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649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奥鹏东师 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docx

奥鹏东师外国文学史二练习题答案doc

外国文学史

(二)练习题

(一)参考答案

一、分析论述题

1.概括9世纪后期西方非现实主义文学成就。

自然主义文学

19世纪中叶,自然主义文学思潮在法国开始萌动。

60年代初,龚古尔兄弟登上文坛,他们相继发表的理论和作品,标志着自然主义的诞生。

60年代后期、特别是80年代初,左拉撰写了一系列重要的论文并创作了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使其成为自然主义理论和创作的最杰出代表。

70年代末,左拉周围聚集了一群年轻作家。

莫泊桑是自然主义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中短篇小说《羊脂球》,《遗产》、《项链》等对资产阶级道德堕落的批判和对中小资产阶级卑下的精神世界的嘲讽;此外,一组以1870年普法战争为背景,歌颂法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斗争精神的小说,如《米隆老爹》、《两个朋友》、《蜚蜚小姐》等,较有代表性。

莫泊桑在长篇小说创作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代表作品为《漂亮朋友》。

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

发源于法国的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与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反映论相对立,具有强烈叛逆色彩和创新意识。

由于它们产生于共同的时代背景,具有相近的苦闷、彷徨、愤懑等特征,又都以否定传统为己任,既反对现存的社会秩序,也反对现有的艺术法则,因而也被人统称为“颓废主义”

法国。

诗人、小说家戈蒂耶是法国唯美主义的始作俑者。

他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成为唯美主义的纲领性口号。

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被公认为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

《道连·格雷的画像》(1891)以独特的构思反映了作家的唯美主义观点,也体现了作家理论和创作之间的矛盾。

象征主义文学

70年代崛起于法国。

波德莱尔以一部惊世骇俗的诗集《恶之花》和数十篇见解独特的文艺批评,成为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共同先驱。

保尔·魏尔伦、阿尔多尔·兰波、斯蒂芬·马拉美是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

2.分析《恶之花》的文学贡献。

首先,波德莱尔第一次把大都会的生活带进了诗歌王国。

在他的笔下,城市的烦嚣和污秽成了最触目惊心的景象(《七个老头子》、《黎明》),诗人用“腐尸”象征巴黎社会的腐败(《腐尸》)。

诗人关注的目光没有指向那些花天酒地的富豪,却把同情的目光投向了生活在大城市底层的那些受欺凌、遭遗弃的“贱民”《小老太婆》、《赌博》)同时,诗人还展示了浮躁喧嚣的都市生活背景下小资产阶级青年压抑苦闷的精神世界。

当他们在社会中找不到幸福时,就幻想到异国他乡寻求理想(《前生》、《飞天》)。

可是,当幻想也霞飞烟灭时,剩下的就只有在堕落中寻求迷醉(《长发》、《烟斗》、《巴黎的梦》)。

《恶之花》写出了小资产阶级青年一代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悲观绝望的心境。

其次,波德莱尔和他的《恶之花》成为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诗歌从浪漫主义、巴那斯诗派向象征主义的转变。

他大量运用通感手法。

他的诗作《通感》被称为“象征派的宪章”。

波德莱尔说:

“一切,形态、运动、数量、色彩、香气,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精神界,都是富有含义的,相互作用的,相互转换的,相通的。

”他在《通感》一诗中,通过象征暗示,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隐秘关系;诗中的含意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指大自然内部的各种颜色、芳香和音响之间互相呼应,甚至互相转换,另一方面也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之间互相变幻。

五官感觉可以变换,味觉可以通过触觉或视觉得以传达;各种艺术形式也可以同自然相通。

这样,诗人就可以通过捕捉感应,达到象征主义诗歌以外在表现实质的追求。

第三,波德莱尔在诗中专门描写丑恶的事物,是要表现“恶之美”。

这种被浪漫派忽略的新主题,在波德莱尔那里得到展现。

诗人并非是热衷于表现丑,而是化丑为美,化腐朽为神奇,正如诗人自己所说:

“你给我泥士,我把它变为黄金。

”把丑恶的东西变成一件美的艺术品。

这种美学观点成为20世纪现代派文学遵循的原则。

3.分析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首先,20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紧紧跟随社会历史发展的脚步。

伴随着苏维埃的诞生,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在苏联应运而生;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争取世界和平的运动中,表现反战与反压迫的现实主义文学呈现兴盛的势头;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方各国都出现了大批揭露法西斯罪行、歌颂反侵略斗争的作品。

战后,当代西方现实主义博取其他文学艺术流派的养分,表现出作为一个真实地描写生活的历史的开放体系的强大生命力。

其次,20世纪的风云变幻和扑朔迷离的现实,引发了当代作家的怀疑、困顿乃至迷惘的情绪,也使当代读者的审美意识和思想情感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19世纪读者与作品之间的那种和睦信任关系已被打破。

当代读者迫切需要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认识和鉴赏当代人无限丰富的生活和无比复杂的处境和命运,因而只有多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和文学的多元化才能满足他们多方面的认识需求和审美需求。

20世纪现实主义在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获得新的内涵和意蕴,向着更高的多元化境界发展,表现出广泛兼容并蓄的开放性和不拘成规的艺术活力。

第三,20世纪大部分现实主义作家作品表现出“向内转”的趋势:

从外在描写走向内在描写,从描绘形成人物性格、行为的客观世界走向描绘人物“内宇宙”的主观精神世界;思辨倾向越来越加强,见证意识日趋淡薄;世界不再是与“我”无关的独立存在,而是“我”感受到和体验到的东西。

这种“第一人称”的视角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初步运用的基础上,到20世纪得到进一步强化。

除了“向内转”的发展趋势外,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还从《人间喜剧》、《卢贡一马卡尔家族》式的整套小说向《约翰·克利斯朵夫》式的长河小说发展,从宏观综合性小说向微观分析性小说发展,并呈现出更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更多触及劳资矛盾,战争题材作品空前增多,视野扩大,思想深度加深,自传成分增强,象征手法和幽默幻想手法得到综合运用,情节日趋淡化,典型人物的塑造不再是艺术追求的中心等特点。

第四,20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大多数仍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但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与宣扬理性的传统的人道主义也已不同:

它认识到宇宙的相对性,否认绝对性;认识到人类面临灾难,文明的种种价值观面临挑战;认识到“上帝已经死亡”,世界变得荒诞;确认人的历史责任感,主张以和谐、平衡、稳定作为生活的准则、《永别了,武器》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控诉。

 

4.《永别了,武器》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控诉。

《永别了,武器》是对毁掉一代人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控诉。

战争鼓吹者的那些“光荣、勇敢、神圣、爱国”的欺骗宣传,把无数青年召唤到了战场,但他们在战场上看到的是交战双方草菅人命地野蛮屠杀和一片混乱,“看不到任何神圣的东西。

”罪恶的战争不但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毁掉了人们的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而且摧毁了人们的理想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只留下精神上的一片废墟。

在小说里可以看到,从军官、教士到士兵、百姓,都普遍存在着强烈的厌战反战情绪,而理想幻灭后的兵士,只是一群被驱赶到战场上为统治集团卖命的炮灰而已。

他们没有进行积极的反抗,只有消极的逃跑和亨利式的“单独媾和”。

这清楚地表明作家的反战倾向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平主义倾向。

正是由于作家世界观的局限,他始终未能彻底解决个人与社会、战争与和平、生活与战斗、生与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徒有“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战争”、“胜者无所获”的悲叹。

5.分析《母亲》中的巴维尔形象。

巴威尔是作家着意刻画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他体现了俄国工人阶级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成长过程。

《母亲》一开始,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俄国传播,无产阶级的政党已经成立,在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巴威尔和地下党组织发生了联系,开始如饥似渴地攻读“禁书”,用革命理论武装自己。

他开始意识到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与压迫是他们痛苦生活的根源。

巴威尔团结了一批先进的青年工人,组成学习小组。

巴威尔和工人小组的成员宣传群众,教育群众,也和群众一起成长。

在“沼地戈比”事件中,由于巴威尔缺乏经验,斗争归于失败,巴威尔被捕入狱。

随着革命的发展,狱中斗争的磨练,巴威尔逐步掌握了斗争的艺术,出狱后,他继续领导革命斗争。

在“五一”节示威游行时,巴威尔已经获得广大工人的拥护,他们宣传的革命真理已为群众所掌握。

巴威尔再度被捕。

在敌人审判他时,他把法庭当作揭露敌人、宣传革命的讲坛,发表了义正词严的演说,揭露了剥削阶级的罪恶,宣判了剥削阶级和专制制度的死刑。

这时,他已经成为一个有着高度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的成熟的革命者了。

巴威尔是无产阶级文学中最早出现的高大的工人革命家的形象,高尔基通过这一形象成功地概括了20世纪初俄国革命者的成长过程和无产阶级的优秀品质。

6.分析《母亲》中尼洛夫娜的形象。

彼拉盖雅·尼洛夫娜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都是通过她的感受表现出来的。

高尔基生动地描写了尼洛夫娜这个普通工人的妻子和母亲的觉醒过程。

像千百万俄国的劳动妇女一样,她在旧社会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

她身受政权、夫权和神权的束缚。

最初,母亲是一个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妇女。

宗教思想和传统观念的毒害,使得母亲变得温顺、胆小。

但是,在儿子和他的同志们的影响下,母亲渐渐懂得了革命的道理,逐步克服胆小怕事的奴性心理。

在发生“沼地戈比”事件时,她冒着危险,高兴地替儿子送稿子给党的地下印刷所,她还要求和儿子一起去工厂参加群众集会。

儿子被捕后,她主动代替儿子去工厂散发传单。

当然,这时她参加革命工作,还是从关心儿子命运出发的。

但是,通过革命斗争的锻炼,母亲的思想境界不断提高。

“五一”节,母亲和革命工人一起走上街头。

在游行中儿子被捕后,她又代替儿子宣传革命道理。

“五一”示威游行的斗争使母亲的阶级觉悟进一步提高了。

儿子再次被捕后,母亲更积极地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党领导下的地下工作者。

她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把报纸、“禁书”送到农村、工厂去。

她广泛接触了劳动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到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痛苦,更深刻地认识到革命的意义。

革命斗争不断增强母亲的革命胆略和才干。

儿子在法庭的演说则加强了母亲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最后,母亲在车站被捕时,表现出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

这时昂然屹立在我们面前的尼洛夫娜已是一位坚贞不屈、勇于牺牲、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无产阶级战士了。

母亲从一个胆小怕事、温顺柔弱的妇女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这是她自觉接受党的教育和积极参加革命实践的结果。

母亲的成长过程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和无产阶级政党在教育改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

同时也反映了20世纪初广大劳动人民革命意识的普遍觉醒。

7.分析葛利高里的形象。

《静静的顿河》以中农哥萨克麦列霍夫一家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以逐渐走向毁灭的悲剧人物葛利高里为贯穿全书的“中心主人公”。

葛利高里在历史转折关头,不自觉地卷入历史事件的强大漩涡之中,一直动摇在两个敌对阵营之间,这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个人的主观原因的。

葛利高里出身于殷实的哥萨克中农家庭。

中农具有两重性,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作为劳动者,他淳朴善良,热爱自由劳动,热爱土地家乡。

劳动者的品性,使他向往真理和正义,追求社会主义新事物,所以他两次投身革命,和白匪英勇作战。

但是,作为一个私有者和哥萨克下级军官,葛利高里在政治上具有小资产阶级左右摇摆的全部劣根性;他对真理、正义的苦苦探索,带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严重的个人奋斗性质;尤其是对几世纪遗留下来的保守落后的哥萨克传统观念和偏见,以及哥萨克军官的特权思想,他一直顽固地坚持,不愿舍弃。

这些又使他“倾向资产阶级”,因而三次投入反革命叛乱。

葛利高里在冰炭不容的敌对阵营之间动摇徘徊,在白军与红军中三进两出,竭力寻找一条超越革命与反革命的“哥萨克中间道路”——“第三条道路”。

然而,哥萨克中农是没有独立的政治路线的。

葛利高里顽固坚持“第三条道路”的结果,只能越来越背离人民,最后以自己的彻底毁灭而告终。

葛利高里悲剧的实质,是在阶级搏斗尖锐化的革命年代,企图追求和探索实际上不存在的“第三条道路”的“理想”遭到彻底破灭的悲剧;是在艰难困苦的动荡时期,既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又找不到自身的真正地位和道路的人的悲剧。

8.分析卡夫卡小说的思想内容。

卡夫卡的小说从思想内容看,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那些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的作品。

如短篇小说《判决》中,父亲对儿子——青年商人本德曼进行指责是无礼的,而判决儿子投河更是荒谬之至,而儿子竟然执行了这荒诞的判决。

人们的非理性行动正是整个人类存在非理性的表现。

短篇小说《乡村医生》也是一篇描写人类社会非理性表现的作品。

小说的寓意是深刻的:

人类患了重病,这病已十分严重,使人的肌体变得无可救药。

人们盲目地相信医生的医术即理性能治愈一切病患,事实并非如此,人类社会的一些病症是理性所医治不了的。

到最后,连医生本人也成了需要寻找家园的流浪者。

卡夫卡小说的第二个内容是揭示了现代人的异化现象。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著名小说《变形记》突出地表现了这种现象。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是无稽之谈,但是如果从他的工作已经使他变成了一架机器和工具来考虑,那么就应承认他丧失人的特性、异化为动物,是符合逻辑的,从艺术的角度看,也是真实的。

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也是一部有异化内容的作品。

在这篇小说里,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

揭示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困境和困惑感,是卡夫卡小说的第三方面的内容。

这一类作品表现的主要是中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在这类作品中,短篇小说《地洞》最有代表性。

卡夫卡通过一个小动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示了在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生命没有保障、生活不得安宁的困境。

长篇小说《美国》写的基本上也是现代人的孤独、失落和无家可归的困境。

最后,卡夫卡在一些小说中还描写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统治阶级的专横和腐朽,短篇小说《在流放地》深刻地揭露了专制制度的残酷和灭绝人性,也揭露了旧制度行将灭亡时它的信徒和卫道士们的冥顽不灵。

在长篇小说《审判》中,作者以更大的力量揭露了官僚机构尤其是司法界的罪恶。

9.分析卡夫卡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段。

卡夫卡的小说不讲求故事的明晰性,人物性格的典型性,环境描写的具体性。

小说一般不交代具体的地点,没有确切的时间,也不说明具体的社会背景。

所有这些特点都是由小说内容的哲理性而来。

卡夫卡的小说是寓言小说,不求社会生活画面的丰富多彩,但求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包蕴其中。

在卡夫卡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

这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世界。

卡夫卡小说中那种滞重、淡漠和沉闷的气氛,和这样的一个世界正相对应。

为了更好地显示小说的哲理内涵,更深刻地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他习惯于采用以下几种艺术表现手段:

一是象征。

卡夫卡常使用象征形象来表达他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如《审判》中K的被捕、企图申诉,以及案件的起因与内幕,始终是笼罩在云雾之中。

那个法庭象征着一种与人类为敌的异己力量。

再如《城堡》,小说中那个时隐时现、神秘莫测的城堡,对村民是一直萦绕在脑际的权力巨魔,它就是专制政权官僚机器的象征。

城堡就在眼前,但就是走不到那里。

这象征着专制统治者与普通人民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是荒诞。

这主要是指那些表现在情节与人物行为上出现的违反常情与理性的情况。

这里有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

在卡夫卡的作品中,荒诞因素占有重要地位。

《变形记》中人忽然变成为甲虫,《审判》中K被荒诞地逮捕,又被荒诞地处死,《城堡》中的主人公无论如何也进不了城堡以及《判决》中父亲判决儿子自溺和儿子执行判决等等,都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荒诞手法。

三是逆说。

卡夫卡的小说还运用了逆说或反论的手法。

他所叙述的事情初看起来荒诞不经、自相矛盾,但其中包含着某种真实性。

如小说《审判》第九章《在教堂里》“在法的门前”一段,写了乡下人要求进法之门却终生未能如愿,表面上看荒谬之至,但其中含有深意:

在不正义的社会,普通农民无法得到法的保护,这就是卡夫卡惯于使用的具有似是而非效果的逆说法。

四是独特的讽刺。

卡夫卡的讽刺主要产生于对现实荒诞性的揭示。

他的主人公为了正义或辨明真情而奔走,但经常陷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困境。

他越是挣扎,越是陷得深,甚至最后送命了事,如《审判》中约瑟夫的结局。

这里面就蕴涵着讽刺。

五是平淡、拙朴、凝重而冷漠的叙事风格。

卡夫卡写的经常是一个在扑朔迷离的氛围中展开的荒诞故事,有时给人一种神秘和阴沉恐怖的感觉。

由此形成卡夫卡小说的语言风格特点:

平淡中透着冷漠,拙朴中透着凝重。

这形成了卡夫卡独特的风格。

这种平淡冷漠的叙述语调,对于表现主人公的痛苦和困惑感,体现作品抽象的主题,都是合适的。

10.《荒原》在艺术上的独特贡献。

首先,《荒原》是一首典型的现代主义诗作,它把看来互不关联的戏剧性场面拼接起来,把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意象组合起来,纳入一个关于“荒原”的象征结构,从而使这些看似无关的场面和意象获得了内在的联系,揭示了西方文明衰退的历史必然性。

全诗以枯槁、干涸、破碎、散乱、空虚、孤独、丑陋、衰老、荒蛮、死尸等意象,来表现一个丑恶、病态的现实。

其次,《荒原》思维上的跳跃大,意象之间、场面之间的衔接常常很突兀,诗人的情绪很难轻易看出,而是深藏在那些奇特的意象和象征后面,这些意象和象征与诗人的感情相对应,加上众多的引语、典故、对话、场景,组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画面,这幅图画具有不同的层次,包蕴着一团气氛,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第三,《荒原》具有明显的音乐结构,仿佛一首宏大复杂的交响诗,如果说展示“荒原”和“荒原人”的情景是它的主部主题的话,那么,“拯救荒原”就应该是它的副部主题,其余各种小的动机则围绕着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在呈示和对比中文织展开。

第四,《荒原》采用了典型的自由体,诗句长短不一,不用规律的韵,但节奏分明,舒展自如,收放有致,这样的形式能够让诗人充分地、自由地驰骋想象,拼接意象。

二、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文字,结合本文,谈谈海明威小说的文体风格。

首先,需要谈海明威小说的美学追求,详析阐释“冰山原则”。

其次,谈海明威文学的总体特色,特别是简约的特色,如何在极少的文字中体现出丰富的内涵。

第三,谈海明威本部作品的基本内容。

第四,谈本段文字的基本思想及写作特点,分析这段文字如何体现出海明威一贯追求的文体风格。

阅读海明威《老人与海》片段,结合这段文字,分析桑提亚哥的形象。

桑提亚哥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是海明威二三十年代所塑造的一系列拳击师、斗牛士、猎人、战士等“硬汉”形象的发展与升华。

海明威在这个中篇中充分肯定了人,写出了多么了不起的人!

浩瀚的海洋,凶猛的马林鱼和凶恶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都没有把一个孤单而老迈的人征服。

作家写出了他在对待失败上的观念上的胜利和作为“强者”、“硬汉”的寓意深刻的悲剧性格,所以作品的结尾给予读者的决不是颓丧,而是鼓舞。

海明威通过这部小说,告诫人们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在暴力、死亡、失败面前要保持人的尊严和勇气,保持“男子汉的风度”: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老人桑提亚哥虽然在斗争中失败,但他坚忍不拔、不断抗争、奋力拼搏,在精神上成为胜利者。

小说通过这个人物,歌颂了人类在同自然和命运的拼搏中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表现了作者向往人类美好的未来的乐观精神。

 

外国文学史

(二)练习题

(二)参考答案

一、分析论述题

1.论述20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成就。

存在主义文学的成就。

存在主义文学产生于30年代末期的法国,日渐流行于欧美。

它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和无秩序,人生的痛苦和无意义,以及人的失落、异化、孤独、焦虑等等情绪,较准确地传达了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心态;同时,它也以“自我选择”的自由,激励人们面对现实的重压而奋起抗争。

存在主义文学在艺术上多保留传统风格,而着力于开掘哲理的深度。

这一派作家主要有:

萨特、加缪和波伏瓦等。

萨特代表作为《恶心》、《禁闭》等;加缪有小说《局外人》(1942),《鼠疫》(1947),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神话》(1942)等。

西蒙·德·波伏瓦的女权主义论著《第二性》(1949)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荒诞派戏剧。

是5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最有影响的戏剧流派,又称“新戏剧”、“先锋派”、“反戏剧”等荒诞派戏剧在思想上直接师承了存在主义的“荒诞”观念,把世界的荒诞、人生的无意义、人的异化、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作为戏剧主题。

艺术上吸收了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文学手法,以背景模糊、情节非逻辑化、人物形象抽象化、台词非理性而无意义等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意识,实现他们对“荒诞真实”的追求。

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尤涅斯库和贝克特等。

贝克特的代表作为《等待戈多》,尤内斯库的代表作是《秃头歌女》。

新小说派。

几乎是与荒诞派戏剧同时出现在法国文坛的,新小说派主张“反小说”,特别是“反”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

代表作家和作品有:

娜塔丽·萨洛特((1902—)的《马尔特罗》(1953),阿兰·罗伯—葛里叶(1922—)的《橡皮》(1953)、《嫉妒》(1957),米歇尔·布托尔(1926—)的《变》(1957)、《度》(1960),克洛德·西蒙(1913—)的《佛兰德公路》等等。

黑色幽默是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开始被称为“荒诞小说”、“病态幽默”、“黑色喜剧”、“绝望的喜剧”等等。

黑色幽默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有:

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库尔特·冯尼古特(1922—)的《第五号屠场》(1969)、约翰·巴斯(1930—)的《烟草经纪人》(1960)、托马斯·品钦(1937—)的《V》、《万有引力之虹》(1973)等等。

魔幻现实主义。

是给拉丁美洲文学带来世界性声誉的重要流派。

它的兴起被称为“拉美文学的爆炸”。

该流派发端于40年,到60至70年代形成高潮。

魔幻现实主义现实为梦幻,变现实为神话,变现实为荒诞,构成一个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似梦非梦、真假难辨的艺术世界。

而这些梦幻、神话、荒诞,又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点,因而才能做到“不失其真”。

危地马拉的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总统先生》(1946)使他一举成名。

50至60年代登上文坛的最重要的作家之一是墨西哥的胡安·卢尔福他的名著《佩德罗·帕拉莫》(1955)被视为魔幻现实主义真正成熟的标志。

另一位最杰出的代表,则是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他的《百年孤独》堪称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

2.《百年孤独》如何表现了“拉丁美洲的孤独”?

《百年孤独》的内容如它的题名所示,包括“百年”与“孤独”两方面的意义。

书中从它的建立、发展,一直写到它的消亡的百年间的历史,其中处处包含着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历史的影子。

布恩蒂亚家族的历史、马孔多的历史就是拉丁美洲的历史、哥伦比亚的历史。

马尔克斯在他的作品中描写这百年历史,是为了让人们看到拉丁美洲百年沧桑中经历过的种种苦难和灾祸,痛恨造成这些灾难的外来入侵势力和内部的反动统治。

作家在描写布恩蒂亚家族和马孔多的百年历史时,把历史和生活构想为循环反复的过程。

这一百年,从零开始,又回到零,走了一个大圆圈。

这种循环论的构思贯穿在全书的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描写之中,其用意显然是为了说明:

拉丁美洲的百年历史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和愚昧的困境。

循环意味着停滞,拉美人民面临的历史使命是寻找新的出路。

全书题名的第二层意义是“孤独”,马尔克斯看到,造成拉丁美洲的不幸和灾难,有外来的原因,也有本身存在的内部根源,尤其是人们精神上原因。

他把这种精神生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孤独。

他笔下的布恩蒂亚家族的成员,尽管在外形和个性上各有不同,但是孤独精神却是他们的共性,这种特性代代相传,支配着他们的行动。

孤独是面对丑恶现实而采取的一种不正确的态度。

它使得这个社会没有凝聚力。

它不图变革,离群索居,就等于容忍客观上存在的愚昧、落后继续蔓延。

马尔克斯看出这是拉丁美洲百年来逃不出循环往复的苦难处境的内在原因。

闭关自守使拉丁美洲长期处于落后和愚昧状态,再不打破闭塞和混乱状态,拉丁美洲就会像布恩蒂亚家族一样毁灭。

必须通过人道和团结的途径,结束拉丁美洲长期以来连绵不断的落后苦难的历史。

3.《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