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4243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docx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试题

卫生应急技能竞赛笔试

(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部分)

一、单选

1.计算某疾病的平均潜伏期宜用:

()

A、算术平均数B、全距C、几何平均数D、中位数

2.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疾病B.病人C.健康人D.人群

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

A、鼠疫、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C、鼠疫、霍乱;

D、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

4.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最好选择:

()

A、现患病例

B、易调查的病例

C、新发病例

D、死亡病例

E、旧病例

5.抽样调查中抽样方法的随机误差由大到小一般依次为:

()

A、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单纯随机抽样

B、整群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C、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D、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E、整群抽样、系统抽样、单纯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6.当一个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明显超过该病往年一般发病率水平时称作:

()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7.发病率、患病率和病程三者的正确关系为:

()

A、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B、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C、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D、病程=患病率-发病率

E、发病率=患病率×病程

8.寨卡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

A.蚊媒传播B.母婴传播C.血液传播D.空气传播

9.掌握传染病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

A、协助诊断

B、预测疫情

C、确定检疫期

D、预测预后

E、估计病情轻重

10.一般情况下,流行曲线是根据流行期间发病者的下述哪一资料绘制而成:

()

A、暴露日期

B、发病日期

C、诊断日期

D、报告日期

E、调查日期

11.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

()

A、传染期

B、潜伏期

C、前驱期

D、临床症状期

12.传染病的流行依赖于哪些环节的连接和延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影响传染病的流行和消长:

()

A、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B、传染源、传播时间和易感者;

C、病人、传播途径和易感者;

D、病原体、传染性和季节性;

13.医务人员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应主动询问流行病学史,包括:

()

A、病死禽的接触史

B、野生动物的接触史

C、高危职业史(禽类从业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医务人员等)

D、周围有无其他类似病例发病

E、以上都是

14.流行性出血热的“三痛”是指:

()

A、头痛、全身痛和腰痛

B、头痛、关节痛和腰痛

C、头痛、腹痛和腰痛

D、头痛、眼眶痛和腰痛

15.传染病患者隔离期限的长短主要依据什么:

()

A、潜伏期

B、前驱期

C、传染期

D、临床症状期

16.下列传染病的病原体均可经呼吸道传播的是:

()

A、百日咳、霍乱、结核

B、伤寒、百日咳、流行性感冒

C、流行性感冒、风疹、甲型肝炎

D、百日咳、结核、流行性感冒

17.下列哪种传染病不是人畜共患传染病:

()

A、鼠疫

B、疟疾

C、流行性出血热

D、乙肝

18.各医疗机构在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应当于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

报告疾病类别选择“类传染病”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

()

A、24甲B、24乙C、2甲D、2乙

19.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史是指发病前()内接触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或者到过活禽市场,或者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

A10天B14天C21天D一个月

20.诺如病毒感染病例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小时应进行隔离。

A:

12B:

24C:

48D:

72

2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施行日期,以下四项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2007年8月30日B.2007年11月1日

C.2008年1月1日D.2007年12月31日

22.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A.24B.12C.2D.1

23.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的专业机构,应对信息进行审核,确定真实性,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

A.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政府部门

D.畜牧部门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组织实施。

A.卫生行政部门

B.政府部门

C.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D.疾控部门

25.医疗机构发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

A.30分钟B.1小时C.2小时D.12小时

2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

()

A.国务院B.卫生行政部门C.中央宣传部D.市政府

27.下列哪项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范围?

()

A.自然灾害B.慢性血液疾病C.公共卫生事件D.事故灾难

28.“一案三制”指的是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

A.法规B.法制C.体系D.法律

29.《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适用于()和院前急救机构开展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相关工作。

A.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

B.疾控机构

C.一级医疗机构

D.诊所

30.下列属于较大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是()

A.霍乱在1个县(市、区)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生10-29例,或波及两个以上县(市、区),或地级以上市城区首次发生。

B.一次发生职业中毒9人以下(含9例),未出现死亡病例。

C.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99人,未出现死亡病例。

D.霍乱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发生,1周内发病9例以下。

31.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A.1B.2C.3D.4

32.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死亡5人以上的,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

33.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例及以上水痘病例需要报告突发信息。

A、5例B、10例C、15例D、20例

34.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及以上或死亡()及以上需要报告突发信息。

A.20人、10人B.10人、5人C.5人、1人D.3人、1人

35.两周内,一个医疗机构或同一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及以上需报告突发信息。

A.3例B.4例C.5例D.6例

36.一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A.20例、4例B.30例、5例C.40例、6例D.50例、7例

37.发现鼠疫疑似病例后,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报告的时限为:

()

A、城市2小时内,农村4小时内

B、城市4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

C、城市2小时内,农村2小时内

D、城市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

38.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的信息,仅强调及时、不求准确全面的信息报告是()

A.发现报告B.初次报告C.进程报告D.结案报告

39.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应当作为突发信息上报。

A.8例B.9例C.10例D.11例

4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即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下列何种颜色标示()

A.红、橙、黄、蓝B.红、黄、橙、绿

C.红、黄、绿、蓝D.黄、红、橙、蓝

41、血清中抗-HBc阴性,抗-HBs阳性,HBsAg阴性最可能是:

 ()

A乙型肝炎病毒正在肝内复制

B乙型肝炎携带者

C肝炎已变成慢性

D血清具有传染性

E乙型肝炎已痊愈

42、开展甲型肝炎暴发调查,确诊最实用、简便而可靠的病原学检测方法是:

()

A免疫电镜法检测粪便标本中病毒颗粒

BELISA法检测血中抗-HAV IgM

C取粪便标本作病毒分离培养

DPCR检测血液中HAV RNA

E粪便标本中特异性抗原的检测

43、长期保存病毒最适温度是:

()

A.37℃ B.4℃ C.室温 D.-20℃ E.-70℃

44、能长期或永久保存血清的温度条件是:

() 

A.4℃B.-10℃C.-20℃D.-40℃ E.-70℃

45、某学校发生流脑暴发疫情,进行实验确诊时,致病微生物检出阳性率最高标本种类是:

()

A血培养

B皮肤瘀点涂片

CCSF沉淀涂片

D脑脊液涂片

E以上全可以

46、流行性乙型脑炎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

A.外观混浊度 B.细胞总量

C.细胞分类 D.糖与氯化物的含量 E.蛋白质定量

47、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 ( )

A.恢复B.潜伏期 C.前驱期D.传染期 E.临床症状期 

48、关于风疹病毒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 )

A.风疹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

B.风疹病毒易感者全部是显性感染

C.风疹病毒是单链,正链RNA病毒

D.风疹病毒属于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

E.风疹病毒可通过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

49、传染病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升高几倍以上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

A.1倍以上B.2倍以上

C.4倍以上D.5倍以上E.8倍以上

50、血吸虫在发育过程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

( )

A.尾蚴 B.虫卵C.成虫D.毛蚴

51、霍乱确诊实验室检测是:

 ( )

A.肥达反应B.外斐反应C.制动试验D.霍乱弧菌培养

52、艾滋病的初筛试验主要是:

( )

A.ELISA法查p24抗原 B.ELISA法查抗-HIV抗体

C.WB法查抗-HIV抗体 D.bDNA法查HIV RNA

53、诊断细菌性痢疾要求大便显微镜检查符合( )

A有红细胞和白细胞;

B.白细胞多于15/HP;

C.白细胞多于15/HP,有少量红细胞;

D.白细胞可少于于15/HP,但必须有红细胞。

 

54、鼠疫杆菌属哪种细菌:

( )

A、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菌 B、革兰氏染色阴性厌氧菌

C、革兰氏染色阳性需氧菌 D、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 

55、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埃及伊蚊B、三带喙库蚊

C、白纹伊蚊D、按蚊

56、伤寒病人发病第1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是()

A、呕吐物B、粪便C、血液D、脑脊液

57、手足口病的常用实验室诊断实验是()

A、分离培养B、直接涂片镜检C、RT-PCRD、动物实验

58、10月龄男婴,突发水样便腹泻,每天10余次。

伴呕吐,发热,轻度脱水。

大便性状开始为蛋花状,后为水样。

该患者所患胃肠炎的致病因子最有可能的是()

A、痢疾杆菌

B、A组轮状病毒

C、空肠弯曲菌

D、B组轮状病毒

59、某男性青年午餐后数小时出现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

呕吐物接种到血液琼脂平皿培养出现完全溶血环,金黄色菌落。

培养滤液给幼猫腹腔注射4小时后出现呕吐,此病可初步诊断为()

A、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B、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C、肠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D、肉毒梭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60、腹泻呈脓血便,有里急后重症状,曾称志贺样大肠埃希菌的是()

A、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TEC)

B、肠侵袭性大肠埃细菌(EIEC)

C、肠致病性大肠埃细菌(EPEC)

D、肠出血性大肠埃细菌(EHEC

61、孕妇感染风疹病毒早期诊断常用的诊断方法有()

A、孕妇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

B、羊水中特异性IgM抗体

C、绒毛膜中特异性IgM抗体

D、绒毛膜中特异性IgG抗体

62、培养分离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采样标本可来源于()

A、唾液、小便、血液

B、大便、小便、血液

C、喉漱液、唾液、大便

D、唾液、小便、脑脊液

63、不能经空气传播的致病性病毒应是()

A、腮腺炎病毒B、鼻病毒C、乙型脑炎病毒D、水痘病毒

64、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

A、柯萨奇A组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

B、柯萨奇A组24型或肠道病毒70型

C、口蹄疫病毒

D、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65、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

A、三叉神经

B、脑神经

C、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D、神经肌肉接头

66、负责麻疹病例调查的专业人员应在接到报告后()内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填写“麻疹风疹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A、24小时B、48小时C、72小时D、一个月

67、疑似麻疹病例,出疹后()天内的病例采集咽拭子;出疹后()天的病例采集血标本。

A、1,7B、3,7C、3、4-28D、1,4-28

68、当确认为麻疹或风疹暴发时,应采集疫情早期至少()例病例的血标本和咽拭子标本

A、5B、10C、15D、20

69、麻疹暴发:

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日内发生()例及以上麻疹病例且有流行病学联系。

A、14,5B、14,2C、10,5D、10,2

70、风疹暴发:

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在()日内发生()例及以上风疹病例且有流行病学联系

A、14,5B、14,2C、10,5D、10,2

71、流腮在以行政村、居委会、集体机构等为单位,14天或14天以内发生5例及以上腮腺炎病例,称为暴发疫情;()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例及以上腮腺炎病例,称为突发公共事件。

A、14,10B、10,5C,7,5D、7,10

72、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群体性AEFI):

是指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受种者中,发生的()例及以上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严重AEFI;或短时间内同一接种单位的同种疫苗受种者中,发生相同或类似临床症状的非严重AEFI明显增多

A、2B、3C、4D、5

2、多选题

1.不明原因肺炎诊断标准。

()

A发热(腋下体温≥38℃);

B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C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D经规范抗菌药物治疗3-5天

2.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有:

()

A、判断暴露时间、寻找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B、确定接触者留验、医学观察或检验期限

C、确定免疫接种时间

D、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E、有助于判断暴发流行类型

3.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包括:

()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迁入

C、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

D、免疫人口死亡

4.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目前已知的传播途径有:

()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垂直传播

E、直接接触

5.人感染H7N9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定义是:

()

A、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

B、曾照料疑似或确诊病例患者的家属;

C、在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治疗或死亡前、与其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

6.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

A、病例基本情况、发病经过和就诊情况

B、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

C、病例家庭及家居环境情况、个人暴露史

D、密切接触者情况

7.以下病种中,需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有:

()

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B、肺炭疽

C、脊髓灰质炎

D、白喉

E、不明原因肺炎

8.霍乱在流行病学意义更大的传染源是:

()

A、轻型患者

B、典型病人

C、隐性感染者

D、重型病人

E、健康带菌者

9.关于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的判定标准描述正确的是:

()

A、一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以上、但不足10例手足口病病例

B、同一班级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C、同一个自然村/居委会发生3例及以上、但不足5例手足口病病例

D、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

10.传染病突发事件处置中,样品采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实验室在采集样品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

A、样品采集要有科学性、针对性;

B、样品采集的种类、数量以满足实验室检测需要为前提,必须一次性足量采集;

C、要防止样品采集过程中的污染,样品应清晰标记和记录,避免错乱;

D、样品采集人员要按照标准采取适当的个人防护,避免感染。

E、采集发病早期样品

11.根据事件发生、发展、控制过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可分为以下哪几个?

()

A.初次报告、B.进程报告、C.结案报告D.分析报告

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遵循()的原则。

A.依法报告、统一规范B.属地管理C.准确及时D.分级分类

13.以下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的是()

A.1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B.3天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C.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D.一次食物中毒人数30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14.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哪几级()。

A.特别重大(Ⅰ级)、

B.重大(Ⅱ级)、

C.较大(Ⅲ级)、

D.一般(Ⅳ级)

1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采取哪些控制措施?

()

A.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B.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

C.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

D.对易感人群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群体防护等措施

1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

A.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综合评估

B.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

C.提出是否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建议

D.立即采取医疗救护措施

17.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的终止需符合以下条件()

A.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

B.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

C.事件社会影响消失

D.病例痊愈

18.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形势有哪些?

()

A.实物储备B.计划储备C.资金储备D.信息储备

19.《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什么服务?

()

A.医疗救护

B.现场救援

C.技术调查

D.必要时将病人转送到指定医疗机构

20.有下列哪些情形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A.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B.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C.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

D.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

21、链球菌根据溶血现象可分为()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丙型溶血性链球菌

D、肺炎链球菌

E、不溶血性链球菌

22、可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是()

A、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B、布鲁菌

C、鼠疫耶尔森菌

D、炭疽芽孢杆菌

E、淋病奈瑟菌

23、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母婴传播

E、性行为传播

24、下列属于虫媒病毒病的有()

A、麻疹B、乙型肝炎C、登革热D、乙型脑炎E、黑热病

25、可导致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包括()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轮状病毒

C、杯状病毒

D、肠道腺病毒

E、星状病毒

26、与接种麻疹疫苗相关的发热出疹者,判定条件为鉴定出麻疹疫苗株病毒,或同时符合以下()种情形:

A有出疹,伴或不伴发热,无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B接种含麻疹成分减毒活疫苗7~14日后出疹

C血标本采集日期为接种含麻疹成分减毒活疫苗后8~56日,且检测麻疹IgM抗体阳性

D充分的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该病例引起续发病例

E流行病学和实验室调查未发现其他可明确解释的原因

27、百日咳疑似病例定义,有下列()项中任意1项者:

A有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者(不论咳嗽时间长短);

B咳嗽后伴有呕吐,严重者有结膜下出血或舌系带溃疡者;

C新生儿或婴幼儿有原因不明的阵发性青紫或窒息者,多无典型痉咳;

D持续咳嗽两周以上,能排除其他原因者。

28、以下属于严重AEFI的包括:

()

A过敏性休克

B晕厥

C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D格林巴利综合征

E过敏性紫癜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