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3296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docx

整理触电事故典型案例

落实安全规章制度

强化安全防范措施

触电事故典型案例

高压线下吊运作业,汽车扒杆碰线触电,电死扶绳汽车司机。

1984年3月28日下午,某厂运输车间运水泥构件,汽车吊扒升到距10千伏高压线约10

0毫米处,因承重摆动扒杆而碰触高压线,致使扶钢丝绳的汽车司机触电死亡。

这次作业违反了在10千伏高压线下作业,安全间距不应小于2米”的规定,且由非司机开车,导致悲剧的发生。

水沟焊管搭接回路线,

手脚潮湿触电命归天。

1988年7月31日上午,某厂职工子弟中学校办工厂,在承包工程的室外地沟里进行对接

管道作业的青年管工拉着焊机二次回路线,往焊管上搭接时触电,倒地后将回路线压在身下

触电身亡。

该管工在雨后有积水的管沟内摆对接管时,脚上穿的塑料底布鞋、手上戴的帆布手套均已湿透。

当右手拉电焊机回路线往钢管上搭接时,裸露的线头触到戴手套的左手掌上,使电流在回线一一人体一一手把线(已放在地上)之间形成回路,电流通过心脏。

尤其是触电倒下后,在积水的沟内,人体成了良好的导体,那时人体电阻在1000欧左右,电焊机空

载二次电压在70伏左右,则通过人体的电流70毫安。

而成人通常的致颤电流即致命电流为50毫安。

70毫安电流使其心脏不能再起压送血液的作用,所以血液循环停止造成死亡。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加之缺乏安全用电知识使年仅23岁的青工死于非命。

类似的事故还有1998年7月17日下午某厂一铆工在进行点焊固定工件作业时触电身亡。

原因是非电焊工干点焊;所用焊把末端因绝缘破损而漏电;天气高温炎热,又为保产品质量,

工作地点不能使用降温风扇,以致所穿戴的工作服、防护手套被汗湿透。

上述这些因素使入厂才一上,虚岁才20的小伙子离开了人间。

拆低压不停上方高压电,

遭电击高处坠丧落了命。

1993年11月7日上午,某厂动力外线班班长与徒弟一起执行拆除动力线任务。

班长骑跨

在天窗端墙沿上解横担上第二根动力线时,随着身体移动,其头部进入上方10千伏高压线

间发生电击,击倒并从11.5米高窗沿上坠落地面,因颅内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该动力线距1

0千伏高压线才0.7米,远小于1.2米安全距离之规定。

作业时没有断开上方10千伏高压电;作业者又不系安全带;下方监护人员是一名上班才两个月的徒工,不具备工作监护资格。

系列的违章,结果丢掉了班长宝贵的生命。

导线跨接保险座留下隐患,

定保小修不验电触电身亡。

1996年9月7日上午,某厂动力车间变电班,在对三分厂2号分变电所进行小修定保时,

拉下10千伏高压负荷开关,听到变压器的声响停止,以为已经断电,作业者爬上高压侧准备清扫母排,当即被电击倒在三根高压铝排上丧命。

原来在1996年元月8日凌晨该高压负

荷开关B想保险管爆裂,上支座被烧坏,变电班副班长和车间电力调度在现场商议决定由副班长用导线将保险管下.支座与高压铝排直接连通。

事后既没有向车间汇报,也未作正规处理,此次作业,虽拉下高压负荷开关,但经B相仍形成通路,以致作业人员被10千伏高压

电死。

用导线跨接保险座这一临时措施,历经8个月之久仍未消除,留下隐患,此次作业时

既不拉油开关,又不验电,也不挂临时接地线,就冒险作业,为此一名刚毕业分配入厂的中

技生丢掉了年轻的生命。

无独有偶,1984年3月22日下午,某厂电工在拆除配电六所已被击穿的10千伏电缆头

时,见柜内从二所来的另一线路的开关呈断开状态(高压柜内双路供电,从二所来的电缆头

实际带10千伏高压电),就凭判断违章作业,遭电击,致灼伤。

女工程师独自闯禁区,

高压击穿瞬间成火人。

标,超越了安全距离而导致放电烧伤实不应该。

类似事故还有。

1995年11月14日(厂修日)上午,某厂110千伏变电站站长,可谓电站权威”为乘110千伏停电时间更换当日停电操作中被拉断的214隔离开关操作机构座,

在独自进入214高压柜(柜顶备用10千伏母排在运行中)时,隔离开关因触动而合闸,只身在三相10千伏高压包围之中,被放电电弧烧伤,一上月后左臂截肢致残。

架梯登咼忽视安全间距,

电工老手触电命归九泉。

1996年8月25日,某厂电试班,在理化处分变电所变压器室小修定保,明知6032刀闸

带电,班长却独自架梯登高作业,本梯离6032刀闸过近(小于0.7米),遭电击从1.2米高

处坠落撞击变压器,终因开放性颅骨骨折、肋骨排列性骨折、双上肢电灼伤等,抢救无效死

亡。

老电工忽视了人体与10千伏带电体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不小于0.7米之规定,而且一人作业,无工作监护,违章作业葬送了自己。

电工(高、低压)作业、电焊作业都是特种作业。

国家规定特种作业人员都必须经过安全知识、操作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持证上岗。

触电事故,重者死亡,轻者致残。

在所收集的9例触电事故中,有6例死亡,占66.7%,3例重伤占33.3%。

可见触电事故都要危及作业者的生命,因此,预防为主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预防触电的措施,有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

技术措施主要有:

安全电压、自动断电、保护

接地、保护接零、加强绝缘、间隔屏障等。

上述案例中不做临时接地线,电焊机二次回路

线绝缘坏损,作业人员进入禁区而失去了间隔屏障等,导致触电事故发生。

组织措施主要有:

作业人员要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上述案例中管工、铆工不穿绝缘鞋、不戴电焊手套进行电焊是造成触电事故的原因之一;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考试、持证上岗;

检修电气设备、设施、排队电气故障作业,必须办理停电申请,有双路供电的要同时停电,停电后还要当场验电,做临时接地线、挂警示牌;带电作业或在带电设备附近工作时,应设

监护人,监护人的安全技术等级应高于操作人,工作人员应服从监护人的指挥,监护人在执

行监护时,不应兼做其它工作等。

这此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生产责任制中都有明文规

必要的技术措施与组织措施是安全生产的保障,也中保命措施。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

生产责任制是用鲜血写成的,是科学与经验的总结,违者必将事故临头,所谓愚者用鲜血

换取教训,智者用教训避免流血”说的就是违章与遵章的不同结果。

一起电弧烧伤事故

2000年11月4日,安徽省某化肥厂合成氨车间碳化工段发生了一起维修人员被电弧灼伤

的事故。

事故的损失虽然不大,但鉴于电流致人伤害的严重性,这起事故在人们的心头掀起

的波澜却久久难以平静。

、事故经过

11月4日上午,碳化工段的氨水泵房1#碳化泵电机烧坏。

工段维修工按照工段长安排,

通知值班电工到工段切断电源,拆除电线,并把电机抬下基础运到电机维修班抢修。

16时3

0分左右,电机修好运回泵房。

维修组组长林某找来铁锤、扳手、垫铁,准备磨平基础,安

放电机。

当他正要在基础前蹲下作业时,一道弧光将他击倒。

同伴见状,急忙将他拖出现场,

送往医院治疗。

这次事故使林某左手臂、左大腿部皮肤被电弧烧伤,深及II度。

二、事故原因

事故发生后,厂安全部门立即组织电气、设备相关技术人员到现场检查,确认:

1、电工断电拆线不彻底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电工断电后没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将保

险丝拔除,将线头包扎,并挂牌示警。

2、碳化工段当班操作工在开停碳化泵时,误将开关按钮按开,使线端带电,是本次事故的诱发因素。

3、电气车间管理混乱,对电气作业人员落实规程缺乏检查,使电工作业不规范,险些酿成大祸,这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4、个别电工业务素质不高。

三、防范措施

1、将事故处理意见通报全厂。

在全厂掀起学规程、懂规程、严格执行规程的技术大练兵活

动,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为防范类似事故创造条件。

2、厂安全部门加强检查,对电气作业中断电不彻底、不挂牌的违章行为,一经发现,予以5

0~100元的罚款,并到厂安全部门学习1周。

3、建议厂职教部门在职工教育中,注意维修工的充电”问题,以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起触电事故的分析与思考

2000年7月10日,河南省某化工厂发生一起触电事故,1名青工脚踏在电动缝包机电缆

线接头上,被电击跳起1m左右,重重摔倒,经抢救未造成死亡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0年7月10日上午,农民临时工韩某(21岁)与其他3名工人从事化工产品的包装

作业。

到10时,班长让韩某去取塑料纺织袋,韩某回来时一脚踏上盘在地上的电缆线上,触电摔倒,在场的其他工人急忙拽断电缆线,拉下闸刀,一边在韩某胸部乱按,一边报告领

导打120急救电话。

待急救车赶到开始抢救时,韩某出现昏迷、呼吸困难、脸及嘴唇发紫、血压忽高忽低等症状。

现场抢救20分钟,待稍有好转后送去医院继续抢救。

住院特护12天,

一般护理3天后病情稳定出院。

花费医疗费8000元。

二、事故原因

安全管理人员得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并对事故现场进行了保护。

现场调查发现:

1、缝包机的电缆线长约20m,由3种不同规格的电缆线拼接而成,而且线头包裹不好。

查电缆线的质量,均属伪劣产品;

2、事故现场未见触电保安器;

3、当时因阴雨连绵,加上该化工产品吸水性较强,电缆粘料潮湿,又由于韩某脚上布鞋被水浸透,布鞋的对地电阻实际等于零。

三、事故的思考

1、根据以上的事故调查情况,对该车间主任及部门职工进行询问,回答早已上报电缆更换及触电保安器配置的计划,但被领导答复为没钱”未及时整改,也未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监控,一拖再拖,由事故隐患变成事故。

2、分析当时的情况,如果安装有可靠的触电保安器,在电缆潮湿的情况下,触电保安器的

开关可能根本合不上,根本不可能发生这起事故。

即使开关能勉强合上,湿透的脚踏到线头

上,触电保安器的动作电流肯定会超过数倍而断电。

3、事故发生后该车间进行了认真的整改,更新了电缆,配置了触电保安器,科学地安排了线路,仅仅投资150元。

四、问题的严重性

1、为什么仅投入150元就能解决的问题,一上悬而未决?

为什么一提整改隐患就没钱”

而去花那不光彩的8000元呢?

为什么总是出了事故才接受教训,长一智”必须吃一堑”

呢?

说到底是安全生产的糊涂观念、麻木不仁的思想在作怪!

安全第一”说的是一套,做的

是另一套!

2、原化工部颁布的《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中的生产区内十四个不准”第十三条明确

规定:

未安装触电保安器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这条规定肯定是用无数生命的代价

和教训总结出来的。

我们常说要加强安全学习,增强安全意识,那么谁不注意安全学习,谁

的安全意识最差?

安全生产工作靠谁?

五、长远防范

1、事故发生后,该厂安全部门组织有关科室、车间、讨论投入150元与住院治疗费8000元

之间的关系;8000元能买多少电缆和保安器;

2、结合年度全员安全考试,发动全厂职工讨论这起事故的教训及发现隐患与整改隐患的重

要性。

检修行车不戴安全带丢性命

2001年3月24日上午,鄂西山区的某化工集团公司黄磷车间机修工曹某在一检修10吨行

车时,没有戴安全带,致使从20m的高空坠落,当场身亡。

事故发生后,公司及时组建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处理死者善后事宜。

经调查此次事

故纯属曹某没按要求系戴安全带违章造成的。

违规用电酿成惨剧

汕头市建安集团公司触电事故

一、事故基本情况

1997年12月21日,在汕头市建安集团公司承建的天河北路光大银行大厦工地,杂工陈

苛发现潜水泵开动后漏电开关动作,便要求电工把潜水泵电源线不经漏电开关接上电源,起

初电工不肯,但在陈的多次要求下照办。

潜水泵再次启动后,陈拿一条钢筋欲挑起潜水泵检查是否沉入泥里,当陈挑起潜水泵时,即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操作工陈某由于不懂电气安全知识,在电工劝阻的情况下仍要求将潜水泵电源线直接接到

电源,同时,在明知漏电的情况下用钢筋挑动潜水泵,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电工在陈某的多次要求下违章接线,明知故犯,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

因。

三、事故主要教训

1、必须让职工知道自己的工作过程以及工作的范围内有哪些危险、有害因素,危险程度以

及安全防护措施。

陈某知道漏电开关动作了,影响他的工作,但显然不知道漏电会危及他的人身安全,不知道在漏电的情况下用钢筋挑动潜水泵会导致其丧命。

2、必须明确规定并落实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特种作业危险因素多,危险程度

大,不仅危及操作者本人的生命安全,本案电工有一定的安全知道,开始时不肯违章接线,但经不起同事的多次要求,明知故犯,违章作业,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没有负起应有的安

全责任。

3、应该建立事故隐患的报告和处理制度。

漏电开关动作,表明事故隐患存在,操作工报告

电工处理是应该的,但他不应该只是要求电工将电源线不经漏电开关接到电源上。

电工知道

漏电,应该检查原因,消除隐患,决不能贪图方便。

四、评述

同本案相似的违章操作很常见,如当保险丝烧断时用铜线代替保险丝,冲压机的双手控制

影响操作速度时将其中一个短路,改为单手控制,等等。

违章的种类很多,后果都很相似,导致死亡事故或者重伤事故。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和安全性不断提高,为安

全生产提供了好的基础,但违章操作仍然是目前事故多发的主要根源。

由此可见,设备和生

产技术的高科技不能代替或弥补职工的低素质,更不能代替或弥补管理的低水平。

使职工能

安全地操作器械,是每个单位长期而艰巨的安全生产任务。

很多单位通过完善操作规程和工

作标准来规范职工操作行为,无可否认,这是必须的,而且是好经验,但仅仅如此,还是不够的。

操作行为受很多因素影响,重要的是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念和预防为主的思维方式。

如果职工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好的行为规范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纸空文,

如果职工不知道如何防止事故发生,行为规范也只不过是教条和形式,结果都是职工没有按

行为规范的要求去操作。

正如本案例的情形,当漏电开关动作影响操作,他们就不用漏电开关。

也如很多职工那样,当不允许用铜丝代替保险丝时,他们就用铁丝代替保险丝。

很多经验表明,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念,预防为主的思维方式是他们遵守行为

规范的重要保证,而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因此,应该将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念,预防为主的思维方式和尊章守纪的行为规范作为整体内容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训练。

使职工从要我安全”转变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只要持之以恒,避

工的安全素质就会不断提高,事故就能不断减少。

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如何实施风险管理

1、检修中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石油化工管理的必要性

石油化工装置检修,是石油化工企业各类事故的高发期和多发期,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

点。

从某厂1985年发生的12起重大事故来看,在检修过程发生事故的概率很高,达91.7%。

检修作业事故多发的原因有:

一施工检修作业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比较多,作业者往往

对作业环境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容易产生麻痹思想,且作业点多面广,安全管理有一定难度,

用常规的安全管理方法很难起到作用。

二是当前企业都实行两年一修”、三年一修”、甚至

四年一修”企业增效压力大,施工检修时间紧、任务重,往往摆不正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质量与进度的关系,安全工作容易被忽视,必要的安全措施往往被省掉。

三是缺乏有

效的安全监督。

在石油化工装置检修中,如果不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势必影响检

修进度,甚至发生重大事故,给企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

如何规范检修的安全管理,是摆在

企业经营者和安全工作者面前的一上重要课题。

健康与环境(HSE)管理体系是当前国际上一套通行的管理模式,目前已成为石油、石化行业实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长期方针和目标。

中油股份公司已发布了相关标准,独

山子石化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其取得的绩效是显著的,成为中油股份公司第一家通过职

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单位。

风险管理是HSE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在石化装置检修中实

施风险控制,实施模式化管理,是避免和减少健康安全与环境污染事故,控制和减少风险的

有效手段。

风险管理就是采用一定的安全系统工程评价方法,根据企业及同类装置以往发生

的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对检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危害进行识别和评价,制订风险削减措施及

预防处理对策,以及相应的应急反应计划,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培训。

在检修项目施工中对

照相应的风险评价内容及措施进行检查和监督。

2、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

2.1建网立制

公司、直属单位、基层各车间都制定了检修施工安全管理网络,内容包括安全组织机构、

总体项目、子项目及项目负责人并要求施工作业单位成立相应管理网络。

完善了从公司、厂

部、车间、作业班组的风险管理体系。

同时完善了各项检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级检修安

全责任。

为落实各基层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炼油厂制订了第一责任人事故创零”

挂牌考核办法。

加大了正职领导安全管理绩效的奖惩力度,在厂大门设立了事故创零,落

实领导安全责任榜”,在大修指挥部悬挂曝光台,2天一期曝光。

检修期间实施全员风险抵押金,责任到人,考核到人。

重整加氢装置四合一加热炉改造重点项目,炼油厂厂长还与车

间签订了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责任状,将压力传递到每一职工。

施工作业甲乙双方要签订安全

责任合同,明确责任。

通过合同约束,甲方为施工单位作业提供安全平台,乙方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

22实施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

甲方对检修项目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确认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要对工程图纸审查、施工过

程监督、竣工验收、项目投用全面负责,由上级部门进行项目评价,并对实施结果奖惩兑现。

在检修过程中项目经理对所管辖的项目区域进行定期检查,要求落实相应施工安全预案。

解决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危害识别和评价有困难的问题,我们对所有参加施工单位

的安全技术人员进行2次培训,基本掌握了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一些常用方法,并要求基

层车间积极配合施工单位共同识别和评价施工中的危险因素,制定施工安全预案。

对检修项

目分3个层次,实施风险管理。

有6项作业项目由施工单位、车间共同进行危害识别和评价,相关部门审核并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

有315项作业项目由施工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评价,

项目经理和车间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并监督安全措施的落实。

有1700多个车间自修项目,

根据危险作业类别及危害严重度,确定122项需要进行风险评价的项目,用LEC(—般作

业危险评价)法进行评价,制订风险削减措施和应急反应计划。

对一般常规作业,制订普通

施工作业安全预案,下发到各作业组进行讨论、修改,由车间评价小组进行审核。

某安装公

司拆除加氢压缩机房梁、柱的施工方案时,发现采取用缆风绳固定梁、柱,底部用风镐破碎

基础的方案受到施工作业环境限制,坍塌的风险较大,依靠施工作业操作因素控制,不能将

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改用吊车固定为主,缆风绳固定为辅助的施工方案,降低了风险。

重整加热炉B234钢结构在吊装前进行试吊,发现首部钢丝绳比计算短60cm,造成B234钢结构一边高,一边低,钢丝绳受力不均匀。

为保证吊装的安全性,决定延迟吊装时间2小时,更换钢丝绳。

风险识别和评价在施工现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2.3强化安全教育和培训

首先,加强了对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培训。

炼油厂组织了1期由全体车间主任、书记参

加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知识培训班。

分析了近几年来全厂检修期间发生的各类事故,指出了检修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安全认识。

其次,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分别进行了特殊工种人员培训、设备鉴定

培训、检修安全技能、现场作业安全知识培训。

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大大提高,为检修安全提供了有力保证。

第三要严格检修外来作业单位人员的安全教育。

对外来施工单位,公司先进资格审核,审

查其健康、安全、环境表现是否符合公司的要求。

对合格者颂以施工安全许可证”。

施工单位进厂施工必须到各分厂安全部门进行全员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厂证,并在各分厂交纳一定数量的安全风险抵押金。

2.4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风险管理重在落实。

我们加大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做到三个清楚、四个必查”,即:

对车

间的检修项目要清楚,对检修项目中的安全预案要清楚,对装置各部位的安全管理等级要清

楚;停工验收时必须对检修项目的安全预案进行检查验收,必须对检修中各类作业票的安全

措施进行现场检查,必须加大对施工作业违章、违纪现象的检查力度。

在检修项目施工前要对施工作业人员交代施工安全措施,作业小组负责人要对施工项目安全预案中的各项安全防

范措施逐一检查确认。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作业现场监督检查,对施工安全预案落

实情况进行抽查。

3、实施效果

2000年大修,通过实施检修风险管理,参加检修作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安全技能增

强,预防措施落实情况普遍较好,检修作业人员切实做到三不伤害”。

与近几年检修相比,

违章现象减少了70%,未发生重大事故。

完成了杜绝重大事故,减少和避免一般事故的大检修安全工作目标。

重整加氢装置改造创全国同类项目时间最短,安全检修无大小事故的好

成绩。

通过对施工作业实施风险管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素质明显得到了提高,车间

和施工单位都掌握了系统的科学分析方法,在预防上做工作,下功夫,检修安全管理水平上

了一上新台阶。

事故案例

618开关由于负荷侧电缆短路保护拒动使机组出线跳闸

一、事故经过

2003年7月13日,4#、6#炉,2#、3#、4#发电机,1#、2#主变,热大I、II回出线运行。

在17时40分,中央信号屏光字牌闪亮随即熄灭,剩下I、II段“低电压保护回路断线”光字牌。

2#发电机

“发电贡负荷”光字牌亮并跳闸。

3、4#发电机的有功表和三相静子

电流表在全刻度摆动,随即相继跳闸。

到保护屏处检查1、2#主变,

热大I、II回末关由于“差动和过电流保护动作而跳闸。

6KV升压站

600母联开关也跳闸。

发现618开关保护屏显示动作12次。

此时厂用电已丢失,柴油发电机自启动正常,保证备用给水泵、润滑油泵、盘车的正常供电。

电气值班长张XX到35KV、6KV升压站配电室检查发现1、2#主变、热大I、II回、3513、3522、开关、600母联开关在跳闸位置,没发现有何异常现象并汇报班长高XX。

电气值

班员张XX和杨XX到6KV升压站将拒动的618开关手动打跳,并拉出间隔后合上600母联开关,到35KV配电室合上热大I回3513开关、1#主变的高低压侧开关进行反送电来恢复厂用电。

全面检查35KV配电室、6KV升压站、2#、3#、4#发电机的所有开关,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后汇报值长高XX。

二、事故原因

1、618开关负荷侧电缆长期运行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使电缆短路爆

炸而引起着火。

2、电缆接头密封不好受到外力的挤压而使绝缘皮破损,引起绝缘下

降。

3、618开关跳闸线圈断线或保险熔断使跳闸回路不通而拒动。

4、618开关机构犯卡或操作电压低而拒动。

三、暴露出的问题

1、开关投运前,未做拉合闸试验。

2、保护整定值相互不匹配,出现越级跳闸现象。

3、巡回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问题。

四、防范措施

1、开关投运前,应做开关的拉合闸试验并做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