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6861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语文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练习含答案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B.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C.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D.见微知著、善于发间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6.下文横线上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生道路上的分歧给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然而又不是不可把握的。

一方面是外界的因素,一种力量把你往那边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种力量把你往这边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欺骗你,引诱你,逼迫你教育你,引导你,爱护你

B.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C.引诱你,逼迫你,欺骗你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D.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爱护你,教育你,引导你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可见一斑惹人讥笑狂风努号

B.张冠李带震耳欲聋巧夺天工

C.雅俗共赏浴血搏杀漫不经心

D.悬崖峭璧留连忘返雕梁画栋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些灯笼上的采绘故事分外精彩。

B.我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心里想着那无可挽回的时光。

C.为了防御野兽的侵袭,鲁滨逊想了很多办法。

D.科学家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得到灵感。

9.下列句子中有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的理智现在已经逐渐能够控诉我的沮丧心情。

B.他爬到了长满荆棘和黑莓藤蔓攀缘的厚石头围墙上,坐在那里环顾着自己的家。

C.有一天,鲁滨逊忽然马上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

D.片刻之间,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震后复课最早的学校。

B.我们由衷地感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D.最近全国各地加大了对醉酒驾车的惩处力度,为的是避免那些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不再发生。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政府不断继续加大财政投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B.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C.由于此次H7N9疫情与活禽相关联,使餐饮业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以鸡肉为主的肯德基与麦当劳等洋快餐。

D.面对人民的审判,顽固分子一直在做着不屈不挠的抵抗。

12.这篇文章在表达上比较突出的特点是(  )

A.运用比较的写作方法。

B.运用前后照应的写法。

C.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

13.“最后把‘?

’,找到了真理。

”对这个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是发现问题、不断地追问。

B.“!

”是通过探索,还是解决不了疑问,发现不了真理,因而感到惊叹。

C.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4.人们常用“(  )”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教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C.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张灯结彩万像更新七零八碎美不盛收

B.赞叹不已别无所求随心所欲安然无恙

C.和睦相处喜气洋洋肃然起敬遮天盖地

D.万不得已能歌善舞行善积德两面三刀

二、语言表达

16.综合性学习。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你所在的班级打算在今年这一天开展读书活动,请你参与。

1.(做宣传)请你给这次读书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策划)如果请你来做策划,你会采用哪些形式来开展活动?

至少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感想)请你说说阅读带给你的正能量。

17.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了吗?

(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仿照加点词写句子)

3.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山川、田野和村庄。

(1)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练习。

1.仿照例句,描绘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的外貌。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________

2.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高兴的心情)

校园里空无一人,_________。

(安静的环境) 

19.句子练习。

1.即使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位医生想,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

会是什么关系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

(仿写句子)

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百思不得其解。

20.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

”“!

”各指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21.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

改为陈述句:

3.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改为反问句:

4.今天天气异常糟糕。

今天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成才有路勤为径”的观点,列出写作提纲。

23.仿写句子。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快乐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

”,找到真理。

24.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司空见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追根求源:

25.第二自然段中的“?

”指________________,“!

”指______________。

26.第二自然段中“发现问题”与“不断发问”的位置能不能互换?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请你说说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理解。

课内阅读。

28.画横线句子中的“?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画横线句子这样表述的好处是()

A.新颖有趣,能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避免了啰唆的表述,使句子更加通俗易懂。

C.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0.许多科学家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最后发现真理,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意思是()

A.只要先发现问题,就找到了真理

B.只有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才能深入地解决问题,发现真理。

阅读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回答问题。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秘密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探查),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钦而不舍精神的人。

32.请用“\”将括号中不恰当的词画掉。

33.“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4.说说你对文中画“”的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理解

绿色塑料

①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

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

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

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

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

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③“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

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

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

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碱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

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

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⑦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

他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碱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墒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

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

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35.阅读第②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

36.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什么内容。

37.仔细阅读第⑤、⑥段文字,说说“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么异同。

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

38.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

地球总水量约为14.1亿立方公里,但如此多的水中淡水只占3%,而且其中的87%被封闭在冰川、大气、地层中。

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长了3倍,经济增长了20倍,用水量增长了10倍。

同时,由于生产和生活废水急增,而且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更加重了水资源匮乏这一全球性危机。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97年把水资源定义为“可资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即应当能够为满足生产生活用途而得以利用”,而《中国自然资源》将水资源定义为“能为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在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地下径流和由它们存留在陆地上可再生的水体”。

③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此外,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南多而北少。

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又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水资源问题也成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39.请简要列出全球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若干原因。

答:

40.文中对“水资源”有两种定义,请指出它们的主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41.请概括出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

结合生活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阅读完成练习。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秘密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很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发觉)真理。

42.请将括号中不恰当的词画掉。

43.“见微知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

44.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45.“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你列举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会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46.与“见微知著”意思有较大不同的成语是()

A.一叶障目B.一叶知秋C.以小见大

47.“这样的事例”在文中指什么,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波义耳制成了石蕊试纸。

B.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C.睡觉时,眼珠转动。

48.选文中“偶然的机遇”指的是()

A.科学真理来自偶然的灵感。

B.科学真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

C.科学真理很难寻求,并非人人都能得到。

49.从这两段话中,你领会到了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理诞生于有个问号之后(节选)

()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了若干个问号之后,()有可能发现真理。

正像数学家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50.“锲”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51.请在第一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52.第二段中“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这句话是谁说的?

在文段的横线上填上名字。

53.科学发现中存在“偶然的机遇”,说明______________。

54.画“”的句子中“这样的事例”指____________。

请再补充一个这样的事例。

课内语段阅读。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秘密、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居然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55.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56.下面对“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理解正确的是()。

A.这句俗语形象地说明了遇到问题要不断地请教,直到别人讲解清楚为止。

B.这句俗语形象地表达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精神。

57.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三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科学并不_______,真理并不_______。

58.从事科学研究的要求: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我能行。

汗水浇灌成功的出路

发明大王爱迪生有句名言:

①“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这句话是对成功之路的高度概括。

然而,这么多的汗水,都洒在了攀登“顶峰”的路上吗?

不尽然,事实上,所有成功者无不在寻找②“路口”的过程中洒下了大量汗水。

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年轻的时候,有一次从梯子上摔下来,人们惊慌失措地跑向爱因斯坦,可谁想到,爱因斯坦已经完全忘记了身体上的疼痛,正思考着另一个问题:

“我为什么会笔直地摔下来?

哦,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运动。

”这一小小的事故,为他研究③“广义相对论”带来了很大启发。

也许你同时想起了牛顿与苹果落地的故事,瓦特与蒸汽顶壶盖的故事吧?

这三个故事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人能对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进行思考,从而有了重大发现和发明。

这三个主人公都被后人称为“科学巨匠”,他们是否天生运气好呢?

一个一心想当飞行员的男孩来找空军上将,问他怎样才能成为一名飞行员。

上将没有回答他,而是带他一起去郊游。

回来后他对男孩说:

“我发现四件小事会妨碍你成为飞行员:

一是你只知道敲门,没发现有门铃;

二是你在车站忘记了车票搁在哪里;

三是由你做记录时,你不确定是否带了铅笔;

四是你把我家门牌号记错了。

你说人们会把一架飞机交给一个这样的④‘细心人’吗?

事实证明,从偶然中发现真理的科学家们并不是运气好,大自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碗水端平的。

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养成留心观察、潜心研究的习惯的人才能够发现成功的“路口”,从而踏上成功之路。

59.文中标序号的引号的用法分别是:

①__;

②__;

③__;

④__。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或反语D.表示特定称谓

60.短文第1自然段中,“顶峰”的意思是______,“路口”的意思是______。

61.用“﹏﹏﹏”画出文章的观点。

与这句话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

B.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