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494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98.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学反应原理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阴、阳极均为石墨

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

Cr2O72-的去除率/%

0.922

12.7

20.8

57.3

①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答案】溶液变黄色否Cr2O72-(橙色)+H2O

CrO42-(黄色)+2H+正向是吸热反应,若因浓H2SO4溶于水而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为黄色。

而实际的实验现象是溶液橙色加深,说明橙色加深就是增大c(H+)平衡逆向移动的结果减小大于Cr2O72-+6I-+14H+=2Cr3++3I2+7H2OCr2O72-+6e-+14H+=2Cr3++7H2O阳极Fe失电子生成Fe2+,Fe2+与Cr2O7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Fe3+,Fe3+在阴极得电子生成Fe2+,继续还原Cr2O72-,Fe2+循环利用提高了Cr2O72-的去除率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对比实验;

注意从图中找出关键信息。

【详解】

(1)由Cr2O72-(橙色)+H2O

2CrO42-(黄色)+2H+及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向重铬酸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可以减小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使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试管c和b(只加水,对比加水稀释引起的颜色变化)对比,试管c的现象是:

溶液变为黄色。

我认为不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故填否。

理由是:

CrO42-(黄色)+2H+正向是吸热反应,浓H2SO4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量而使溶液的温度升高,上述平衡将正向移动,溶液会变为黄色。

但是,实际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的橙色加深,说明上述平衡是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橙色加深只能是因为增大了c(H+)的结果。

(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随着溶液的pH增大,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减小,而

增大,故

减小。

(4)向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溶液的颜色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加入过量稀H2SO4后,溶液变为墨绿色,增大氢离子浓度,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rO42-转化为Cr2O72-,Cr2O72-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将I-氧化,而在碱性条件下,CrO42-不能将I-氧化,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

Cr2O72-大于CrO42-;

此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O72-+6I-+14H+=2Cr3++3I2+7H2O。

(5)①实验ⅱ中,Cr2O72-在阴极上放电被还原为Cr3+,硫酸提供了酸性环境,其电极反应式是Cr2O72-+6e-+14H+=2Cr3++7H2O。

②由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示意图可知,加入Fe2(SO4)3溶于水电离出Fe3+,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离子向阴极定向移动,故Fe3+更易在阴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为Fe2+,Fe2+在酸性条件下把Cr2O72-还原为Cr3+。

如此循环往复,Fe3+在阴极得电子生成Fe2+,继续还原Cr2O72-,Fe2+循环利用提高了Cr2O72-的去除率。

由此可知,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是:

阳极Fe失电子生成Fe2+,Fe2+与Cr2O72-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Fe3+,Fe3+在阴极得电子生成Fe2+,继续还原Cr2O72-,故在阴阳两极附近均在大量的Fe2+,Fe2+循环利用提高了Cr2O72-的去除率。

【点睛】

本题中有很多解题的关键信息是以图片给出的,要求我们要有较强的读图能力,能从图中找出解题所需要的关键信息,并加以适当处理,结合所学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2.水合肼(N2H4·

H2O)又名水合联氨,无色透明,是具有腐蚀性和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

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

CO(NH2)2+2NaOH+NaClO=N2H4·

H2O+Na2CO3+NaCl。

实验1:

制备NaClO溶液。

(已知:

3NaClO

2NaCl+NaClO3)

(1)如图装置Ⅰ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NaOH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NaOH溶液时,所需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填字母)。

a.烧杯b.容量瓶c.玻璃棒d.烧瓶

(3)图中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

实验2:

制取水合肼。

(4)图中充分反应后,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A中溶液即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

H2O会参与A中反应并产生大量氮气,降低产品产率。

写出该过程反应生成氮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3:

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

(5)称取馏分3.0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滴定过程中,调节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置于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淀粉溶液,用0.15mol·

L-1的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已知:

N2H4·

H2O+2I2=N2↑+4HI+H2O)。

①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

②下列能导致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

③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

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答案】MnO2+4HCl(浓)

MnCl2+Cl2↑+2H2Oac防止NaClO受热分解,影响水合肼的产率蒸馏N2H4·

H2O+2NaClO=N2↑+3H2O+2NaCl酸式d25%

(1)装置Ⅰ中烧瓶内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2)配制30%NaOH溶液时,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

(3)由题给信息可知,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降温可以防止NaClO受热分解;

(4)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

H2O与次氯酸钠反应;

(5)①碘的标准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

②依据操作不当对标准溶液体积的影响分析解答;

③由方程式N2H4·

H2O+2I2=N2↑+4HI+H2O可得如下关系N2H4·

H2O—2I2,由此计算N2H4·

H2O的物质的量和质量分数。

(1)装置Ⅰ中烧瓶内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故答案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配制30%NaOH溶液时,用天平称量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需要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故答案为:

ac;

(3)由题给信息可知,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图中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可以防止NaClO受热分解,影响水合肼的产率,故答案为:

防止NaClO受热分解,影响水合肼的产率;

(4)由反应方程式示可知,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可得到水合肼的粗产品;

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

H2O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氮气、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H2O+2NaClO=N2↑+3H2O+2NaCl,故答案为:

蒸馏;

N2H4•H2O+2NaClO=N2↑+3H2O+2NaCl;

(5)①碘的标准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腐蚀橡皮管,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故答案为:

酸式;

②a.锥形瓶清洗干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水合肼的物质的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错误;

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会导致碘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所测结果偏小,故错误;

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会导致碘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小,所测结果偏小,故错误;

d.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直接装标准液会稀释碘的标准溶液,导致碘的标准溶液体积偏大,所测结果偏高,故正确;

d正确,故答案为:

d;

H2O—2I2,则3.0g馏分中n(N2H4·

H2O)=

n(I2)×

10=

×

0.15mol·

L-1×

20×

10—3L×

10=0.015mol,则馏分中水合肼(N2H4·

H2O)的质量分数为

100%=25%,故答案为:

25%。

由题给信息可知,次氯酸钠受热易分解生成氯化钠和氯酸钠,图中装置Ⅱ中用冰水浴控制温度可以防止NaClO受热分解是解答关键,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若分液漏斗滴液速度过快,部分N2H4·

H2O与次氯酸钠反应是解答难点。

3.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

5H2O)俗名“大苏打”。

已知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受热、遇酸易分解。

某实验室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图:

(1)装置甲中,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a中盛有浓硫酸,b中盛有亚硫酸钠,实验中要控制SO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将Na2S和Na2CO3以2:

1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便可制得Na2S2O3和CO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所用的Na2CO3中含少量NaOH,检验含有NaOH的实验方案为_________。

(实验中供选用的试剂及仪器:

CaCl2溶液、Ca(OH)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烧杯、试管、滴管.提示:

室温时CaCO3饱和溶液的pH=9.5)

(5)反应结束后过滤丙中的混合物,滤液经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得到产品,生成的硫代硫酸钠粗品可用_____________洗涤。

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2S2O3·

5H2O的含量,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4标准液滴定的方法(假设粗产品中的杂质与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

称取1.50g粗产品溶于水,用0.20mol·

L-1KMnO4溶液(加适量稀硫酸酸化)滴定,当溶液中

全部被氧化为

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40.00mL。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产品中Na2S2O3·

5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分液漏斗控制反应温度、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安全瓶,防倒吸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烧杯)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搅拌),静置,用pH计测定上层清液的pH,若pH大于9.5,则含有NaOH乙醇

82.7%

装置甲为二氧化硫的制取: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丙装置为Na2S2O3的生成装置: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因SO2易溶于碱性溶液,为防止产生倒吸,在甲、丙之间增加了乙装置;

另外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装置丁作用为尾气吸收装置,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

据此解答。

(1)装置甲中,a仪器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利用分液漏斗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控制反应温度等措施均能有效控制SO2生成速率;

(2)SO2易溶于碱性溶液,则装置乙的作用是安全瓶,防倒吸;

(3)Na2S和Na2CO3以2:

1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即生成Na2S2O3和CO2,结合原子守恒即可得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SO2+2Na2S+Na2CO3=3Na2S2O3+CO2;

(4)碳酸钠溶液和NaOH溶液均呈碱性,不能直接测溶液的pH或滴加酚酞,需要先排除Na2CO3的干扰,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烧杯)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振荡(搅拌),静置,用pH计测定上层清液的pH,若pH大于9.5,则含有NaOH;

(5)硫代硫酸钠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则硫代硫酸钠粗品可用乙醇洗涤;

①Na2S2O3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溶液紫色褪去,溶液中

,同时有Mn2+生成,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S2O32-+8MnO4-+14H+=8Mn2++10SO42-+7H2O;

②由方程式可知n(Na2S2O3•5H2O)=n(S2O32-)=

n(KMnO4)=

0.04L×

0.2mol/L=0.005mol,则m(Na2S2O3•5H2O)=0.005mol×

248g/mol=1.24g,则Na2S2O3•5H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为

100%=82.7%。

考查硫代硫酸钠晶体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制备过程分析应用,主要是实验基本操作的应用、二氧化硫的性质的探究,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原理的探究。

4.食品加工中常用焦亚硫酸钠(Na2S2O5)作漂白剂、防腐剂和疏松剂。

现实验室欲制备焦亚硫酸钠,其反应依次为:

(ⅰ)2NaOH+SO2=Na2SO3+H2O;

(ⅱ)Na2SO3+H2O+SO2=2NaHSO3;

(ⅲ)2NaHSO3

Na2S2O5+H2O。

查阅资料:

焦亚硫酸钠为黄色结晶粉末,150℃时开始分解,在水溶液或含有结晶水时更易被空气氧化。

实验装置如下:

(1)实验室可用废铝丝与NaOH溶液制取H2,其离子方程式为___。

(2)通氢气一段时间后,以恒定速率通入SO2,开始的一段时间溶液温度迅速升高,随后温度缓慢变化,溶液开始逐渐变黄。

“温度迅速升高”的原因为__。

实验后期须利用水浴使温度保持在约80℃。

(3)反应后的体系中有少量白色亚硫酸钠析出,除去其中亚硫酸钠固体的方法是___;

然后获得较纯的无水Na2S2O5,应将溶液冷却到30℃左右过滤,控制“30℃左右”的理由是___。

(4)丙为真空干燥Na2S2O5晶体的装置,通入H2的目的是___。

(5)常用剩余碘量法测定产品中焦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S2O52-+2I2+3H2O=2SO42-+4I-+6H+;

2S2O32-+I2=S4O62-+2I-。

请补充实验步骤(可提供的试剂有:

焦亚硫酸钠样品、标准碘溶液、淀粉溶液、酚酞溶液、标准Na2S2O3溶液及蒸馏水)。

①精确称取产品0.2000g放入碘量瓶(带磨口塞的锥形瓶)中。

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的标准碘溶液(过量)并记录数据,在暗处放置5min,然后加入5mL冰醋酸及适量的蒸馏水。

③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接近终点。

④___。

⑤重复步骤①~③;

根据相关记录数据计算出平均值。

【答案】2Al+2OH-+2H2O=2AlO2-+3H2↑S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趁热过滤此时溶液中Na2SO3不饱和,不析出排出空气,防止焦亚硫酸钠被氧化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继续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色,记录滴定所消耗的体积

(1)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2)S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

(3)根据图知,温度越高Na2S2O5溶解度增大,当接近40℃时亚硫酸钠溶解度减小;

控制“30℃左右”时,此时溶液中Na2SO3不饱和;

(4)焦亚硫酸钠能被压强氧化;

真空干燥时,干燥室内部的压力低,水分在低温下就能气化;

(5)④碘能使淀粉变蓝色,所以可以用淀粉试液检验滴定终点,继续做实验为:

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继续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现,记录滴定所消耗的体积。

(1)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2)S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以溶液“温度迅速升高”;

(3)根据图知,温度越高Na2S2O5溶解度增大,当接近40℃时亚硫酸钠溶解度减小,所以要趁热过滤;

控制“30℃左右”时,此时溶液中Na2SO3不饱和,不析出;

(4)焦亚硫酸钠能被压强氧化,则通入氢气的目的是排出空气,防止焦亚硫酸钠被氧化;

(5)④继续做实验为:

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继续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复现,记录滴定所消耗的体积,然后再重复实验,减少实验误差。

5.研究小组进行图所示实验,试剂A为0.2mol·

L−1CuSO4溶液,发现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于是改变实验条件,探究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因素。

用不同的试剂A进行实验1~实验4,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试剂A

实验现象

1

0.2mol·

L−1CuCl2溶液

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2

L−1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质量的NaCl固体

开始铝条表面无明显变化,加NaCl后,铝条表面有气泡产生,并有红色固体析出

3

2mol·

L−1CuSO4溶液

铝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并有少量红色固体

4

反应非常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变成棕褐色,有红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

(1)实验1中,铝条表面析出红色固体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2)实验2的目的是证明铜盐中的阴离子Cl−是导致实验1中反应迅速发生的原因,实验2中加入NaCl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g。

(3)实验3的目的是_________。

(4)经检验知,实验4中白色固体为CuCl。

甲同学认为产生白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Cu+CuCl2

2CuCl的反应,他设计了右图所示实验证明该反应能够发生。

①A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

②能证明该反应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5)为探究实验4中溶液呈现棕褐色的原因,分别取白色CuCl固体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操作

i

加入浓NaCl溶液

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ii

加入饱和AlCl3溶液

沉淀溶解,形成褐色溶液

iii

向i所得溶液中加入2mol·

L-1CuCl2溶液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

查阅资料知:

CuCl难溶于水,能溶解在Cl-浓度较大的溶液中,生成[CuCl2]-络离子,用水稀释含[CuCl2]-的溶液时会重新析出CuCl沉淀。

①由上述实验及资料可推断,实验4中溶液呈棕褐色的原因可能是[CuCl2]-与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②为确证实验4所得的棕褐色溶液中含有[CuCl2]-,应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

(6)上述实验说明,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的反应现象与_________有关。

【答案】3Cu2++2Al

2Al3++3Cu0.117证明增大CuSO4溶液的浓度能够使Al和CuSO4的反应发生金属铜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极均有白色沉淀生成Al3+、Cu2+取适量实验4的棕褐色溶液,加水稀释,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铜盐中阴离子的种类、铜盐溶液的浓度等

(1)实验1中,铝与氯化铜反应置换出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2Al=2Al3++3Cu,故答案为3Cu2++2Al=2Al3++3Cu;

(2)实验1中n(Cl-)=0.005L×

L-1×

2=0.002mol,实验2的目的是证明铜盐中的阴离子Cl-是导致实验1中反应迅速发生的原因,实验2中加入NaCl固体的质量为0.002mol×

58.5g/mol=0.117g,故答案为0.117;

(3)实验3与原实验相比,增大了硫酸铜溶液的浓度,铝条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并有少量红色固体,说明增大CuSO4溶液的浓度能够使Al和CuSO4的反应发生,故答案为证明增大CuSO4溶液的浓度能够使Al和CuSO4的反应发生;

(4)①Cu+CuCl2=2CuCl反应中铜被氧化,铜应该做负极,CuCl2被还原,在正极放电,因此A极为负极,选用铜作负极,故答案为铜;

②构成原电池后,铜溶解进入溶液,与溶液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正极铜离子被还原,也生成白色沉淀,电流计指针偏转,故答案为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极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5)①由上述实验ii及资料可推断,实验4中溶液呈棕褐色的原因可能是[CuCl2]-与Al3+、Cu2+作用的结果,故答案为Al3+、Cu2+;

②根据信息知,取适量实验4的棕褐色溶液,加水稀释,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可以确证实验4所得的棕褐色溶液中含有[CuCl2]-,故答案为取适量实验4的棕褐色溶液,加水稀释,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

(6)根据实验1和2、2和3、1和4中所用试剂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实验现象可知,铝和CuSO4溶液、CuCl2溶液的反应现象与铜盐中阴离子的种类、铜盐溶液的浓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