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5935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一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关于规则的概念和有关规则的基础理论知识(如制定规则的名称、目的、要求、程序、结果、违背规则应承担的责任等),这是学好本章至关重要的一课,可以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讨论制定该游戏的规则;在玩的过程中了解规则的含义存在的形式及其作用,从而体验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现则的基本含义、作用及其存在形式。

(2)过程与方法:

在尝试制定游戏规则的过程中,初步理解规则和制度是文明生活的保障;要过好生活,就应该重视规则,用好规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尝试制定规则的过程中,亲身感受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规则,体验制定规则的程序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尝试制定游戏规则。

 

教学方法

做中学(玩中学)。

 

教学准备

鼓和鼓槌、塑料花一束。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拿出笔来,请在笔记本上自由地画圆、画方,随便画几个都行。

我们再请2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圆、画方。

”(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和要求)

学生在笔记本和黑板上画完后,让同学们前后左右地(分组)进行比较与评价,看谁画得最好,分析原因。

用圆规、尺子的同学画得圆、画得方,比较规范;没有用圆规、尺子的同学画得既不方又不圆。

【提问】老师只要求你们自由地画圆、画方,为什么有些同学自觉地拿出圆规和尺子来画呢?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圆规是画图形的专用工具,尺子(矩尺)是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工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进一步深化)规矩是指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自觉地拿出圆规和尺子来画图的同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教学)

【提问】你们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吗?

 哪位同学愿意带着全班同学玩一会儿?

玩过1~2轮后,教师要求暂停一下。

【提问】为什么我们玩的时候会发生“混乱”?

怎样才能使这个游戏玩得更有序、更有意思(意义?

玩之前没有制定或宣布该游戏的规则。

要使这个游戏玩得更有序更有意思(意义)就必须先制定游戏规则。

全班讨论该游戏规则。

【归纳】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1.由一人击鼓,击鼓人要背对众人,以示公正。

2.随着鼓声“咚,咚,咚……”敲响,击鼓传花的游戏开始,花要从第一个同学手里传递到邻近的同学手里,邻近的同学接过花后顺手再递给旁边的同学,花要随着鼓声依次不断地往下传。

3.鼓声猛地一停,传花的动作随之立刻停止。

4.花落到哪位同学手里,她(他)就要高高兴兴地从座位上走到讲台前,按规定表演一个自己最拿手的“节目”(或在事先准备好的小箱里拣出一张写好字的纸条,如“请你唱一支歌”“请你跳舞”“表演一段绕口令”,并按纸条上规定的要求去做;或到主持人那儿抽个签,按签上的要求表演一个节目。

表演者也可以任意指定一个人接着表演一个他所规定的节目)。

5.鼓声一阵儿紧,一阵儿松,花儿一会儿传得快,一会儿传得慢。

鼓声停止,花落在谁的手中,谁就要重复上述动作。

6.如果鼓声停止时,花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手心手背或其他方式决定负者。

【承转】击鼓传花这个游戏最初是一种热闹而又紧张的饮酒游戏。

在酒宴上宾客依次坐定位置,由一人击鼓,击鼓的地方与传花的地方是分开的,以示公正。

开始击鼓时,花束就开始依次传递,鼓声一落,如果花束在某人手中,则该人就得饮酒。

【展示】

材料一:

《红楼梦》中击鼓传花的故事

在《红楼梦》第七十五回里生动地描述了贾府里的一场击鼓传花游戏:

“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

……贾母便命折一枝桂花来,命一媳妇在屏后击鼓传花。

若花到谁手中,饮酒一杯……于是先从贾母起,次贾赦,一一接过。

鼓声两转,恰恰在贾政手中住了,只得饮了酒。

”这场游戏接着又把花传到了宝玉和贾赦手里,接着又传到了贾环手里……

材料二:

5~6岁幼儿集体玩击鼓传花游戏

目标:

学习共同叙述一件事。

准备:

花(或手帕或其他便于传递的小道具、小物件)、小鼓(或者是可以敲击的器械)。

过程:

教师与幼儿围坐成一个圆圈,击鼓传花。

击鼓者蒙眼坐在圈中。

大家围绕一个中心内容,教师先说一句,花落到谁手里,谁就接着说下句。

这样,一个接一个地往下传。

建议:

接话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提示帮助幼儿想出内容,说出完整句。

必要时,教师帮助幼儿修正语句,还可让幼儿讨论怎样说得更好。

材料三:

“夸夸你自己”

1.夸优点:

我们都知道老师、爸爸妈妈、同学等很多人喜欢我们,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优点,那么我们最大的优点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以黑板刷代花,用老师的掌声代鼓,玩“击鼓传花”的游戏,等“鼓”声停“花”落在谁的手上,谁就要站起来大声说说自己最大的优点。

学生展示优点后,教师示意学生用掌声鼓励后,继续进行游戏。

2.表演特长:

刚才我们夸优点的游戏做得很好,很多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最大优点。

那么你的特长是什么呢?

接下来的击鼓传花游戏请传到花的同学表演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展示你们准备好的作品或照片。

同学们一定要把自己最突出的才能表演出来。

【提问】这三份材料中提出的游戏规则与我们刚才玩的游戏规则相比较,共同的规则是什么?

不同的规则是什么?

【归纳】在击鼓传花游戏里面,都有三种角色:

抽象传花者,定义出参加游戏的“传花者”要遵守的规则。

具体传花者,每一个“传花者”都知道下家是谁。

若是惟恐花束留在自己的手中的话,就很快地把花向下传;若是更富表演欲的话,就会把手中的花故意延迟一下,或是在传递给下一个人时故意把花掉到地上,一旦鼓声停止,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他,此时大家哄然大笑,紧张的气氛一消而散,最“坏”的结果就是由他来执行“酒令”。

无疑,这些极个别的同学才是游戏中的强者,他们是在支配游戏,而且在真正体会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

击鼓手,即负责击鼓之人。

击鼓人要用布蒙住眼睛,背对大家,或者干脆到隔壁房间去敲。

他(她)总是把鼓点击得由缓而急,由轻至重,似停非停,若悠忽灭,造成一种捉摸不定的气氛,更加剧场上的紧张程度。

每当鼓声越来越急时,总是会有同学变得紧张而手忙脚乱。

这时候,心情最好的当然是击鼓手了,因为只有他才知道鼓点将在什么时候停下来。

在击鼓传花游戏里面,由于玩者不同,玩的目的不一样,因此游戏规则不同。

【讨论】什么是规则?

游戏规则应由谁来定?

人们在什么情况下要制定规则呢(或为什么要制定规则呢)?

教师和学生共同小结并形成板书。

【板书】一、关于规则的故事

1.概念:

规则是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叙述】

(1)社会团体和制度或章程都是广义的概念,社会团体大到整个社会和各个国家,小到学校班级和一个家庭;制度或章程可以是全球规则和国家法规,也可以是校规班规和游戏规则。

(2)当社会团体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出现问题或矛盾时(如我们刚开始玩击鼓传花),或产生某种需要时(如贾府里为玩得热闹而又紧张、幼儿园为帮助幼儿能用完整的句子叙述一件事情、老师为让学生能发现自身的优势)就想到玩游戏搞活动,并根据自己的目的制定规则。

(3)规则由社会团体的核心成员制定,并经社会团体成员讨论通过。

或经社会团体成员讨论后,由社会团体的核心成员制定。

(4)规则制定出来后,社会团体成员必须遵守。

【承转】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每个社会团体都会有各自的问题、矛盾或需要,解决和满足的办法之一就是找准最主要的原因和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定规则。

规则制定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见课本。

大家用5-8分钟时间,仔细看课本第34、35页“关于规则的故事”和图7-l“表妹身边的规则”的四幅插图,与身边的同学相互讨论:

规则的具体表现、规则的类型和规则的适用范围。

通过学生的观察与感知、小组的讨论与合作、全班的描述与概括,得出结论。

【板书】2.表现:

规定不许、不能做什么──禁止性规定;或允许、能够做什么──非禁止性规定。

3.类型:

成文的规则(明文规定)──如国家(国家行政机关、地方国家机关)制定或颁布的一切规范性文件或标志性符号(必须遵守──维护正常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的需要)。

不成文的规则(约定俗成的规则)──多是自发的行为规范被众人反复不断地长期遵守,变成风俗习惯(入乡随俗──尊重、理解、学习、有选择地借鉴)。

4.适用范围:

根据规则的内容来确定。

【总结】规则是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规则一般包括禁止性规定和非禁止性规定;成文的规则和约定俗成的规则。

每个社会团体都有自己的规则。

而每个人又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团体里,要过好生活,就离不开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作业】规则无处不在,它时时处处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请同学们在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内容完成你的自选作业。

1.尝试制定活动规则(满分为15分)。

以小组为单位(3-5人),首先选择一项你们认为社区或学校、班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选择一项你们最喜欢的竞技运动或户外活动),然后讨论制定解决问题或进行活动的规则。

制定规则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制定此项规则或组织此次活动的名称、目的、规则内容(制定的规则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或活动目的的实现,要有具体明确的要求、操作方式和评价结果)、违背规则应承担的责任等。

2.看课本第36页方案二:

制定考试规则(满分为5分)。

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制定考试规则。

制定该规则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考试的重要性、考试应注意的问题、考试采取的形式、考试应体现的原则和必须遵守的规则、违背考试规则应承担的责任等。

3.人们共同制定规则,往往会意见不一致,这又需要制定规则的规则。

谁能举例说明这样的规则?

(满分为5分)。

4.剖析1-3条约定俗成的规则(满分为10分)。

分组列举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及规则要求,或说出自己家里、学校、当地有哪些规则是约定俗成的不成文的规则。

简介这些规则与人们的宗教信仰、生活环境和文化习俗等有什么联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迁,以及社会的进步,这些“规则”是被发扬光大,还是逐步消失?

5.以“我的一天”为题,描述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或感受到的规则(满分为5分)。

一天中,你曾经经历过或直接感受到的有关衣、食、住、行、用、学习、文体活动等方面的规则。

设想一下:

假如没有这些规则,你的生活会出现哪些问题或有什么不便。

6.交通规则(满分为10分)。

查找10个以上的交通标志,简单介绍这些交通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违背这些规则可能带来的危害是什么?

假如你居住在城市中,请了解一下,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规则又有什么新的规定?

7.喜爱足球的同学可以选择课本第37页活动题。

对法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课

本第38页活动题,并简单介绍有关法庭和法律的一些常识性知识(满分为5分)。

8.收集一些有关太空探索、太空交通规则方面的资料,并简单分析其发展历程和变化原因(满分为5分)。

●教学提纲

第三课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一、关于规则的故事

1.概念:

规则是社会团体为实现某种目标,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2.表现:

规定不许、不能做什么──禁止性规定;或允许、能够做什么──非禁止性规定

3.类型:

成文的规则(明文规定)──团体成员必须遵守

不成文的规则(约定俗成的规则)──入乡随俗

4.适用范围:

根据规则的内容来确定

●问题研讨

关于规则的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教师可结合参考资料中的内容加以解释,以便于学生理解掌握,不需让学生死记硬背。

但需要在课上通过各种体验性活动帮助学生深刻感悟这些概念的具体含义,更需要创设学生参与和运用这些概念的情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制定规则,体验任何规则的制定都是有目的和要求的,都是为一定目标服务的。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第三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

第三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学习内容,是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不断递进,深入阐述,最终使学生认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而第三课时的重点是通过古今中外新旧规则和制度的不断变化,说明规则是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制定并不断加以完善的,规则既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它是学好和用好规则至关重要的一课,可以认为本课时还承担着全课总结与深入拓展的任务。

本课的教学目的是树立不断改进完善规则的意识,初步懂得要过好生活,就应该重视规则;要用好规则,就要不断完善规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规则随着需要在不断变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创设的探究性学习情景(播放视频画面或出示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方法指导和探究能力的培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师创设的探究性学习情景,让学生体验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规则的形成和变化,要自觉遵守并不断完善;让学生亲身感受我们身边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制度,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做有责任心的社会主人。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规则的形成和变化。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争做有责任心的社会主人。

教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方式和讨论法。

教学准备

计算机(或录像机)、投影机、光盘(或录像带)。

●学与教的过程

(新课导入)

【叙述】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规则既不是自然存在的,也不是新生事物。

它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需要、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而出现的。

【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元妃省亲的片段。

【提问】

○看了课本第 39页“阅读卡”和图 7-9元春省亲,哪位同学能够用关键词描绘一下那个时代的社会需要和社会规则是什么呢?

○看课本第40页课文,哪位同学能够用关键词描绘一下古罗马时代一些街道的交通状况是什么样的?

社会需要和社会规则是什么呢?

○看课本第40页课文和图 7-10 19世纪的伦敦街道,哪位同学能够用关键词描绘一下19世纪的伦敦街道的交通状况又是什么样的?

社会需要和社会规则是什么呢?

○综上所述,你领悟到了什么?

【归纳】1.维护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特权制,即使父女也要以君臣之礼相见。

2.解决人马车混行、交通经常拥堵的状况,出现马路和人行道;规定人走人行道和跳石。

3.解决跳石成为阻碍(汽车代替马车)的问题,出现了人行横道线又称斑马线;规定人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

规则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许许多多的规则,都来自于生活,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

人类社会的历程,也是各种规则、制度不断完善和更新的历程。

在这一历程中,无数旧的规则和制度被废除,无数新的规则和制度在产生。

【板书】1.许多规则都源于生活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

【展示】

材料一:

在宇宙中生活──宇宙岛的构想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奥尼罗博士提出,美国宇航局拨专款援助的宇宙岛研究工作主要内容是:

以地球为模式,设想一个直径为500米的中空巨球,名为“宇宙岛一号”。

球内有住宅区、街道、河流、森林等。

这个人造太空球每分钟自转两周,人们生活其中,和生活在地球上一样。

在岛内,有严重关节炎的病人可以减轻痛苦,自由行走;心脏病人也可以减轻心脏负担;运动员可以超常发挥,取得好成绩。

在岛内,居民享受清新的没有污染的空气,冷热适中,可以调节出最佳气候来,还可以人工降雨。

如果大家都想欣赏瑞雪飘飘的冬景,人工调节器便立即满足人们的需要。

这样每分钟自转两周的太空地球可容纳1万居民。

每分钟自转一周的太空球,可居住几百万人,相当于日本的大阪市。

宇宙岛计划对缓和地球上人口膨胀、居住拥挤、生态平衡被破坏等矛盾来说,无疑是鼓舞人心的宏伟计划。

多数人认为宇宙岛建在离地球和月球384000千米的地方最理想。

因为此处地球和月球对宇宙岛的引力相等,“岛”比较稳定,不至于随引力而发生“漂移”,是建立宇宙岛的最佳空间。

当然,最佳空间选择好了,还需要完成大量的建岛工程。

比如物资运送要靠宇宙联络船,将庞大的宇宙仓一只只地运入宇宙空间,并在空中安装成中型的宇宙站,最后完成宇宙岛的建设。

第二步则利用太阳能和月球上运去的材料,开始更大规模的建设,“宇宙岛二号”“宇宙岛三号”……将相继问世。

当宇宙岛有30年的建设历史后,一个能容纳2亿人口的新“宇宙洲”将雄居于茫茫的宇宙空间。

它将是人类征服宇宙的奇迹和骄傲!

材料二:

下一千年宇宙工业化表(前苏联物理学家兼数学家沃尼特·罗斯科夫就人类向宇宙空间渗透的想法作了如下描述)

阶段 

 阶段内容 

 实现年份 

 

一 在宇宙空间进行新材料的实验生产  1985—1990年  

二 新一代宇宙飞船和电站;在飞船上空间信息系统的使用;太空材 

料商业性规模生产  1990—xx年  

三 科学与技术信息全球银行;空间电力传输线;利用轨道反射器对 

地球照明  xx年  

四  空间太阳能电站对地球供应电能  xx—2050年  

五  统一的空间信息和电力供给工业系统  2050—2120年  

六  月球上发展工业  2120—2180年  

七  空间生态学工业;自然资源更新;全球气候控制  2180—2300年  

八  空间大型人造建筑物;每年电能消耗水平10—10焦耳  2300—2400年  

九  使用其他行星际物质,运送这些物质到方便的轨道  2400—2500年  

十  开发金星和火星  2500—2700年  

十一  开发基于新的物理原理和能源系统  2700—2800年  

十二  物理学新发现的重要应用  2800—3000年  

材料三:

天上的污染──太空垃圾

飘浮在宇宙空间的垃圾被称做“太空垃圾”,它与人造卫星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轨道绕地球旋转的。

人类发射的火箭散失在太空的碎片和零部件、卫星由于爆炸或故障而抛撒于太空的碎片以及寿命已尽的卫星残骸等,都是太空垃圾。

宇宙航天事业的发展,给人类展示了飞出地球的美好前景,但也给地球周围的宇宙空间带来污染。

如果不采取必要的对策,人类的每次宇宙开发活动都将增加太空的垃圾,并且,太空垃圾和卫星碰撞,使卫星破碎,垃圾的数量会更多,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到现在为止,虽未发生大的灾难,但已经发现,美国航天飞机的玻璃窗和航天飞机的外壳有被细小的金属微粒和卫星涂料的碎片擦碰的痕迹。

1991年9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距前苏联火箭残骸特别近时,为避免灾难性的相撞,不得不改变运行轨道。

【讨论】阅读“材料一至三”和课本第40页阅读卡“太空交通规则”后,再观察图 7-11运行中的人造天体和7-12卫星运行轨道,讨论为什么要制定各种适用于太空社会的新规则?

现代空间科技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就需要考虑新的规则。

【板书】

(1)当新情况和新问题出现时就需要考虑新规则(或新举措)

【播放】实验中学校领导就学生会“关于学校规则和发展问题”提案的答辩会。

【讨论】

○为什么学校每年都要召开至少一次的学生会(包括收集提案)并举行答辩会?

○为什么我们要亲自参与制定规则呢?

○你对学生会的提案有不同的看法或补充完善吗?

【归纳】任何规则的出现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规则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

【板书】

(2)规则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

【承转】我们不仅是规则的遵守者(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受其约束和控制),也是规则的制定者(我们要主动参与──创设人们能够有序、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特别是随着民主进程的加快,大众参与学校、社区和国家政策制定的积极性高涨,参与意识和能力也大幅度提高。

【提问】①看第41页课文和图7-13 xx年春运价格听证会代表产生办法,回答为什么政府要调节火车或汽车票的价格?

为什么要召开价格听证会?

为什么还要有一个价格听证会代表产生办法?

选择代表的过程或途径是什么?

①看第42页课文和图7-1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法律,在我国,最重要的法律都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为什么我们要选举代表──由他们代表我们制定规则和法律呢?

【小结】规则是历史的财富,是文明生活的保证,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漠视规则,就会漠视生活;理解规则,才能理解生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参与制定重大规则或法律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我们要善于发现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制定一些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规则。

【板书】2.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研究和制定

【作业】11.完成自我测评1、2题。

2.自选作业──尝试制定活动规则(满分为15分)

以小组为单位(3-5人),首先选择一项你们认为社区或学校、班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可以选择一项你们最喜欢的竞技运动或户外活动),然后讨论制定解决问题或进行活动的规则。

(制定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规则,加分)

多数小组选择的是“竞技运动或户外活动”规则,有兴趣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选择下列问题或自己发现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

(1)学校门口(丁字路口)红绿灯的设置问题──合适不合适,灯闪烁的规则应该是____________?

(2)中午部分学生到教师食堂吃饭的问题──应该还是不应该去,我们的解决办法或规则是______________?

(3)部分学生在操场踢足球的问题──应该还是不应该踢,我们的解决办法或规则是__________?

●教学提纲

三、源于生活 用于生活

1.许多规则都源于生活并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

(1)当新情况和新问题出现时就需要考虑新规则(或新举措)

(2)规则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

2.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研究和制定

●问题研讨

这节课布置的作业,是想通过课堂上教师组织的探究性学习和课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鼓励学生要善于发现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问题产生原因的研究,制定一些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