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159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docx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大纲设计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理论教学大纲

试用专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学时数:

48学时学分数:

2

课程号:

ZF013109H开课学期:

第6学期

大纲执笔人:

由磊大纲审核人:

赵秋棉

一、课程的地位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是专门研究电视创作中最基本环节之一——镜头组接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的课程。

在系统讲述镜头语言表达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操作性,结合电视的大众传播特性,规范化地总结了电视片的编辑特点和剪辑技巧,使学生能够掌握电视剪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树立电视编辑意识。

本课程通过对电视画面编辑基本理论和技巧的讲述,使学生全面了解电视编辑的工作流程,认识画面编辑对于电视制作的重要意义,了解电视语言特点及其对节目编排的影响;从理论高度认识镜头语言的组合特点及原理;掌握各种电视剪辑技巧和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践。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着重介绍电视画面编辑工作的基本理论与工作流程,并对画面编辑所依据的各种理论加以讲解说明。

同时专门研究电视创作最基本环节镜头组合的基本规律,系统阐述镜头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和多种方法,再结合电视的大众传媒特性,侧重介绍电视节目的编辑特点与剪辑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体系和结构,从理论上认识电视画面编辑对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意义。

认真自学课程涉及的各种理论和剪辑技巧,能够掌握所学的剪辑技巧,并将其熟练应用于实际工作。

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第一章电视画面编辑概述(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电视编辑工作的性质、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法。

2.理解艺术规律和大众传播规律对电视编辑的双重影响。

3.掌握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

【教学内容】

电视编辑的概念;

电视编辑工作的流程;

电视编辑的双重特性;

现代电视编辑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电视编辑”的双重含义;

教学难点:

电视编辑工作流程;理解艺术规律和大众传播规律对电视编辑的双重影响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电视编辑工作的任务和意义;电视编辑工作的三个阶段;电视编辑工作各个环节的内容;电视和电影在视听表达方面的异同点;大众传播特性对电视编辑工作提出的要求;现代电视编辑观念;现代电视观念的各自含义;

第二章蒙太奇(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蒙太奇的产生、发展和理论流派。

2.理解蒙太奇理论的画面基础和心理基础,各种蒙太奇表现形式。

3.掌握长镜头的概念、与蒙太奇的关系及其表达形式。

【教学内容】

蒙太奇的概念;

蒙太奇的产生和发展;

蒙太奇产生的依据;

蒙太奇的表现形式;

长镜头;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镜头的概念、与蒙太奇的关系;蒙太奇的各种表达形式;

教学难点:

蒙太奇的画面视觉基础,心理基础与效果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蒙太奇的概念;蒙太奇产生的依据;蒙太奇产生的两种基础;蒙太奇的功能和效果;蒙太奇各种表现形式;长镜头的涵义;长镜头的特点;长镜头与蒙太奇的主要区别;

第三章电视编辑中的时空(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电视画面编辑中的画面逻辑性。

2.理解影视艺术的时空表现基础。

3.掌握蒙太奇的时空结构观念及表现技巧。

【教学内容】

电视叙事中的时间;

电视叙述中的空间;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各种时间的表现形式和空间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如何创造性地利用蒙太奇手段,对电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结构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影视中的三种时间形式;时间的四种表现形式及技巧;影视空间的含义;“再现”和“构成”两种空间表现形式;再现空间的手段和方法;构成空间的表意功能;再现空间和构成空间的区别;

第四章电视画面的特性(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不同类型的镜头的表意功能和视觉效果,画面方向对于画面连续性的意义。

2.理解镜头景别、角度、运动等和画面的方向性等特性。

3.掌握画面的分类和画面方向性的影响。

【教学内容】

镜头画面的分类;

镜头画面的方向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镜头景别、角度、运动等和画面的方向性等特性;

教学难点:

镜头、主体以及轴线之间的关系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镜头画面的分类;景别划分的依据;拍摄角度的概念;摄像高度的概念;镜头的各种运动方式;画面内部运动和外部运动;画面的方向性;运动方向、视线和轴线。

第五章电视画面编辑的规则和技巧(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各种画面要素对于剪辑的影响。

2.理解各种剪辑的规则和技巧。

3.掌握镜头组接的匹配性原则。

【教学内容】

画面组接的剪接点;

画面组接的逻辑性;

匹配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剪接点、匹配原则、景别安排和画面造型对剪辑的要求;

教学难点:

运动剪辑的方法和要求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剪接点的概念;剪接点的分类;画面逻辑性的含义;连续性和联系性的含义;匹配原则的概念;景别匹配包含的内容;景别匹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构成屏幕运动方式的种类;运动剪辑所包含的基本要素;运动剪辑原则;方向匹配的含义及其所包含的内容;色彩、影调匹配的含义;

第六章场面的转换(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画面转换的视觉基础和心理依据。

2.理解场面转换所代表的含义。

3.掌握技巧性转场和无技巧转场的基本方法和使用原则。

【教学内容】

场面转换的含义;

场面转换的依据;

转场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场面转换的分类和方法;

教学难点:

场面转换时的生理与心理依据;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场面转换的定义;场面转换的两层含义;场面转换的依据;转场的分类和方法;技巧性转场的概念及其各种手法;

第七章两种剪辑形式(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两种不同的剪辑形式。

2.理解表现剪辑的含义和依据。

3.掌握段落组接的方法。

【教学内容】

两种不同剪辑形式;

叙事的剪辑;

表现的剪辑;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叙事剪辑的依据及三种类型;

教学难点:

区别表现的剪辑中,象征的剪辑和隐喻的剪辑两种方式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叙事的剪辑的涵义;叙事剪辑的依据;叙事剪辑三种类型各自的涵义;分剪与分剪插接的含义和作用;表现的剪辑的涵义;表现剪辑的依据;表现剪辑包含的各种形式;表现剪辑方式的内容、特点和要求。

第八章节奏(2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节奏对于电视画面编辑的重要性。

2.理解内节奏与外节奏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统一。

3.掌握运用节奏的表现力。

【教学内容】

节奏和节奏产生的依据;

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统一;

影响节奏的要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电视剪辑节奏控制中的基础方式;

教学难点:

各种要素如何对节奏产生影响

【考核的主要知识技能】

节奏的概念;节奏的含义;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划分的依据及关系;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含义;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的关系;影响节奏的要素;

三、本课程教学建议

(一)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实践操作、案例讲评、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内容选取不同的方法,灵活运用,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画面造型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运用镜头语言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电视媒体发展和竞争的需要。

四、本课程学业评价

(一)考核目的

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包括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明确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二)考核方式及考核用时

本课程考核根据需要结课论文的方式。

闭卷的题型有填空、单选、多选、简答、论述、阅读理解等,可酌情组配,考试用时一般为110分钟;

(三)命题要求

闭卷考试命题范围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

每套试卷总分100分,客观性试题占40-50分,主观性占50-60分。

题型有:

填空、单选、辨析、判断、匹配、名词解释、简答。

试题难易程度:

较为容易的题:

约30%;难度适中的题:

约50%;难度较大的题:

约20%。

结课论文要求,题目自拟,字数1500字以上,具有原创性,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杜绝抄袭。

五、建议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1]王晓红.《电视画面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7

[2]何苏六.《电视画面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8

[3]傅正义.《电影电视编辑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9

[4]张晓锋.《当代电视编辑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

  

《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实验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广播电视学专业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

学时数:

32               学分数:

2

开课学期:

6               课程号:

ZF013109H

大纲执笔人:

由磊       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课程定位:

电视画面编辑实验,是在学生学习掌握电视画面编辑课程的基本理论之后,将电视画面编辑理论与基本应用技能融合在一起的,一门配合广播电视学专业核心课《电视画面编辑与制作》开设的专业实验课程。

课程目标:

通过对电视画面编辑课程的实验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编辑技术与蒙太奇创作思维,运用画面和声音叙事和表意的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熟练运用相关技术和艺术合成连贯流畅的电视作品。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实验项目名称及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者

实验类型

实验要求

1

镜头组接原则

4

本科生

设计

必做

2

电视时空创造

4

本科生

设计

必做

3

动作剪辑的方法

4

本科生

设计

必做

4

场面转换技巧

4

本科生

设计

必做

5

声音及字幕的剪辑

4

本科生

设计

必做

6

叙事剪辑和表现的剪辑

4

本科生

设计

必做

7

电视结构方式

4

本科生

设计

必做

8

DV作品的后期制作

4

本科生

设计

必做

注:

实验类别:

验证/综合/设计;实验者:

专科生/本科生;实验要求:

必做/选做。

(二)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实验一镜头组接原则

实验目的:

1.掌握镜头之间的匹配原则。

2.掌握景别的安排方法。

3.掌握轴线规律及其组接方法。

实验设备:

线性编辑系统(包括编辑录像机、编辑控制器、监视器、字幕机)、磁带。

实验内容:

1.剪接中的匹配原则的运用,位置的匹配,方向的匹配,色彩匹配,影调匹配,情绪匹配等。

2.剪接中的景别安排,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的使用。

3.轴线规律及其组接方法,处理好轴线问题,保证镜头画面方向的统一,动作的连贯,关系的明确。

实验二电视时空创造

实验目的:

1.学习运用画面创造电视时空的方法。

2.掌握利用画面组接进行合理的时空延长与缩短,扩大与压缩的技巧.

3.将电视时空创造的方法用于实际的电视制作。

实验设备:

线性编辑系统(包括编辑录像机、编辑控制器、监视器、字幕机)、磁带。

实验内容:

1.同一时空内主体动作的剪接方法。

2.不同时空内主体动作的剪接方法。

3.相异时空内主体动作的剪接方法。

实验三动作剪辑的方法

实验目的:

1.验证和掌握编辑点选择的方法。

2.验证和掌握镜头组接的原则和规则。

3.在镜头组接的原则和规则方面要有所创新。

实验设备:

线性编辑系统(包括编辑录像机、编辑控制器、监视器、字幕机)、磁带。

实验内容:

1.静态编辑点的选择。

2.动态编辑点的选择。

3.剪接中运动的表现,使用“动接动”、“静接静”、“动静相接”原则来体现动作的连贯,运动的速度与方向,运动的节奏等。

实验四场面转换技巧

实验目的:

1.学习体会不同转换技巧的效果。

2.运用不同的画面转化技巧进行电视短片的创作。

3.掌握合理选择电视短片中技巧的方法。

实验设备:

线性编辑系统(包括编辑录像机、编辑控制器、监视器、字幕机)、磁带。

实验内容:

1.场面转换技巧的运用。

淡入,淡出,化出,化入,划出,划入,甩出,甩入,叠印,倒正画面,定格画面,画中画,多画面,变形画面等等。

2.无技巧转场的运用。

3.多种技巧的组合使用。

实验五声音及字幕的编辑

实验目的:

1.学习音乐,音响与对白的统配,体会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2.掌握字幕与声音的统配,体会字幕与画面的关系。

3.掌握电视节目中字幕的使用方法。

实验设备:

线性编辑系统(包括编辑录像机、编辑控制器、监视器、字幕机)、磁带。

实验内容:

1.声音编辑点的选择。

2.声道的选择。

3.声音的简单处理,如淡出、淡入,减小、放大等。

4.字幕的使用。

实验六叙事的编辑与表现的编辑

实验目的:

1.学习运用叙事和表现方法进行电视编辑的方法。

2.体会并掌握叙事与表现的不同特点与结构方式。

3.运用叙事的编辑与表现的编辑进行短片故事与思想的表达。

实验设备:

线性编辑系统(包括编辑录像机、编辑控制器、监视器、字幕机)、磁带。

实验内容:

1.运用叙事编辑的方法,进行素材的编辑。

2.运用表现编辑的方法,进行素材的编辑。

3.动作编辑点、情绪编辑点和节奏编辑点的选择。

4.将两种编辑方式结合使用,进行编辑创作。

实验七电视结构方式

实验目的:

1.根据现有的素材自选设计编排方式,编辑成一个完整的段落。

2.要求体现出一定的结构方式,并编辑完整。

实验设备:

线性编辑系统(包括编辑录像机、编辑控制器、监视器、字幕机)、磁带。

实验内容:

1.电视编辑的规则及场面转换技巧在短片创作中的运用。

2.利用电视能够创造时空的特点,按照一定结构形成短片的特点。

3.运用叙事的编辑与表现的编辑,结合电视叙事的方法进行短片故事讲述与思想的表达。

4.在叙事的编辑与表现的编辑中要体现电视作品叙事的特点、方法和基本要求。

实验八DV作品的后期制作

实验目的:

1.学生进行剧本创作或改编,根据蒙太奇方法编写分镜头稿本。

2.根据分镜头稿本,进行拍摄。

3.综合运用电视编辑的所有知识和技巧进行DV作品的后期的创作。

实验设备:

线性编辑系统(包括编辑录像机、编辑控制器、监视器、字幕机)、磁带。

实验内容:

1.电视编辑的规则及场面转换技巧在DV作品创作中的运用。

2.利用电视能够创造时空的特点,按照一定结构形成短片的特点。

3.运用叙事的编辑与表现的编辑进行DV作品故事与思想的表达。

4.对声音及字幕进行编辑,要注意声音及字幕在短片中的作用,不能仅仅为了使用声音和字幕,要使声音和字幕成为画面表达的一个组成部分。

字幕的要求:

片头:

只出现影片名或副标题,如无必要,尽量不出现其他的文字。

片中:

人物对话或解说可根据需要出现必要的字幕。

但是,要有统一格式,如字体、字号、字色、字间距、底色、边框等,在字幕中不能出现标点符号,在标点符号出现的地方使用空格。

片尾:

(主要工作人员及演职人员表)

策划:

编导(或导演):

摄像:

解说:

音乐:

编辑:

指导教师:

传媒技术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20XX级X班(第X小组)

20XX年XX月

5.选择部分质量较好的作品进入非线性编辑机房进行包装,并以DVD的形式生成光盘。

三、考核方式

1、实验平时成绩:

(1)实验考勤:

每次考勤分出勤(2分);请假、迟到、早退(1分);旷课(0分)记分。

(2)实验报告:

要求写明实验设备名称和型号、实验步骤、实验分析及注意事项。

分优秀(4分)、良好(3分)、中等(2分)、及格(1分)和不及格(0分)记分。

实验平时成绩最后折算成100分。

2、作业:

根据作品评定成绩,满分为100分。

成绩评定:

总实验成绩占本课程成绩的60%。

总实验成绩=实验平时成绩×40%+作业×60%。

四、建议教材和参考书目

[1]王晓红.《电视画面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7

[2]何苏六.《电视画面编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8

[3]傅正义.《电影电视编辑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9

[4]张晓锋.《当代电视编辑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