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803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蚌埠学院酪氨酸酶的提取Word下载.docx

为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的变化,

T:

为时间(min),

K:

为多巴红的摩尔吸收系数,

V:

为加入酶的体积,

进而计算出原料(土豆)中酶的活性:

A:

为原料中酶的活性(注意此处A不是吸光度A),

V0:

为原料所得的酶溶液的总体积,

m:

为原料总质量。

二、实验目的

1、认识生物体中酶的存在和催化作用,了解生物体系中酶促反应的特点与有机合成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认识一些生物化学过程的特殊性。

2、掌握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保存方法,学会使用仪器分析的手段研究催化反应,特别是生物化学体系中催化过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分光光度计(含比色皿)、离心机、天平、豆浆机、容量瓶、秒表、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

2、试剂:

酪氨酸、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盐酸、新鲜苹果(或土豆)、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

1、溶液配制

1.1酪氨酸溶液的配制

酪氨酸在中性水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因而配制过程中需加入一定量盐酸溶解。

首先称取一定量的酪氨酸配制0.1mol/L酪氨酸储备液,在实验过程中稀释至0.02mol/L,使用时需要加入一定量的NaOH调节其pH接近中性。

1.2缓冲溶液的配置

0.2mol/LKH2PO4:

称取2.7219gKH2PO4,去离子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既可;

0.2mol/LNaOH:

称取0.8009gNaOH,去离子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既可。

以一定的体积比配置pH=6.0和pH=7.2的KH2PO4-NaOH缓冲溶液。

体积比如下表:

表1.1KH2PO4-NaOH缓冲溶液的体积比

pH

KH2PO4与NaOH的体积比

6.0

5∶0.570

7.2

5:

3.500

2、酶的提取

取新鲜苹果,清洁后切碎,称取20.0g置于豆浆机中,加入7.5mLpH=7.2的磷酸缓冲溶液,打开电源,收集滤出提取液,立即高心分离5min,倾出上层清液保存于冰箱中,提取液为棕色,在放置过程中不断变黑。

3、酪氨酸最大吸收波长确定

取2.5mL酶提取液用pH=7.2的缓冲溶液稀释至10mL比色管中,摇匀。

取0.4mL已稀释过的土豆提取液,加2.6mLpH=6.0的缓冲溶液,加入2.0mL酪氨酸溶液,摇匀。

反应约数分钟后,于分光光度计上扫描绘制酪氨酸的吸收光谱图。

表1.2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波长(nm)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85

490

500

510

520

吸光度

0.460

0.496

0.530

0.540

0.560

0.575

0.585

0.576

0.569

0.551

0.515

吸收光谱的绘制如下:

 

图1.1酪氨酸吸收光谱的绘制

由图1.1可知酪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85nm。

4、酶活性测量

分别取0.4mL稀释过的提取液于10mL比色管中,加入5.0mLpH=6.0的缓冲溶液,再加入4.0mL酪氨酸溶液,同时开始计时,用分光光度计在450nm处测定吸光度。

开始6min内每分钟读一个数,以后隔2min读一个数,直至吸光度变化不大为止。

以吸光度对时间作图,从直线斜率求出酶的活性。

表1.3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测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0.146

0.154

0.156

0.159

0.164

0.166

0.17

8

10

12

14

16

18

20

0.172

0.18

0.186

0.191

0.198

0.205

0.206

22

24

26

28

30

32

34

0.204

5、酶活性因素测量

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研究

(1)酸度条件试验:

取0.40mL稀释过的提取液,调节溶液至不同的pH值,考察pH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2)抑制剂的影响:

取0.40mL稀释过的提取液,加硫代硫酸钠、或EDTA或铜试剂等试剂,考察各试剂对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

同时同批作一个未加抑制剂的作为对照试验。

(3)温度条件试验:

取0.40mL稀释过的提取液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操作,考察温度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4)酶浓度的影响:

分别取不同含量(0.2、0.3、0.4、0.5和0.6ml)的提取液,测试不同酶含量对酶催化的影响。

(5)底物含量的影响:

分别取不同含量(1.0、1.5、2.0、2.5和3.0ml)的L-络氨酸体积,测试不同酶含量对酶催化的影响。

五、数据记录及结果讨论

1、绘制酶加入量的动力学曲线: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可得出在加入酶的作用下,酪氨酸转换的动力学过程,再由直线部分得出转换速率,即可计算酶的活性。

图1.2酶活性的测量

由直线斜率求出酶的活性:

提取液酶活性(α/(min•mL))

原料酶活性(A/(min•g))

3.33×

108

2、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研究:

3.0

8.2

吸光度A

0.343

0.473

0.539

0.525

图1.3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1.3可知,在pH=2或10时,溶液吸光值基本不变,这说明酶在此环境下已经失去活性,而丧失其催化效果。

(2)抑制剂EDTA对酶活性的影响:

取0.40mL稀释过的提取液,加EDTA试剂,考察各试剂对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

EDTA体积/ml

1.00

2.00

3.00

0.427

0.397

0.423

0.432

图1.4EDTA对酶活性影响

由图1.4可知,当加入EDTA后,吸光度明显下降;

当EDTA的浓度体积大于1ml时,吸光度有逐渐上升。

(3)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温度(T/℃)

40

50

60

0.346

0.260

0.227

图1.5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1.5可知,温度不同时,酶的反应活性也不同,说明酶参与反应时有一个最适当温度。

(4)酶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提取液体积/ml

0.2

0.3

0.4

0.5

0.6

0.196

0.267

0.402

0.606

0.609

图1.6酶含量对没催化效果的影响

由1.6可知,当溶液中酶的含量增加时,曲线斜率也增加,这表明酶浓度高,其反应活性也高;

但当酶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即过量时,吸光度不随提取液体积变化,说明底物在前一阶段是过量的。

(5)底物含量对酶活性的影响:

L-络氨酸体积/ml

1.0

1.5

2.0

2.5

0.339

0.358

0.458

0.596

0.615

图1.7底物含量对酶催化效果的影响

由图可知,当底物的量较少时,吸光度较小,说明由络氨酸转变为的多巴红的量不多;

随着底物的增加,吸光度增加,产生的多巴红增加,并且增加速度放缓。

六、思考题

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

答:

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

因此,一切对蛋白质活性有影响的因素都影响酶的活性。

酶与底物作用的活性,受温度、pH值、酶液浓度、底物浓度、酶的激活剂或抑制剂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2、提取物在放置过程中为何会变黑?

它们的组织中都含有酪氨酸和酪氨酸酶,酶存在于物质内部,当内部物质暴露于空气中,在氧的参与下将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素。

3、热处理后酶的活性为何会显著降低?

酶的催化作用,只有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表现出来。

酶的作用速度与温度的关系为:

当酶蛋白没有因受热而变性时,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增加一倍左右。

通常酶的作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速,但温度升高到一定限度后,酶的活性就要钝化,直至完全失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