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268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9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9页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9页
亲,该文档总共9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docx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总论模板

望谟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总论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黔西南州东部。

长期以来,资源、地理位置的限制是造成望谟县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资源环境和区位条件的限制导致望谟县产业的初始选择范围狭窄。

“十二五”期间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望谟县在交通条件和经济区域环境上将大幅度得以改观,随着“两高两铁”开工建设,随着“泛西江经济区域”的战略推进,望谟县区位劣势亦将转化为区位优势。

望谟生态环境优越,布依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农业经济基础好,发展工业具备一定基础条件且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5到10年,是望谟县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望谟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

遵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工业强省发展战略部署,全面贯彻落实《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文件精神,望谟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和承接产业转移,结合望谟县城的规模扩展,提出了加快规划建设望谟县工业园区“一区四园”的战略决策,依托生物资源大力发展轻工业,依托“两江一河”黄金水运航道,建设望谟物流港,打造贵州通江达海第一港,构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努力实现望谟工业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新突破。

本规划是根据望谟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由望谟县工业局委托贵州省轻纺工业设计院承担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力求在借鉴国内外先进工业园区发展经验和深入研究分析望谟工业发展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望谟县情,以分析发展产业资源条件入手,并以现场踏勘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条件为第一手资料,汇聚产业、规划、建筑、给排水、供配电、供热、环保等专业技术人员集体智慧,编制完成《望谟县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集聚发展。

充分发挥望谟县在“十二五”期间的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和要素向产业园区集中,扩大产业集群规模,提高产业园度,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上下游产业配套、集群式发展的格局。

《规划》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突出产业发展特色和优势,强化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工业污染治理和生态工程建设,提出了近期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是指导望谟县工业园区优化资源配置、推进招商引资、引导企业集聚、安排项目建设投资和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对发挥望谟县的资源组合优势,集聚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轻工业、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州的支持,对加快望谟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规划范围

望谟工业园区总体布局分为“一区四园”,分别为平洞轻工产业园区和综合服务区、乐康临港工业园区、桑郎农业产业化园区、油迈物流园园区。

“一区四园”规划布局涉及4个乡镇,总规划用地范围面积约3920公顷。

望谟工业园区“一区四园”总体布局依托“两高两铁”和西江“黄金水道”对外交通结构,遵循望谟资源分布,辐射乡镇,强化县城与乡镇的联系,凸显水陆联运优势,打造港口经济。

根据此规划原则,形成“一带”、“两轴”、“三心”、“四园”的空间布局。

“一带”即以蔗香港口,油迈码头为经济节点的西江、红水河经济带;“两轴”即连接临县城平洞园区至油迈园区余安高速公路和县规划建设的县城经乐康园区至蔗香港口的高速公路联线,此条道路可延伸至广西白色;“三心”即临近县城定位为轻工产业和综合服务的平洞产业园区,二是以蔗香望谟港港口经济为特点的物流制造业园区,三是以农业资源分布较为集中,乡镇辐射面较广的桑廊农业产业园区;四个园区的布局有效依托道路交通的建设发展,积极应对“泛西江经济区域”的发展战略,敞开面对的广阔市场的面,打开通向珠三角经济圈的门,使望谟即将具有的港口经济融入西江港口经济带;四个园区的布局将整合望谟县资源分布,辐射沿线乡镇,带动经济发展。

1、平洞轻工产业园区

位于望谟县城西北角,离县城2.5公里。

紧靠《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第6条横线余庆至安龙连线公路(从余庆、独山、平塘、罗甸、望谟、册亨至安龙的组成路段望谟出口匝道旁,和赤水经安顺、紫云至望谟的纵连线高等级公路)望谟出口匝道旁,和黄百(黄桶至百色)铁路望谟货运中间站支线以西。

规划范围包括复兴镇的八村岜赖组、五村平洞组、坝算组,地理坐标为东经105°50'~106°32',北纬24°53'~25°37'之间,规划用地面积665.82公顷,其中工业用地和综合服务区规划面积约224公顷。

规划区南接县城规划扩展区。

2、乐康临港工业园区

位于望谟县蔗香乡,距离县城33公里,距蔗香码头约19公里。

规划范围包括蔗香乡的4个村,规划用地面积1645公顷,其中工业用地规划面积约1035公顷。

规划区南接“两江一河”规划的望谟县蔗香集装箱码头。

3、桑郎农业产业化园区

位于望谟县桑郎镇,距离县城约68公里。

规划范围包括桑郎镇的2个村,是桑郎镇区规划的产业拓展区,规划用地面积925公顷,其中工业用地规划面积约626公顷。

4、油迈物流园区

位于望谟县油迈乡,距离县城17公里(余安高速望谟段)。

规划范围包括油迈乡的1个村,规划用地面积685公顷,其中工业用地规划面积约417公顷。

规划区含“两江一河”规划中的望谟县油迈码头

二、规划依据

(一)国家有关规划及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7、《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8、《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意见》(发改企业〔2007〕2897号);

9、《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10、《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

(二)贵州省有关规划及政策文件

1、《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黔党发〔2010〕12号);

2、《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大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

3、《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黔府发(2010)17号);

5、《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6、《贵州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7、《贵州省“十二五”轻工业发展规划》;

8、《贵州省“十二五”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9、《贵州省包装工业中近期(2009—2015年)发展专项规划》;

10、《贵州省综合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

11、《贵州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贵州省骨架公路网规划修编)。

(三)黔西南州及望谟县有关规划及政策文件

1、《黔西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黔西南州“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

3、《黔西南州“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

4、《黔西南州“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5、《黔西南州土地利用规划修编(2010年——2020年)》;

6、《黔西南州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7、《望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中共望谟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意见》;

9、《望谟县土地利用规划(修编)》;

10、《望谟县城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

11、《望谟县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2、《望谟县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13、《望谟县农业及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4、《望谟县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15、《望谟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

16、《望谟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17、《望谟县“十二五”电网规划》;

18、望谟县有关建立工业园区的文件。

19、《州人民政府批转州环保局关于黔西南州地面水域环境功能划类规定的报告的通知》(州府发(1996)56号);

三、规划编制总体要求、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发展、加速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按照“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和“增比、进位、突破”的要求,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工业强县战略,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体目标。

按照符合市场需求、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能够带动促进相关产业及经济优势发挥发展的基本要求,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地方特色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增加投资,扩大总量中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快望谟县工业经济的振兴与发展。

(二)发展思路

依托生物资源、区位条件重点发展“三大产业”(特色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制造加工业、综合利用及配套产业);依托“两江一河”水运航道,建设望谟物流港,凸显港口经济特色,打造贵州通江达海第一港。

着力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增强产业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着力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层次,有步骤,抓实施;搞好城乡结合,大力发展原料基地建设并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形成初加工——深加工——精加工配套的生产体系;力争在“十二五”初期建成望谟县工业园区(“一区四园”),工业经济达到有一定的规模,到2020年左右,形成具有望谟县特点新型工业化发展格局;涌现一批优秀产品、创出品牌。

(三)规划原则

市场导向,政府推动

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加强规划引导,支持先行先试,强化政策扶持,建立完善产业转移推进机制,促进各类企业及要素资源向工业园园区有序转移。

主动承接,优化升级

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推进自主创新结合起来,依托自身优势,围绕发展重点,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分工合作,错位发展

把承接产业转移与加强区域分工合作结合起来,创新合作方式,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调动承接方与转移方两个积极性,注重区域内科学布局、有序承接,促进与珠三角良性竞争、互利共赢。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把承接产业转移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既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产业承接,集聚生产要素,促进经济发展,又注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严禁国家明令淘汰的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生产能力转入,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四)发展目标

力争在2015年前形成有一定优势的产业群,基本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和临港加工制造业合理布局、相对集中、特色突出、滚动发展;并力争形成10户带动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组建2~5个具有省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工业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工业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比重达到70%;培育1—2个名特优产品,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积极融入西江“黄金水道”发展战略,通过建设望谟县蔗香集装箱码头,着力打造贵州省通江达海第一港,把望谟县工业园园区建成凸显区位和水陆联运优势(含大吨位优势)的综合物流园区,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

四、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规划期为2011~2020年;总体划分为近中期和远期二个阶段。

近中期为:

2011~2015年。

远期为:

2016~2020年。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望谟县基本情况

一、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端,是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理坐标为东径105°50′~106°32′,北纬24°53′~25°37′之间,东西跨度为69.2公里,南北跨度为79.2公里。

东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相连,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为邻,北与省内安顺地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相接壤,全县辖17个乡镇,161个村1102个村民组,2个社区。

全县总土地面积3015.4234平方公里,是黔西南州土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县。

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人口状况

望谟县是个多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布依、苗、瑶、侗、回、壮、汉等18个民族。

2009年末全县总人口314991人(户籍人口),其中非农业人口16162人,占总人口的5.13%;农业人口298829人,占总人口的94.87%,人口密度为105.58人/平方公里。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7186人,占总人口的11.81%,建制镇人口78176人。

居住在农村的人口253190人,占总人口的80.38%。

(二)经济状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经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望谟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

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3.21亿元,同比增长17.4%;工业总产值1.96亿元,同比增长7.69%,规模工业增加值为0.69亿元,同比增长0.4%。

财政总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25.6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62亿元,同比增长17.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同比增长43.4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亿元,同比增长11.23%。

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优质烤烟、粮油、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和畜产品显著增加。

到2010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2:

8:

60,已由“十五”期末的“1:

3:

2”调整为“32:

8:

60”产业结构。

交通、水利、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外交通运输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

建成了一批重点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全县各种水利工程蓄水能力达到12.295万m3。

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4.1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19.62%。

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望谟县进一步加大了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力度,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农村学校、乡镇医院和村卫生室,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加快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85元。

(三)基础设施

望谟县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条件差,目前有两条公路干线贯通县境,即紫(云)望(谟)S209公路,县境内长49公里;另一条册(亨)(独)S312山公路,县内长111公里,成为本县与省、州和邻县的主要通道。

 

第二节望谟县经济发展现状

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13.47亿元,同比增长13.2%(可比价);工业总产值2.44亿元,同比增长33.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0.15亿元,同比增长23.5%。

财政总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39.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0.83亿元,同比增长1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99亿元,同比增长94.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亿元,年均增长12.4%。

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桉树、蔬菜、蔗糖、油桐、油茶、干鲜果(火龙果、核桃、板栗等)、草地畜牧业等农产品和畜产品显著增加。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85元。

2010年全县共有桐油生产企业9家,桐油产量4689吨,总产值10108万元。

规模桐油生产企业2家,工业增加值完成1061万元,现价总产值完成4542万元,工业销售产值完成4285万元。

水泥生产企业1家,产量4.78万吨,总产值1376.97万元,增加值完成400.72万元,工业销售产值完成1389.76万元。

望谟县工业规模普遍较小,规模以下企业有页岩砖厂12家,水泥砖厂6家,砂石场12家,矿泉水生产企业1家(已停产),木材加工厂6家。

规模以上的企业基本上没有,原有的两个糖厂也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破产重组。

第三节望谟县工业园区建设条件

一、区位及地理条件

望谟县位于贵州南部,黔西南州东部,东与罗甸县接壤,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乐业县隔红水河相望,西与贞丰、册亨两县以北盘江为界,北与镇宁、紫云两自治县毗邻。

县城复兴镇是全县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距贵阳市272公里,距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兴义市161公里,距安顺市183公里,距南昆铁路八渡站130公里,距红水河蔗香码头42公里。

望谟至册亨望罗公路、望贞公路主通道的路面升级改造,全县交通逐步形成“一环一水两横三纵四连线”的大框架。

龙滩蓄水区,北盘江—红水河水运航道可疏通,沿江码头及龙滩库区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乐元、蔗香、昂武三个新建乡镇所在地和渡邑、云堡500~1000吨码头,根据《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贵州段)航运建设规划》,望谟县蔗香码头将建成1000~2000吨级货运码头,规划油迈乡拟建500~1000吨码头。

依托“两江一河”建成珠江上游水系中通道,通过水上运输,形成出海运输大动脉。

从区位及地理条件看,规划建设望谟县工业园区具有明显优势:

一是随着珠海亿顿级出海港口的打造,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将来成为真正的“水上高速公路”,望谟将成为贵州乃至西南的门户。

同时西江港航事业发展又拓展泛西江流域经济区大市场的优势,市场需求大,辐射面宽阔。

二是具有依托原料供应基地的优势,可以为发展轻工业直接提供生产原料。

三是望谟县是黔西南州的东南门户,面向“两广”,交通优势在“十二五”期间即可得以显现,可以为产品的外销提供快捷和较低物流成本的运输服务。

四是近靠望谟县城,具有较好的生产和生活配套条件。

二、工程地质和建设用地条件

望谟县地质属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两翼的一部份;北部与康滇“之”字形地质构造带末端相依,东侧与广西“山”籽形构造前弧西侧相望。

其特点是压扭性和张据性兼备,短轴褶皱,形成多处向斜和背斜。

望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斜坡地带,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中部地区海拔在800~900m左右,最高处为北部打易镇跑马坪海拔1718.1m,最低处为南部红水河出境处的打乐河口海拔仅375m(原275m已被龙滩库区水淹没),高低相差1443.1m。

县境南侧和北部为碎屑岩分布区,以中山、中山峡谷、低中沟谷和低山河谷地形为特征;县境中部以碳酸盐岩分布为主,地形以峰林峰丛洼地、溶丘洼地、溶岭山地为特点。

三、资源条件

1、农业资源

望谟县复兴镇、新屯镇早熟蔬菜生产基地获得了贵州省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8年有辣椒、茄子、白棒豆3个品种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008年全县粮食产量8.38万吨,油菜产量2610吨,肉类产量1.46万吨。

2010年粮食种植面积达54.735万亩,总产量8.4075万吨。

油料种植4.17万亩,总产量3455吨。

蔬菜种植8.93万亩(含西瓜种植面积),产量达14.91万吨。

2010年畜禽存栏量为:

牛10.1859万头、生猪存栏133232万头、山羊存栏10.6984万只、禽存栏80.8569万羽;年内出栏畜禽为:

牛1.8794万头、猪12.9868万头、羊7.2869万只、家禽82.4227万羽。

肉类总产量1.5537万吨,水产品产量3235吨。

根据《望谟县畜牧业发展规划》:

到2015年底,畜牧业要实现的目标:

1、畜禽饲养量为:

牛存栏:

15.9万头,羊存栏:

30.5万只,猪存栏:

20.3万头。

家禽年饲养量160万羽。

2、畜禽出栏量:

牛出栏:

34980头,羊出栏:

211070只,猪出栏:

21.4万头。

家禽年销售量:

178万只。

蛋产量:

1250吨。

经济林木资源:

梨桃类5083亩;杜仲154亩;花椒1277亩;板栗105979亩;柑橘1540亩;其它524499亩(主要以油桐为主)。

2009年底全县水果园面积1.638万亩,产量4966吨,品种主要以柑桔、香蕉和桃为主。

火龙果示范基地发展到550亩。

甘蔗种植面积1.2万亩,产量2.67万吨。

全县油桐籽产量达到3万吨,望谟县是全国唯一的油桐之乡,是贵州亚热带物种培育基地。

根据望谟县“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将建设12万亩无公害早熟蔬菜基地、60万亩桉树基地、发展10万亩甘蔗基地、更新改造60万亩油桐、10万亩油菜基地、发展20万亩干鲜果(火龙果2万亩,核桃4万亩,板栗12万亩,其他水果2万亩)、人工种草10万亩、改良草山40万亩的草畜基地、建设7平方公里的水产养殖基地。

2、生物及中药材资源

全县已知的植物种类有234科1037属2200余种,被列入国家一、二级珍稀植物的有70余种,其中主要中草药有387种,以灵芝菌、三七、通草、首乌、千张纸等产量较多。

全国中药材普查重点品种362种,望谟县有136种。

目前已种植黄莲、川芎、车前草等中药材基地1000余亩。

全县生物资源有农作物品种资源,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三大类。

农作物品种资源:

粮食作物品种273个,经济作物品种33个,以及水果、药材等。

植物资源:

草木本植物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有贵州苏铁、兜兰、单性木兰、鹅掌揪、红豆杉、银青、桫椤、黄杉、广东松、翠柏、榉木、香军树等59种,其中贵州苏铁保存完好,为我国15大保护物种之一,较集中分布于是东北侧22.5万亩范围内。

动物资源:

畜禽品种资源有牛、马、猪、羊、鸡、鱼;望谟县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丰富。

有岩羊、蟒蛇和穿山甲等。

野生动物中属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有蟒蛇、猕猴、虎纹蛙、大灵猫、小灵猫等。

3、水资源

望谟县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河流总长度837.8公里,全长大于10公里的有31条,水源发源于北部,以跑马坪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分别汇入清水江、北盘江、红水河,总流域面积2657平方公里。

望谟河和桑郎河为境内主要河流。

境内河流年平均径流深为487毫米,平均径流总量为13.136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15752千瓦,其中桑郎河水能理论蕴藏量占全县水能总量35.90%,望谟河水能理论蕴藏量占全县水能总量21.89%。

境内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有大量水能资源待开发。

4、矿产资源

望谟地处我国西部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之一的红水河—右江有色贵金属资源集中区内,县境内金、铅锌、硅石、萤石、重晶石等矿产有一定资源潜力,属“贵州省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五大开发规划区之一和黔西南以金、重晶石为主的规划开发分区。

矿产资源储存相对丰富,地质储量比较充足。

望谟县内共发现有铅、锌、锑、金、银、汞、磷、铁矿、硫铁矿、硫磺、冰洲石、石英、硅石、方解石、辉绿岩、萤石、质晶石等13种,其中以方解石和铅锌矿藏量最大。

其中仅金、冰洲石、饰面用灰岩三类矿产查明有资源储量或资源量。

5、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301843.99公顷,其中耕地81201.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8.42%;园地13553.37公顷,占0.080%;林地169442.73公顷,占47.73%;草地20236.14公顷,占13.18%;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667.21公顷,占1.08%;交通用地1770.96公顷,占0.22%;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7806.84公顷,占0.70%;未利用土地4164.80公顷,占7.84%。

从各类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比重来看,林地所占比重最大,交通用地最小,按比重排序为:

林地、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土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园地、水域用地、交通用地。

据土地详查资料,全县已利用土地为276219.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15%,全县未利用土地面积为23523.24公顷,占土地部面积的7.85%,农业用地面积为271958.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