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3636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x

厦门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年厦门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一、语言积累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3)晓雾将歇,;夕阳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湖上影子,、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

(张岱《湖心亭看雪》)

(5),。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6)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得兼时,总会以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8)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二、语言运用

2.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中山公园公交站牌前,一位中年妇女正焦急地张望着,你上前热心询问:

(1)”她说:

“我急着要到轮渡和旅行团会合,可等了很久也没车。

公交车啥时候能到这儿呢?

”你马上拿出手机,查了“无线城市掌上公交”之后,告诉她:

(2)”(提示:

请参照右图作答,汽车图标表示公交已到达的站点。

3.根据提示,完成

(1)-(3)小题。

端午时节,粽香阵阵,龙舟竞渡,祭祖祈福。

在闽南,划龙舟、水上捉鸭、走“贡王”等民俗活动异彩纷呈,A家谕yù户晓。

厦门的龙舟赛每年都在集美火热开赛。

又是一年竞渡时,这里金鼓齐鸣,B人声顶沸huì。

健儿们驾着七彩龙舟,劈波斩浪,C锐nuì不可当。

岸上喝彩,水上声嘶,D气冲chōng斗牛,热闹非凡。

(1)请讲文中的词语“龙舟竞渡”,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文段中ABCD四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3)端午“赛龙舟·赛诗歌”活动中,有一首描写龙舟赛的诗,顺序被打乱了。

请你将它还原。

竞渡诗

【唐】卢肇

①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②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③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④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飞鸟退飞。

诗的正确顺序为:

()()()()

4.综合性学习。

2015年1月23日,“翰墨清雅——文房四宝展”在厦门华

侨博物馆开展。

最早的笔和纸、最美的砚和墨让大家眼界大开。

观展之后,同学们围绕着“走进文房四宝,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翰墨意】

(1)小文收集到了如下资料:

“文房”古时专指文人书房而言,“文房四宝”则是对笔、墨、纸、砚四种必备文具的统称。

四宝中以湖州产的湖笔最为著名,徽州为名墨产地,宣城产的宣纸最佳,肇庆的端砚则是砚中精品。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为“文房四宝”之上品。

以上材料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文房四宝”?

【古砚情】

(2)古砚清雅,多雕刻图案以示主人的品味。

小彦收藏了几款中意的砚台,请你从一下三款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款,从图案表达的内涵

的角度,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出巧思】

(3)小思介绍了一款毛笔和雨伞相结合的新用品(如右图)。

请你发挥想象,在“笔墨纸砚”中任选一种,与其他物品项组合,参照示例,向同学们介绍你的创意。

小思的介绍(示例):

这是一款毛笔雨伞。

它将毛笔与雨伞巧妙结合。

伞柄如一根笔杆,伞尖用软橡胶制成笔头形状,雨伞束起像是一支毛笔。

伞面无水是白色,遇水则变黑色。

有这样一把伞,你就可以在骤雨初停的广场上即兴书写。

【善妙辩】

(4)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传统的“文房四宝”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

有人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房四宝”迟早要成为博物馆的陈列品;也有人认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得到更好地传承。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简要谈谈。

第二部分阅读

三、名著阅读

5.按照要求,完成

(1)-

(2)小题

(1)《简·爱》深受读者欢迎,各出版社不断再版,其封面设计也各具特色。

请从以下封面中选择你最欣赏的一幅,结合你对《简·爱》的阅读体验,说说选择的理由。

(2)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

戒的关系令人玩味。

他们的关系如何?

请你结合一个具体的故事情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隋文帝时,大宛献千里马,鬃曳地,号曰狮子骢。

惟郎将裴人基能驭之,朝发西京,暮至东洛。

隋后不知所在。

唐太宗敕①天下访之,同州刺史宇文士及访得其马,老于朝邑市面家,挽硙②,骏尾焦秃,皮肉穿穴,及见之悲泣。

帝自出长乐坡,马到新丰,向西鸣跃。

帝得之甚喜,齿口并平③。

饲以钟乳,仍生五驹,皆千里足也。

后不知所在。

(节选自张骞《朝野佥载》)

【注释】①敕:

帝王的诏书命令。

②挽硙(wèi):

拉磨。

③齿口并平:

指马老了。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才美不外见

(2)执策而临之

(3)鬃曳地(4)饲以钟乳

7.找出与甲文“策之不以其道”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何陋之有B.唐太宗敕天下访之

C.辍耕之垄上D.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2)帝得之甚喜

9.简答题

(1)乙文体现狮子骢有“千里之能”的句子是:

(2)甲、乙两文既谈“千里马”,也论“伯乐”。

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伯乐”的重要性。

五、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①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

计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

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

“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这不数着数着就乱了吗?

②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

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为大家所喜闻乐

见。

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

③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

目前尚不得而知,至于真正使用“正”字来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

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凭票,仅由服务人员领座,领座员将卖座情况在“大水牌”上注明。

由于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划上一笔,划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

后来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④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

此前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个为一个单位。

从解剖学角度来说,由于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

“玉”字虽也是五画字,但与“正”字相比,“正”字的字形更规矩简洁,它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划的长度都大致相等。

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⑤“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

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

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刚正不阿……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

表达信任的基准。

⑥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

采用正字计数不仅仅因为它字形方正简洁,也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执行公正”和“品行端正”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人们对选举的信心和希望。

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形神兼美计数方法了。

(有删改)

10.通读全文,说说“正”字计数法的好处。

11.本文运用了作比较的

说明方法,请试举一例,并说说它的作用。

12.以下标题,哪个更适合作为本文的题目?

请结合文意和生活实际,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A.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B.趣谈计数法

六、阅读《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文,完成13-16题

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冯唐

①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但这与远大的理想之类毫无关系。

我从小爱较真,比如,老师鼓舞我们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会一直问:

“怎么定义‘中华’?

怎么定义‘崛起’?

读什么书?

中华崛起和我读你说的那些书有什么关系?

”还没等我问完,老师就不搭理我了……

②我从小喜欢读书完全是因为那时候没有其他有意思的事情可干。

我生于1971年,我们是最后一代需要主动“杀时间”的人:

小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电脑,也没有游戏厅、旱冰场。

我又对体育运动没任何兴趣,上街打架时基本是被打。

只剩读书,于是我就读书。

尽管那时候可读的书种类不多,但是已经能看到李白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已经能看到《诗经》讲“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了。

③我那时候的学校有图书馆吗?

我不记得了,很可能没有。

北京的街面上似乎有图书馆,每个图书馆里最热闹的是报刊栏,一堆老头、老太太站在报刊栏前看当天的报纸。

有一次我试图进入一个图书馆,当值人员被我吓了一跳,以为我是来偷东西的坏孩子。

我问:

“能借书吗?

”她说:

“不能。

”我又问:

“能进书库随便看看吗?

”她说:

“不能。

”我再问:

“为什么?

”她说:

“你借书,怎么能保证你一定会还?

你进书库,怎么能保证你会爱护书、不偷书呢?

”我接着问:

“那你是干什么的?

”A她说:

“就是看着像你这样的人的。

④第一次体会到图书馆的美好是在北大。

早点去图书馆,如果运气好,能有个靠窗的座位。

窗外有很多很高大的白杨树,有很绿的草地,草地上有一些弹着吉他唱歌的男女,每个人的眼睛似乎都是全世界最忧郁的。

七八页书看过,人一阵恍惚,掉进书里,周围的人消失,周围的墙消失,周围的窗户全部打开,周围的一切变软,从固体变成液体,再变成空气,混沌在四周,不知今夕何夕。

B时间变得很短,一个恍惚,就饿得不得不去吃饭了;一个恍惚,日落月升,图书馆要锁门了;一个

恍惚,白杨树的叶子落光了,

草忽然变黄了。

⑤16年前,我去美国读书;16年后,我去美国休长假。

中间这十几年,事冗时仄,只有两项运动:

开会、应酬,读书都在厕上、枕上、车上、飞机上,把包里的Kindle阅读器勉强算作图书馆。

长假中,不设手机叫醒,在风铃声中自然醒来,忽然想到,可以再捡起多年前的爱好,再去泡泡图书馆。

⑥开车去距离住处最近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无须证件,无须存包,无人盘问,我就大摇大摆地进入图书馆。

我在角落坐下,中庭泻下来的阳光很猛,松树很老,草很嫩。

一切很静,走路、掏钥匙、挪挪屁股,都会发出大得吓人

的声音。

坐下,吸口气,满鼻子纸张和油墨的味道。

⑦看书看到被尿意憋醒,去上洗手间,我沿着宽大的楼梯往上走、往上看,明晃晃的阳光,一架架的纸书,每本纸书仿佛是一个骨灰盒,每个骨灰盒里都有一个不死、不同、不吵的灵魂,进进出出、自由自在、无始无终。

一切都是一副人间天堂的样子。

⑧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

(有删改)

13.请简要概况“我”不同阶段喜爱读书的表现。

14.品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1)请说说A句的言外之意。

(2)从修辞角度品析B句。

15.文章结尾说“我瞬间觉得整个人都变好了”,为什么?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16.作者是一个跨界人才,这与他的阅读经历密不可分。

请结合本文和链接,以“读书的回馈”为主题写一段话。

(不少于80字)

链接:

冯唐,1998年获得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又获得美国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担任华润集团战略管理部总经理。

2011年10月,当选为华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资讯官。

2013年,冯唐登荣“第八届作家富豪榜”,引发广泛关注。

第三部分写作

七、作为

17.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品”,三个“口”。

造字本义:

一小口一小口地吃,慢慢地辨别滋味。

品尝美食是一种享受,萦绕在每个人的舌尖;品味情感是一脉温柔,流淌在每个人的心田;品评世态是一种情怀,伴随我们成长前行……

请以“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题目:

我的世界(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

要求:

①以上两题,任选一题,根据提示,扣题作文;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5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X代替。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满分:

37分)

 

一、语言积累(13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3分)

(13分)要点与评分:

填空每处1分,有错、漏、添、乱序者,该处不得分。

(1)风正一帆悬  

(2)关山度若飞  (3)猿鸟乱鸣沉鳞竞跃

(4)惟长堤一痕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6)燕然未勒归无计 (7)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语言运用(24分)

2.根据情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

(4分)

(1)(2分)要点与评分:

有称呼,使用礼貌用语1分,符合情境1分。

示例1:

阿姨,您好!

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示例2:

阿姨,您好!

您是在等公交车吗?

(2)(2分)要点与评分:

指示正确1分,叙述有条理1分。

示例1:

我查了掌上公交,有一辆32路车已到达一中站,离这里只有一站地了,您稍等片刻,公交车马上就到。

示例2:

去轮渡的公交车很多,这不,掌上公交显示有一辆32路离中山公园只有一站距离了,您稍等,车马上就到了。

3.根据提示,完成

(1)—(3)小题。

(8分)

(1)(3分)要点与评分:

能用正楷清楚工整地把词语写在田字格里,不出现错别字即可得2分,书面整洁,字体美观得1分。

(2)(2分)D

(3)(3分)要点与评分:

首句尾句正确各得1分,中间两句1分。

正确顺序为:

②①④③

4.综合性学习。

(12分)

(1)(2分)要点与评分:

每点1分,大意相同即可得分。

答案:

材料介绍了“文房四宝”的定义(内涵、内容等)和精品(上品、著名等)的产地。

(2)(3分)要点与评分:

任选其中一个说明其内涵即可。

能写出其所代表的内涵得2分,表达1分。

只选无理由不得分。

    例一:

花之君子荷花(莲花)在古代知识分子中被称为花中君子,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的美好情怀,雕刻在砚台上显示着主人的高洁气质。

    例二:

龙行天下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高贵吉祥的象征,龙行天下代表雄心壮志,驰骋天下,雕刻在砚台上显示出主人的豪迈胸怀和壮志。

例三:

如鱼得水鱼离不开水,如鱼得水,形容人得到跟自己很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雕刻在砚台上显示出主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3)(3分)要点与评分:

写出品名1分,品名需合理有新意;简介2分,能清楚介绍创意的特点及作用即可得分。

品名如:

玉剑笔、印章墨、显示屏纸、文具砚等等。

示例1:

这是一款玉剑笔,将笔与剑巧妙组合。

金属制作的笔杆,笔套外形似一把宝剑,拔出可当笔书写,套上笔套则在挂在书房,作为装饰。

示例2:

这是一款印章墨,将墨和印章融为一体。

墨的上端是印章,下端是墨。

有这样一款墨,你在研墨书写之后,可以马上在自己的作品上印上印章。

示例3:

这是一款显示屏纸,将纸与智能电子设备巧妙结合。

显示屏纸平时可以折叠,便于携带。

使用时,可展开,用蓝牙与电子设备(如手机、智能手表等)实现无线连接,可用作投影的屏幕。

且可直接在显示屏纸上触控操作,可与别人交流分享展示即时信息。

示例4:

这是一款文具砚,将砚台与收纳盒巧妙组合。

它的下层是一个收纳盒,上层是一个砚台。

合上砚盒,就像一个大的文具盒。

平时可将笔墨纸等文具放在下层的盒子里,方便携带。

(4)(4分)要点与评分:

有自己的观点1分,能结合观点进行说明,言之有理2分;语言1分。

示例1:

我认为文房四宝会淡出我们的日常生活。

因为现代的通讯记录工具方便快捷,易于保存。

笔墨纸砚应该只是作为传统书画的专用工具存在。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就像汽车飞机代替马车成为便捷的交通工具一样。

示例2:

我认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会得到保护与传承的。

因为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学习的大趋势下,笔墨纸砚仍然有它独特的魅力、丰富的内涵,能够吸引关注,创新发展,因而不会淡出我们的文化生活。

第二部分阅读(满分:

53分)

三、名著阅读(7分)

5.

(1)(3分)要点与评分:

选择1分,只有选择没有理由则不得分,理由符合作品内容,合理即可得2分。

参考要点:

A封面是简爱和罗切斯特两人的剪影。

通过这幅美丽的剪影,吸引读者走进两位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去体验他们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

B封面是一幅具有18世纪英国乡村特色的风景画。

画面代表主人公生活的环境,让人产生悬念,吸引读者去探究那里发生的故事和主人公的命运。

C封面描绘了简爱儿时生活的一个场景。

透过这个场景,让读者去感受作为孤儿的简爱,在舅舅家受尽舅妈欺凌的不幸。

从而深入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简爱坚强独立个性形成的过程。

(2)(4分)要点与评分:

能写出自己看法的,得2分,只简单写出关系“好”或“坏”的,得1分;情节能佐证看法的,得2分,只写回目名称的,得1分。

示例1:

我认为孙悟空和猪八戒明争暗斗,关系紧张,猪八戒总是拆孙悟空的台。

比如三打白骨精的时候,大圣打了妖精被唐僧冤枉,八戒在一旁挑唆,最终使唐僧赶走了大圣。

示例2:

我认为孙悟空和猪八戒虽经常斗嘴,但其实是对好兄弟。

两人虽然经常互相抱怨,但猪八戒是孙悟空除魔时最好的助手。

比如在火焰山打牛魔王,牛魔王假扮猪八戒骗走芭蕉扇,真八戒赶来与孙悟空一起奋力斗牛魔王,最终在各路神仙的帮助下取得胜利。

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1.6.(4分)要点与评分:

解释正确,每个1分。

(1)见,通“现”。

表现,显现。

(2)面对对着

(3)拖拖着                   (4)喂喂养

1.7.(2分)B

2.8.(4分)要点与评分:

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

(1)(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其实(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前一句要正确译出反问句,得1分)

(2)唐太宗(皇帝)得到(找到)它(狮子骢、千里马)非常高兴。

(“之”和“甚”翻译正确各得1分)

1.9.

(1)(2分)要点与评分:

摘句准确,出现错别字扣1分。

答案:

朝发西京,暮至东洛。

(2)(3分)要点与评分:

结合甲文1分,结合乙文1分,总述1分。

参考要点:

甲文伯乐是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没有伯乐,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就不可避免。

乙文千里马流落民间,被当做普通驴马使用,后被伯乐发现,仍能发挥其才能(甲文说理,乙文实例)。

伯乐的重要性就在于他能够发现人才、任用人才、使人才能够发挥作用。

五、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12分)

10.(4分)要点与评分:

答对一点得2分。

参考要点:

①“正”字计数法,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大大提高统计效率。

②五画字便于十进制计数,“正”字字形非常适合作为计数符号。

③“正”字所包含的本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④“正”字的含义符合人们对选举公平公正的希望。

11.(3分)要点与评分:

举出一例得1分,作用2分。

示例1:

苏格兰公投计票方式与“正”字计数法作比较。

通过两者的比较,以苏格兰公投计票方式的落后衬托出“正”字计数法的机智与高端,更好地说明了“正”字计数法的好处。

示例2:

日本的“玉”字计数法与“正”字计数法作比较。

两者都是五画字,但通过比较字形,说明“正”字的字形的优点,更好地突出“正”字计数法的好处。

12.(5分)要点与评分:

明确哪个标题更好得1分(只做选择,不阐述理由不给分),结合文章及生活经验谈理由得3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表达1分。

示例1:

选A。

我觉得以“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为题更好。

文章大部分篇幅都在介绍“正”字计数法及好处,而且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和使用“正”字计数法最多。

“高大上”一词是新潮的网络用语,有新鲜感,若以“趣谈计数法”为题,则没有这种感受。

示例2:

选B。

我觉得以“趣谈计数法”为题更好。

趣谈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文章开头介绍英国人奇葩的计票方法,趣味盎然,引人入胜。

全文介绍了三种计数方法,有的和我们生活使用的不同,让人视野开阔,且符合题意。

而“‘正’字计数法”只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谈不上“高大上”。

 

六、阅读《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一文,完成13—16题(19分)

13.(4分)要点与评分:

写出三个阶段的具体表现,即可得分。

参考要点:

①从小(儿时),我因为自身及环境的原因喜爱上了读书;②上北大时,我经常早起去图书馆,废寝忘食地阅读;③工作之后的十几年间,我随时随地进行阅读;④十六年后,出国休假时,我重拾多年前的爱好去泡大学图书馆。

(③④点可任选一点写,或者合起来写皆可)

14.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

(1)(2分)要点与评分:

写到阿姨的潜台词是不让我进去即可得分。

示例:

阿姨以为我是偷东西的坏孩子,(怕我弄坏书,不还书)不让我进去。

(2)(3分)要点与评分:

能写出一种修辞手法,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成理2分,语言清晰、流畅1分。

示例:

B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三个排比句,写出了时间由半天到一天到季节的不断推移。

图书馆的日子,在作者看来光阴似箭,这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阅读的热爱之情。

15.(4分)要点与评分:

写出一点理解1分,表达1分。

参考要点:

①重拾多年前的爱好,泡图书馆,我的心灵得到平静,感到安宁、自由和永恒,整个人都觉得充满正能量;②我看到一架架书,想到其中有不羁的灵魂在与你自由地交流,整个人都觉得被带到了天堂;③我从小热爱读书,学成之后因俗务繁杂,久违图书馆,在重新开始沉浸式的阅读时,我整个人都觉得充满了力量。

16.(6分)要点与评分:

能够联系本文中作者从小热爱读书,一直读无止境,从中得到心灵的满足得2分,能够联系链接,写出作者因读书成才,有所回报,成为跨界人才得2分。

表达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