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118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docx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灰土改最终共13页

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至驻马店段改扩建工程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台背回填施工方案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

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

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

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

在观察过程中指导。

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

”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

”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

”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

“这就是雷声隆隆。

”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

“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

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

“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

”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

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

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

中国葛洲坝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漯驻高速改扩建工程

TJ-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Ο一三年十一月一日

结构物台背填筑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1、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及下发有关技术文件。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19)。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F80/1-2019)。

4、《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范》(JTJ076-95)。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编制原则

1、遵守设计文件、招标文件,严格按照各相关施工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进行编制。

2、工期安排根据业主对总工期和对本合同段完工时间的要求。

以服从合同段整体施工安排为前提,均衡展开施工,用最节省的投入达到最佳的工期、质量效果,保证合同段整体工期、质量、安全、效益等目标的全面实现。

3、施工计划主抓关键工序,组织平行作业、流水作业,科学安排交叉作业,强调专业间的协同配合,避免窝工,杜绝返工,循序渐进,均衡生产。

二、工程概况

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至驻马店段改扩建工程TJ-02标段K9+295~K19+795,全长10.5公里。

全线共有桥梁14座(大桥1座,分离式立交11座,钢筋混凝土连续钢构2座),涵洞10道,通道13道,全线结构物台背回填总量30755.68m3。

序号

桩号

10%

白灰土

序号

桩号

10%

白灰土

1

k10+578.40涵洞

567.0

1

k12+445.95洪河大桥

2083.05

2

k13+610.52涵洞

354.5

2

k17+894.44跨被交道桥

2379.18

3

k14+599.45涵洞

359.9

3

K18+262.17跨匝道桥

2042.86

4

k15+072.47涵洞

594.0

4

k9+836.45农场分离式立交

1695.86

5

k15+486.46涵洞

586.0

5

k11+152.48酒厂分离式立交

910.79

6

k17+250.44涵洞

577.1

6

k11+820.43护庄分离式立交

921.79

7

k18+864.48涵洞

446.7

7

k12+267.94顾庙分离式立交

2289.04

8

k9+340.56通道

1029.8

8

k12+973.46王湾分离式立交

885.18

9

k10+185.53通道

586.0

9

k13+952.45赵庄分离式立交

885.18

10

k12+636.49通道

586.0

10

k15+215.45盆尧分离式立交

1181.69

11

k12+782.46通道

586.0

11

k16+106.92于营1号分离式立交

936.66

12

k13+229.51通道

447.4

12

k16+484.44于营2号分离式立交

809.99

13

k14+236.41通道

440.6

13

k17+039.42张老庄分离式立交

989.22

14

k14+777.45通道

561.4

14

k19+544.53陈老庄分离式立交

1042.86

15

k15+789.42通道

561.3

16

k16+729.44通道

438.8

17

k17+517.63通道

714.7

18

k19+090.49通道

461.2

19

k19+313.58通道

712.0

20

k18+640.56通道

994.7

21

BK0+300涵洞

19.5

22

CK0+391.2涵洞

26.0

23

EK0+318涵洞

52.0

合计

11702.4

合计

19053.28

台背回填工程数量表

三、施工准备

1、场地清理

施工前清除表层腐植土、草皮、树根,清除的表土集中堆放或弃于指定的弃土场内,同时要做好环保和水保;在桥涵等结构物台背填土处,施工中竭力防止雨水流入,对已有积水应挖沟将其排除。

2、机械设备配备及人员配备

机械配备表

机械名称

单位

数量

设备状态

备注

挖掘机

2

良好

平地机

2

良好

推土机

2

良好

震动压路机

2

良好

静碾压路机

2

良好

装载机

2

良好

洒水车

2

良好

自卸汽车

10

良好

拌和机

2

良好

油罐车

1

良好

蛙式打夯机

6

良好

全站仪/套

1

良好

水准仪/套

2

良好

人员配备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称

负责项目

1

刘绍舜

项目经理

高级工程师

宏观管理

2

白喜江

项目总工

高级工程师

主管工程技术,负责作好技术方案选择和实施等

3

李久钢

生产副经理

高级工程师

主持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4

王超明

质检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负责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工作

5

杜子丹

质检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协助负责施工过程质量检测工作

6

张海涛

试验室主任

试验检测工程师

负责各项试验检测工作

7

金伟

结构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负责实施桥梁施工具体工作

8

王勇

路基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负责实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9

孙卫明

安全负责人

安全员证

负责实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10

沈国芳

环保工程师

经济师

负责实施施工环保管理工作

11

易先长

测量负责人

工程师

负责实施施工测量工作

12

李燕召

试验员

试验检测员

协助试验室主任进行试验检测工作

13

李珑

安全员

安全员证

协助安全负责人进行安全管理工作

14

施工队伍主要负责人

李建坡

施工队长

工程师

施工队管理

15

符武光

技术员

工程师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16

郑曙光

技术员

工程师

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工作

四、工期安排

台背填筑在桥台肋板、立柱设计强度80℅后开始施工;涵通道墙身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后开始施工,计划于2019年11月01日开始施工,随着桥涵结构物的施工,及时进行台背的施工。

计划于2019年07月01日全部完成。

五、施工方案

台背填筑质量直接影响台后路基稳定及路面成型后桥台后出现裂缝与桥梁衔接处路基下沉等现象,为了减少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面下沉,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桥头跳车现象的发生,保证行车的舒适和安全。

对于构造物两侧的一定长度范围内的路基填土按照设计单位《图纸会审意见回复》,采用10%石灰土进行填筑。

(一)回填路段

1、按照设计要求桥梁、通道、涵洞台背填筑段是指自基础底面边缘开始向外延伸2m,再以1:

1的坡率分台阶回填至路基顶面,在路堤与桥台、涵洞、通道台背连接段设置一定范围的过渡段,依设计填筑10%灰土,采用小型机具进行压实,其压实度不得小于96%;具体结构物回填示意图如下:

10%灰土

2、桥梁工程台背填土范围为自桥台与原地面相交线开始向后延伸2米,再以1:

1的坡率挖台阶回填至路基顶面。

(二)回填材料

为了减少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面下沉,按照设计要求台背填料采用10%石灰土。

1、材料要求

a、石灰:

石灰的各项技术标准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所用石灰应采用II级以上石灰。

石灰应尽量缩小存放时间,当在野外存放时,应覆盖防潮;生石灰应于使用前7~10天消解,并在使用前过10mm的筛,或直接采用磨细的生石灰粉,对磨细的生石灰粉应加大试验检测频率,以确保石灰质量合格。

b、土:

台背回填用土粒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c、水:

混合料含水量不符合最佳含水量要求时,应添加适量的水,采用饮用水即可。

2、混合料拌制及施工质量控制:

a、混合料各种原材料用量计算:

施工设计图纸中采用的是10%石灰土,根据试验室石灰土击实试验报告进行配料,石灰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724g/cm3,最佳含水量为17.9%。

即每立方米混合料的石灰用量为24kg,原状土用量为0.204m³(最佳含水量下的用量)。

土=(混合料体积*混合料压实干密度-石灰数量)*所占配合比/材料松方干密度*骨料配合之和

((1m²×0.15×1.724-0.024)×0.96)÷(1.1*1)=0.204m³

石灰用量=混合料体积*混合料压实干密度*(石灰剂量/(1+石灰剂量))=1*1*0.15*1.724*(0.10/(1+0.10))=0.024吨。

b、拌制:

为保证石灰土拌和的均匀性,石灰土进行集中拌和,采用装载机、旋耕机、挖掘机、洒水车等进行拌和。

拌和后的混合料应满足如下要求:

①混合料所采用的各种原材料用量计量要准确,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1%~2%;②混合料拌合要充分,色泽应均匀,无明显的生土团和石灰窝现象。

C、施工质量控制:

石灰土进行集中拌和,拌和场地选择在土场或结构物台背附近进行回填材料配制加工,以便于运输。

石灰土拌和好进行石灰剂量的测定试验(EDTA滴定法),试验合格后立即用于台背填筑,若部分拌和好的石灰土不能及时用于施工(存放时间不能超过7天),下次施工时需再次进行石灰剂量的测定试验(EDTA滴定法),试验验证合格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

(三)施工工艺

合格

合格

合格

清理场地:

清除表层腐植土、草皮、树根,清除的表土集中堆放或弃于指定的弃土场内。

填筑:

涵台台后的填土应在盖板安装完毕后进行,现浇桥面及锚固栓钉孔内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方可进行,回填必须均衡、对称地分层填筑。

桥台台背填土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通道台背回填时分层填筑,并从两边对称进行,暗涵(通道)顶填土的厚度小于50cm时,不得通过重型车辆或施工机械,靠构造物1.0m范围内不得有大型机械行驶作业。

摊铺:

回填时应根据每填筑层的标高位置现场量测出填筑面积,并根据填筑面积和压实厚度15cm计算出该层的石灰土用量,摊铺施工可采用推土机配平地机进行,对台背底部基坑处面积窄小推土机和平地机无法作业的部位,可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摊铺的方法进行,摊铺完成后应首先检查松铺厚度,对超厚的部分应予铲除。

排水:

桥涵等结构物处填土,在施工中要竭力防止水流入,在地表过分潮湿地段,在路堤两侧护坡道外开挖纵向排水沟,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积水,切断或降低地下水,并按排水设计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施工;在护坡道外侧的排水沟,在沟的外侧填筑土埂,防止水流入;在路基范围内开挖的横向排水沟,切断或降低地下水位,废除不用时回填符合要求的填料;在路基范围内有大片低洼积水地段时,或先作土埂排除积水,并将杂草、淤泥以及不适宜的材料清除出路堤外,并将此地面翻松,经处理后再进行压实。

对旱地或地表土质疏松时也要进行原地面压实,压实度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

压实:

(1)桥台背后、涵洞两侧与顶部、锥坡等构造物背后的填筑均应分层压实、分层检查,检查频率按“路基施工规范”的要求进行检查,每50m2检验1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验1点,台背检测点位一般为:

中间1点,左右边距端口1m处各1点,检测点到台背的距离一般为10-30cm或由监理工程师制定。

(2)回填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碾压时宜顺结构物墙身方向进行碾压。

大面积时采用压路机分层压实至96%,作业面过小或靠近结构物50cm内采用振动夯实机夯实至96%。

(四)施工注意事项

1、台背回填前先将桥台基坑回填至原地面标高,这部分属于基坑回填,按基坑回填方法进行。

2、台背回填的顺序应满足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柱(肋板)式桥台,两侧对称、平行进行回填,回填施工的顺序应保证构件不产生附加水平推力。

严防产生桥台位移和偏心受压。

柱和肋板式桥台,宜先填筑桥台土方、再浇注盖梁,这样可充分发挥机械作用,做到台背回填不沉降,确保工程质量。

已浇筑盖梁的桥台,当填至盖梁下,由于净空较小,小型机械不能作业时,可用M7.5砂浆浆砌片石,分层铺砌盖梁底。

3、填筑前清除结合面淤泥、杂物、软土、松散土与路基衔接部位逐层开挖台阶、分层填筑。

4、作业面尽量能满足压路机操作,当台背太窄不能满足压路机碾压时,开挖路基一定长度,个别角隅压路机无法碾压或八字墙外侧不准重型碾压处,采用振动夯实机进行夯实。

5、填筑前在台背处,分左、中、右用红漆标示出填层松铺厚度和层数,以保证填筑松铺厚度。

6、台背回填范围内每压实层压实度均达到96%。

7、台背回填时,顺路基做成一定的坡度,防止雨水浸泡台背和雨水沿结构物的外壁渗透而影响填筑质量。

8、涵顶50cm内应采用轻型静载压路机,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9、加强现场人员的旁站,仔细检查回填断面尺寸、材料质量、填筑厚度、抽检压实度等,确保工程质量。

10、台背回填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11、涵洞两侧的填筑与压实和桥台背后与锥坡的填土及压实应对称或同时进行。

12、构造物基坑回填,地质良好地段回填时,采用小型振动机械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软土地基段,应将基地积水排出,并将松软土清理干净,铺筑砂砾夯实。

(四)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路基预留段接合面的处理,应挖成台阶型,然后再分层填筑压实,如下图所示:

1.5m

1.0m

预留回填段

4%

2、对于有搭板的构造物,必须待回填土体的沉降趋于稳定,连续两个月的沉降率小于3mm/d后,才允许施工,为防止搭板下脱空,锥坡和台前溜坡一定要和构造物回填同步超宽填筑。

六、质量保证措施

6.1管理到位,责任到人

项目经理部将集中精力抓好台背回填施工质量管理。

按工程具体情况划分责任区,责任到人,不留死角。

项目部须将每个构造物台背回填情况建立台账,详细记录结构物名称、施工的具体部位、回填时间、层数、施工日期、报验日期、验收日期等并留存完整的影像资料。

6.2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坚持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和业主下发的台背回填施工要求进行施工,做到施工技术交底准确到位,质量标准实行挂牌制,技术管理进行跟踪落实。

坚持报验制度,严格执行监理工作程序。

上工序完成后,在自检合格基础上及时报请监理验收,未经验收的工序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3强化管理,狠抓落实

项目经理部将加大管理和检查力度,对各施工面实行全面监控。

对施工管理不到位,控制不得力,出现质量隐患和经验收不合格导致大面积返工责任人和有关人员施以重罚,对先进典型进行重奖。

七、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

7.1安全检查保证体系

建立以孙卫明为组长,由主管技术员、安全员、工长、班组长等各方面的管理人员组成安全保证体系。

7.2安全保证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当地及企业有关现场安全管理条例及方法。

(2)建立严格的安全教育制度,坚持入场教育,坚持每周按班组召开安全教育会,增加施工安全意识,使安全工作落实到广大职工上。

(3)强化安全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安全工作文字意识,签订安全协议,坚持特殊工种持安全操作证上岗制度。

(4)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制度,增强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指挥。

(5)建立定期检查、突击检查和特殊检查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形式,查思想、查管理、查制度、查现场、查隐患、查事故处理,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对于危急情况立即停工,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6)做好交通运输的安全工作,施工场地设置交通标示灯、交通警示牌,并安排专职人员指挥。

八、环境保护措施

8.1施工现场成立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8.2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因施工对大气、水源污染和噪声扰民。

8.3施工现场设专人管理车辆物料运输,防止遗洒。

施工现场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设置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

项目经理部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体系框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