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724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docx

永州八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永州八记原文I翻译及赏析

《钻鉧潭记》注释及

作者:

佚名

译文

钻鉧潭,在西的西面。

钻鉧潭水由冉水自南向北奔流如注,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冉水的上游和下游水势峻急,撞击更加激荡,侵蚀钻鉧潭的潭岸边,潭边广阔而中间水深,水流冲荡到山石才停止。

水流形成车轮般的漩涡,然后才缓缓而流。

潭水清澈而平缓,而且十亩有余,钻鉧潭四周有树木环绕,有瀑布垂悬而下。

山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来游玩,一天早晨敲门就来告诉我:

(我因为)无法负担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债,(没办法),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

我很高兴答应了

他的话。

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泉水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

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适,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

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地区而忘掉故土?

难道不是因为这钻鉧潭?

注释

(1)钻鉧(gumU):

熨斗。

钻鉧潭:

形状像熨斗的水潭。

有学者认为钻鉧是釜锅

(2)冉水:

即冉溪,又称染溪。

(3)屈:

通曲,弯曲。

(4)其颠委势峻:

其,指冉水的源头。

颠委,首尾,这里指上游和下游。

势峻,水势峻急。

(5)荡击:

猛烈冲击。

益暴:

更加暴怒。

(6)啮(ni)其涯:

啮,咬、啃。

涯:

边沿。

这里指侵蚀着岸边。

(7)轮:

车轮般的漩涡。

(8)然后徐行,徐:

慢慢地。

(9)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环:

环绕。

焉:

在那里。

兼指代词悬:

自高处而下。

有树环绕在潭上,有泉水从高处流入潭里。

(10)以余之亟(q)游:

以:

因为。

余:

我。

亟:

经常,多次。

因为我经常去游玩。

(11)款门:

敲门。

(12)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

不胜:

承担不了。

券:

债务的借据。

委积:

累积的压力。

承受不了官家租税和私人债务的重压。

(13)芟(shan):

割草。

芟山:

割草开山。

更居:

搬迁居住的地方。

(14)贸财以缓祸:

贸财,以物变卖换钱。

缓祸,缓解目前灾难。

这里指解救税债之灾难。

(15)崇其台:

崇,加高。

其,指示代词,这里指潭。

加高潭边的台沿。

(16)延其槛:

延长那里的栏杆

延:

加长。

槛:

栏杆。

(17)行其泉于高者坠之潭:

引导那些高处的泉水,使之坠落到潭里。

(18)潨(cng)然:

水声淙淙的样子。

(19)尤与中秋观月为宜:

尤其是在中秋晚上赏月更为适合。

(20)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

在这里可以看见天空的高远,感受到空气的清爽。

于以:

于此,在这里行。

迥:

辽远。

(21)居夷:

住在夷人地区。

《始得西山宴游记》译文

作者:

佚名

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公务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至V处转悠。

每天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

无论多远,我们都去。

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都能出现。

醒来之后就回家。

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

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大为称异,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

攀援着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

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

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

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

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

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

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

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

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

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石涧记》译文

作者:

佚名

从石渠的桥上向西北走,一去到土山的北坡,百姓又架了一座桥。

比石渠的水量大三倍。

巨大的石头作为水的底部,宽达到水的两岸。

石头有的像床,有的像桌子,有的像门堂的基石像筵席上摆满菜肴,有的像用门槛隔开的内外屋,水流像纺织物的纹,水泉咚响声像是弹琴声,赤脚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清出一块可排十八

九张交椅的空地。

交织的流水,指激撞的水声,皆在床下;像翠鸟羽毛般的树木,像鱼龙麟甲般的石块,都遮蔽在交椅之上。

古时候的人有谁曾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

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此吗?

到石涧的日子,与石渠相同。

从袁家渴来的人,先到石渠后到石涧;从百家濑上山到这里的人,先到石涧后到石渠。

石涧的源头,在石城村的东南,路中间可以游览的地方还有好几个。

那上面的深山老林更加险峻,道路狭窄不能走到尽头。

《石渠记》译文

作者:

佚名

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

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

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约有十步左右。

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

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

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

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快速游动的鱼。

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

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

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

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却很辽远。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的它,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

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从鷁渠到达大石。

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小石城山记》译文

作者:

佚名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

一条向西走,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

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洞像门。

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

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

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人工特意布置的。

唉!

我怀疑老天爷的有无已很久了,至打这儿更以为老天爷确实是有的。

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凑的中原地区

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老天爷似乎不会这样做的。

那么老天爷果真没有的吧?

有人说:

老天爷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

也有人说:

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材而多产奇峰怪石。

这二种说

法,我都不信。

《小石潭记》注释及译文

作者:

佚名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成林的竹子,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

砍伐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小潭以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上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结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它们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的地方都没有。

阳光向下一直照到潭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一条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溪身或现或隐,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小溪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我坐在石潭边上,这里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旁的游人,这样的环境使人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由于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够长时间停留,于是我题下字就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人有:

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我一同作为随从跟着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注释

[1]小丘:

柳宗元在永州住的城内东山法华寺对河的西山的山口往西北方再行二百步便到达钻鉧潭,钻鉧潭西二十五步即为小丘,详见西山八记(又名永州八记或永州九记)的首三篇。

[2]篁竹:

丛生的竹子。

[3]如鸣佩环:

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4]清冽:

清凉。

[5]全石以为底: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6]近岸卷石底以出:

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7]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成为坻、屿、嵁、岩等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咼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8]翠蔓:

翠绿的藤蔓。

[9]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意思是(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0]可百许头:

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表示数目不确定。

[11]皆若空游无所依:

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水已清澈得像看不到似的)。

[1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

上。

[13]佁然不动:

(鱼影)呆呆地停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14]俶尔远逝:

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

俶尔,忽然。

[15]往来翕忽:

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6]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忽隐忽现,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蛇行,像蛇爬行那样。

明灭,或现或隐。

[17]犬牙差互:

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18]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

了,幽深极了。

悄怆,忧伤的样子。

邃,深。

[19]以其境过清:

因为这儿的环境过于凄清,冷清。

[20]吴武陵:

作者的朋友,也被贬在永州。

[21]龚古:

作者的朋友。

[22]宗玄:

作者的堂弟。

[23]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跟着来的人,是崔家(柳宗元姐夫

家)的两个年轻人。

《钻鉧潭西小丘记》注释及译文

作者:

佚名

译文

寻到西山以后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钻鉧潭。

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流急水深处筑有垒土阻水,开缺张网的鱼梁。

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状的,几乎数都数不清;有的倾侧堆垒而趋下,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较量着争向上行,就像熊罴在山上攀登。

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似乎可以装进袖子里去一般。

我向小丘的主人打听情况,他回答说:

这是唐姓某家废弃的土地,标价出售

却卖不出去。

我又问地价多少,答道:

仅仅四百两银子。

我喜爱小丘而买下了它。

当时,李深源、元克己与我同游,都十分高兴,以为是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于是就又取来了一应用具,铲除败草,砍掉杂树,燃起了熊熊大火焚烧去一切荒秽。

(顿时),佳好的树木似乎挺立起来,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显突。

由竹木山石间望出去,只见远山高峙,云气飘浮,溪水流淙,鸟兽在自由自在地游玩;万物都和乐怡畅地运技献能,而呈现在这小丘之下。

铺席展枕躺在丘上,山水清凉明爽的景状来与双目相亲,瀯瀯的流水之声又传入耳际,悠远

空阔的天空与精神相通。

深沉至静的大道与心灵相合。

我不满十天中却得到了二处胜景,即使是古时喜嗜风景的人,也未必能有此幸运啊!

唉,凭着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长安附近沣、镐、鄂、杜等地,那么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竞相争购的,将逐日增价一千两,也愈来愈不能购得。

现在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相经过而看不起它,求价仅四百两,却多年卖不出去,而我与深源、克己偏偏喜爱并获得了它。

这难道是确实有所谓遭际遇合吗?

我将得丘经过书写在石上,用

来庆贺与小丘的遇合。

注释

〔1〕西山:

在永州(今永州市零陵区)城西五里。

〔2〕钻鉧:

烫斗。

因潭形似烫斗,故名钻鉧潭。

〔3〕浚:

深。

鱼梁:

阻水的坝,中间留有空缺,可放置捕鱼的竹篓。

〔4〕偃蹇(jicn简):

曲折起伏的样子。

〔5〕嵚(qn钦)然:

山石耸立的样子。

〔6〕罴(p皮):

熊的一种,体形比熊大,俗称人熊

〔7〕李深源、元克己:

二人均为柳宗元友人。

李深源名幼清,原任太府卿。

元克己原任侍御史。

二人此时同贬居永州。

〔8〕刈(『意):

害叽

〔9〕清泠(Ing零):

清澈明净。

〔10丨瀯瀯(yng营):

泉水声。

〔11〕匝旬:

周旬,即十天。

〔12〕沣(feng丰):

在今陕西户县东,周文王建都处。

镐(ho浩):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周武王建都处。

鄠:

今陕西户县。

杜:

亦称杜陵,在今西安市东南。

以上四地都是唐都长安附近豪门贵族聚居之地。

〔13丨贾:

同价。

《袁家渴记》注释及译文

作者:

佚名

译文

从冉溪向西南,走水路十里远,山水风景较好的有五处,风景最好的是钻鉧潭;从溪口向西,走陆路,风景较好的有八、九处,风景最好的是西山;从朝阳岩向东南,走水路到芜江,风景较好的有三处,风景最好的是袁家渴;他们都是永州美丽奇异的地方。

楚、越两地之间的方言,水的支流叫做「渴」,(读褐音)。

渴的上游与南馆的高山会合,下游与百家濑汇合。

其中岛屿(江河里边的岛屿)、小溪、清潭、小洲,交错夹杂,蜿蜒曲折。

水流平静的地方深黑色,急流的地方像沸腾一样冒着白沫。

船好像就走到了尽头,忽然河水又看不到尽头了。

有座小山从水中露出来。

山上都是好看的石头,上面生长绿色的草丛,冬夏都浓密茂盛。

山旁有许多岩洞。

山下有许多白色的碎石;上山的树木多是枫树、柟树、石楠、楩树、槠树、樟树、柚树;小草则多是兰草、芷草,又有许多奇异的花卉,类似合欢但是长出许多茎蔓,缠绕着水中石头。

每当有风从四周山上吹下,吹动大树,轻摇小草,红绿缤纷,香气浓郁;冲起波涛旋着水涡,从溪谷流进流出,萧条茂盛,根据时间变换。

风景大都是这样的。

我没办法都描述出来。

永州没有过来游玩,我来到了这里,不敢独自享受。

回来写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