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4485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第1章电与磁第二节电生磁练习题新版浙教版Word格式.docx

6.如图1-2-18所示,螺线管周围有4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a、b、c、d,当S合上后,小磁针静止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极性标错的是( D )

A.aB.bC.cD.d

图1-2-18  图1-2-19

7.如图1-2-19所示,盛水的烧杯放在电磁铁上方,当电磁铁的开关断开时,空心小铁球自由地浮在水面上,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开关闭合时,小磁针N极向上偏转,S极向下偏转

B.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时,电磁铁磁性减弱

C.当电路中电流减小时,空心小铁球所受的浮力减小

D.无论开关断开还是闭合,浮在水面上的空心小铁球所受的浮力不变

图1-2-20

8.玩具小船装有电池和螺线管(有铁芯)组成的闭合电路,如图1-2-20把小船按图示的方向静止在水面上,放开小船,闭合开关,船头最后的指向是( B )

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

9.在如图1-2-21中,对电流和磁极方向之间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D )

图1-2-21

图1-2-22

10.小刚同学在“制作、研究电磁铁”的过程中,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制成电磁铁进行实验,如图1-2-2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若将两电磁铁上部靠近,会相互排斥

B.要使电磁铁磁性增强,应将滑片P向右移动

C.电磁铁能吸引的大头针越多,表明它的磁性越强

D.甲线圈的匝数多,通过乙线圈的电流小于通过甲线圈的电流

11.电磁铁通常弯成U形,这样做的目的是( C )

A.使用方便B.形状美观C.加强磁性D.便于操作

12.许多自动控制的电路中都安装有电磁铁。

关于电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电磁铁的铁芯,可以用铜棒代替B.电磁继电器中的磁体,可以使用永磁铁

C.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只与电流的大小有关D.电磁铁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

13.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下列物体后使其磁性一定增强的是( D )

A.铜棒B.铅棒C.铝棒D.铁棒

14.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制磁悬浮列车,如图1-2-23所示。

我国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条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已建成,且实现了2000km无故障运行。

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放着磁体,车厢用的磁体大多是通有强大电流的电磁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A )

①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同名磁极互相排斥②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异名磁极互相排斥

③磁悬浮列车消除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④磁悬浮列车增大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A.①和③B.①和④C.②和③D.②和④

图1-2-23    图1-2-24

15.如图1-2-24所示,电路中有一个电磁铁,A是弹簧片,B是软铁,C是小锤,D是小铃。

当闭合开关后( B )

A.铃将持续不断地响下去B.只敲一下玲

C.小锤不敲铃D.电磁铁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

16.如图1-2-25所示,在一圆环形导线的中央放置一个小磁针,通入如图所示的电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小磁针的N极转向纸内B.小磁针的N极转向纸外

C.小磁针保持不动D.小磁针的N极在纸面内沿顺时间方向转动

图1-2-25  图1-2-26  图1-2-27

17.如图1-2-26所示的是扬声器构造的示意图,关于图中纸盆的运动方向,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向右运动B.向左运动C.向上运动D.向下运动

18.如图1-2-27所示,条形磁体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的右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条形磁体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B )

图1-2-28

A.方向向左,逐渐增大B.方向向右,逐渐增大

C.方向向左,逐渐减小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19.如图1-2-28所示,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小。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电磁铁的下端为N极

B.电源右端为“-”极

C.抽去铁芯,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

D.断开开关,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

20.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磁场(如图1-2-29所示)的实验事实,某同学对地磁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个假说:

地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

图1-2-30中符合他的假说的模型是( A )

图1-2-29

图1-2-30

21.课堂上教师做了如图1-2-31所示的演示实验,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得到如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B )

图1-2-31

A.甲、乙两次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甲、丙两次实验表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C.甲、丙两次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D.甲、乙、丙三次实验现象共同表明电能生磁,且其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22.如图1-2-32所示,M是一个用细导线绕成的螺线管,当闭合开关K后,M的长度将( B )

A.伸长B.缩短C.不变D.先伸长,后缩短

图1-2-32图1-2-33

图1-2-35  图1-2-36

23.如图1-2-33所示,在同一平面内有四条彼此绝缘的通电直导线,四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小I1=I3>I2=I4,要使四根导线所围矩形中心处O点的磁场增强,电流被切断的应是( D )

A.I1B.I2C.I3D.I4

24.如图1-2-34所示,将一对磁性材料制成的弹性舌簧片密封于玻璃管中,舌簧端面互叠,但留有空隙,就制成了一种磁控元件——干簧管,以实现自动控制。

干簧管置于下列哪种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中时,可以使舌簧片吸合( C )

图1-2-34

25.历史上,安培曾经提出分子环形电流的假说来解释为什么磁体具有磁性,他认为在物质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的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会形成磁场,使分子相当于一个小磁体(如图1-2-35所示)。

根据安培的这一假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 )

A.这一假说能够说明磁可以生电

B.这一假说能够说明磁现象产生的本质

C.未磁化的物体,其微粒内部不含有这样的环形电流

D.磁化的物体,其微粒内部环形电流的方向是杂乱无章的

26.如图1-2-36所示,一条形磁体固定于水平桌面上,在其正上方有一可自由移动的直导线。

观察者俯视观察,当导线通有水平向右的电流时,则导线将( D )

A.顺时针转动且向上B.顺时针转动且向下

C.逆时针转动且向上D.逆时针转动且向下

27.如图1-2-37所示,用漆包线在火柴盒的一端绕若干圈,接着把线拉到另一端按相同方向再绕若干圈。

在火柴盒上开出一个圆孔,盒中心放一枚指南针。

转动火柴盒,使指南针跟两端的线圈平面平行,然后把它接入要测试的电路中。

对此装置的说法,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B )

图1-2-37

①可作为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②可作为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③可判断电路中是否通有电流 ④它的工作原理与奥斯特实验的原理相同

⑤它的工作原理与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相同 ⑥它的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相同

A.①②⑤B.③④C.③⑤D.②⑥

28.如图1-2-38所示,两个通电螺线管与电源构成图示电路,在其内部和两个螺线管之间中部上方分别放置一个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位置正确的是( D )

图1-2-38

 

图1-2-39

29.法国和德国的科学家费尔和格林贝格尔由于发现了巨磁电阻(GMR)效应,荣获了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图1-2-39是研究巨磁电阻特性的电路示意图,当闭合S1、S2后使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指示灯明显变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滑片P向左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减弱B.滑片P向右滑动过程中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C.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减小D.巨磁电阻的阻值随磁场的增强而明显增大

图1-2-40

30.弹簧下端挂一磁体(下面的电磁铁电路没有连接好),如图1-2-40所示,若把电路连接好,发现弹簧长度变短,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弹簧的长度变得更短,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可以是( A )

A.C接E,B接FB.C接E,D接F

C.A接E,D接FD.A接E,B接F

二、解答题

图1-2-41

31.

(1)如图1-2-41所示是电磁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实验,从实验现象可知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种现象是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的。

(2)把直导线弯曲成螺线形,当螺线形线圈插入铁芯后磁性增强,此装置称为电磁铁。

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A:

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B:

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图1-2-42所示的三种情况,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图1-2-42

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磁性强弱的不同。

①通过比较图A、B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②通过比较C图甲、乙两电磁铁,发现猜想B不全面,应补充电流相同。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水位自动报警器,其工作原理如图1-2-43所示,当水位达到金属块A时,出现的情况是D。

图1-2-43

A.红、绿灯同时亮B.红、绿灯都不亮

C.绿灯亮D.红灯亮

32.进一步探究:

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1-2-44中甲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

(1)可见,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

而且,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导线相互吸引。

(2)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可以用安培定律F=

来描述。

其中,I1、I2分别为两根导线中通入的电流,l为导线的长度,r为导线之间的距离,k为比例系数。

某次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l/m

I1/A

I2/A

r/m

F/N

1

0.2

0.1

0.8×

10-7

2

0.5

0.4×

3

1.5

0.4

0.3

1.8×

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比例系数k=2×

10-7N/A2。

对于位置固定、长度一定的两根平行导线,如果保持F大小不变,两根导线中的电流大小关系可以用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中的图线b来表示。

图1-2-44

能力提升题:

1.如图1-2-45所示的装置中,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上标有“6V 3W”字样,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且与导线连接良好,当开关S断开时,弹簧下端恰能与水银槽里的水银面接触。

则当开关S闭合时( C )

A.小灯泡正常发光B.小灯泡不能发光

C.小灯泡忽亮忽灭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图1-2-45  图1-2-46

图1-2-47

2.如图1-2-46所示是一根长直密绕通电螺线管的剖面图,A、B分别是在螺线管轴线上的两点,A点在螺线管的端面处,B点在螺线管的内部,则B点的磁场( A )

A.比A点磁场强

B.比A点磁场弱

C.与A点磁场大小相等

D.无法确定

3.如图1-2-47所示,桌面上放着一个通电的环形导线,线圈的重力为G,电流方向如图1-2-47所示。

当在环形线圈的中央放上一条形磁体后,线圈对桌面压力为F,则G与F的大小关系为( C )

A.F>GB.F=GC.F<GD.无法比较

图1-2-48

4.如图1-2-48所示为一台非铁性物质制成的天平。

天平左盘中的A是一铁块,B是电磁铁。

未通电时天平平衡,给B通以图示方向的电流(a端接电源正极,b端接电源负极),调节线圈中电流的大小,使电磁铁对铁块A的吸引力大于铁块受到的重力,铁块A被吸起。

当铁块A向上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A.电磁铁B的上端为S极,天平仍保持平衡

B.电磁铁B的上端为S极,天平右盘下降

C.电磁铁B的下端为N极,天平左盘下降

D.电磁铁B的下端为N极,无法判断天平的平衡状态

5.为验证奥斯特实验,小明从实验室借了一枚小磁针。

图1-2-49

(1)回家后,他把小磁针放在桌上,发现小磁针静止时总是指向南北方向,这是因为小磁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小磁针指南的一端是S极(选填“S”或“N”)。

(2)接着他把通电的台灯(220V 60W)上的导线移到小磁针的正上方,沿南北方向靠近小磁针放置(如图1-2-49甲所示),结果发现小磁针并未发生偏转。

带着疑问,小明与同学讨论小磁针不偏转的原因,共有两种猜想。

猜想一:

可能是台灯有两根导线,其中的电流方向相反,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

猜想二:

可能是台灯导线中的电流小,产生的磁场太弱,不足以使小磁针偏转。

接着,它们又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如图乙所示,用两节干电池(3V)和一段电阻丝(12Ω)串联,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①电阻丝中的电流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台灯中的电流,据此可以断定猜想二是错误的。

②该实验中用小磁针的偏转来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这是采用了哪种物理思想方法?

转换法。

③为了能够做出与①中同样的判断,除了用图乙的探究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采用怎样的实验方法?

请简述你的做法。

把台灯换成电功率大的电炉进行实验,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

6.将一个电磁铁和白炽灯并联后接入电路,如图1-2-50甲所示,当闭合开关时,灯L1即刻点亮,随后熄灭;

当断开开关时,灯会闪亮后熄灭。

(1)此现象说明当闭合开关时,流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化是逐渐增大;

当断开开关时,流过电磁铁的电流变化是逐渐减小。

(2)在图乙中,当电磁铁中无电流时,铁质弹簧片的可动端与右侧接线柱接通;

当电磁铁中有电流时,在电磁铁的吸引下,铁质弹簧片的可动端与左侧接线柱接通。

试用笔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连线,使电路中的开关闭合后,灯L1、L2会交替发光。

图1-2-50

如答图所示

第6题答图

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是由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是高新技术的产物。

上海磁悬浮列车于2003年1月4日正式开始商业运营。

正线全长约30km,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430km/h,单向运行时间7min20s。

(1)上海磁悬浮列车的结构如图1-2-51甲所示。

要使列车悬浮起来,车身线圈的上端是S极。

图1-2-51

(2)如果列车在单向运行过程中,只停靠一站,那么,停靠时间约为140s(设磁悬浮列车全程均以360km/h的速度行驶)。

(3)图乙是另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设计原理图,A是磁性稳定的电磁铁,安装在铁轨上,B是安装在车身上(紧靠铁轨上方)的电阻非常小的螺线管。

螺线管B与电磁铁A之间相互排斥(选填“排斥”或“吸引”),从而使列车悬浮在铁轨上方。

8.如图1-2-52所示是直流电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铃锤与衔铁一端固定,衔铁另一端与弹簧片相连,在自然情况下弹簧片是和螺钉接触的。

接通电源,电磁铁具有磁性从而吸引衔铁,铃锤敲击铃碗发声,同时弹簧片与螺钉分离导致断电,此时电磁铁释放衔铁,弹簧片又和螺钉接触使电路通电,铃碗发声,如此往复循环。

图1-2-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