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753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9 大小:41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9页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9页
亲,该文档总共1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B.正在振动的物体并不一定发声

C.木鱼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和空气中传播得快

7.(2分)

下述不属于噪声的是

A.音乐厅里演奏的“命运”交响曲

B.几名同学在家里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

C.在低空中飞行的喷气式飞机

D.铲刀在锅底上划过的声音

8.(2分)

表中列出的是一组音乐的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低

D.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色越好

9.(2分)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由声源处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0.(2分)

1999年8月17日凌晨,在土耳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正确的是

A.大声呼救

B.静等营救人员来营救

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11.(2分)

三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甲杯是空的,乙杯装了一半的水,丙杯中装满了水。

用一金属小勺敲杯口,听到发出了声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杯的音调最高

B.乙杯的音调最高

C.丙杯的音调最高

D.三只杯子的音调一样高

12.(2分)

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放好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戴上耳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把衣服重新摆放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停下洗衣机用手把衣服洗干净

13.(2分)

下列事例中,运用声具有能量特性的是

A.医院里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的结石

B.医生用听诊器探测病人的心肺的工作状况

C.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B超检查

D.三者都利用了声波的能量

14.(2分)

查阅资料选择答案:

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声音的音调不同

D.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5.(2分)

甲同学在足够长的装满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乙同学在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则乙同学可能听到声音的次数为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二、填空题。

16.(1分)

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不同.

17.(1分)

两个圆纸盒和一根棉线做成的“土电话”能够传声,说明________物质也能传播声音.

18.(1分)

从声源发出的声音,遇到较大障碍物时,常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耳,就听到了________.

19.(2分)

唱歌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

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

20.(2分)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松涛、鸟语、流水潺潺、琴声悠悠,让人心旷神怡,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我们能够分辨出鸟语、琴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不同.

21.(2分)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合________km/h.

22.(2分)

把钢板尺的一端紧贴桌面用力按住,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板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板尺,比较它们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发现钢板尺伸出桌边的部分越长,钢板尺振动的越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_.

23.(2分)

渔人在池塘中作鼓掌状击水,两股水相遇时,发出“嘭——”的声响,鳖在水中听到声响赶忙钻入淤泥,渔人发现水泡,潜水将鳖捉住,加粗字所列的两种现象说明了物体________发声,水能________.

24.(2分)

一般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为________Hz到________Hz.

25.(2分)

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________造成的音响效果。

26.(2分)

蝙蝠在夜间活动,觅食,也不会碰到任何东西,是因为蝙蝠飞行时能发出________,科学家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_______.

27.(3分)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______,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8.(3分)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人耳________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听觉神经再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9.(5分)

在摩托车上加消声器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_______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在城市里,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能使传来的噪声被________或部分________而减弱.

三、多选题。

(共20分)

30.(2分)

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两旁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入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31.(3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体的质量,以下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

A.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毛坯

B.瓜农用手拍打西瓜

C.顾客用手轻轻敲打瓷器

D.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

32.(3分)

下列关于声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B.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大声比小声传播快

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快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33.(3分)

星期天,小明正在家中专心地做作业,一墙之隔的邻居正在引吭高歌干扰他的学习,小明采取下措施:

A.赶快把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动加快

D.提醒他你正在学习,请他压低音量

请你帮小明判断一下,哪些措施是可行的?

并动手实验一下。

34.(3分)

下列现象中与回声有关的是

A.夜深人静时,说话声特别响亮

B.雷雨时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C.蝙蝠利用超声波捕捉蚊虫

D.轮船利用“声呐”测定距冰山的距离

35.(3分)

下列乐器中依靠固体振动发声的是

A.笛子

B.小号

C.小提琴

D.架子鼓

36.(3分)

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见雷声

C.蝙蝠用超声波捕捉蚊虫

D.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四、主观题。

37.(3分)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若把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小球________(填“能”或“不能”)被弹开,人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

38.(3分)

小华同学要验证:

“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这一结论,请你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39.(4分)

许多立体声的收声机有“STEREO--MONO”转换开关,当开关处于“STEREO”播出的声音与电台的一样是立体声,而处于MONO位置时,收音机把两个声道的信号合成一个声道,没有立体声效果,但耳听声音较灵敏.在听取新闻播报节目时,其转换开关应处于什么位置,为什么?

40.(4分)

小明想验证“声波能传播能量”这一结论,请你帮她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41.(6分)

为了测定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两人在数千米的水面上各乘一只小船,一个人在甲船的水下安一个电铃,另一个人在乙船的水下安一个听音器,甲船上的人按电铃的同时对空中开发令枪,乙船上的人根据发令枪的烟光及听音器中电铃声可以算出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1)实验需要测量哪些数据?

(2)写出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的表达式。

(3)两船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大些,还是小些?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二

(共33分)

1.(1分)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船只B.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比实际位置高

C.观察水中的桂林花桥,桥孔成圆形

D.人呈现在路灯下的影子越来越长

如下应用事例中,哪一个不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的特性

A.家庭用红外线烘烤食品

B.工业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

C.医疗上利用红外线对病人理疗

D.生活中电视机利用红外线遥控调台

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其折射光线应是如图中的

A.OA

B.OB

C.OC

D.OD

让一束平行光,穿过一块平面玻璃后,出射的光线和入射的光线

A.仍然是平行的B.是不平行的

C.有的平行,有的不平行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小明站在池塘边看到“鱼在云中游”,他看到的是

A.鱼是实物,云是虚物B.鱼是实像,云是实像

C.鱼是虚像,云是虚像D.鱼是虚像,云是实像

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物理情景中能说明光的折射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杆见影

在星光灿烂的夜晚仰望星空,会看到繁星在夜空中闪烁,像人“眨眼睛”一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星星的发光是断断续续的

B.被其他星体瞬间遮挡的结果

C.星光被地球大气层反射的结果

D.星光被地球大气层折射的结果

对下列光现象成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

B.水中倒影——光的镜面反射

C.白雪耀眼——光的漫反射

D.玻璃板下面的字好像升高了——光的折射

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实际是

A.比鱼浅的实像B.比鱼深的虚像

C.比鱼浅的虚像D.比鱼深的实像

人立于竖直放置的镜前1m处,人不动,使镜面向人移近0.5m,则像移动的距离为

A.0.25m

B.0.5m

C.1m

D.2m

光线以某一入射角α射向平面镜,现将入射光线不动,使镜面旋转β角,则反射光线偏转过的角度为

A.α

B.2α

C.β 

D.2β

下列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太阳光下物体有影子

B.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C.晚上看到的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D.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

,入射光线不动,则平面镜应[  ]

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

B.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

C.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

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和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都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C.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的传播路径是直的

D.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

要使一根筷子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垂直,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应

A.0

B.30

C.45

D.90

16.(2分)

一个人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以2米/秒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在2s内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改变了

A.2m

B.4m

C.8m

D.16m

17.(2分)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使问题简单化,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

B.模型法

C.等效法

D.转换法

萤火虫、月亮和电影画面,其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____.

19.(1分)

俗话说“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能解释这一现象的物理原理是光的________.

在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块________.

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为_________m.人若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_________m/s.

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_现象;

“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___现象.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5m处,他的像距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这个人向平面镜走近2m,他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从万花筒中能看到五彩缤纷的图像,主要利用了光的_____规律、____规律.

白色物体在红光照射下呈________色,在蓝光照射下呈________色。

26.(3分)

电影院的银幕对光产生________反射,每条反射光线都________光的反射定律;

有时,我们发现湖面上有耀眼的亮光,这是因为光发生________反射的缘故.

太阳光与水平面成25°

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则反射角为_______°

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湖面,则入射角是_____°

,反射角是_______°

图中OA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________,法线是________,反射面是________。

29.(3分)

________的物体叫光源,光源有两类,一类是________光源,另一类是________光源.

30.(3分)

如图所示的是月球影区的分布图,当人随着地球运动到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全食,运动到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偏食,运动到________区时,会看到日环食.

31.(4分)

人们看见东西,是因为有________射入眼睛,能够________的物体叫做光源,________是一个巨大的自然光源,________是为了研究光引入的物理模型.

(共9分)

将绿色植物种植在盖有绿色玻璃的温室中,植物将

A.更加翠绿

B.仍正常生长

C.颜色变浅

D.不能正常生长

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光发生漫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见黑板上的字迹,这说明光发生了漫反射

D.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二者没有区别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海市蜃楼

B.池水看起来变浅

C.水中的倒影

D.小孔成像

(共25分)

35.(2分)

如图甲所示,请你画出光线AO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的光路图。

如图所示,根据题中给出的条件,画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镜面的位置.

37.(4分)

太阳光与水平线成60°

角,为使这束光沿水平方向射出,应怎么办?

(画图,并求出镜面与水平线的夹角)

38.(4分)

一点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图确定光源的位置。

39.(6分)

一条与水平地面成60°

角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若使它的反射光线与地面平行,应该怎样放置平面反射镜?

40.(6分)

通常我们可利用七色板来演示色光的合成。

步骤如下:

(1)将三合板或硬纸板做成直径约30cm的圆板。

圆板的中心有一孔,可以套在转台的转轴上,用螺丝夹紧后,由皮带传动,绕轴转动。

圆板的正面按图所示的顺序和比例贴上七种颜色的蜡光纸。

(2)实验时,光照在彩色的蜡光纸上,可以看清圆盘上的七种颜色。

转动圆台,七色盘的转速足够高时,板面呈现白色。

这是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在视网膜上七种颜色的光叠加,引起白色的视觉。

问题:

(1)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制成的七色板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圆盘上贴两种颜色的蜡光纸,转动起来后,会呈现出另一种颜色。

请问要得到不同的颜色可以用什么方法?

初中物理自测试题三

如图所示,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错误的是

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为目镜和物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在医院经过鉴定是远视眼,这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

B.远视眼要配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

C.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过强造成的

D.远视眼不管看近处物体还是远处的物体,都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

要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实像,应当选用

A.平面镜

B.凸透镜

C.凹透镜

D.都可以

照相机的镜头是一个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生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近视人群的急剧低龄化和扩大趋势,令教育和医务工作者备感担忧.下图表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远视眼或近视眼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成像情况和对它进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第________图;

表示对近视眼进行矫正做法的是第_______图.

A.眼睛不能直接看到虚像

B.眼睛不能直接看到实像

C.能用光屏承接的像可能是虚像

D.能用光屏承接的像一定是实像

图中图甲和图乙是小红用同一架照相机拍摄的两张清晰的照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拍摄甲时相机与人的距离比拍乙时大

B.拍摄甲时,胶片与镜头的距离比拍乙时大

C.拍摄甲时所用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较大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要使人的眼睛能看到某物体,必要条件是

A.一个光源

B.必须在白天看

C.物体和眼睛在同一直线上

D.物体反射的光线或发出的光线进入人眼

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1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18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A.10cm<f<18cm

B.5cm<f<9cm

C.9cm<f<10cm

D.18cm<f<20cm

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看到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阳光下电线杆有影子

C.患近视的同学戴眼镜矫正视力

D.用凸透镜对着太阳取火

如图所示,是一名同学看物体的光路图,要使他能看清物体,她应该在眼睛前放一个

B.凹透镜

C.平镜

D.无法判断

放映幻灯片时,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为25cm,则镜头焦距可能为

A.11cm

B.12.5cm

C.20cm

D.25cm

14.(4分)

选择正确的答案:

①光的折射

A.立竿见影

②漫反射

B.水中倒影

③光的直线传播

C.雨后彩虹

④光的反射

D.熟悉的面孔

15.(1分)

如图所示,来自远方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光路图,这个人需要配戴装有________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阳光通过一个透镜后可以把面纸上一点照得很亮,说明这是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