万m3。

为保护耕地,全部禁止用砖瓦粘土烧砖,转用新型材料制砖。

7、紫色页岩

主要分布在盘石头、淇县西部山区、浚县善化山等地,矿层赋存于中寒武统紫色页岩中。

矿层可采厚度20—30米,裸露于地表,便于露天开采。

矿石矿物成分由石英、长石、方解石、云母、铁、泥质组成。

化学成分SiO2(54.44—58.14%)、Al2O3(15.26—16.13%)、Fe2O3(7.10—7.12%)、TiO2(0.91—0.98%)、CaO(3.98—4.46%)、MgO(1.54—2.20%)、K2O(4.54—5.22%)、Na2O(0.39—1.16%)、SO3(0.038%)、烧失量7.98—9.90%。

矿石质量达到一般陶瓷用页岩工业要求。

预查资源量747万吨,保有资源量700万吨。

(三)冶金及辅助原料矿产

1、白云岩

分布在西部山区,东部善化山有少量出露,矿层赋存于下奥陶统厚层—巨厚层状白云岩及中寒武统张夏组上段鲕状白云岩中。

可采厚度10—30米,绝大部分裸露于地表,便于露天开采。

矿石矿物成分主要由白云石及少量方解石组成。

化学成分MgO(20.1—21.20%)、CaO(29.26—32.33%)、SiO2(0.32—2.46%)、Fe2O3(0.21—0.46%)、K2O+Na2O(0.058—0.492%)。

符合生产熔剂、耐火材料、金属镁用白云岩一般工业要求。

白云岩矿产地10处,资源储量约31615万吨,已探明基础储量3268万吨,保有基础储量3056万吨。

2、耐火粘土

分布在西部山前梨林头、姬家山、崔村沟、砂锅窑、大峪一带,矿层赋存于石炭系本溪组及太原组铝质泥岩中。

矿层厚度1.5—12.22米,矿石为灰色,泥质结构,块状构造。

自然类型为高岭土质粘土和粉砂质粘土,工业类型为半软质粘土和硬质粘土。

矿石矿物成分以高岭石为主,其它还有迪开石、水云母、石英、电气石、锆石、金红石等。

化学成分Al2O3(20—40%)、SiO2(22.98—70.16%)、Fe2O3(0.41—2.87%)、TiO2(1.37—1.56%)、CaO(0.2—0.39%)、MgO(0.12—0.45%),烧失量(8.63—18.48%)。

矿石质量达到耐火粘土一般工业指标。

耐火粘土矿产地5处,预查资源储量约1200万吨。

其中普查资源储量84.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50万吨。

3、铸型用砂

分布在本区中部浚县钜桥乡岗坡一带,矿层赋存于第三系上新统长石石英砂岩中。

疏松、未固结—半固结,分选性好,出露厚度3—5米,分布面积2.17km2。

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有石英,次为长石。

化学成分SiO2(60.74%)、Al2O3(18.67%)、Fe2O3(3.68%)、TiO2(0.58%)、CaO(2.33%)、MgO(1.29%)、K2O(1.64%)、Na2O(1.16%)、烧失量(9.90%)。

该型砂属粘土砂的ZN等级,粒度为细砂。

预查资源量543万吨,保有资源量440万吨。

4、膨润土

分布在浚县屯子乡余营一带,矿层赋于第三系上新统泥岩中。

产状较平缓,倾向东或北东,倾角5—15度,可采厚度2—6.4米,分布面积约7Km2。

上覆盖层第四系黄土0—2米,膨润土局部有出露,盖层薄易于开采。

矿石矿物成分:

蒙脱石37—60%、伊利石10%、高岭石15%、石英石12%、长石5%、方解石1.5%。

化学成分:

SiO2(60.4%)、Fe2O3(5.72%)、Al2O3(16.58%)、TiO2(0.7%)、P2O5(0.038%)、SO2(0.01%)、CaO(1.88%)、MgO(1.93%)、MnO(0.014%)、K2O(1.14%)、Na2O(0.24%)、烧失量(11.39%)。

物理性能:

胶介质30—50ml/15g、阳离子交换量35—66mm01/100g、膨胀倍>5ml/g、吸水率120—155、PH值6.4—7.0。

属钙基膨润土,矿石质量较好。

膨润土矿产地2处,预查资源量6225万吨。

5、铁矿

分布在西部山前一带,矿层赋存于中石炭统本溪组底部,其底板为奥陶系灰岩。

矿体为似层状、透镜状、鸡窝状,厚度0.8—2米,单矿体长300-2000米。

矿石由赤铁矿、褐铁矿和含铁粘土组成。

粒状、鲕状、峰窝状、胶状结构,块状构造。

全铁含量一般30%左右,局部地段富集达40—50%。

铁矿产地4处,资源储量291.56万吨。

其中详查资源储量

67.88万吨,普查资源储量223.68万吨。

(四)化工原料矿产

1、化工灰岩

分布在西部山前西小庄、潘家荒、大峪一带,矿层赋存于中奥陶统峰峰组第二段纯灰岩中。

矿石为黑灰色,厚层—巨厚层状,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层位稳定,矿层倾向东,倾角15—23度,可采厚度15—25米。

矿层大部分裸露于地表,易于开采。

矿石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含极少量白云石等矿物。

CaO含量54.23—55.55%。

矿石质量符合化工灰岩的工业指标要求。

化工灰岩产地4处,资源储量4312.06万吨。

其中已探明基础储量841.98万吨,保有841.98万吨。

2、钾长石

分布在淇县北阳乡卧羊湾一带,矿层赋存于太古界片岩、片麻岩钾长石脉中。

矿体呈不规则状脉体产出,脉宽0.5-2米。

矿石中K2O含量13.1%,达到一般工业要求。

预查资源量80万吨。

3、重晶石

分布在淇县黄洞乡西掌一带。

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产于下奥陶统白云岩断裂带中。

矿脉长1000米,宽0.8—2.5米,延深100米左右。

矿石中BaSO4含量74.54—78.67%,达到一般工业要求。

预查资源量40万吨。

(五)其它矿产

1、木鱼石

分布在淇县西部山区赵庄、油城一带,矿层赋存于下寒武统紫红色、兰灰色泥质灰岩中。

矿层厚2—3米,长1000—1500米。

层位稳定,产状平缓,沿山腰出露,易于开采。

矿石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方解石、铁质、泥质等。

化学成分:

SiO2(22.53%)、Al2O3(5.58%)、Fe2O3(3.72%)、TiO2(0.81%)、CaO(27.00%)、MgO(6.81%)、K2O(3.56%)、Na2O(0.17%)、SO3(0.51%)、烧失量(27.66%)。

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制作的工艺品花纹美观、无色斑、抛光度好,是供观赏、收藏和保健为一体的工艺精品。

预查资源量35000立方米。

2、石膏

分布在淇县庙口乡东场一带,矿体赋存于第三纪湖盆地沉积的砾岩中。

石膏呈胶结物分布于砾岩角砾之间,矿体顶面近于平行,底面为锅底状。

矿石呈纤维状,CaSO4含量63.31%。

预查资源量52.7万吨。

3、麦饭石

分布在淇县北阳乡卧羊湾一带。

麦饭石赋存于太古界变质岩中。

岩石经历多期构造活动和热变质作用,经长期风化作用而成。

矿石为风化的黑云斜长片麻岩,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由斜长石、石英、黑云母、钾长石、绿帘石等矿物组成。

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63.66%)、Al2O3(15.62%)、Fe2O3(4.88%)、TiO2(0.66%)、CaO(4.48%)、MgO(0.91%)、K2O(1.20%)、Na2O(0.098%)、CO2(0.083%)、FeO(0.12%)、H2O+(3.93%)、MnO(0.038%)、P2O5(0.37%)。

麦饭石含有对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同时还含有一定量的中药矿物。

随着对麦饭石开发利用研究的不断发展,将为人类健康长寿做出更大的贡献。

预查麦饭石资源量约261万吨。

4、铅、锌矿

铅、锌矿点分布在西部山区老望岩、古石沟等地。

矿点赋存于中下奥陶统、中寒武统灰岩构造带中。

构造规模不大,仅作些拣块取样,暂作矿点或矿化点论述,有待今后进一步工作证实有无工业价值。

(1)老望岩铅矿化点

位于淇滨区上峪乡老望岩东约500米,矿化点赋存于下奥陶统白云岩构造断裂带中,属裂隙热液充填成因。

方铅矿呈浸染状、团块状分布,见有褐铁矿、赤铁矿化围岩蚀变现象。

拣块样分析铅含量12.3%,前人挖有老硐。

(2)古石沟铅、锌矿化点

位于淇县黄洞乡古石沟西南约650米。

矿化点赋存于中寒武统灰岩构造带中,属裂隙热液充填型成因。

前人挖有老硐,硐深数米至几十米。

见到宽几十公分至1米左右的断裂破碎带,并有褐铁矿化蚀变现象,拣块样结果:

Pb0.71—11.74%、Cu0.036—0.074%、Zn0.20—1.40%、Au<0.1g/t、Ag6.34—17.98g/t。

规模小、变化大,有待今后进一步工作,进行评价。

5、铜矿化点

分布在淇滨区西南山及淇县黄洞乡范寨。

矿化点赋存于下奥陶统白云岩断层构造带中,在断层破碎裂隙带中见有少量铜兰、铜绿,碳酸盐化、赤铁矿化等围岩蚀变较明显。

拣块样结果铜含量一般低0.08%,个别样达0.94%。

矿化极不均匀,尚未发现富集地段。

(六)矿泉水

1、上峪矿泉水

位于淇滨区上峪乡火山口附近,含水层位为火山凝灰岩、火山碎屑岩孔隙裂隙含水层。

井深385米,水循环深度1500米,单井涌水量1300m3/日,水温17℃,PH值6.9。

为多元素命名的含锶、偏硅酸、重碳酸、钙镁型水。

已通过省级、国家级鉴定。

2、淇县矿泉水

位于淇县铁西工业区,含水层为第三系砂砾岩孔隙裂隙水。

水中有益元素受西部变质岩地区的片麻岩(麦饭石)、花岗岩、辉绿岩、砂岩、灰岩等岩石浸出补给,水质良好,为低钠低矿化度饮用矿泉水。

井深53.4米,涌水量58m3/时,水温19℃。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