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3424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全册.docx

浙美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

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陈琳时间:

年月日

课题

1、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

难点:

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教学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中国画颜料、水粉颜料等绘画材料可任选一种(教师)各种春天的图片资料、范画、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等。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让学生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

2.感受与想象。

(1)听:

乐曲《春天在哪里》。

提问:

听懂了吗?

你知道这首歌主要歌唱了什么?

你喜欢春天吗?

为什么?

出示课题:

《春天来啦》。

(2)忆:

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

谈谈你印象中的春天。

如:

天——蓝蓝的;水——凉凉的;风——轻悄悄的;草——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花——粉粉的、粉黄的、粉白的、粉红的……柳树暴出了嫩绿的芽……

(3)看:

MTV《春天在哪里》。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与你记忆中的是否一样?

(4)想:

你还看到过哪些春天的景象?

引导学生讨论补充,使学生认识到桃花、绿柳、油菜花、燕子等都是春天景象的代表,是春天的象征。

(5)看:

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3.思考与表现。

(1)春天有哪些主要色彩?

(看书上的色彩组合,或以课件展示色彩,让学生自由选择。

)先让学生大胆说出春天的色彩,接着小组进行分析讨论。

(2)课件展示不同季节的画面,通过对比说出它们之间的色彩有什么不同。

(3)尝试表现:

按自己的意愿画出春天的色彩。

(4)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分析不同材料、不同表现方法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如:

用哪些主要颜色来表现春天?

用什么材料?

用什么方法?

你能创造新的方法吗?

4.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春天。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辅导要点:

(1)色彩整体倾向;

(2)表现方法。

6.作业展示,互评小结。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陈琳时间:

年月日

课题

2、处处有鲜花

教学目标

1.尽可能地认识各种各样的鲜花,明白鲜花对美化生活的作用。

2.初步学习花的简单画法,能运用不同色彩来描绘自己喜爱的花。

3.进行爱花护花、美化环境的教育,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美好的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爱的花,抒发对鲜花的赞美之情。

难点:

启发学生灵活运用表现技法和创造各种方法来大胆表现鲜花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花的构造、形态和色彩,收集花的图片资料,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教师)收集花的图片资料、范画及学生的优秀作品,准备花的道具及各种绘画颜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出示花的图片(或真实的鲜花),提问:

“同学们,你们还在哪儿见到过鲜花?

”“不仅大自然里有,荷塘里有,我们家的庭院里也有……我们生活中处处有鲜花。

”揭题——《处处有鲜花》。

2.分组讨论。

(1)提问:

鲜花为什么惹人喜爱?

鲜花对美化生活有什么作用。

(2)小结:

鲜花形美、色鲜,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3.观察鲜花,认识结构。

(1)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花的构造、叶的形态,让学生明白花一般由花蕊、花瓣、花托、花梗、萼片等部分组成,不同的花各部分形态各异。

(2)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观察能力。

4.分析表现方法。

(1)让学生上台自由板演鲜花,师生共同分析画法。

(2)归纳画法:

先画花蕊,再画花瓣,从中心入手,向外展开,接下去画枝添叶,最后涂色。

5.欣赏大师及同龄人的作品(书上或课外收集的)。

(1)仔细分析大师作品与学生作品有什么不同,说一说更喜欢哪件作品及喜欢的原因。

(2)思考:

美术作品与摄影作品有什么不同?

对你有什么启发?

6.作业与辅导。

(1)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独一无二的鲜花。

要求学生表现花的时候,不要过分追求逼真,应发挥想象力,大胆动笔画。

(2)教师巡视中多鼓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评价与拓展。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3、彩蝶飞飞

教学目标

1.认识蝴蝶的基本构造、对称特征及纹饰特点。

2.通过做做、玩玩,学习纸蝴蝶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

3.培养按程序学习、制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用对称的方法剪纸蝴蝶。

难点:

做出式样、纹饰独一无二的纸蝴蝶。

教学准备

(学生)32开大小的白卡纸、色卡纸、彩色水笔、废纸盒、剪刀(教师)各种式样的纸蝴蝶若干只、各种蝴蝶图片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检查课前准备,安定情绪。

2.演示范作,引入课题。

(1)“你见过蝴蝶吗?

什么样子的?

它有什么漂亮的颜色?

看一看,老师这里有几只蝴蝶,好看吗?

”(教师演示范作。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蝴蝶。

3.范画分析。

纸蝴蝶为什么会飞呢?

(仔细观察纸蝴蝶。

)由于两边剪了两个小洞,手指套入小洞一紧一松,纸蝴蝶的翅膀就扇动起来,多有趣!

4.示范制作。

(1)分析蝴蝶形状的对称特征。

示范对称折剪蝴蝶图形:

①将纸对折后画上半只蝴蝶的轮廓线,蝴蝶的身体中线必须与折叠的中线重叠;②沿轮廓线剪下,注意别忘记剪触角;③用剪刀头剪两个小洞,大小以自己手指刚好能伸进为宜。

(2)欣赏各种蝴蝶图片,分析蝴蝶花纹造型特征。

示范画蝴蝶花纹:

可用小圆点、瓜子形、曲线、短线装饰纸蝴蝶,花纹、颜色两边须一致。

5.作业要求。

(1)制作一只自己喜欢的蝴蝶。

(2)对画得快的学生可要求正反两面都配上图案;要求学生将剪下的废纸装入废纸盒中,保持桌面整洁。

6.玩玩比比。

让学生拿着纸蝴蝶玩耍,比一比谁做的纸蝴蝶最漂亮,“飞”得最灵活;也可要求学生将做好的纸蝴蝶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玩。

教学反思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4、剪花边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花边图案的基本知识和剪花边的方法。

2.追求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美的能力,养成刻苦、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3.用剪好的花边纹样美化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花边图案的绘制技能,能独立描绘出较美观、大方的花边纹样,从中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难点:

解决花边的连接问题及图式变化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彩纸和剪刀(教师)多种花边图案和纹样、各种运用花边的实景图片。

教学过程

1.欣赏激趣。

(1)展示各种彩纸剪成的二方连续纹样。

(2)让学生找到花边的排列组合规律,激发学生学习花边制作的兴趣。

2.联系生活。

(1)提问:

你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花边图案?

装饰在哪些地方?

(2)引导学生参看书本上的图片,了解花边的悠久历史。

(3)针对学生的各种回答,教师及时作适当的小结、提示与鼓励,以鼓起学生继续发言的勇气。

3.组织讨论。

(1)提问:

花边还可以怎样排列组合呢?

引导学生掌握花边图案的构成知识。

(2)出示多个同种的单独纹样,发动学生在磁性黑板上进行花边组合。

如提问:

同学们,老师准备了这样多的单独纹样,看谁最会动脑筋、想办法,组成一条漂亮的花边?

谁能变动一下连续排列的规律,又变出一条更美观的花边?

谁能再动一动脑筋,再变出一条更好看的花边?

(3)从学生的排列组合中,教师及时作归纳,引出花边构成的基本规律。

4.小结、提示。

“从同学们在黑板上组成花边的过程中,我们懂得了剪花边的规律,掌握这些知识,就可以用这些新方法剪出各种各样美丽的花边图案,用它们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5.布置作业。

用彩纸剪一条漂亮的花边。

6.展评、延伸。

(1)每组推选几位同学,用花边美化黑板报,最后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获得黑板报美化优胜奖。

(2)课后请学生思考:

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绘制?

除了直接用剪刀剪之外,还可用什么方法呢?

老师可以提供范例予以提示:

如用手绘、用印模印、用复写纸画、用彩纸剪等。

教学反思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5印印画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在树叶上较均匀地涂色并印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对拓印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树叶的形、色、纹之美,巧妙利用树叶组合成各种图形创造表现,进一步理解造型表现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验树叶正反面拓印、组合及添画的乐趣。

难点:

树叶的组合变化、联想,颜色的涂抹变化。

教学准备

(学生)各种树叶、水粉颜料、笔、擦手用的小毛巾

(教师)各种树叶、拓印的范作及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联系旧知,揭示课题。

(1)让学生回忆第3册的《指印的联想》一课,展示相应的作业,激发学生拓印的欲望。

(2)揭题——《印印画画》。

2.引导观察。

(1)提问:

你们收集的树叶有哪些不同之处?

让学生从形状、色彩、纹理等方面去观察评说。

(2)提问:

树叶的正反面纹理有什么不同?

(正面凹、反面凸。

)分别用正反面拓印会有什么不同?

(辨析书上前两幅图的异同。

(3)我们已经学会用手指拓印的方法,那么,你能不能想象出用树叶拓印的方法?

(参照书中的操作图示,师生共同探讨拓印步骤,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拓印的方法。

3.尝试探趣。

(1)学生分组活动。

让学生用树叶蘸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在铅画纸上按印,体验按印的乐趣,并细心体验不同树叶纹理及不同按印(正面、反面)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2)根据拓印的图形,鼓励学生联想、添加组合成新的形象。

4.作业练习。

(1)欣赏优秀的树叶拓印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2)作业要求:

用树叶拓印,并添画成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5.创作辅导。

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

6.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6、倒影

教学目标

1.认识对印的基本知识,掌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感受对印的乐趣,培养对对印学习的兴趣。

3.学会观察、欣赏、创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索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技法。

难点:

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

教学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和笔等作画工具材料

(教师)表现倒影的图片和作品、水粉颜料和笔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欣赏作品。

(1)仔细观察《山山水水》、《饮水的熊》、《丹顶鹤》等作品,教师提问:

它们有什么特点?

(对称)这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什么情景?

(水中倒影)

(2)揭题:

《倒影》。

2.分析作品。

请学生动脑筋想一想:

它是怎么画出来的?

用了什么颜色?

用了什么新技法?

3.示范小结。

(1)教师示范对印全过程。

(2)参照书上图示的对印步骤,师生一同小结。

4.激发思维。

(1)在你的脑海中,还有哪些美丽的倒影呢?

(桂林山水、孤帆远影、朝霞晚月……)

(2)书上的作品对你有什么启发?

(3)《山山水水》这幅作品上下两部分有什么不同?

对你有什么启发?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大胆表现喜欢的景物,教师从主题内容、色彩搭配上予以指导。

6.交流展评。

(1)学生相互交换作业,相互介绍作品。

上台把自己喜欢的作品介绍给全班同学,再由教师小结。

(2)课后思考题:

还可以用什么新材料来对印?

教学反思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7印象人

教学目标

1.了解拓印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进行油画棒磨印、油彩拓印的练习,初步了解纸版画。

3.用撕纸拼贴的方法制作人像,感受拓印画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磨印、拓印的技法。

难点:

解决撕纸人像的拼贴次序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油画棒、夹子等工具材料

(教师)磨印作品若干件、撕纸拼贴小孩头像范作两幅、油画棒、订书机等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

(1)让会“印钱”的学生上台演示。

(2)教师总结:

“这种把硬币放在纸下,再用铅笔把它印出来的技能,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拓印。

2.欣赏范作,激发兴趣。

教师先出示拓印画,再出示撕纸的范作,让学生观察比较两者异同。

3.教师示范。

(1)先撕纸拼贴好一个小孩头像。

(2)在头像作品上盖上一层白纸,用手压住纸或用夹子夹好,再拿油画棒在白纸上均匀涂色。

(3)用摆涂法涂色,要有顺序,轻重均匀一致,直到头像完全显现。

(4)几种不同方法的磨印处理:

①单色磨印。

②多色磨印。

③纸面上先平涂一种较淡的颜色,再磨印。

④磨印后再在上面喷色。

4.作业要求。

撕纸拼贴小孩头像并拓印画面。

5.讲评作业。

展示学生代表性作品,表扬拓印清楚的作品,对模糊的拓印作品作原因分析,如:

摆涂时线条太稀太轻,头像没有完全显现;摆涂轻重不均匀;纸张移动造成头像错位。

6.课后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收集剪纸作品,或有浮雕装饰的实物,如硬币、茶垫、纪念章等,盖上白纸进行拓印。

教学反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7印象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拓印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进行油画棒磨印、油彩拓印的练习,初步了解纸版画。

3.用撕纸拼贴的方法制作人像,感受拓印画的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磨印、拓印的技法。

难点:

解决撕纸人像的拼贴次序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夹子等工具材料

(教师)撕纸拼贴人像拓印范作两幅、水粉颜料、水粉笔、夹子、油彩、滚筒、订书机等

教学过程

1.展评揭题。

(1)展示学生磨印的优秀之作,作进一步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出课题——继续学习拓印。

2.分析范作。

展示拓印作品。

提问:

它与磨印有什么异同?

(都需要印模,印法不同。

3.示范拓印。

(1)介绍拓印的基本工具材料和它们的作用。

(2)设计制作印模(拓印稿)——撕纸拼贴一个人像。

(3)基本拓印过程。

在撕贴好的人像作品上盖上一层纸,用夹子夹好或订书机订好。

调好颜料,掀开覆盖在印模上的纸;再在印模上需要拓印的部位涂上水粉颜料(或油彩),注意涂的部位不宜太多,以免颜料干透无法拓印;重新覆上纸,用手压印或用磨子印。

重复以上程序,直到人像完全印好。

4.学生作业。

(1)欣赏书上优秀学生作品。

(2)作业要求:

个人或小组合作,撕纸拼贴人像并拓印画面。

5.展评延伸。

(1)让学生展示作品,作自我评价。

寻找拓印清楚的原因,对磨印模糊的作品也作出分析,如:

颜料太稀,人像拓印不明显;纸张移动造成人像错位。

(2)展示另外几种用不同拓印方法印制的作品,并简要讲解制作方法

教学反思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8、可爱的猫咪

教学目标

1.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相关知识。

2.大胆运用各种表现方式描绘猫,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美好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激发学生的想象,表现千姿百态的猫。

难点:

组织画面,表现自己独特的创意。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猫,准备颜料、色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师)各种小猫图片、示范作品、常用的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喜欢它们。

2.摹声激趣。

让学生模仿小猫“喵……喵……”的叫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3.回忆交流。

(1)回忆:

你家养过猫吗?

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猫?

听到过哪些有关猫的故事?

你认为猫可爱吗?

(2)学生分小组交流和汇报。

4.观察分析。

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1)猫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

(头部、躯干、四肢、尾巴等。

(2)猫的头部由哪几部分组成?

各有什么作用和特点?

(3)你见到过的猫的毛色是怎样的?

(4)猫的坐、卧、行、走等动作有什么变化规律?

(学板演,师生归纳。

5.欣赏感悟。

(1)展示猫机灵、可爱的图片资料,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表现欲望。

(2)展示潘天寿、黄胄等画家的作品,体会把猫画好的关键。

(3)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分析其不同的造型与表现方法,激活学生思维,鼓励创造。

6.练习体验。

(1)作业要求:

用画或剪贴等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可爱的小猫咪。

(2)教师从构图、主题、情节、色彩等方面予以指导。

7.交流评价。

(1)给自己的作品编好小故事,小组间讲述交流。

小组评出优秀作品,予以全班展示。

(2)课后鼓励学生自编与猫有关的连环画。

教学反思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9、老牛和小牛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

2.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在一起的场面。

3.培养敬老爱幼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画出老牛与小牛的不同特征。

难点:

能表现出老牛和小牛之间的亲密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色纸等工具材料

(教师)准备有关牛的图像资料,可在课前组织学生参观奶牛场,观察牛的特征及活动,制作牛身和小、中、大牛头的纸板平面教具

教学过程

1.观察牛,找特征。

(1)引导学生观看牛的图像资料或幻灯片,初步了解牛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2)让学生回答:

你认识哪几种牛?

这些牛分别有哪些主要特征?

2.模仿牛,找关系。

(1)引导学生模仿牛的动作和叫声,初步了解牛与人类的关系。

(2)提问:

你能模仿牛的动作和叫声吗?

你喜欢牛吗?

牛有什么用处?

3.牛的大小、动态和色彩。

(1)大小: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牛的各部分纸板平面教具,让学生组合成老牛和小牛。

(2)动态:

请学生将牛头摆出各个不同的朝向,让学生观察它的角、眼、嘴、鼻发生了什么变化。

(3)色彩:

牛身上的花纹有单色的,也有黑白相间的。

学生可画出牛的真实色彩,也可以任意选择颜色来画。

4.亲密关系的表现。

鼓励学生想象出老牛和小牛其他的亲密场景,如:

一同嬉水,争草吃等。

5.作业要求。

表现老牛和小牛的不同特征及它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6.作业讲评。

(1)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选学作品的内容。

(2)课后扩展:

了解和表现斗牛等情景。

教学反思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10、奔跑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动物站立时和奔跑时的不同形态,了解动物奔跑的特征。

2.学习表现动物的奔跑动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启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大胆作画,使画的动物都像是在奔跑。

难点:

动物奔跑时四肢交替运动的表现。

教学准备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色纸等工具材料

(教师)有关动物奔跑的图像及文字资料、用纸板制作的头、颈、身和四肢都能活动的豹子的平面教具

教学过程

1.听童话故事《咕咚》。

(1)让学生想象故事中的场面。

提问:

哪些动物在跑?

为什么跑?

谁跑得最快?

还有哪些动物会跟着一起跑?

(2)揭题:

《奔跑的动物》。

2.观察感知。

看奔跑动物的图片(《狩猎图》、《拉斯科洞穴岩画》以及猎豹、鸵鸟、狮子的奔跑图片),观察动物的腿部在活动和静止时的区别。

3.尝试归纳。

(1)教师展示头、颈、身和四肢都能活动的豹子平面纸板教具,并摆放几个动作。

(2)让学生上台大胆演示站立、行走、奔跑、跳跃等不同的动作。

(3)分析和示范奔跑的豹子的画法。

提醒学生注意腿部的斜度、腿与身体的连接部。

4.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分析不同背景的处理方法及表现方法。

5.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6.讲评作业时多鼓励、少批评。

(1)注意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画面是否饱满;奔跑的动势是否强劲;用色是否大胆夸张、浓重鲜艳。

(2)鼓励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意愿表现其他内容的奔跑动物。

如:

老虎、狮子在捕食其他动物,一群动物在搬家途中奔跑等。

教学反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11、泥塑大象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泥塑工艺,用黏土(橡皮泥或彩泥)塑一只生动的大象。

2.通过塑大象,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3.了解大象的能干,做一个保护珍稀动物的好学生。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

塑成的大象做到造型上能抓住形体主要特征,既夸张又可爱。

难点:

对大象整体比例的把握和动态的塑造。

教学准备

(学生)黏土(橡皮泥或彩泥)、自制塑刀、小毛巾等

(教师)橡皮泥或彩泥、自制塑刀、泥塑示范作品等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

(1)提问:

你还记得泥塑的基本操作方法吗?

(2)学生复习搓、团、捏、接、拉、揿、压等基本操作方法。

(3)教师展示大象泥塑作品,随即揭题。

2.分析作品。

(1)看了作品,你能概括出大象的形体特征吗?

(归纳出大象形体的基本特征:

大身板、粗肢、大脑袋、大耳、长鼻、大牙等。

(2)你喜欢大象吗?

为什么?

(大象温顺、善良、聪明、能干等。

欣赏教材中的图片。

3.示范制作。

(1)教师现场示范。

①炼泥;②分泥;③捏部件;④组合;⑤修饰。

(2)学生跟着教师操作。

4.创作指导。

(1)确定主题,如洒水、搬木头、嬉戏、拔河等。

(2)想好动作(可抓住大象的形体、动态特征等进行大胆变化)。

5.学生作业。

(1)自定主题,自由创作。

(2)教师辅导时,主要指导对大象的形体特征、动态变化的把握。

6.展评延伸。

(1)学生自告奋勇展示作品,谈谈体会。

(2)师生互评、共评,从主题、形态等方面完成评价。

(3)鼓励学生课后尝试制作其他可爱的动物。

教学反思

永安完小春季学期一年级美术教学

教案

备教人: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12、奇特的梦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梦,体验梦的奇特之处。

2.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梦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启发学生回忆和想象,突显个性,力求创新。

难点:

画面的布局和形象的塑造。

教学准备

(学生)回忆自己做过的梦,准备绘画工具材料

(教师)有关梦的图片、故事等资料、范作

教学过程

1.激趣。

(1)常言道: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你做过梦吗?

都做过什么样的梦?

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板书课题:

《奇特的梦》。

2.欣赏。

(1)“小朋友会做梦,大人也会做梦。

有这么一幅大人画的《梦》,老师看了半天,也读不懂这张画的意思,你能帮助老师读懂这张画吗?

”引导学生欣赏书上夏加尔的《梦》。

(2)继续欣赏书中的电脑绘画作品和动画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继续欣赏学生优秀作品,请学生评一评表现“飞”这一主题的三幅画,并说说梦想的“飞”应该是怎样的。

3.讨论。

(1)梦实际上是有主题和主色调的。

提问:

你准备怎样表现你的梦?

(2)让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启发,使梦更加生动、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