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7261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六讲 燃料与燃烧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docx

山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第六讲燃料与燃烧第2课时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练习五四制

第2课时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姓名:

________ 班级:

________ 限时:

______分钟

1.(xx·泰安模拟)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动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能源

2.(xx·湘西中考)下列关于CO2性质和用途描述错误的是(  )

A.CO2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B.CO2能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

C.CO2不溶于水

D.CO2的固体(干冰)可作制冷剂

3.(xx·宁波中考)三氧化二碳(化学式C2O3)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草酸,且常温下不稳定,其他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说法错误的是(  )

A.C2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三氧化二碳具有还原性

C.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

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盐

4.(xx·广东中考)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试液的干燥棉球。

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5.(xx·潍坊中考)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6.(2019·原创题)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B.把混合气体点燃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7.(xx·乌鲁木齐中考)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知识网络图(图中“→”表示转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CO”的反应中碳发生还原反应

B.“C→CO2”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CO2→CaCO3”的反应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D.“CO2

H2CO3”的反应可用酚酞试剂验证

8.(2019·原创题)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此反应中,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

9.(xx·无锡中考)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

HCOOH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10.(xx·鄂州中考)为加深对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理解,减少一氧化碳对环境的污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中,薄铜片受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趁热将图B所示的薄铜片插入到图A所示的装置中(如图C所示),观察薄铜片的颜色变化。

现象是由________________;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瓶中的剩余气体,有明显的蓝色火焰出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xx·德州中考)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

如果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______(填序号)。

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

(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气球“后变瘪”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xx·泸州中考)已知:

CO2和SO2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化石燃料燃烧气体产物中有CO2和SO2等物质,其中SO2是形成________(填一污染名称)的主要物质。

(2)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可用于收集CO2的装置________。

(填图中序号)。

(3)可用Na2SO3与70%硫酸常温反应制备SO2,制备SO2的发生装置用______(填图中序号)。

(4)将收集满SO2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已知信息,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化石燃料燃烧的气体产物中有CO2(写出操作、试剂、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xx·六盘水中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1)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________(在A~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______。

(填字母代号)

A.NH3B.H2C.O2D.CH4

(4)工业上常需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

某同学采用装置G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________气体;

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14.(xx·镇江中考)如图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合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C.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

D.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

15.(xx·济宁中考)某实验小组利用下面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______,再通入装置D,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

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试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试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结合上面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16.(xx·泰安岱岳三模)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加热草酸晶体制得CO,并利用CO来完成炼铁实验,请你参与过程分析。

【查阅资料】

(1)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

(2)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H2C2O4·3H2O

CO2↑+CO↑+4H2O。

【问题讨论】

(1)实验室提供下列仪器供选择使用: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集气瓶 ④蒸发皿 ⑤酒精灯 ⑥带导管的橡皮塞 ⑦铁架台(含铁夹),其中你认为在加热分解草酸晶体的装置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2)进入D装置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C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名称)。

(3)写出D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评价】

思考:

请指出上述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xx·泰安中考)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①将250mL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未结冰);

②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的NaOH溶液5mL;倒转饮料瓶,轻轻振荡,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作待测液;

③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

取50mL待测液置于装置B的锥形瓶中,关闭开关K,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关闭活塞;

④打开开关K,向装置中鼓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将C装置中的物质过滤,洗涤,烘干,称得质量为0.394g。

资料:

①CO2与足量Ba(OH)2反应生成BaCO3沉淀。

②碱石灰是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

③实验中各种溶液的密度都视为1g/mL。

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C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装置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①冷冻碳酸饮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题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此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为____________g/L(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

1.C 2.C 3.A 4.A 5.A 6.A 7.C 8.D 9.D

10.

(1)2Cu+O2

2CuO 

(2)黑色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2CO+O2

2CO2

11.

(1)B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

(3)Na2CO3+2HCl===2NaCl+H2O+CO2↑

12.

(1)酸雨 

(2)CaCO3+2HCl===CaCl2+H2O+CO2↑

②③ (3)⑥ (4)试管中液面上升 (5)将燃烧后的气体先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化石燃料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13.

(1)锥形瓶 

(2)BD CaCO3+2HCl===CaCl2+H2O+CO2↑ (3)C (4)①CO ②关闭活塞甲,打开活塞乙

14.C

15.

(1)CO2气体中混有HCl气体,在酸性溶液中CO2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HCl+NaHCO3===NaCl+H2O+CO2↑ 

(2)做对比实验 ACBE

16.【问题讨论】

(1)①⑤⑥⑦ 

(2)浓硫酸 (3)3CO+Fe2O3

2Fe+3CO2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尽 (5)D装置中红色固体变黑,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评价】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17.

(1)有白色沉淀生成 

(2)2NaOH+CO2===Na2CO3+H2O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 (3)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防止二氧化碳逸出 (4)把反应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入装置C中,使之完全被吸收 (5)1.76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