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4372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docx

新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试题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在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后二至三个月内,苏俄(联)依据以下条件协助同盟国参加对日战争:

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同时维护中华民国在满洲完整的主权,(日本)千岛群岛让与苏俄(联)。

”该协议出自于()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2.20世纪20年代,美国由于盛行一种思潮,引发了历时三年半经济大危机。

这种思潮是

A.国家干预B.自由放任C.垄断经济D.例行节俭

3.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

”这说明罗斯福

A.对工业进行了调整

B.逐步走向了独裁

C.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建立法西斯专政

C.兴建公共工程

D.实行计划经济

5.下表中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慕尼黑协定》

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B

《联合国宣言》的签署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C

斯大林格勒战役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D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标志着冷战开始

 

A.AB.BC.CD.D

6.“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十年。

”为了摆脱“萧条、危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下列叙述中与此无关的是

A.美国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B.德国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C.日本军部上台组阁D.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7.如下表格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

下表“重大转折”处的事件是

1939年

全面爆发

1942年

重大转折

1944年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

战争结束

 

A.德国突袭波兰B.诺曼底登陆C.莫斯科保卫战D.斯大林格勒战役

8.在世界反法西斯统战线建立前,中国独立抗击了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

在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海外派遺军中有120万被牢牢钉在了中国。

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A.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

B.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C.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D.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是()

A.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B.1933年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C.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賽和约》

D.1940年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10.1944年,斯人林在评价某次军事行动时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

它“迫使希特勒德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

他所说的“这次行动”是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C.柏林战役D.诺曼底战役

11.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B.雅尔塔会议C.慕尼黑会议D.开罗会议

12.为履行美、英、苏首脑在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达成的协议,以美国为主的盟军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以2万多空降伞兵为先导,近16万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一举突破了德军防线—“大西洋壁垒”,置德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这一事件是

A.莫斯科保卫战B.日本偷袭珍珠港

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3.某学校举办一次题为“二战风云”的影片回顾展,以下是某部参展影片的片段—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说:

“我们克服了巨大的困难,盟军已于1944年6月6日突破德军的大西洋防线,法西斯离灭亡不远了。

”根据片段中的对白判断,该影片为

A.《诺曼底登陆》B.《血染珍珠港》

C.《中途岛海战》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14.在罗斯福”新政”的所有计划中,受到最严厉批评的是农业玫策。

这种在千百万人处于饥饿的情况下去减少粮食生产的设想,在人道主义者看来,是极其错误的。

但农业政策的实施,不仅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是因为该政策

A.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

B.使银行的信用得列了恢复

C.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15.下图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袭击的珍珠港所在区域是()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6.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战时第二次最高级会议。

该会议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B.发表《开罗宣言》,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

C.实际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推动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

D.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17.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总统也因此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

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

A.追求自由、争取独立

B.解放黑奴、维护统一

C.讲求实际、勇于创新

D.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18.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通过政府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作,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以下做法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

A.修建田纳西河水利工程B.政府稳定农产品价格

C.政府帮助银行恢复信用D.通过了《社会保险法》

19.1933年,德国先后退出世界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德国重新实行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

德国这一系列举动

A.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B.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和否定

C.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D.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0.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

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

事件

德国突袭波兰

日本偷袭珍珠港

斯大林格勒战役

日本投降

时间

1939年9月

1941年12月

1942年7月~1943年2月

1945年9月

影响

二战全面爆发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二战转折点

二战结束

选项

A

B

C

D

 

A.AB.BC.CD.D

21.2019年是二战全面爆发80周年,张华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进行了整理。

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正确的表述是

事件

德国进攻苏联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斯大林格勒战役

攻占柏林

时间

1941年6月

1942年1月

1942年7月—1943年2月

1945年5月

影响

二战全面爆发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二战结束

选项

A

B

C

D

 

A.AB.BC.CD.D

22.20世纪30年代早期,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也要为求职而四处奔波.那时,当纽约百货公司的电梯工,都要求有学士学位。

些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A.教育发达,人才相对过剩

B.经济萧条,失业现象严重

C.新政开展,限制企业规模

D.科技立国,高新产业发展

23.小明同学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知识卡片,其中内容违背史实的是

A.东方主战场:

中国战场

B.携手联盟:

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关键性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D.二战结束:

德国投降

24.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为了摆脱危机,各国采取不同的措施,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政权。

这一时期,应对危机的措施与德国最为类似的一个国家是(  )

A.意大利B.日本C.苏联D.法国

25.如下图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其中的①②分别是指()

A.凡尔登战役;诺曼底登陆B.雅尔塔会议召开;斯大林格勒战役

C.慕尼黑阴谋;诺曼底登陆D.日军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决议,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

故选D。

2.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造成了生产商品扩大的趋势和人们的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最终造成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故B符合题意;罗斯福的国家干预是为了解决这次经济危机,故A不符合题意;垄断经济是帝国主义阶段的一种经济形式,故C不符合题意;例行节俭是一种具体行为,不是一种经济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

”这说明罗斯福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符合题意。

对工业进行了调整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之一,但与题干“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不符,A不符合题意。

罗斯福没有逐步走向独裁,B不符合题意。

罗斯福没有要改变资本主义制度,C不符合题意。

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特点以及影响。

4.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描述的是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给各国带来巨大破坏,为了挽救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度过了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A符合题意;美国没有建立法西斯专政,B排除;兴建公共工程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之一,C排除;罗斯福新政中没有实行计划经济,D排除。

故选择A。

【点睛】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准确识记罗斯福新政的有关内容。

5.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对应错误”,结合课本所学,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此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B项符合题意;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这个被称为“慕尼黑阴谋”的事件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A项不合题意;1942年7月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

1943年2月苏军反攻打败了德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项不合题意;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瓦解,美苏冷战中的开始。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

6.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是在1922年,与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无关,选项D都符合题意;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渡过了经济危机,排除A;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3年德国希特勒出任总理,德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B;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1936年日本军部上台组阁,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排除C。

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从时间上进行分析,意大利是在1922年走上法西斯道路的,面对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不要混淆知识点。

7.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1942—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为二战的转折点,D正确;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A排除;1944年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二战胜利进程,B排除;1941年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国“天下无敌”的神话,C排除。

故选D。

8.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在世界反法西斯统战线建立前,中国独立抗击了50万到70万敌军,大约是日本总军力的一半。

在战争结束时,230万日本海外派遺军中有120万被牢牢钉在了中国。

”这表明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D选项符合题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援助,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A选项不符合题意;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B选项不符合题意;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9.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选项B符合题意;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在对外扩张中寻找出路,A排除;1935年,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賽和约》,进行扩军备战,C排除;1940年,德意日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标志轴心国集团成立,D排除;故选B。

10.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和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可知,“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由此判断这是诺曼度登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成功,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1.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故B符合题意;二战前的华盛顿会议是为调节美日矛盾,二战中的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A排除;慕尼黑会议主要是决定捷克的命运,C排除;开罗会议着重讨论了对日作战问题,D排除。

故选B。

1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以美国为主的盟军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以2万多空降伞兵为先导,近16万部队在空军的掩护下,一举突破了德军防线——‘大西洋壁垒’,置德军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提及的军事行动是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C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在1941年发生,A排除;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在1941年发生,B排除;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发生在1942年,D排除。

故此题选择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1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44年6月6日”“盟军”“法西斯”,链接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最后的决战阶段。

故选A。

14.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一上台,就实行新政,在农业方面,让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

以防止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措施缓解了生产过剩的状况。

C符合题意;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是以工代赈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使银行的信用得到了恢复是整顿银行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日本袭击的珍珠港有关知识的识记。

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夏威夷的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甲区域、丙区域是印度洋区域,乙区域是太平洋区域,丁区域是大西洋区域。

故选B。

16.C

解析:

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尔塔会议实际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推动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C项符合题意。

A项指的是1942年1月1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B项指的是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华盛顿、伦敦三地同时发表《开罗宣言》规定被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D项指的是 1945年7月26日,以美、英、中3国宣言形式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

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关于雅尔塔会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这些内容的区别,不要混淆相似知识点。

17.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为了缓解经济危机,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

罗斯福新政不仅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罗斯福总统也因此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深切爱戴。

这主要是由于罗斯福讲求实际、勇于创新,故C符合题意;追求自由、争取独立,解放黑奴、维护统一,反对战争、珍爱和平与题干无关,故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18.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以工作机会,通过政府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作,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做法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修建田纳西河水利工程。

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为了解决就业问题,使大量失业者和穷人有工作可做,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

这些工程包括许多巨型堤坝和水库,有利于农业生产,在客观上刺激了消费需求,公共工程兴建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水利工程。

它吸引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9.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强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凡尔赛和约》,规定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经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确立了一战后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材料中的德国的举动严重违反了《凡尔赛和约》,即破坏了凡尔赛体系。

B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体现“得到了其他法西斯国家的支持”,排除A项;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排除C项;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标志着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排除D项;故选择B。

20.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日军在几个小时内以微小的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珍珠港事件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第二天,美英对日宣战,其他国家也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而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是诺曼底登陆,所以不正确的表述是B,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21.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击,1943年2月大败德军。

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是欧洲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C项符合题意;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击战”方式,突袭波兰。

波兰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排除A项;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标志着二战规模的扩大。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排除B项;1945年5月,苏军攻占柏林,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排除D项。

故选择C。

22.B

解析:

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到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美国经济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困难,因此连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也为求职四处奔波,那时,当纽约百货公司的电梯工,都要求有学士学位。

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23.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投降书签署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结束,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故D符合题意;A东方主战场:

中国战场、B携手联盟:

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c关键性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表述正确,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以小明同学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知识卡片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

24.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严重打击了日本,为了转嫁危机,维护统治,日本军部掌握国家掌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与德国应对危机的措施最为类似,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国家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仔细观察图片,图所示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其中①“1941年12月、美国对日宣战”可知,这是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军队出动大批飞机,不宣而战,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随后,中英等国家也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其中②“德军进攻苏联失败、二战发生重要转折”可知,这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

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

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

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

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所以①②分别是指日军偷袭珍珠港和斯大林格勒战役,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