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101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循环水系统加药系统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循环水量:

根据贵方提供的数据,循环水水量分别为2000m3/h和2×

1500m3/h,各自成独立系统。

2、补充给水的水质条件

检测结果

项目

水样一

水样二

样品数

平均值

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PH

24

7.92

6

7.89

电导率(ms/m)

12

41.5

32.5

溶解氧

8.8

6.3

高锰酸钾指数

3.5

3.9

化学需氧量

13

15

五日生化需氧量

1.0

氨氮

0.358

0.379

总磷

0.15

33.33

0.20

0.21

33.22

0.65

总氨

0.728

0.83

0.09

总铜

0.011

0.02

总锌

氟化物

0.31

0.38

总砷

0.004

总汞

0.00007

0.00008

总镉

0.0001

六价铬

0.002

总铅

0.001

总氰化物

挥发酚

18

石油类

硫化物

0.186

粪大肠菌群(个/L)

648

677

悬浮物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冷却水系统水质控制指标(国标)

冷却水水质控制参数

控制范围

单位

电导率

1000~1500

μs/cm

8.6~8.9

浊度

<20

FTU

总硬度(以CaCO3计)

450~650

ppm

钙硬度(以CaCO3计)

300~480

总碱度(以CaCO3计)

300~450

氯离子(以Cl计)

<500

总铁

<3

总正磷

3.5~5.5

0.8~1.5

余氯

0.2~0.5

细菌总数

105

Cfu/ml

4、腐蚀指标

项目

控制标准

公司控制标准

国家控制标准

腐蚀速度,mpy

<5

微生物控制,CFU/ml

<106

<5×

环保控制

排污水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五、设计规范标准

设备原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包装、运输等过程中执行以下标准:

GB7190.2-1997

《大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冷却塔》

DL/T742-2001

《冷却塔塑料部件技术条件》

HG20522-92

《化业企业冷却水设计规定》

GBJ102-87

《工业循环冷却水设计规范》

GB/T2577-89

《玻璃钢树脂含量试验方法》

GB/T1449-83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J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17-88

GBJ5000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J2000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HG/T3132-1998

《L型冷却塔风机》

GB213(4)-78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8237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钢)用液体不饱和树脂》

GB1446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11352-89

《一般工程用结构钢技术条件》

GB708-88

《冷扎制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13274-91

《一般用途轴流风机技术条件》

JB/TQ337-84

《通风机转子平衡》

GB1236-85

《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

JB/TQ334-84

《通风机振动精度》

JB/TQ332-83

《通风机油漆技术条件》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4064

《电气设备安装导则》

GB4208-84

《外壳基本技术要求》

GB191-90

《包装储运图标记》

GB3538-83

《运输包装件各部件的标识方法》

GB6388-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Q/LB08-95

《钢筋混凝土结构冷却塔安装》

六、药剂选用原则

循环水系统处理分成二大部分,第一部分:

补充水处理,第二部分:

循环水处理。

循环水处理可以概括为去除悬浮物、控制泥垢及结垢、控制腐蚀及微生物杀菌等四个系统。

泥垢及结垢、控制腐蚀及微生物等一般采用加药控制。

七、补充水及旁滤处理

根据贵方要求,补充水及循环水旁滤部分本方案均不作处理。

八、循环水处理

1.结垢的控制

循环水中能产生的污垢有许多种,如碳酸钙、硫酸钙、磷酸钙、碳酸镁、氢氧化锰、硅酸钙等,其中以碳酸钙垢最为常见,危害最大。

在循环水中常添加药剂,使水垢成分发生改变。

结垢的控制方法,目前常用向循环水中投加阻垢、分散剂的方法来防止盐类垢。

采用阻垢剂有以下优点:

a)阻垢效果好。

即使在Mg2+、Ca2+、SiO2含量较大时,仍有较好的阻垢效果。

b)化学稳定性好。

在高浓缩倍数和高温情况下,以及与缓蚀剂、杀生剂并用时,阻垢效果也很稳定,不会明显下降。

c)无毒或低毒,易于生物降解。

d)配制、投加、操作等简便。

e)原料易得,易于制备、运输、贮存及价格低廉。

常用的阻垢剂为:

聚磷酸盐。

聚磷酸盐对胶体颗粒具有分散稳定作用,对钙镁离子螯合能力也很强,也与沉淀在管壁上的胶体结合,或与附在管壁上的Ca2+和Mg2+等形成络合或螯合离子,然后借布朗运动或紊流作用,把管壁的这些物质重新分散到水中。

聚磷酸盐在水中可掺和在碳酸钙晶体中,使晶体结构发生畸变,防止出现碳酸钙沉淀,因而它对碳酸钙有良好的阻垢性能。

聚磷酸盐不仅是阻垢剂,而且还是缓蚀剂,它的缓蚀、阻垢作用,随聚合值n不同而稍有差异。

聚磷酸盐中常用的是三聚磷酸钠。

三聚磷酸钠加药量:

三聚磷酸钠(以100%计)的加药量,一般按2~5mg/l计算,其极限碳酸盐硬度约为5mg-N/l。

聚磷酸盐在水中会分解生成正磷酸盐的现象,此现象称为磷酸盐的水解。

在应用磷酸盐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影响聚磷酸盐水解的因素有PH值、温度、时间、微生物等。

在采用三聚磷酸盐时,须注意以下几个事宜:

1)用于阻垢作用,聚磷酸盐通常是短链的,一般n=3~7。

2)PH值范围在6.5~7.5之间。

3)水温在45℃~50℃之间。

4)水中有些微生物可分泌出磷酸酶,使聚磷酸盐迅速水解,故应注意杀菌。

5)药品在系统内停留时间不大于5小时。

6)注意系统排污对环境富营养化的影响。

2.腐蚀的控制

循环水系统中的金属腐蚀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及微生物腐蚀。

腐蚀的形式有均匀腐蚀、点蚀、浸蚀、选择性浸蚀、缝隙腐蚀和腐蚀开裂等。

影响腐蚀的因素有:

1)水中溶解固体及悬浮物

2)氯离子

3)PH值

4)溶解气体

5)金属的相对面积效应

6)温度

7)流速

8)微生物

控制循环水系统腐蚀的方法有很多种,药剂法是其中的一种,药剂法缓蚀是通过向循环水中投加并保持一定量的缓蚀药剂,使之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连续的金属氧化膜或其他类型的膜,以抑制腐蚀过程,从而达到控制腐蚀的目的。

缓蚀剂有许多种,一般采用聚磷酸盐。

聚磷酸盐是一种阴极缓剂。

聚磷酸根与水中钙离子(或其他两价金属离子)络合,形成一个带正电的络合离子,它以胶溶状态存在于水中,当它与钢铁的腐蚀产物Fe2+相遇时,则络合生成以聚磷酸钙铁为主要成分的络合离子。

以腐蚀电流的作用下沉积在阴极表面形成沉淀膜,这种膜具有一定的致密性,能产生阴极化作用,阻挡溶解氧扩散到阴极,从而阻止腐蚀反应的进行。

当沉淀逐渐加厚时,腐蚀电流逐渐减少,沉积也就逐渐减弱。

聚磷酸盐也具有较弱的阳极效应,因为能把金属离子包含在膜内。

1~5mg/l低剂量的聚磷盐,具有良好的阻垢作用,而大多数情况下,是以缓蚀剂而作用的。

其剂量为20~25mg/l,水中钙离子浓度要大于50mg/l。

聚磷酸盐在使用上的注意点:

1)水中必须有一定的溶解氧(大于2mg/l和二价金属离子,聚磷酸盐才能起到缓蚀效果。

2)要求有一个活化的清洁的金属表面。

3)聚磷酸盐不宜单独使用。

4)水温过高时,易水解生成羟基磷灰石污泥,腐蚀会加剧。

5)PH值通常控制在6~7。

3.微生物的控制

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水温和PH值均适宜多数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的浓度和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源均因循环浓缩而增加,冷却塔循环水池又常年露置于室外,阳光充足,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循环水中微生物常见有四类:

即藻类、真菌、细菌和原生动物。

控制微生物生长,首先要弄清微生物类型,然后确定控制方法,选择有效的控制微生物的杀生剂。

微生物的控制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1)防止日光照射:

水池可以加盖。

2)采用旁滤装置:

循环水中一部分用旁滤池过滤,去除水中浊度、藻类等微生物。

3)加强补充水的前处理,改善水质:

经过处理的水,不仅可以除去悬浮物,也可除去部分浮游生物和细菌。

4)投加杀生剂:

这是目前抑制微生物的通行办法。

杀生剂的种类有许多种,现在一般采用:

优氯净。

优氯净的作用机理与氯相同,但效果明显优于氯片。

在使用优氯净的过程中,为能达到最大的杀生效果,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1)水中的PH值不能太高,在水中应保持一定的余氯量,一般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余氯量在0.5~1.0mg/l。

2)沉淀于水中的污泥,消耗大量的氯气,要及时排除,以保持余氯量,一般在要求的范围内。

3)含油量大的水不宜用氯,油对氯有吸附作用。

4)防止碱性物质,如氨的泄漏。

5)注意药剂与氯的反应,铜缓蚀剂巯基苯骈噻唑能被氯氧化,避免同时投加。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的加氯量处理宜采用定期投加,每天投加1~3次,余氯量控制在0.5~1.0mg/l之内。

每次加氯时间采用3~4h。

加氯量按下式计算:

Gt=Q·

gt/1000

式中Gt——加氯量(Kg/h)

Q——循环冷却水量(m3/h)

gt——单位循环冷却水的加氯量,采用2~4mg/l

九、清洗与预膜处理

循环冷却水系统开车前,应进行清洗、预膜处理。

循环冷却水系统清洗、预膜水应通过旁路管直接回到冷却塔集水池。

A、清洗

在安装或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油污、铁锈、泥沙、灰尘、水垢等进入系统,由于这些杂质的存在很难使金属表面活化,影响缓蚀剂形成的保护膜。

清洗是处理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操作,无论新老系统都必须对金属表面进行清洗,以除去杂质,为下一步预膜做好准备工作。

清洗方法有物理清洗及化学清洗两种。

1)物理清洗

物理清洗的优点:

1可以省去化学清洗所需的药剂费用。

2避免了化学清洗后清洗废液带来的排放或处理问题。

3不易引起被清洗设备的腐蚀。

物理清洗的缺点:

1一部分机械清洗方面需在冷却水系统中断运行后才能进行。

2对于粘结性强的硬垢和腐蚀产物,机械清洗的效果不佳。

3清洗操作比较费工。

2)化学清洗:

化学清洗就是利用酸、碱或有机螯合剂,分散剂等化学药剂,通过化学作用将附着的水垢、污泥等沉积物溶解、清洗干净的方法。

在确定采用化学清洗法时,首先需要了解沉积物的化学组成,然后针对各种不同组成的垢,选择适合的化学药剂和清洗程序。

如污垢组成是碳酸盐、磷酸盐和金属氧化物,用酸清洗效果好。

最好先做沉积物溶解试验,再确定清洗配方。

(1)酸洗:

酸洗主要用来除去易溶解于酸的硬垢,金属氧化腐蚀产物等,一般可采用盐酸、硫酸、磷酸、柠檬酸等。

主要为盐酸和硫酸两种,其中以盐酸用得最普遍。

两种酸常用的浓度是5%~10%。

如果系统中有不锈钢设备则不能选用盐酸,而宜选用10%的稀硝酸或15%的磷酸清洗较合适。

盐酸清洗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0~30℃之间。

(2)碱洗:

碱洗主要是对新设备清洗以除油脂,或使运转后设备里的硬垢变软。

新设备清洗时可以表面活性剂为主体,如磺化琥珀酸钠等,并添加一些碱性剂进行;

对硬垢进行处理时,可增加药剂浓度及延长时间和提高温度。

(3)投加清洗剂:

清洗剂中除了酸、碱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或专用的清洗剂如络合物、聚电解质、杀生剂、有机溶剂等,通常是一类表面活性剂,用于清洗金属表面的油污、砂泥、浮锈等杂物。

磺化琥珀酸钠就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有机磷酸盐和聚丙烯酸钠的混合物作为清洗剂,也有较好的效果。

(4)清洗操作与控制:

1开车前清洗:

新系统开车之前或者系统经过停车检修后重新开车,均需进行清洗,然后再进行预膜处理。

2停车前清洗:

有时当循环冷却水系统长期运转后、生物污泥严重、在决定停车清洗时,常先对整个系统进行一次清洗剥离,然后根据清洗的效果和打开换热器情况,而决定主要换热器单台设备清洗方式。

清洗剥离主要是针对系统中的生物粘泥严重,采取杀菌分散的办法。

清清剥离时间一般3-5d,第一天以杀菌剥离为主,可在循环水中投加大剂量的杀菌剂,并通以大量氯气,使余氯量控制在1~2mg/L,同时PH控制在6~6.5范围内,第二天以分散清洗为主,在循环水中投加大剂量的清洗剂,第三天再加杀菌剂,并通大量氯气,第四天则加分散剂和清洗剂。

经过如此反复清洗剥离,基本上可洗去生物粘泥,但对硬垢和锈瘤的清洗效果较差。

3不停产清洗:

即在系统中加入大剂量的分散剂。

一般常用聚丙烯酸100mg/L以上,经过24h清洗后,对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延续生产周期有一定效果。

也可用螯合剂如EDTA,柠檬酸等药剂清洗。

清洗完后,一般都就将清洗排放,置换干净的清水,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如预膜等。

清洗过程中,必须定时测定浊度的变化,以掌握清洗效果。

一般浊度起先随着清洗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到最大值后,稳定几小时,又逐渐下降,后加入补充水稀释,直至与补充水的浊度相近时清洗终止。

清洗过程中浊度变化幅度大,表明清洗效果好。

单台设备清洗,根据设备的材质,分别选用盐酸、硝酸或硫酸等,同时配合相应的缓蚀剂,作为酸洗的药剂。

B、预膜

1)预膜的目的:

预膜就是在系统正常运行之前,先投加预膜剂,使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完好的缓蚀的保护膜,然后投入正常运行。

由于保护膜的开成比较缓慢,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加大初期投加浓度,可以加快保护膜的形成。

当预膜转入正常处理后,就业可以使用低浓度的缓蚀剂,以对保护膜起维持和修补的作用。

另一种预膜方式是采取专用预膜剂,例如六偏磷酸钠加硫酸锌。

实距证明预膜与否及预膜操作的好坏对缓蚀效果影响很大。

循环冷却水系统除了在运行时必须进行预膜外,在发生下列情况进也需进行重新预膜:

1年度大检修系统停水后。

2系统进行酸洗之后。

3停水40h或换热设备暴露空气中12h。

4循环水系统PH<4达2h。

6)预膜剂:

预膜剂一般采用与正常缓蚀剂同一体系的配方,应根据试验或相似条件的运行经验确定。

十、药剂的选用及投药量

1、阻垢、缓蚀剂的复合配方

阻垢、缓蚀剂本系统采用组合成缓蚀阻垢剂的低磷复合配方。

缓蚀阻垢剂的复合配方为:

铬酸盐+聚磷酸盐

投加量:

投加量须根据循环水水质情况而确定,一般其投加量为40~60mg/l。

该种配方药剂具有以下优点:

1)、对不同的水质适应性强。

2)、缓蚀效果好,对钢铁、铜及其合金、铝都有缓蚀效果。

2、投药量计算

循环水中的投药量(不考虑系统的渗漏损失)

1)蒸发水量

由于蒸发水量缺乏数据,现暂按补充水量进行计算

根据前面所述系统补充水量分别为:

2000m3/h循环水系统:

100m3/h

1500m3/h循环水系统:

150m3/h

注:

正常情况下,蒸发水量小于补充水量,现按补充水量为基准,是出于对系统安全考虑。

2)药剂投加量

A、2000m3/h循环水系统

补充:

B、2×

1500m3/h循环水系统

Q——蒸发水量m3/h

B%——药剂商品纯度

g——投药剂量

3、杀生剂

杀生剂选用以非氧化性杀菌剂为主,辅以氧化性杀生剂,尽可能减少循环水中氯离子含量,考虑到贵方换热设施为不锈钢,本方案其投加量应根据循环水的水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为2~5mg/l。

本方案投加量按下限取值,投加量:

2mg/l,余氯:

余氯量保持在0.5~1.0mg/l之间。

(1)非氧化性杀菌剂投加量:

2mg/l×

2000m3/h×

24/1000=96kg/d

(2)非氧化性杀菌剂:

200ppmVS保有水量(主要看水池内水量,单位:

T)

一周加1-2次,人工添加

1500/h循环水系统

非氧化性杀菌剂投加量:

(2×

1500m3/h)×

24/1000=144kg/d

十一、投药设备的选型

1、缓蚀阻垢剂加药装置

根据前面计算可知,本系统缓蚀阻垢剂加药量为160kg/天,(90%纯度按每天溶药二次,药剂配制浓度按20%设计,则每天的溶药量为160÷

0.2=800kg/d,每次的溶药量为800kg/次。

每小时投加量为800÷

24=33L/h。

据此,加药装置选用参数如下:

溶解搅拌罐:

V=0.5m3

贮液箱:

V=1.0m3

计量泵最小投加量:

33L/H

2、杀菌剂加药装置

根据前面计算可知,本系统杀菌剂加药量为96kg/天,(100%纯度按每天溶药一次,药剂配制浓芳按20%设计,则每天的溶药量为96÷

0.2=480kg/d,每次的溶药量为480kg/次。

每小时投加量为480÷

24=20L/h。

20L/H

根据前面计算可知,本系统缓蚀阻垢剂加药量为240kg/天,(90%纯度按每天溶药六次,药剂配制浓度按20%设计,则每天的溶药量为240÷

0.2=1200kg/d,每次的溶药量为400kg/次。

每小时投加量为1200÷

24=50L/h。

V=1m3

50L/H

根据前面计算可知,本系统杀菌剂加药量144kg/天,(100%纯度按每天溶药二次,药剂配制浓芳按20%设计,则每天的溶药量为144÷

0.2=720kg/d,每次的溶药量为360kg/次。

每小时投加量为720÷

24=30L/h。

30L/H

十二、供货清单

序号

名称

规格或型号

数量

备注

2000m3/h循环水系统

1

阻垢剂加药装置

JY-1型

2

杀菌剂加药装置

1500m3/h加药装置

JY-2型

十三、设备的投资概算

单位:

人民币元

规格及材质

单价

总价

12000

1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