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红高粱》的教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29472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莫言《红高粱》的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莫言《红高粱》的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莫言《红高粱》的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莫言《红高粱》的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莫言《红高粱》的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莫言《红高粱》的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莫言《红高粱》的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莫言《红高粱》的教案.doc

《莫言《红高粱》的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莫言《红高粱》的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莫言《红高粱》的教案.doc

莫言的《红高粱》授课教案

学校

郑州师范学院

授课教师

授课

题目

《红高粱》——新历史小说的璀璨明星

授课

时间长度

40分钟

所用教材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新历史小说兴起的历史背景。

2、掌握新历史小说的文化内涵。

3、了解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莫言《红高粱》。

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分析评价新历史小说作品的能力。

德育目标:

让学生借助文学达成对较好的人生观的追寻。

教学

重点

1、了解何谓“新历史小说”及其特征。

2、了解“新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莫言《红高粱》。

教学

难点

1、如何归纳新历史小说的艺术特点?

2、莫言的创作特色与新历史小说的关系?

教学

方法

分析

1.讨论法

2.讲授法

教学方式:

讲授探究□问答□实验□演示□练习□其他

教学

手段

分析

1、板书、

2、PPT演示

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模型□实物□标本□挂图□音像□其他□

过程

设计

引导5分钟;授新课内容20分钟;讨论与提问10分钟;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

授课

类型

理论课讨论课□实验课□练习课□其他□

教学步骤设计

步骤时间

主要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意图

第一步

(5分钟)

引入新授内容

提问与引导

回答老师问题,随老师讲授进入对新课的了解。

引入新的授课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内容的把握。

第二步

(20分钟)

讲授新的课程内容:

新历史小说的定义、兴起、特征与作家莫言的简介和作品《红高粱》。

利用板书展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讲授对新历史小说和莫言及其作品展开深入介绍。

认真聆听老师讲授内容,结合课前作品阅读把握课程重点与难点。

利用板书和讲授让学生理解新历史小说相关的基本内容与代表莫言的《红高粱》。

第三步

(10分钟)

讨论与提问

引导同学对设定话题开展讨论;引导同学提问并答疑。

学生回顾本次授课内容,开展相互讨论,对存疑问题提问。

通过相互学习加深理解,通过解疑释难促进对讲述内容的掌握。

第四步

(5分钟)

总结与布置作业

结合板书口头总结本次课程内容;板书布置作业内容;介绍涉及的参考书目。

随老师总结快速记忆和复习,记录作业内容。

全面总结复习,为下次课准备。

内容讲解

第一步(5分钟)复习上节内容,引入新授内容:

同学们,在之前的课上,我们一起学习了改革开放后八十年代初期的小说创作,对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它们出现的时间,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文学创作发展的影响,也让同学们在课后去阅读了这几股文学思潮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

在这一股以“伤痕-反思-改革—寻根”文学为主要代表的现实主义创作潮流中,一股新的小说创作潮流正在慢慢的酝酿——新历史小说,这股新的文学创作倾向在作家构成、作品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与之前的文学潮流差异颇大。

我们不难看出,之前的文学创作潮流都有“返回”的意向,其中包括:

张承志等知青作家作品中表现出的“返回青春”的意向;贾平凹等农裔城籍作家在《商州三录》等作品中表现出的“返回乡土”的意向;汪曾祺等非主流作家作品中表现出的“返回传统”的意向;而在这些“返回”意识作用下又产生了八十年代中后期韩少功《爸爸爸》等为代表的寻根文学。

在80年代中期,也就是“文化寻根”思潮之后,出现了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这两朵同根异枝的牡丹花。

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第十八章生存意识与文学创作的主要内容。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这两个新概念的产生背景和区分一下它们的概念含义,进而才能更好的学习新历史小说及其代表作家莫言和代表作品《红高粱》。

第二步(25分钟)讲授新的课程内容:

1、新写实小说的概念:

1987年前后,当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的创作潮流衰退,一批用写实的手法描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作品相继发表。

这些小说表现出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题材取向、叙事方式和美学特征,被人称作"新写实小说"。

90年代初成为引人瞩目的文学潮流。

1)、新写实小说产生的背景:

A、从文化背景来看,80年代末人们承受着政治与经济转型带来的冲击,精神和心理处于矛盾状态中。

社会大众的政治理想消退,个体生存艰难,对知识分子的启蒙及其乌托邦理想产生怀疑,他们更相信现实直接的利益。

而幻灭后、处于主体迷失状态的知识分子和社会大众一样,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大众的神话来逃避精神支点失落的精神困境。

而主流意识形态也欢迎这种思潮,希望以此平衡人们心中的政治情绪,缓解社会气氛的紧张。

因此,新写实小说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各种政治、文化力量协调妥协的一种体现,都期待平和的现实的文化产品的出现。

B、从文学自身来看,文学也需要新的开掘与突破。

新写实小说既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的叛逆,又是对先锋文学的扬弃。

传统现实主义过于政治化和乌托邦化,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和先锋文学则偏重知识分子精英文化,都与现实生活、大众审美习惯构成了疏离。

大众期待切近他们的现实生活的作品出现。

1989年《钟山》第3期设立"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栏目,正式确定"新写实主义"的名称。

卷首语的概括“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2)、表征:

1987年,方方《风景》、刘震云《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相继发表,标志着新写实小说的开端与成熟。

2、新历史小说的概念:

所谓"新历史小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历史题材小说,它不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为框架来构筑历史故事,而只是把人物活动的时空推到"历史形态"中,表现的却是当代人的人生态度与思想感情。

它所选取的题材大致限制在民国时期,并且避免了在此期间的重大革命事件。

其与新写实小说一样,在处理民国时期非党史的历史题材时,有意识的拒绝政治权利观念对历史的图解,尽可能的突现出民间历史的本来面目。

1)、新历史小说产生的背景:

基于西方现代历史哲学思想,新历史主义认为:

“任何历史都是个人史”(人叙述历史时渗透主体意识)“历史一旦成为过去,就不可再复写、还原”。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克罗齐)“历史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历史是什么》)历史成为古老的人性的悲歌和永恒的生存寓言,成为与当代人不断交流与对话的鲜活映像,成为当代人“心中的历史”。

历史叙事大体有三种类型:

A、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叙事—它依据历史文献资料,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前提下,通过有限的想象,将历史人物和事件串联并激活(情节化、性格化、因果化),以求形象化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貌。

B、个人对历史的重新叙说—它写的也是历史上真实发生和存在的人物和事件,但它的叙述立场、态度和角度是个人化的.它用一种全新的历史观对历史进行重新整合和阐释,或对历史进行纯个人的言说。

C、虚构、创造型的历史小说—它所写的并非是历史上真实发生或存在的人物和事件,完全是作家虚构、想象、创造的历史时代、历史环境,或仅仅是一种历史文化氛围.其目的是为了展示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

2)、代表作品:

莫言《红高粱》、陈忠实《白鹿原》、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等以全新的历史观念看待历史,采用现代的叙述方式,展现了不同于传统历史小说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3)、创作类型:

A、民族秘史的叙述:

对民族与国家历史的把握和思考:

乔良《灵旗》湘江之战中对红军的残杀;刘震云《故乡天下黄花》马村的相互谋杀与权力运作;阎连科《日光流年》豫中山区村民挖渠引水。

B、家族史的叙述:

通过对家族史的回溯来反思历史:

陈忠实《白鹿原》讲述两个家族斗争史;莫言《红高粱》讲述先辈的抗日和爱情故事;王安忆《纪实与虚构》讲述母系家族史与个人成长史;苏童枫杨树系列,讲述枫杨树乡家族史。

4)、创作特征:

a、对"官史"历史观和主流文化立场的策略性反叛,代之以野史、民间史的视角。

书写个人、家族,表现寻常百姓,遗闻传奇等。

莫言《红高粱》、陈忠实《白鹿原》还原民间生活的原生态,将半个世纪的政治斗争和民族矛盾放到民间的宗族文化氛围中加以表现。

b、侧重表现文化、人性与生存范畴中的历史。

乔良《灵旗》最关注的是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人性与人道问题,特别是人在战争环境中的异化问题.那汉子的复仇—血腥味—九翠的拒婚。

莫言《红高粱》对原始生命力的张扬,对现代文明带来的生命力衰微的忧虑。

c、对历史予以解构,使之寓言化。

阎连科《日光流年》用生命代价引来的灵隐水的污染隐喻着农民和乡土中国的的苦难命运,是一个民族受难的历史寓言。

乔良《灵旗》解构党史的叙述方式,颠覆英雄神话,构造新的历史寓言。

陈忠实《白鹿原》中鹿兆海与白灵投铜钱决定参加的党派,隐喻了历史进程的偶然性。

族长白嘉轩是正统宗法文化的人格代表,他的一生是民族文化精神演变史的象征。

d、叙事上追求虚构,人物复杂化,消解史诗性风格,多取材于无法考证的、虚构的民间野史与人物,历史只是人的背景和舞台。

多描写平民化、边缘化的人物,个人化的叙述立场,作家的主体意识弱化,瓦解了史诗风格产生的基础。

乔良《灵旗》中利用幻觉在青果老爹(叙述者)和那汉子(被回忆者)之间制造一种错位的叙述效应,将现在与过去和谐统一起来。

青果老爹:

赌棍无赖—民团团丁—红军—逃兵—红军的复仇者。

3、莫言简介:

原名管漠业。

1955年2月生于山东高密,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

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等职。

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

迄今有长篇小说《红高梁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等。

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

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97年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1997年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委员。

2011年《蛙》获第八届矛盾文学奖,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v中篇小说《红高粱》发表于《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

v《红高粱》获1985—1986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被文学史家誉为新历史小说的代表,其实是用抗日历史外衣包裹着的人性传奇,是至刚至烈的生命欢歌。

4、“红高粱家族”——《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狗皮》这五部中篇小说合称为一部情节连贯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

今天就重点讲解最初发表的中篇小说《红高粱》。

1)、故事情节:

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1、土匪司令余占鳌(我爷爷)组织民间武装,在胶平公路上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和过程。

(从戴凤莲家的长工罗汉大爷被日本人命令残酷剥皮而死开始,到余占鳌愤而拉起土匪队伍在胶平公路边上伏击日本汽车队,于是发动了一场全部由土匪和村民参加的民间战争。

)2、余占鳌(我爷爷)与戴凤莲(我奶奶)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

(余占鳌在戴凤莲出嫁时做轿夫,一路上试图与她调情,并率众杀了一个想劫花轿的土匪,随后他在戴凤莲回门时埋伏在路边,把她劫进高粱地里野合,两个人由此开始了激情迷荡的欢爱,接下来余占鳌杀死戴凤莲的麻疯病人丈夫,正式做了土匪,也正式地成为她的情人。

2)、艺术特色与成就:

思想艺术成就:

A、鲜活的民间立场:

(以民间的角度,审视抗日战争。

在小说中,重点描写的不是带有革命理想的英雄人物,而是生活在民间的普通大众:

农民、工匠、土匪、地方武装,也有共产党人(其中的任副官可以说具有某种正统的英雄意味)。

他们生活在自己的土地上,或痛快淋漓快意恩仇,或苟且猥琐蝼蚁偷生,突然来了日本鬼子,于是不由自主地卷入抗战的时代洪流中,英勇着、战斗着、献身着,呈现一种原生态的悲壮和豪迈。

民间主题就是对生命自由和原始野性的张扬。

莫言的《红高粱》以全新的历史观念表现抗日战争时期北方民众的斗争生活,极力渲染和歌颂存在于民众身上的那种原始的生命活力和“红高粱”一样充满血性和反叛意识的民族精神。

“红高粱”的意象——北方中国农民旺盛的生命力的象征“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洸洋的血海。

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

”符号式的象征环境:

生命的神圣。

爱情:

生在此,死在此;抗日:

大背景守护家园。

a、故事情节:

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描写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各种野性故事,宣泄着生机勃勃的生命激情,宣扬着狂野不羁的野性生命力。

(土匪司令余占鳌(我爷爷)组织民间武装,在胶平公路上伏击日本汽车队。

体现出一种民间自发地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望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余占鳌(我爷爷)与戴凤莲(我奶奶)在抗战前的爱情故事,就是对传统礼教的反叛,对自由性爱的追求。

)整个战斗过程体现出一种民间自发的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望,这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历史战争所具有的政治色彩,将其还原成了一种自然主义式的生存斗争。

b、人物形象:

除去了传统意识形态二元对立式的正反人物概念。

余占鳌——身兼土匪头子和抗日英雄的两重身份,他的性格中极力渲染出了一种粗野、狂暴而富有原始正义感和生命激情的民间色彩。

戴凤莲——温热、丰腴、泼辣、果断的女性美,具有大胆反叛封建礼教、敢作敢为、豪放坦荡的个性。

(戴凤莲临终前的心理独白:

"天,什麽叫贞洁?

什麽叫正道?

什麽叫善良?

什麽叫邪恶?

你一直没有告诉过我,我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办.我爱幸福,我爱力量,我爱美,我的身体是我的,我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我不怕罚.我不怕进你的十八层地狱,我该做的都做了,我该干的都干了.我什麽都不怕.")

人物形象的审美价值:

人物豪放坦荡、任情任性的个性体现了朴素的自由和解放的本能需要,是一种归于自然的人类本性的需求。

这种红高粱式的生命精神进一步升华为中华民族的"酒神精神"。

c、民间世界的建构:

高密东北乡"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莫言)自由自在,具有原始生命力。

"颠轿"、"酒神曲"、"伏击战"、"野合"、"尿酒"、"杀人放火"、"精忠报国"藏污纳垢,具有丰富复杂性。

主题内涵的深入探讨,我们会发现莫言力图反抗沉沦并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试图通过认同民间文化蕴涵着的生命自由野性来超越人生的困境。

B、审丑意识:

其对人物粗俗性格的刻画,有关残酷杀戮(剥人皮那个自然主义式的血腥场面)的描写,都以刺激的暴力展现呈现出与作品整体相和谐的奇异美感,反映了民间世界与生俱来的粗鄙文化形态。

写作艺术成就:

(受美国作家福克纳和拉美作家马尔克斯影响)

C、大胆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时空表现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法,打破了传统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

(1、开放的叙述视角:

小说以一个晚辈的身份来叙述前辈的经历,以一个孩子的情绪来认识过去的生活,形成了一个开放的艺术视角。

设置一个双重的“亲缘叙述者”的视角,“我”(孙辈)的叙述:

全知视角(剧外)“父亲豆官”(子辈)的叙述:

有限视角(剧内)2、自由任意的叙事方式:

借鉴意识流小说的时空表现手法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情节结构方式。

打破传统的时空顺序和情节逻辑,把故事讲述得非常散漫自由。

这种任意的讲述又是统领在作家的主体情绪下,形成天马行空式的随意的叙述方式。

D、瑰丽神奇的语言艺术。

作家运用了大量充满了想象力并且总是违背常规的比喻与通感等修辞手法。

富于感性化的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主观感觉,不加约束的心理跳跃、流动和联想,特别是出现大量的感官意象。

("奶奶注视着红高粱,在她朦胧的眼睛里,高粱们奇谲瑰丽,奇形怪状,它们呻吟着,扭曲着,呼号着,缠绕着,时而象魔鬼,时而象亲人,它们在奶奶眼里盘结蛇状的一团,又呼喇喇的伸展开来,奶奶无法说出它们的光彩了.它们红红绿绿,白白黑黑,蓝蓝绿绿,它们哈哈大笑,它们嚎啕大哭,哭出的眼泪象雨点一样打在奶奶心中那一片苍凉的沙滩上,高粱缝隙里,镶着一块块的蓝天,天是那麽高又是那麽低.奶奶觉得天与地、与人、与高粱交织在一起,一切都在一个硕大无棚的罩子里罩着.""两只肥硕敦厚的耳朵苍白美丽,在磁盘里活泼的跳动,打击得磁盘叮咚叮咚响.""罗汉大爷脸皮被剥掉后,不成形状的嘴里还呜呜噜噜地响着,一串一串鲜红的小血珠从他的酱色的头皮上往下流.罗汉大爷被剥成一个肉核后,肚子里的肠子蠢蠢欲动,一群群葱绿的苍蝇漫天飞舞.")

通感:

(1)"在这次雾中行军里,父亲闻到了那种新奇的黄红相间的腥甜气息."

(2)"刘大号仰天吹起大喇叭,喇叭口里飘出暗红色的声音,碰得高粱棵子索索打抖."

比喻:

(3)"汽车像一条吞食了刺猬的的大蛇,在痛苦的甩动着脖颈."

(4)"马骡驴粪像干萎的苹果,牛粪象虫蛀过的薄饼.羊粪稀拉拉象振落的黑豆."

5、莫言《红高粱》小说的历史意义:

(1)确定了莫言对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的表达方式。

(3)《红高粱》,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是20世纪80年代时代精神的反映,也成为80年代时代精神的标志。

“红高粱”是一个整体象征意象:

它象征着刚毅、不屈,象征着苦难、坚忍,象征着复仇、牺牲,象征着狂放不羁,象征着伟大民族的血脉、灵魂和精神。

第三步(10分钟)讨论与提问:

莫言《红高粱》中罗汉大叔的形象塑造的艺术表现与价值意义。

选文描写的是罗汉大爷,虽然不是作为主人公的“奶奶”“爷爷”,但是作者对罗汉大爷的刻画,仍然是一丝不苟,很下功夫的。

作者开篇即说“刘罗汉大爷是我们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人物”,而且扯出一段与“奶奶”暧昧不清的风流韵事,看似有些“无聊”的“闲笔”,其实是有伏笔的。

随后作者写到县志,写到“农民刘罗汉”的“英雄事迹”:

农民刘罗汉,乘夜潜入,用铁锹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

翌日,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示众。

刘面无惧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

而在文本中,刘罗汉几乎没有反抗,被拉到工地干活;面对恶劣残酷的现实,他也忍气吞声;拉走黑骡,因为那是主人的财产(如果他真和女主人有染,足见他对女主人的感情)。

由此可见,刘罗汉只是一般的饮食男女(和奶奶的一段韵事可佐证)。

他铲黑骡的腿,也并不是“乘夜潜入”,有意抗敌,更没有“铲伤骡蹄马腿无数”(“无数”也有些夸张)。

小说的文本和“县志”(也是作者虚构的),哪个叙述是“事实”呢?

作者虚构了两种“事实”让读者评判,为了什么目的呢?

当然作者是偏向文本的“事实”的。

“县志”的陈述,是对革命战争以及其中人物传统的“定义”,是历史教科书似的“事实”。

而作者却要颠覆这样的“事实”,颠覆以往对“战争”“英雄”的“定义”,从战争的微观舞台──民间的视角,建构自己的叙述与评价体系,还“战争”“英雄”本来的面目(当然这样的“面目”也是作者自己的判断)。

这也是作者对历史的一种思考吧?

作业内容

自选任意一部新历史小说代表作,说说自己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没有标准答案,要求要有自己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