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4083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06.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docx

整理完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1121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统计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

第一章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一、名词解释:

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

标志

指标

变异与变量

连续变量

大量观察法

二、填空题:

1.数理统计学派的奠基人是(),他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2.统计学是以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大量()和()现象的数量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是一门研究总体数量方面的()科学。

3.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统计工作和()。

4.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   )和(  )。

5.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   )、(   )、(   )、(   )和(   )。

6.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三点(   )、(   )、(   )。

7.当研究某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便构成(   ),每一居民则(   )。

8.企业工人的年龄、企业设备的价值属于(   )标志;而工人的性别、设备的种类是(   )标志。

9.可变的数量标志可称为(   ),而数量标志的标志体现则称为(   )或(   )。

10.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的区别之一,就是统计标志是说明(   )特征的;统计指标是说明(   )特征的。

11.国家统计兼有信息、(   )、(   )三种职能。

12.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   )变量和(   )变量。

13.统计工作各个阶段的顺序是:

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   )。

14.要对某企业员工工作效率进行测定,则该企业的(   )员工便构成(   )。

15.标志按说明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

品质标志说明的是现象的性质或特征,它不能用(   )来表示,只能用(   )表示;数量标志则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所以,数量标志在(   )上的表现必须用(   )表现。

16.在统计工作中,(   )是构成总体的条件,(   )是统计研究的基础。

17.统计指标按其反映事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按其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不同,可分为(   )指标和(   )指标。

18.一项完整的统计指标应该由(   )、时间、地点(   )和数值单位等内容构成。

19.归纳法可以使我们从具体事实得出(   ),扩大知识领域,增长新的知识,所以是统计研究中常用的(   )。

20.统计运行机制,是指在一定的统计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   )和作用的(   ),及其内在的运行方式与功能。

三、判断题:

1.统计史上,将国势学派和图像学派统称为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

2.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的关系。

()

3.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

()

4.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各个方面。

()

5.指标和标志一样,都是由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

()

6.品质标志可以用文字表示也可以用数字表示。

()

7.因为统计指标和数量标志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所以它们的性质是完全一样的。

()

8.统计研究客观现象,着眼于其个体的数量特征,而不是研究整体的数量特征。

()

9.具有相同性质的个体单位就可以构成总体。

()

10.社会经济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

11.三个商场的销售额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

12.当我们把企业当作统计总体来进行研究的时候,企业数就是总体标志总量。

()

13.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任何条件下都存在变换关系。

()

14.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质量指标。

()

15.单位产品成本、商品库存量、废品量,都属于质量指标。

()

16.由于现代统计学用到了大量的数学知识,所以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

17.按统计研究现象的性质不同,标志通常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两种。

()

18.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

19.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量表示,叫数量指标。

()

20.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

四、单项选择题:

1.()既是统计整理过程的专门方法,又是贯穿统计研究全过程的方法。

A大量观察法B综合指标法C统计模型法D统计分组法

2.总体、总体单位和标志()

A都是固定不变的

B都是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动而变动

C总体是固定的,总体单位和单位标志是变动的

D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变动的,单位标志是固定不变的。

3.变异是统计前提,变异是指()

A标志和指标的具体表现各不相同B标志和指标各不相同

C总体的指标各不相同D总体单位的标志各不相同

4.把一个工厂的工人组成总体,每一个工人是()

A总体单位B数量标志C指标D报告单位

5.由企业员工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B总体单位指标C标志总量D质量指标

6.几位员工的月工资分别是800元、830元、980元、10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

7.某公司有86名职工,把他们每个人的工资额相加除以86,这是()

A对86个工资求平均B对86个变量值求平均

C对86个标志求平均D对86个指标求平均

8.对某市食品零售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总体单位是()

A该市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B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

C全部调查对象D每一种零售食品

9.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

A差异性B综合性C社会性D同质性

10.下列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是()

A年产值B产品等级C职工人数D利润率

11.统计是从社会经济现象的()

A质的方面研究其数量方面B量的方面研究其质量方面

C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质量方面

D质与量的辩证统一中研究其数量方面

12.()是统计的根本准则,是统计的生命线。

A真实性B及时性C总体性D连续性

13.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是()

A威廉·配第B阿亨瓦尔C凯特勒D恩格尔

14.总体的两大特点是()

A同质性和大量性B同质性和数量性

C大量性和数量性D同质性和变异性

15.统计的四个要素是()

A总体、样本、标志和指标B总体、样本、推断和推断的可靠性

C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D标志、指标、变量和变异

16.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

17.“统计”一词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

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计算D统计科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

18.反映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和基本情况的指标是()

A评价指标B描述指标C质量指标D预警指标

19.数量指标一般表现为()

A平均数B相对数C绝对数D众数

20.调查某大学6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6000名学生B6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简答题:

1.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两者具有怎样的关系?

2.

3.说明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4.

5.设置科学的统计指标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如何理解统计中的变量?

7.

8.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统计设计与统计调查

一、名词解释:

统计调查

普查

调查对象

指标体系

统计报表

统计设计

重点调查

典型调查

抽样调查

二、填空题:

1.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是(   )和(   )。

2.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所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和(   );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   )和(   )。

3.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是(   )、(   )、(   )、(   )

4.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   ),报告单位是(   )。

5.全国人口普查中,调查单位是(   ),报告单位是(   )。

6.统计调查中,两种不同的调查时态是(   )和(   )。

7.调查时间是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也称(   ),调查时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也称(   )。

8.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是以必要的(   )为基础,经常性的(   )为主体的。

9.普查的对象主要是(   )现象,因而要求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   )。

确定普查的标准时间,能够避免搜集资料时产生的(   )和(   )现象。

10.调查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单位,它是调查项目和(   )的承担者或载体,是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   )。

11.按照普查资料汇总特点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组织形式。

12.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   )和(   )。

13.由于错误判断事实而发生的误差是(   ),非全面调查所固有的误差是(   )。

14.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是(   )和(   )。

15.确定统计调查对象时,还必须确定(   )和(   )单位。

16.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员工生活情况,调查对象是(   ),调查单位是(   ),填报单位是(   )。

17.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   )选取的;利用典型资料来推算总体数量的可靠程度,关键在于所选取的典型单位要有(   )代表性。

18.通过调查几个主要商场来了解某品牌商品的销售情况,这种调查方法属于(   )调查。

19.全面调查包括(   )和_(   ),非全面调查包括(   )调查(   )调查和(   )调查。

20.重点调查是对(   )进行的调查;抽样调查则是按照(   )原则在总体中抽取(   )组成样本加以研究,并以(   )推算(   )的一种资料搜集方式。

三、判断题:

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2.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的工作重点来确定的。

()

3.如果调查的间隔时间相等,这种调查就是经常性调查。

()

4.典型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根本区别是选择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

5.调查单位就是填报单位。

()

6.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共同点是:

它们都是非全面调查,其调查结果都可以用于推算总体指标()

7.进行统计调查,确定调查对象是制定调查方案的首要问题。

()

8.统计调查中的调查时间有双重含义:

资料的所属时间和调查工作的期限。

()

9.原始资料完整性审查的内容只包括所有被调查单位的资料是否完整。

()

10.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只要有准确的统计资料,统计分析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

11.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对于无限总体只能采用统计推断方法。

()

12.非全面调查的误差一定大于全面调查的误差。

()

13.统计调查人员以有关调查表或有关材料为依据,逐项向被调查者询问有关情况,并将答案记录下来的统计资料调查方法是直接观察法。

()

14.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15.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

16.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

17.在人口普查中,某人女性是品质标志,35岁是数量标志。

()

18.统计设计的中心内容是统计指标及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

()

19.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统计调查对象可以同时又是调查单位()

20.调查方案的核心内容是确定调查表。

()

四.单项选择题:

1.某市为了掌握在春节期间的市场销售情况,拟对占该市商品销售额80%的五个大商场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统计报表

2.某牙膏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情况,拟进行一次全厂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D全面调查

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各工业企业B各工业企业的全体职工

C一个工业企业D该地区的每位职工

4.在某市工业设备普查中,每个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总体

5.有意识地选择几个商场来估计某品牌商品的销售总量,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重点调查B非全面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

6.衡量某项商品市场占有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销售额,生产厂家为了了解本厂全部商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应选择的调查方式是()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

7.某企业进行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质量满意情况调查,要求在7月1日到7月15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A调查时间B标准时间C上报时间D调查期限

8.要了解某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

9.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随机抽取样本单位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D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或估计总体指标

10.统计调查表的形式可以分为()

A单一表和复合表B简单表和复合表

C简单表和分组表D单一表和一览表

11.按调查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分为()

A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B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D普查和抽样调查

12.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A调查项目的承担者B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C向上级提交报表的单位D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13.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中,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是()。

A调查对象B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D调查单位

14.下列对普查的描述,()是错误的。

A普查是专门组织的B普查是一次全面调查

C普查是可以经常进行的D普查所取得的资料比较全面

15.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特别大的8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组织方式属于()

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

16.全国工业设备普查,每个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C填报单位D调查总体

17.有意识地选取几十块小麦地来估算某县小麦总产量,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重点调查B非全面报表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

18.2000年11月1日零点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是()

A重点调查B典型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

19.灯泡的使用寿命是衡量灯泡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某灯泡厂为了了解该厂全部灯泡的质量状况,应该选择的调查方式是()

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普查

20.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到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上报时间

五、简答题:

1.说明统计设计的内容与作用?

2.

3.典型调查的概念、特点和主要作用是什么?

4.

5.统计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6.

7.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8.

9.编制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哪几项内容?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整理

一、名词解释:

统计资料整理

分配数列

统计分组

单项式分组

组距式分组

统计表

二、填空题:

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其结果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   ),它是统计整理的(   )。

2.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统计总体可按(   )分组,也可按(   )分组。

但不论是按哪种标志分组,统计分组最关键的问题还是选择(   )和划分(   )。

3.组距数列按各组组距是否相等,分为(   )和(   )两种。

等距式分组形成(   )数列,不等距式分组形成(   )数列。

4.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划分离散型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应该(   )。

5.统计表从形式上看由(   )、(   )、(   )、和(   )等四部分组成;从内容上看由(   )和(   )两部分组成。

6.统计分布的实质是,把总体(   )按其标志值所分的组进行分配所形成的(   )。

7.变量数列中的各组(   )表示我们所要考察(   )在各组中出现的次数,所以称为次数。

8.全距是数列中的(   )和(   )之差。

9.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

10.统计整理实现了个别单位的(   )向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   )过渡。

11.分析分组的分组标志称为(   ),与其对应的标志称为(   )。

12.进行统计分组时由于社会现象的性质和统计研究的任务不同,所确定的分组标志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几个,于是又有了(   )分组和(   )分组。

13.社会劳动力资源按学历程度不同分组,属于(   ),按劳动生产率水平分组属于(   )。

14.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简单分组只能说明总体(   )的问题;复合分组能(   )地说明问题。

15.离散变量分组中,变量值变动幅度比较小时,应采取(   ),如变量值变动很大,项数很多时则采取(   )。

16.统计分布主要包括(   )和(   )两个要素。

而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   )和(   )两个条件。

17.根据分组标志性质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   )和(   )。

根据标志值变动范围的不同变量,分配数列又分为(   )数列和(   )数列。

18.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   ),各组单位数占单位总数的比重称(   )。

19.统计表中宾词设计可有(   )和(   )两种。

20.统计整理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是统计调查工作的继续和(   ),另一方面,统计整理又是进行(   )的基础和前提。

三、判断题:

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次数。

()

4.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5.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

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

6.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

7.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

8.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

9.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

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或100%。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11.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

12.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

13.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

()

14.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15.按分组标志分组形成的次数分配数列叫变量数列。

()

16.用离散变量分组编制的组距数列的上下限应该重合。

()

17.统计分组是将性质相同的总体归并在一起。

()

18.某市的人口数、学校数、工厂数是连续变量。

()

19.统计数据整理其核心是复核和制作统计图表。

()

20.利用组中值计算的平均数其结果是一个精确的数值。

()

四、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D编制统计表

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经济类型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

6.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

7.有20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2,5,4,4,3,4,3,4,4,2,2,4,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8.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

9.次数分配数列是()

A.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10.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A重叠B相近 C不等D间断

11.复合分组是指()。

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

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

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

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

12.对总体按某个标志进行分组,得到的统计表属于()。

A分组表 B复合表 C简单表 D整理表

13.研究某班50名学生的考试结果,其中三个学生成绩分别为60分、80分、93分,这三个数字是(  )

A变量B指标C标志D变量值

14.统计分组能够将()

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划分开来B性质不同的总体划分开来

C总体中性质不同的单位划分开来D性质相同的总体归并在一起。

15.区分简单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