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212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78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docx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

《汽化和液化》精选题2

练习1

一、选择

1.(2010北京)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2.(2010鸡西)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3.(2010莱芜)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露的形成B.霜的形成C.冰的形成D.冰的熔化

4.(2010湛江)小龙去鹤地水库度假,一天清晨,发现在水库水面上有一些雾气,这个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A.液化放热B.升华吸热C.凝固放热D.熔化吸热

5.(2010重庆)近年来,美丽山城天更蓝、水更清,大雾天气明显比往年少……。

2010年2月,重庆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其中雾的形成

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B.液化C.汽化D.升华

6.(2010义乌)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7.(2010淮安)炎热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棒,冰棒周围产生许多“白气”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液化C.凝固D.凝华

8.(2010金华)江西省的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讲的是太阳照射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山间升起了缭绕的白雾,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白练挂在山前。

湍急的流水从高高的悬崖上飞驰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间。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A.形成“烟”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B.“烟”是液化形成的。

C.形成的“烟”是液态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D.“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

9.(2010湖洲)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固

10.(2010金华)为了避免游客排队时被阳光晒得过热,上海世博园区加装了一大批喷雾设施,为游客喷雾降温。

喷雾降温设施喷洒的水雾,即使在水温与气温相近的情况下,也有比较明显的降温效果,主要原因是【】

A.水的密度大B水蒸发时要放热C水汽化时要吸热D水雾透光性差

11.(2010莆田)下列做法是为了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B.洗头后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C.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D.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冷藏室

12.(2010福州)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

的世纪大旱。

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3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13.(2010泸州)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

沸点低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4.(2010北京)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15.(2010宁夏)宁夏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汽”,“白汽”形成的原因是【】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16.(2010沈阳)下列做法能减慢蒸发的是【】

A.在通风处晾衣服   B.用风筒吹干湿头发

C.用扫

帚摊开篮球场地的积水   D.将蔬菜用保鲜袋封好放入冰箱内

17.(2010台州)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二、填空

18.(2010南昌)在某些国家,淡水奇缺,就连露水也是他们重要的水资源.图8所示是他们用塑料布来收集露水的情景,露水的形成是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需要_____热.

19.(2010武汉)(3分)今年4月20日,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

专家解释:

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极易发生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

20.(2010泰洲)图8所示是医生检查患者牙齿的情景.其中涉及到两方面的物理知识:

一是利用金属小平面镜_________,能观察到牙齿背面的情况;二是在金属小平面镜放入口腔前,先要将它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以免水蒸气在镜面上_______________形成水雾.

21.(2010汕头)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一种新型环保电冰箱就是利用环戊烷代替氟里昂进行工作的。

如图9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经冷冻室时就会发生___________(液化/汽化)现象,并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

食物放入冰箱内,温度逐渐下降,这是通过________(做功/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食物的内能。

22.(2010苏州)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吸收/放出)热量.

23.(2010蚌埠)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

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满潮湿的沙子。

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

根据

上文,请回答:

⑴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

⑵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

24.(2010汕头)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①他的操作如图18a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②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18b所示,为℃.

三、实验与探究题

25.(2010宿迁)小明用易拉罐完成下列两个实验:

⑴为了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图甲),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通过记录相同时间内就可比较水和沙子吸热升温的属性.

⑵小明在另一个易拉罐中注入少量水,并给

易拉罐加热至罐口出现白雾,用棉花塞住小

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易拉罐很快变瘪,且有较多水冲进易拉罐(图乙).原因是加热使罐内的水经(填“汽化”或“液化”)成水蒸气,排出空气,把易拉罐倒立于水中,罐内的水蒸气发生了现象,水面的大气压(填“>”、“<”或“=”)罐内的气压将水压进罐内.

26.(2010扬州)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      所示;

(2)小明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C。

27.(2010无锡)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图中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如果测量方法正确,你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

28.(2010镇江)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ABCD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有关.

(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

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

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29.(2010河南)小凡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82℃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在记录第四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2所示,请将读数填在表内空格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2

86

89

98

98

98

98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3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

30.(2010莆田)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

(1)水是沸点是________0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0C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010北京)下

表是小刚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要求解答下列问题:

 

(1)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

水的沸点为℃,当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水银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水银,酒精温度计玻璃泡中的液体是酒精。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39℃和357℃,酒精的凝固点和沸点分别为-117℃和78℃。

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时,应选用温度计。

(选填“水银”或“酒精”)

练习2

一、选择

1.(09孝感)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可以看到门的附近出现了“白气”。

这些“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

A.液化形成的  B.汽化形成的   C.升华形成的  D.熔化形成的

2.(09本溪)我们的校园里,美景各异,四季分明,下列描述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花坛里冰雪消融B.夏天,草地上露珠晶莹

C.秋天,操场上轻霜涂抹D.冬天,树枝上雾淞洁白

3.(09朝阳)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放热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于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4.(09贵港)我们烧水,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冒出来。

从水到形成“白气”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升华C.先汽化后液化D.先液化后汽化

5.(09贵阳)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6.(09哈尔滨)如图所示,是模拟“云和雨”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酒精灯加热湿沙.加快水的汽化

B.石棉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C.烧杯里的“白雾”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D.盘子里放冰块使水蒸气降温.液化成小水珠

7.(09惠安)将放在冰箱中经过冷藏的瓶装矿泉水取出后放置在空气中,发现外表面会有小水滴生成,这些小水滴是通过怎样的物态变化过程产生的【】

A.汽化B.液化C.凝华D.熔化

8.(09金华)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

他把盘子擦干放进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云”。

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5cm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会布满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

下面关于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B.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

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

D.水滴下落时,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因此一定匀速下落

9.(09来宾)夏天,将金属块放在冰箱中冷却,取出后可观察到金属表面有小水滴,擦干后很快又形成水滴,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固

10.(09柳州)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B.沸腾需要吸热,而蒸发不需要吸热

C、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液体表面发生

11.(龙岩)早晨,我们常看到花草上有露水,这一物态变化是【】

A.凝固B.液化C.凝华D.熔化

12.(09南充)下列措施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将盛有水的杯子加盖B.把新鲜的水果密封在塑料袋中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

13.(09陕西)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图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熔化,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D.先蒸发,后沸腾

14.(09天津)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B.夏天,剥开的冰棍冒“白气”

C.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D.冬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15.(09潍坊)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激化现象

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16.(09武汉)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消融B.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

C.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冒“白气”D.日光灯用久后两端变黑

二、填空

17.(09株洲)用水壶烧开水,水烧开时,在离壶嘴一定高度处冒出大量“白气”,而在壶嘴处却没有“白气”冒出。

这是由于这一高度处空气的温度与壶嘴处的温度相比,明显(填“高于”或“低于”)水蒸气的温度,这样,来自壶内的水蒸气遇冷就(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水珠——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气”。

18.(09海南)右图是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0C。

已知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0C,则高压锅内水沸腾时的温度______1000C(填“大于”、“小于”或“小于”)。

19.(09河南)“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2007年10月24日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

如图1所示,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20.(09茂名)“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

“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6所示。

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这是水蒸气的能转化为煲盖的机械能。

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填“会”或“不会”)沸腾。

21.(09临沂)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22.(09衡阳)去年秋天,小明随父母游览了南岳,他在日记中写道:

“南岳衡山,五岳独秀,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今天我终于投进了你的怀抱.清晨,我们登上祝融峰,来到望日台,凭栏望去,山腰间笼罩茫茫白雾,人仿佛置身云海之上……突然云雾中透过万道霞光,太阳出来了,不久,白雾渐渐消散,群山露出俊秀的面容.”在这段话中,“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白雾渐渐消散”,这是现象.

23.(09山东)如图11所示,青藏铁路分路段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我们叫它热棒。

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少量液氨。

热棒的作用相当于天然的“制冷机”,它是我们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的创造性应用。

热棒的工作原理是:

当路基温度升高时,液态氨吸热发生变成气态上升到热棒的上端;气态氨遇冷放热发生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

如此不断循环,有效的防止了路基温度的升高。

24.(09沈阳)温度计的“自述”:

我在沸水中,我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如果水继续吸热,则我的示数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09烟台)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16(a)、(b)所示的两种情景。

(1)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3)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6.(09宜昌)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2)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

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

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

27.(09新疆)小明在厨房里帮妈妈煮粥。

妈妈说:

待锅里的水烧开后,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就能将粥煮好。

小明发现,在此过程包含很多热学知识,请你就此场景说出两个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

示例:

粥(液体)沸腾时有水汽化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09贵港)在探究“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a)(b)所示,图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然后作出温度与时间的图像,如图(c)所示。

从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由此可以判断出当地的大气压_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李利同学发现:

移开酒精灯,水马上停止沸腾。

这说明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_______,但温度________。

29.(09惠安)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_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8

98

98

30.(09惠安)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⑴小明观察到同学们测水温的操作有如图13中所示四种,你认为正确的是【】

⑵实验中水的沸点是℃;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⑶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你认为可能是造成的.(只需要写出一个可能原因)

 

31.(09荆门)小华通过图9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的沸腾”。

实验中给两杯水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虽然继续加热,但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示数不再上升,它的读数是℃。

这说明。

 

32.(09昆明)图11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33.(09娄底)某实验小组在我市新化县大熊山森林公园山顶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4

5

6

7

8

温度/℃

90

91

93

97

98

时间/min

9

10

11

12

13

温度/℃

98

98

98

98

98

 

⑴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⑵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⑶实验得到的结论(填“大于”或“小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其原因可能是.

34.(09·青岛)综合问答一:

暑假,小雨到海边码头,看到渔民将小鱼虾摊在地上晾晒,准备做成干货。

对于准备马上卖的大鱼虾,因为天热怕其变质,不断用凉水使其降温。

小雨发现,今天的海鲜腥味儿比春节前来时浓重多了。

请你运用2个物理知识,分别解释上述场景中的相关现象。

(1)解释现象一:

(2)解释现象二:

35.(09泉州)小宇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7所示。

(1)从图象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2)此时该地区的大气压可能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小宇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36.(09汕头)阅读下面的短文

热管

  如图19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

  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垒属管(如图20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克有客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径)叉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热管里面发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