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339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芯片级维修实训系列之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系列一文档格式.docx

  如果你有多个硬盘,回车后会让你选择需要对哪个硬盘进行分区的工作。

  然后是分区格式的选择,一般来说我们选择FAT32的分区格式。

  接下来是一个确认是否使用FAT32的窗口,这要说明的是FAT32跟DOS存在兼容性,也就是说在DOS下无法使用FAT32。

  这是一个进行分区大小的选择,DM提供了一些自动的分区方式让你选择,如果你需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分区,请选择“OPTION(C)Defineyourown”。

接着就会让你输入分区的大小:

  首先输入的主分区的大小,然后输入其它分区的大小。

这个工作是不断进行的,直到你硬盘所有的容量都被划分。

完成分区数值的设定,会显示最后分区详细的结果。

此时你如果对分区不满意,还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提示的按键进行调整。

例如“DEL”键删除分区,“N”键建立新的分区。

设定完成后要选择“SaveandContinue”保存设置的结果,此时会出现提示窗口,再次确认你的设置,如果确定按“Alt+C”继续,否则按任意键回到主菜单。

  接下来是提示窗口,询问你是否进行快速格式化,除非你的硬盘有问题,建议选择“(Y)ES”。

  接着还是一个询问的窗口,询问你分区是否按照默认的簇进行,选择“(Y)ES”。

  最后出现是最终确认的窗口,选择确认即可开始分区的工作。

此时DM就开始分区的工作,速度很快,一会儿就可以完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你要保证系统不要断电。

  完成分区工作会出现一个提示窗口,不同理会按任意键继续。

  下面就会出现让你重新启动的提示,虽然DM提示你可以使用热启动的方式重新启动,但是小滔建议还是采用冷启动,也就是按“主机”上的“RESET”重新启动。

  这样你就完成了硬盘分区工作,步骤好像有点多,其实你熟悉之后就不觉得了。

当然DM的功能还不仅仅如此,我们开始进入的是其基本的菜单,DM还有高级菜单,你只需要在主窗口中按“Alt+M”进入其高级菜单。

你会发现里面多出了一些选项,如果有兴趣你可以慢慢研究。

  以上仅仅只是介绍了DM最基本的使用方法,DM还有很多高级功能,还有待于你去发掘使用。

LDR加载不上的解决办法

维修的时候大家会发现,有不少MT的硬盘加LDR加不上,有的加LDR会敲盘,有的加LDR报错,有的硬盘等一分钟左右或更长时间可以返两灯就绪,有的干脆常忙,根本就不能就绪。

要想知道它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就得要知道PC300的基本原理。

PC3000是通过破解硬盘专用指令集来达到控制硬盘的目的,使PC3000能做到读写修复模块,缺陷表和SMART的操作,以及清除密码等操作,要使用PC3000维修硬盘时,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创建一个正常的硬盘工作环境,让PC3000去正确地控制硬盘。

正确地加载LDR,能保证写入的固件地址正确,如果工作环境发生改变,整个固件写入的区域会发生整体偏移,严重的时候,硬盘在读写固件会发生磨盘声。

修MT盘,加LDR的目的就是使硬盘的环境正常,LDR由MODUL和ROM组成,MODUL是模块,ROM是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

ROM在有些在电板上可以找到,早期点的硬盘的ROM是40个脚的双排并口FLASH,现在大部分MT盘的ROM都集成到硬盘的CPU里,还有些是串口的八脚FLASH,如6Y系列的VWO盘。

还有个重要的东西是RAM,在硬盘里叫缓存,大部分盘是2M的RAM,现在的新盘都改8M了,在PC3000里加载RAM,就是把信息加到了缓存里。

好多初学者不明白说写RAM和LDR,其实是错误的,正确的叫法是加载,因为它并没有写到模盘的固件区中,这和写模块和模块组有本质的区别。

当我们用PC3000在安全模式去加载LDR的时候,程序会从LDR文件中读出一部分内容(微程序)加载到硬盘电路板中的缓存,再发出一个指令,硬盘起转,起转后,磁头会有一个像自检一样的动作,它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就会把你加载到硬盘电路板中的内容和硬盘本身写在负区的微程序去对比,如果不是很匹配但兼容性好的情况,它也有可能正常加载进去,如完全不匹配,加载的时候就会出现报红,常忙,强行加载进去读不出固件或读固件慢,并且有大量模块坏(不是真正的坏),写测试不过,写测试跑数等现像,这个时候,如果强行写入了不正常的固件,断电再加载LDR就会常忙了。

对于处盘来说,不存在微码与原盘匹配正确与否,只存在微代码丢失,相对于这种盘,因为我们掌握了一些技巧,所以不存在选取的LDR与原盘固件冲突的问题。

退一步来讲,就算是选错了LDR,也能很快地发现而去纠正过来而不用去动它的固件。

但对于那些固件给写乱过的二手维修盘,原盘的LDR相对于这个硬盘来,反过来却是错误的,如果兼容性不好,原盘匹配的LDR反而会加载不上。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先尝试找出写入硬盘的固件版本号,从已写入的固件去找出它原本面目,再用它匹配的LDR,写入原盘的匹配的固件,再用原盘的LDR加载,重新写入原盘的固件。

用时髦一点的说法就是纠正偏移。

不能加载加LDR的盘,这个时候的维修思想依然是要创造一个正确的硬盘工作环境。

也就是说,电板的工作环境要正常你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可以这样说:

有好的环境要修,没有好的环境创造合适环境也要修。

技巧有很多,第一个是要找到准确的匹配固件,LDR是有校验和的,这个校验和如果差得太多,加载LDR就会出现反常,排除这个问题要放在首位。

LDR的校验相同的固件也有不同的版本,但这个时候,你写入固件的时候不会发生偏移,但会造成读写固件慢,写好固件的会发生认盘慢,断电不认盘等现像。

MT盘的固件版本有很多,在这里打一个比方说明一下,如果在这方面想要详细地理解,可以参考本书的硬盘编号详细说明和固件代换的方法这些文章。

比如有个硬盘,它的详细参数如下:

5T030H3-330411-CMDB-A9DTA-100D,5T030H3是型号MODEL,33是HDA也就是盘体号,04是PCBA也就是电路板号,11是UNIQUE,UNIQUE与磁头密切相关。

CMDB这四个字母排列是奇怪的,好像与电机和校验都有些关系,具体是什么规律我还没有找到,在找匹配固件的过程中,尽量要对上这个,尤其是第三个,但在维修的过程中,也发现没对上这个且固件也兼容。

A9DTA是电路板号,MT同型号的电路板一般是有代换规则的,这个以后再讲。

后面的100D是效验和,这个效验和叫CHECKSUM,在检查模块结构的时候可以见到,这个效验和是最重要,知道为什么加有些盘所有的参数都能对上,而加载它的LDR不成功吗?

那是因为效验和与盘里的不一样,导致的这种情况在6E的盘里最常见。

修MT硬盘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由效验和决定的,而且要求很高。

在不懂原理的情况下,不要乱写固件,有很多模块是在SELFSCAN后生成的,即使是以上这些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效验也有不相同的。

如果不知道固件匹配的原理,接到硬盘加LDR全写,这是极端错误的方法,要首先搞清楚哪个模块坏了,是不是给人家全写过固件。

如果没有给别人全写过固件,尽量使用原盘固件,这个是快速修复硬盘的根本要素。

全写固件的前提是找到匹配的固件,并且原盘固件根本读不出或给人家写乱了。

不要乱写,错误的LDR会导致UBA的偏移的,UBA的偏移后果是这个盘写过错误的固件后,写测试很难通过,或根本不能通过,UBA区出现坏道,尽管大多不是真正的物理坏道,这样把很简单的事情弄复杂了。

正确方法:

先检测固件,看原盘的SN和固件的SN是不是一样的,再看模块的RD,如果RD没读出,这个固件肯定坏了,哪个坏就找匹配的固件补写哪个。

18号坏的比较多,表现也不一样,有的会在MHDD中报两红,有的却能正常认盘,但不能重建GP表,G-LIST不能复位。

这种情况直接写1B,再自修复四模块,清掉G表重建复位SMART,扫描加G,多数盘就直接修好了。

多分析其他模块,才能更好的修好盘。

6E盘,有些时候全盘色块,处理不掉,是有的模块的效验和有了问题,模块在PC3000下检测全好,这并不能说他没问题,而是基本结构完好,内容出错。

30号模块出问题引起的红绿有很多,如果只是涉及校验和和模块头,可以用PCI3000或HRT来修正它们。

内容出错的直接启动SF可以修正。

加载LDR出错,但在几分钟内能返两灯的盘,DSP系列的重加一次到MO(加LDR的选项中的第三个菜单),PKR的重加一次就行了(加LDR选项的第一个菜单),如果不能返回两灯的,可以用到热交换或翘板法加LDR。

翘板法比热交换的成功率要高得多,且不用再找相同的盘,这里就重点介绍一下。

所谓翘板法加LDR,是在断电的时候,翘起磁头和硬盘电路板的接口再加载LDR。

这个方法可以用在全系列MT硬盘和QT硬盘。

单头盘和多头盘是有点区别的,以6E和4D为例,这里分别配图说明:

接好数据线,用镊子或其它你认为方便的工具把接口翘开,让磁头组件和硬盘电路板脱离接触。

进入PKR的6E模块:

选择要加载的LDR,再选择第一项:

回车:

加载的过程中,硬盘起转达,十五秒后会报错,报错信息如下(这是必然的,因为磁头的信息没有送到CPU去处理):

这个信息你以后会在加载LDR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不正确的LDR,磁头故障,硬盘的固件区给写入过严重不匹配的固件等原因都会提示和这一样的错误。

在这里,敲回车:

再回车,放下电路板让它接触好,磁头就会有寻道,也有可能会发生磨盘声,如果不能返两灯,在通电的情况下,再快速翘起放下磁头接口,多做几次,这个时机要自己把握,放下的时间可长可短,你做这些的目的是要它成功地返回两灯。

返回两灯后,让磁头接口和硬盘电路板接触好,再加载一次LDR,这样LDR就加进了,可以进主菜单操作。

多头盘有些不一样,这是它的结构决定的,拆掉磁头接口电路板两个镙丝,把其它三个镙丝也要松半圈,用食指用点力分开磁头接口和电路板的接触,高度自已掌握,一般来说食指的前端正好能放进去:

其余的方法和6E相仿,不同的是大多数多头盘在磁头接口没放下的时候就能返两灯,DSP盘再加一次LDR到MO,也就是加LDR选项中的第三项。

PKR盘重加一次LDR,也就是加LDR中的第一项。

这个办法加载LDR针对6Y系列的G转P失败造成的常忙故障特别有效。

特别注意。

这种方式加载LDR,可能会造成写入固件的整体偏移,掌握得不好,甚至会偏移到C区。

这种办法能修一部因为固件问题引起的敲盘,但是它也不是万能的,当你在偿试几次这样的加载LDR后,有的硬盘你会发现不管怎么样加载LDR,进入主菜单的时候还是会发生敲盘的现像,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时候,你就得要怀疑你的硬盘磁头很可能已经失效。

你就要多偿试配合其它的方法去确认磁头故障。

有的4D盘,在它自已的模块中加载LDR怎么加都不成功,用PKR的ATHENA或DSP的ATHENA模块中就很容易加载成功了。

充分利用DSP的ATHENA在外部能加载ROM的方法,可以修复一些相当难修好的硬盘。

比如说6Y,有的只要加LDR就敲得晕天黑地的,如果不是磁头组件损坏,在外部加载RAM,可以修好一部分。

具体步骤可以这样做。

首先在安全模式下,进入CALIPSO,加载LDR,有一些6Y盘加载LDR会敲,但敲一会儿会停的,这是正常现像。

等它返回两灯,再加一次LDR。

这个时候,有的盘就能正常进主菜单进行操作,有的盘不行,一进就会敲盘的,对于这种盘,就要偿试在外部加RAM了。

LDR加好后,退出进入PCMX-DSP模块选ATHENA加RAM,再退出进入PCMX_PKR用正确的模块就能进入主菜单,有些盘就能进入主菜单操作了。

还有应用到PC3000的各个不同模块版本的差异,对于一些小些容量的盘,低版本的模块对它的支持已经很好了,高版本的有时反过来支持不是很好。

了解各个版本的优势,交叉应用,你会发现事半功倍。

总之,不管是用DSP盘用PKR的模块加载LDR,PKR盘用DSP的模块加载LDR,还是DSP盘用DSP其它模块加LDR,只要能创建一个正常的硬盘的工作环境,让我们能进入主菜单进行操作模块,那么这些方法就是好方法,就值得偿试。

在下面来谈一下热交换,在没有发现翘板法加LDR之前,热交换是维修那些疑难故障硬盘的好帮手,尽管有了翘板法加LDR,热交换基本退出了MT硬盘维修手法,但它在其它品牌的硬盘维修中还是占有一席之地,所以,我们也得要熟练地掌握它。

我们知道许多硬盘驱动器在服务区存储一部分管理微程序,只有LDR存储在电路板的ROM里面,初始化的过程中,保存在ROM里面的程序首先对硬盘驱动器的装置进行测试,初始化硬盘板上微程序,然后加载本地的部分管理程序以及保存在微控制器中的RAM里的程序去匹配磁盘的服务区的配置表格。

所以,微程序完全集合起来了。

如果没有微程序的本地部分,硬盘驱动器将没法进行正确读/写扇区,并导致硬盘驱动器受损时无法写服务信息。

所以,硬盘驱动器可以分为两组:

第一组包含这样的硬盘驱动器:

如果这些硬盘不能读取来自一个服务分区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保存在ROM中的程序重写这个信息。

第二组包含这样的硬盘驱动器:

这些硬盘中来自于服务区的信息不能通过ROM中的微程序重写。

第一组的硬盘驱动器有WesternDigitalArch-0..Arch.IV,FujitsuwithArch.MB9000以及Samsung家族系列。

第二组的硬盘驱动器有Quantum,Maxtor,IBM,Seagate等,测试或写服务信息时必须先从RAM上加载本地的微程序。

这一过程有两种方法:

热交换或加载loader。

Loader加载器

Loader---是一个本地的微程序,它需要加载到硬盘驱动器的RAM里,以便对无法读的服务区进行写操作。

很显然,这个程序是由硬盘驱动器的微处理器编码的。

比如,如果硬盘不能访问服务区,那么安全模式下通过加载LDR可以使微控制器的RAM加载LDR。

在加载LDR之前硬盘驱动器对任何指令都显示为错误的ABRT。

WD硬盘如果加载后硬盘驱动器不能读服务区时,将执行服务区读写指令。

因此西数不需要任何加载器,富士通MPF-AH之前的型号也不需要。

详细的信息请参看PC3000的使用说明书。

热交换

热交换就是下载服务区模块的本地程序编码的一个方法,以防硬盘驱动器访问服务区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服务区出现坏区,磁头受损,或服务信息受损等等)而无法读取服务区。

当硬盘驱动器没有事先加载服务模块,导致无法在服务区进行写操作时使用热交换。

例如,QUANTUM或IBM没有加载带有微程序和配置的服务模块不能进行服务区读写操作。

再例如,在不能读取程序信息并且这个程序所有的在印刷电路板的ROM上必需的东西都不能读取时,WD硬盘可以对服务区进行读/写并格式化。

热交换的主要原理是正常运行的硬盘驱动器它的硬盘板上的微程序在硬盘加电自检的过程中,硬盘的初始化程序在硬盘电路板上的工作状态正常,然后你可以发出指令使磁头主轴电机装置停止转动(这个指令几乎对于所有最新流行的硬盘驱动器都适用,用来将硬盘驱动器转换到安全模式下)并且不用切断电源就可以关掉盘底的通电。

然后在通电的过程中替换有故障的同系列硬盘的盘体,并用螺纹连接。

所有有关硬盘驱动器工作的信息都在RAM上,你这样就可以对服务区进行测试,读写服务器区模块。

由于这个原因,最好是选择缺陷数量最少的硬盘驱动器作为目标盘。

有时它可以对目标盘的缺陷表清空(当然应先保存缺陷表,过后恢复它)。

这样我们可以很容易的覆盖它的译码器。

热交换的基本手法和使用过程:

首先,需要找到适当的目标盘。

它必须是型号相同的硬盘驱动器,必须有相同版本的微程序(或者至少是能兼容的)。

检查兼容性必须将源盘的电路板取下放到目标硬盘驱动器上,然后接通,并确保它在硬盘驱动器上完全运转,然后需要在目标盘上接通它本来的电路板(如果它可以用的话)读取所有服务信息:

服务、配置模块配置RAM(NV-RAM),主RAM等,如果它能被专门的PC-3000复合软件应用的话。

现在你可以进行热交换了:

1、将目标盘上的电路板取下来放在一旁,我们不再使用它。

2、我们把源盘的电路板取下来安装到目标盘上然后用螺丝钉拧紧。

3、接通目标盘的电源,等待硬盘驱动器进入到就绪状态。

4、我们接着进入PC-3000复合软件的专门应用程序(如果没有的话可以进入通用程序)。

5、选择休眠命令,使硬盘停止转动。

6、不关闭电源,把螺丝钉拿出,取出电路板并把它安装到源盘上,然后用螺丝钉固定。

7、现在我们可以在PC3000检查服务区和在DE上进行数据恢复,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应该启动马达并等待硬盘进入就绪状态。

注意!

电源切断后热交换需要重新进行。

因为在交换硬盘板的过程中,全程通电,所以称之为热交换,它的应用范围还是很广的,尤其是对那些在PC3000中没有创立和加载LDR选项的品牌硬盘实用性更广。

比如说硬盘的密,(对一些工具不能直接支持的解密)西捷硬盘的F级维修等。

所以,你得这样去理解热交换,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地加载LDR。

硬盘的LDR加载不上,要敢于怀疑磁头问题,但不要盲目地去怀疑,要先怀疑软件,再怀疑硬件。

LDR的选择的不正确性只会在一次性加载出现问题,用非常规手法强行加载你所选择的不正确的LDR,也是能加载进去的。

但这个时候,加载进去的LDR是不正确的,硬盘的工作环境发生变化,会产生不可预计的后果(这种后果和原本脆弱的磁头结合在一起可能会导致硬盘磁头永久性损坏),这也是我们在维修过程中,发现原本能读写固件的硬盘,在使用了不正确的维修方法后,硬盘磁头过早地物理损坏的原因之一。

因此,非常规性的加载LDR的办法,虽然能够修好一些硬盘,但不正确地使用它,也会把一些坏硬盘修得更糟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