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374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docx

沉降观测报告样本

星河城南区6#楼沉降观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星河城南区6#楼位于国粮街以南,建筑面积11906.74平米,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由运城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城市博博设计院设计,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河津市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为保证该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对该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施工图纸

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4.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

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为基准,用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及建筑物主要受力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8个观测点。

各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

五、沉降观测

5.1、仪器与观测

仪器采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钢尺施测。

基点与工作点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检验。

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5.2、观测级别及精度

观测过程中定期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基准点满足精度要求。

每测站观测中误差最大0.32mm,小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0mm。

并观测误差数据成正态分布,观测结果可作为分析沉降结论的依据。

5.3、观测时间

根据现场施工及拆模情况,于2012年2月27日对星河城南区6#楼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至今共计进行了25次观测,其中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9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16次观测工作。

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

沉降观测成果分析表

分析数据项目

观测数据

备注

最大累计沉降量

23mm

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要求

最小累计沉降量

20mm

七、沉降数据评价

根据沉降数据综合分析表明,该建筑物沉降总体均匀,未发生明显的差异沉降。

本次观测最大沉降量23m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4条中高层建筑基础沉降量小于200mm的要求,两点间最大沉降差异量为3mm,满足规范要求。

八、结论

通过对星河城南区6#楼施工阶段和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统计结果分析得出:

该建筑物的沉降量总体均匀,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星河城南区7#楼沉降观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星河城南区7#楼位于国粮街以南,建筑面积11496.37平米,地下一层,地上九层,标准层层高3m,剪力墙结构。

运城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城市博博设计院设计,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河津市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为保证该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对该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施工图纸

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4.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

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为基准,用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及建筑物主要受力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8个观测点。

各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

五、沉降观测

5.1、仪器与观测

仪器采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钢尺施测。

基点与工作点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检验。

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5.2、观测级别及精度

观测过程中定期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基准点满足精度要求。

每测站观测中误差最大0.32mm,小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0mm。

并观测误差数据成正态分布,观测结果可作为分析沉降结论的依据。

5.3、观测时间

根据现场施工及拆模情况,于2012年3月12日对星河城南区7#楼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至今共计进行了25次观测,其中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9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16次观测工作。

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

沉降观测成果分析表

分析数据项目

观测数据

备注

最大累计沉降量

25mm

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要求

最小累计沉降量

23mm

七、沉降数据评价

根据沉降数据综合分析表明,该建筑物沉降总体均匀,未发生明显的差异沉降。

本次观测最大沉降量25m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4条中高层建筑基础沉降量小于200mm的要求,两点间最大沉降差异量为2mm,满足规范要求。

八、结论

通过对星河城南区7#楼施工阶段和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统计结果分析得出:

该建筑物的沉降量总体均匀,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星河城南区11#楼沉降观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星河城南区11#楼位于国粮街以南,建筑面积10409.1平米,地下一层,地上15层。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本工程由运城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城市博博设计院设计,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河津市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为保证该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对该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施工图纸

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4.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

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为基准,用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及建筑物主要受力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4个观测点。

各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

五、沉降观测

5.1、仪器与观测

仪器采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钢尺施测。

基点与工作点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检验。

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5.2、观测级别及精度

观测过程中定期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基准点满足精度要求。

每测站观测中误差最大0.32mm,小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0mm。

并观测误差数据成正态分布,观测结果可作为分析沉降结论的依据。

5.3、观测时间

根据现场施工及拆模情况,于2012年3月23日对星河城南区11#楼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至今共计进行了38次观测,其中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15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23次观测工作。

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

沉降观测成果分析表

分析数据项目

观测数据

备注

最大累计沉降量

25mm

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要求

最小累计沉降量

21mm

七、沉降数据评价

根据沉降数据综合分析表明,该建筑物沉降总体均匀,未发生明显的差异沉降。

本次观测最大沉降量25m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4条中高层建筑基础沉降量小于200mm的要求,两点间最大沉降差异量为4mm,满足规范要求。

八、结论

通过对星河城南区11#楼施工阶段和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统计结果分析得出:

该建筑物的沉降量总体均匀,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星河城南区15#楼沉降观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星河城南区15#楼位于国粮街以南,建筑面积2752.38平米,商铺,地上2层。

框架结构。

本工程由运城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城市博博设计院设计,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河津市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为保证该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对该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施工图纸

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4.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

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为基准,用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及建筑物主要受力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11个观测点。

各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

五、沉降观测

5.1、仪器与观测

仪器采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钢尺施测。

基点与工作点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检验。

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5.2、观测级别及精度

观测过程中定期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基准点满足精度要求。

每测站观测中误差最大0.32mm,小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0mm。

并观测误差数据成正态分布,观测结果可作为分析沉降结论的依据。

5.3、观测时间

根据现场施工及拆模情况,于2012年1月1日对星河城南区15#楼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至今共计进行了11次观测,其中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2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9次观测工作。

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

沉降观测成果分析表

分析数据项目

观测数据

备注

最大累计沉降量

10mm

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要求

最小累计沉降量

7mm

七、沉降数据评价

根据沉降数据综合分析表明,该建筑物沉降总体均匀,未发生明显的差异沉降。

本次观测最大沉降量10m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4条中高层建筑基础沉降量小于200mm的要求,两点间最大沉降差异量为3mm,满足规范要求。

八、结论

通过对星河城南区15#楼施工阶段和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统计结果分析得出:

该建筑物的沉降量总体均匀,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星河城南区16#楼沉降观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星河城南区16#楼位于国粮街以南,建筑面积1773.6平米,商铺,地上两层。

框架结构。

本工程由运城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城市博博设计院设计,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河津市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为保证该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对该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施工图纸

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4.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

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为基准,用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及建筑物主要受力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8个观测点。

各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

五、沉降观测

5.1、仪器与观测

仪器采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钢尺施测。

基点与工作点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检验。

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5.2、观测级别及精度

观测过程中定期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基准点满足精度要求。

每测站观测中误差最大0.32mm,小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0mm。

并观测误差数据成正态分布,观测结果可作为分析沉降结论的依据。

5.3、观测时间

根据现场施工及拆模情况,于2012年1月1日对星河城南区16#楼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至今共计进行了11次观测,其中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2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9次观测工作。

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

沉降观测成果分析表

分析数据项目

观测数据

备注

最大累计沉降量

12mm

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要求

最小累计沉降量

8mm

七、沉降数据评价

根据沉降数据综合分析表明,该建筑物沉降总体均匀,未发生明显的差异沉降。

本次观测最大沉降量12m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4条中高层建筑基础沉降量小于200mm的要求,两点间最大沉降差异量为4mm,满足规范要求。

八、结论

通过对星河城南区16#楼施工阶段和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统计结果分析得出:

该建筑物的沉降量总体均匀,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星河城南区18#楼沉降观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星河城南区18#楼位于国粮街以南,建筑面积1419平米,商铺,地上2层。

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三级。

本工程由运城市星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运城市博博设计院设计,山西万瑞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监理任务,河津市小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为保证该工程的正常施工和安全,对该工程进行沉降观测。

二、观测目的

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以及后续各个阶段的沉降状态和工作情况,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建筑物动态沉降数据,以便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使各方能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三、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在沉降观测的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下列规范执行: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200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施工图纸

四、基准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4.1、基准点的布设

基准点是沉降观测起始数据的基本控制点,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施工区附近(变形区外)共埋设沉降观测使用的2个水准基点,编号分别为BM1,BM2。

其中BM1高程值为甲方提供的绝对高程,BM2高程值是以BM1为基准,用水准仪引测计算而来。

4.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根据设计院的图纸要求及建筑物主要受力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于地上首层位置,共布设6个观测点。

各点位置详见观测点平面图。

五、沉降观测

5.1、仪器与观测

仪器采用DS-3型自动安平水准仪,配合2m条码水准尺,同时配合水准测量专用的钢尺施测。

基点与工作点按照观测周期进行检验。

现场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最大限度减少误差。

5.2、观测级别及精度

观测过程中定期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基准点满足精度要求。

每测站观测中误差最大0.32mm,小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观测精度指标即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50mm。

并观测误差数据成正态分布,观测结果可作为分析沉降结论的依据。

5.3、观测时间

根据现场施工及拆模情况,于2012年10月31日对星河城南区18#楼进行了初始值观测工作,施工中建筑物每增加1层观测一次.至今共计进行了10次观测,其中建筑物在主体施工期间进行了2次观测工作,封顶后进行了8次观测工作。

六、沉降数据统计分析

沉降观测成果分析表

分析数据项目

观测数据

备注

最大累计沉降量

11m-m

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要求

最小累计沉降量

9mm

 

七、沉降数据评价

根据沉降数据综合分析表明,该建筑物沉降总体均匀,未发生明显的差异沉降。

本次观测最大沉降量25m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4条中高层建筑基础沉降量小于200mm的要求,两点间最大沉降差异量为2mm,满足规范要求。

八、结论

通过对星河城南区18#楼施工阶段和封顶后的沉降观测统计结果分析得出:

该建筑物的沉降量总体均匀,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