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1622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docx

连云山景区旅游发展规划

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与规划作业小组名单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5

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顾   问:

黎耀辉  苏石林  李岳玲  江火才

组   长:

喻子英 

成   员:

田共兵 向国庆 吴湘清 毛帅南 艾鲜枝

           方定安 杨 野 周三春 林超文 喻荣卫

           孔洪安 江国华 李秋炳 林德尧 罗 煌

 

 

规划作业小组

 

顾   问:

袁 健  许春晓

组   长:

刘 源

副组长:

瞿康龙

成   员:

张国珍  周 玢  杨立军  王 景 巢振波

           李新海  袁开国  李宪坡  孙 巍  

调查人员:

林冰玉  黄得意  方 莉

评审意见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5

 

由岳阳市旅游局和平江县人民政府共同主持的《连云山旅游发展规划》评审会于2006年9月28日在平江县举行。

参加评审会的有岳阳市旅游局、中共平江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相关各部门的专家和领导。

评审组认真审阅了规划文本,听取了规划编制单位长沙远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详细说明,经过认真讨论审议形成了以下评审意见:

1、《连云山旅游发展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基础资料详实具体、调查研究深入细致、资源分类科学规范。

2、规划的功能分区比较合理、市场定位基本准确、规划成果特别是图件成果比较丰富,是一部比较完整、规范详细的旅游发展规划。

3、规划要进一步突出特色,明确主题,调整个别与景观不相协调的建设项目。

4、规划要进一步根据游线和游程设计和安排建设项目。

按照突出重点、滚动开发的原则,明确开发时序和近期行动计划。

5、规划要进一步做好与市县旅游发展规划的衔接工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6、规划要适当考虑连云山旅游的整体开发问题,从长远发展着眼,建议规划名称改为连云山辜家洞景区(峡谷漂流与连云竹海项目)旅游发展规划。

7、规划要充分考虑峡谷漂流项目的水源问题,并在漂流游程中增加一至两个简易码头,供游人中途上下使用。

经投票表决,评审组一致同意通过该规划。

请规划编制单位根据评审组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完善,按照程序报批实施。

 

 

                     评审组组长:

                                                            二00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规划地综述

二、旅游发展背景

三、旅游资源现状与评价

第二章 规划总论

一、规划范围

二、规划期限

三、规划依据

四、规划原则

五、规划目标

第三章 旅游市场规划

一、市场环境分析

二、市场定位

三、客源市场预测

四、市场形象设计

五、市场营销战略

第四章 总体布局规划

一、规划布局原则

二、功能分区

三、分区说明

五、重点地块规划说明

六、用地规划以及主要经济指标

第五章 项目规划

一、重点项目规划

二、其他项目设计

第六章 环境景观与建筑规划

一、环境景观设计

二、建筑规划

第七章 居民建房控制规划

一、基本概况

二、控制规划

第八章 专项规划

一、交通系统规划

二、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三、给排水规划

四、电力电信规划

五、绿化规划

六、环境资源保护规划

七、环卫规划

八、防灾规划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一、投资估算

二、效益分析

第十章 规划实施建议

一、项目分期规划

二、规划实施建议

第一章 规划背景

一、规划地综述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一)地理位置

规划地位于湖南省平江县嘉义镇南部,西北与思村乡和三市镇相连,东南与浏阳市毗邻。

规划地距嘉义镇13公里,距平江县城40公里,距岳阳市区136公里,距长沙市区112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极为便利。

(二)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

规划地位于平江县东南山区,属连云山山脉,山体呈东南和西南走向,小溪流呈南北走向流淌于规划地内,其内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余座。

此外,规划地内山高竹翠、地势陡峭、森林茂密、溪谷幽深、悬峰突起、溪流众多。

规划地的土壤多为花岗岩、片麻岩风化而成,以黄棕、黑褐壤为主,土壤PH值为5.5-6.5,呈弱酸性,很适合植物生长。

2、气候

规划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宜人。

年均日照时数1300~1500小时,太阳年均辐射量95千卡/厘米,年均气温13.5℃,冬季均温10.5℃,无霜期179—186天,年降雨量1832.8毫米,相对湿度60—68%。

3、动植物资源

规划地内植物资源丰富,有乔、灌木植物74科334种,草本植物148科264种。

规划地内竹林苍翠,有近10万亩楠竹林分布,素有“竹海”之称。

此外还分布有大量的阔叶林,有樟、檫、银杏、水杉等珍贵树种。

规划地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猴面鹰、画眉等禽类30多种,狐狸等兽类20多种。

(三)社会经济状况

规划地所在的嘉义镇焕新村近三年的生产总值约1000万元,每年上缴税金及杂费约70万元,人口为1860人,人均年纯收入为3000元/人。

规划地内楠竹资源甚为丰富,因此竹制品加工成为增收渠道。

焕新村有近28户办起竹制品加工厂,生产凉席、竹地板,每年获取产值达23万元,户平均增收3687元。

二、旅游发展背景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平江素有“汨水之源、将军之乡”之称,县域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县内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福寿山——汨罗江风景区、杜甫墓;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江起义”旧址,有连云山、幕阜山、新四军平江通讯处、中共平江县委旧址(毛简青故居),石牛寨等景区(景点)。

人文历史背景及自然资源是平江县旅游发展的重大推进剂。

   平江县旅游产业方兴未艾,2005年全县旅游产业稳步发展,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为  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30%,表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

   随着平江县旅游的发展,规划地的旅游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05年开发了连云山峡谷漂流等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约5000人次,旅游收入约4万元;2006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产值600万元。

但相应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和接待能力较差,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资源现状与评价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一)旅游资源分类

本次规划对规划地内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包括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

并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进行统计和分类。

经统计和分类,规划地内的旅游资源有8个主类、16个亚类、32个基本类型,共77个旅游资源单体,具体资源分类构成如下:

A地文景观

AA综合自然旅游地

AAB谷地型旅游地:

连云山峡谷

AC地质地貌形迹

ACA凸峰:

霸王山、雪峰山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

香炉笔架、龙头山、晒谷石、狮子崖、月光崖、石岩壁

ACG峡谷段落:

四里桥峡谷、兰玉桥峡谷

ACL岩石洞与岩穴:

仙人洞、十二层洞、风洞

B水域风光

BB天然湖泊与池沼

BBC潭池:

双龙潭

BC瀑布

BCA悬瀑:

鹅颈里瀑布、下山背瀑布、瓮底里瀑布、筅竹岗瀑布群、三叉口瀑布群、九里桥瀑布、仙姑庙瀑布、白虎井瀑布、四里桥瀑布、连云山庄瀑布

BCB跌水:

小岩溪跌水

BD泉

BDA冷泉:

神泉

C生物景观

CA树木

CAA林地:

连云翠壁(连云竹海)

CAB丛树:

古松树群、古枫杨群

CAC独树:

迎客松、古槠

CC花卉地

CCB林间花卉地:

杜鹃花海

CD野生动植物栖息地

CDC鸟类栖息地:

燕子崖

D天象与气候景观

DB天气与气候现象

DBA云雾多发区:

连云叠嶂

DBD极端与特殊气候显示地:

竹海积雪

E遗址遗迹

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EBB军事遗址与古战场:

游击队驻地旧址、娄罗寨、封神洞苏维埃政府旧址、看牛坪红军医院旧址、火子坳军事遗址

EBC废弃寺庙:

杨泗将军庙、仙姑庙遗址

F建筑与设施

FA综合人文旅游地

FAB康体游乐休闲度假:

连云山庄

FAC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封神台、观音庙、白马寺、春福庵古庙、五灵宫、鳌土庙、封神殿、枫梓庙、太王庙、五显祠、五福庙、三圣祠、今古庙、真武祖师庙

FAF建设工程与生产地:

兰玉桥电站、连云山矿泉水公司

FD居住地与社区

FDC特色社区:

丰辰洞、学棚下

FF交通建筑

FFA桥:

兰玉桥、筅竹岗桥

FG水工建筑

FGA水库观光游憩区段:

五星水库

FGB水井:

丰辰洞古井

FGC运河与渠道段落:

新飞堰、古堤

 G旅游商品

GA地方旅游商品

GAB农林畜产品与制品:

高山云雾茶、竹笋

GAC水产品及制品:

连云山矿泉水

GAD中草药材及制品:

七叶一枝花、天麻

GAE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

竹制纸、竹制品

H人文活动

HA人事记录

HAA人物:

张顺义、黄氏五兄弟

HD现代节庆

HAD旅游节:

连云山峡谷漂流节

(二)旅游资源评价

1、旅游资源等级评定

旅游资源等级评定是对旅游资源本身规模和质量的评价,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的前提条件。

(1)评价方法与评价赋分标准

本次规划是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2-2003)标准,从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三个方面对规划地的旅游资源予以评价。

评价标准如表1-1:

 表1-1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

赋值

 

资源要素价值

(85分)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

30分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25分

珍稀奇特程度

15分

规模、丰度与几率

10分

完整性

5分

资源影响力

(15分)

知名度和影响力

10分

适游期或使用范围

5分

附加值

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

3分—5分

 

(2)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逐一进行评分和加权总计,得出综合评价赋分值,再评定等级。

具体评价结果如表1-2:

表1-2  各级旅游资源单体名录和数量统计

级别

旅游资源类型

数量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三级

瓮底里瀑布、三叉口瀑布群、筅竹岗瀑布群、兰玉桥峡谷、连云山峡谷、连云翠壁(连云竹海)

连云山峡谷漂流节

7

二级

竹海积雪、连云叠嶂、古松树群、古枫杨群、神泉、小岩溪跌水、鹅颈里瀑布、下山背瀑布、九里桥瀑布、仙姑庙瀑布、白虎井瀑布、四里桥瀑布、连云山庄瀑布、双龙潭、十二层洞、风洞、四里桥小峡谷、晒谷石、狮子崖、月光崖、燕子崖、石岩壁、霸王山、五星水库、雪峰山

新飞堰、古堤、筅竹岗桥、连云山矿泉水公司、今古庙、五显祠、五福庙、三圣祠、封神台、观音庙、白马寺、春福庵古庙、五灵宫、鳌土庙、封神殿、枫梓庙、太王庙、连云山庄、游击队驻地旧址、娄罗寨、封神洞苏维埃政府旧址、看牛坪红军医院旧址、火子坳军事遗址、丰辰洞、学棚下、兰玉桥、张顺义、黄氏五兄弟、真武祖师庙

55

一级

迎客松、古槠、仙人洞、杜鹃花海、香炉笔架、龙头山

 

丰辰洞古井、兰玉桥电站、杨泗将军庙、仙姑庙遗址、竹制品、竹制纸

12

 

2、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1)山高竹翠、溪谷幽深,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规划地内有万亩竹林,素有湘北“竹海”之称,森林覆盖率达96%。

有大小溪谷30多条,其间瀑布、跌水、峭壁、怪石众多,森林茂密,具有良好的原生态环境,是开展峡谷探险、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2)旅游资源数量较多,类型丰富

规划地内旅游资源总量多,类型丰富。

共有77个旅游资源单体,旅游资源类型八大主类齐全,且拥有较多的亚类和基本类型。

(3)旅游资源总体品质偏低,缺乏高品质的旅游资源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标准,经评分后在规划地内74处评级的旅游资源单体中,有优良级旅游资源共7处,其全部为三级旅游资源,其余均为一、二级旅游资源,由此可见规划地内旅游资源总体品质较低,缺乏较高品质的旅游资源。

第二章 规划总论

一、规划范围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本次规划范围,北起五星水库,东至浏阳市边界,南至福寿林场,西至连云山村,包括嘉义镇焕新村行政区划范围和新江村、新裕村部分地块。

南北长22.47公里,东西宽12.6公里,总面积52.6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本案规划期为15年(2006-2020年),并按照5年一个时段分为近、中、远三期,具体分期年限如下:

(一)近期(2006—2010年)

(二)中期(2011—2015年)

(三)远期(2016—2020年)

三、规划依据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2003年;

2.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2003年;

3. 国家旅游局,《国家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1年1月;

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5.《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H2B1—1999;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1月2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0.《岳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

11.《平江年鉴》,2005年10月;

12.《平江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年10月;

13.《连云竹海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2001年4月。

四、规划原则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一)生态性原则

返朴归真、回归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今旅游发展的大趋势。

以“生态为本,保护优先”为原则,加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使规划地内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有序发展。

(二)动态性原则

强调科学合理的开发时序,因地制宜,在保证规划终极合理和延续性的前提下,保持适度弹性,以利于操作实施,使规划更好地适应旅游开发的需要。

(三)人本性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旅游开发中,注重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把生态环境建设、发展旅游经济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规划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在项目的设计中,要强调人的参与性,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人文关怀的思想。

(四)市场导向原则

在现有资源、市场和周边区域旅游开发的基础上,开发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产品,树立市场导向意识,注重市场所需,开发以峡谷漂流游、户外探险游、竹海乡村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等为主题的专项旅游和特种旅游,以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

五、规划目标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基于旅游资源的研判与竞争潜力的分析,设定规划总体目标为:

在今后10~15年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资源、市场、产品”互动,“区位、活动、形象”组合,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和服务设施,创新旅游空间布局,从而构建“紧靠客源、特色突出、功能完备的旅游目的地”。

“紧靠客源、特色突出、功能完备的旅游目的地”的内涵包括:

(一)湘北最大的探险活动示范基地

以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峡谷为核心,开发探险活动,让游客体验到“野趣”。

(二)新时期社会主义生态新村

以“竹海农家体验”为吸引力,借助紧靠大、中城市的优越区位,让游客体验到“乡趣”。

(三)景区建设档次定位

1、物质建设档次: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规划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应高起点配置,大手笔描绘。

可以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区的相关标准设计并组织建设基础设施。

峡谷漂流探险区要建设成为精品旅游区段。

要特别注意,建筑物的体量要严格控制,外观要强调地方特色,不搞豪华及大规模建筑物,避免破坏性开发。

2、文化档次:

以“山野之奇,田园之土”取胜,雅俗共享

规划地的景观开发模式应该是,以自然景观为基础、以乡村文化为主线,扎实开发。

突出奇峡与乡村文化的奇特,强调开发项目的参与性。

地方民俗文化要“俗”到家。

部分旅游活动在文化解析上,可以上升到雅的层次。

第三章 旅游市场规划

一、市场环境分析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旅游、短时度假意识的爆发,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旅游业是一种体验性的行业,一般而言,除特别有吸引力的景区(景点)外,旅游景区(景点)吸引回头客的能力有限,但是随着周边旅游景区的成熟和老化,规划地的旅游开发还是有着难得的机遇。

(一)本地客源市场分析

规划地所在的平江县,现有人口103万,其中城镇人口近30万人,距规划地136公里的岳阳市城镇人口(截止2002年末)181.3万人(包括平江县城镇人口)。

同时,距规划地仅112公里的长沙市,拥有更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截止2005年,城镇人口达324.36万人,拥有较高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据统计,2005年长沙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32.41元,人均消费性支出5399.9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1.1%。

这是规划地可依托的基础市场。

(二)周边经济发达城市客源市场分析

规划地地处湖南省东北部,界于长沙和岳阳的中间位置,接受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辐射,区位优势明显。

周边有武汉、常德等经济水平发达的城市,这些地区人均收入居于周边地区前列,居民出游率比较高。

这是规划地可依托的重要客源市场。

二、市场定位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一)客源市场区域细分

一级市场:

以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等,在3个小时车程内的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和地区为本规划地的一级客源市场。

二级市场:

湖南省内一级客源市场以外的地区及周边的湖北、江西市场为本规划地的二级客源市场。

三级市场:

三级客源市场主要包括以京、津、唐为代表的环渤海湾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9+2”泛珠江三角洲地区(除一、二级市场)等国内经济发达的地区。

(二)客源市场类型细分

适游人群:

所有内心充满激情或渴望获得激情的有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自然人。

重点消费群体:

久居城市,对钢筋水泥围住的城市感到厌倦,因而向往乡村田野、向往自然山水,渴望运动的城市居民。

理想年龄段:

20岁~45岁;

可游年龄边界:

10岁~65岁。

三、客源市场预测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规划地从2005年开始接待游客,2005年共接待为5000人次,旅游收入约4万元。

2006年共接待游客为6万人,;旅游收入近600万元。

旅游总收入随着规划地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近期和中期规划地旅游接待人数会持续上升,到后期将趋于稳定。

根据以上数据,结合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惯性,规划地近期、中期、远期的游客人数如下:

表3-1 规划地2006年-2020年旅游接待人次预测   单位:

万人次

年份

2006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接待人数(万人)

6

15.4

46.9

94.3

四、市场形象设计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总体形象定位:

动感地带 时尚竹海

由于旅游形象的主观认知性较强,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形象口号征集活动。

本规划提出以下几种旅游形象核心语表达方案,供规划执行者参考。

形象口号设计:

激情山水,真我体验;

             穿越动感地带,体验焕新桃源;

             探险又休闲,动静两相宜;

             惊险连云峡,探幽小岩沟;

             天马行漂,连云竹海;

             两岸竹海美如画,轻舟漂过万重山。

五、市场营销战略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一)产品策略:

以动为主,以静为辅。

根据规划地内资源条件分析可见,其峡谷之曲折、急流之动感是主要吸引力,因而在旅游产品设计中,采用以动为主,以静为辅的方式,突出鲜明特色。

建设峡谷漂流、自助探险运动类旅游产品,集观赏与体验为一体,倍感惊险刺激。

另一方面通过农家体验、山地休闲等体验度假类旅游产品,来突出乡村文化的内涵,“以静反衬动”,更显激情动感。

这两类旅游产品既是对比,也是弥补,形成“一文一武,一静一动”的对比景观。

(二)价格策略:

适度弹性,逐步高升

考虑到项目本身受制于规划地的容量,旅游业发展的赢利空间主要表现在系统开发和产品的精品化。

门票价格不宜太低,而且,随着开发深度的增加,其还将适度提高。

营造独特性,是支持门票价格上升的基础,避免不合理的提升门票价格,注重“稳中求胜”。

注意启动各种优惠价格形式,吸引集团消费。

比如降低旅游团体收费。

       

(三)渠道策略

特别关注旅行社渠道的建设,特别是与平江县内旅游产品结合,共同开拓旅行社渠道,争取形成长株潭城市群地区周末2夜2日游的终极目的地,是旅游开发的第一个稳定赢利区。

特别关注有企事业机关单位野外生存训练等活动。

将一些企事业机关单位纳入联系范围。

特别关注自驾车旅游俱乐部和探险运动俱乐部等社团。

另外,要注意散客市场。

(四)促销策略

在重要客源目标市场城市(如长沙、岳阳、株州、湘潭等)和通往平江的主要路段和路口设置户外广告。

户外广告主要是规划地的形象宣传画,配以形象口号,使其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及影响力。

注意通过大型活动,如每年定期举办“连云山峡谷漂流节”、“连云山溯溪挑战赛”等大型活动,启动市场,形成面上的影响。

注意与媒体的广泛合作,特别是在长株潭影响较大的湖南电视台、经济频道、湖南卫视及潇湘晨报等媒体宣传合作。

第四章 总体布局规划

一、规划布局原则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一)因地制宜原则

在空间布局和项目设置时充分考虑资源现状,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在尽可能不破坏原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好规划地内的土地资源。

(二)空间连续性原则

力求同一主题的旅游项目在空间上形成连续的不间断区域,以突出规模效应和群体组合优势。

(三)地域特色原则

在功能分区、项目创意、空间布局上充分体现本地资源特色,将优势资源开发为特色产品,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

(四)协调发展原则

完善规划地的基础设施,合理配置、规划布局规划地的旅游六要素(即食、住、行、游、购、娱),使规划地的旅游六要素协调有序的发展。

二、功能分区

来源:

平江县旅游局  作者:

  时间:

2007-01-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