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97437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Word下载.doc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Word下载.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加罗尔产业集群研究Word下载.doc

早在1988年,班加罗尔就被美国5新闻周刊6评为全球十大高科技城市之一。

近年来,班加罗尔又以其计算机软件业闻名世界,被誉为印度的“硅谷”,是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

一、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概况

印度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近年来取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成功范例。

自印度1947年独立以来,一系列的科研机构在班加罗尔落户,如印度太空研究机构、国家航空实验室、国家软件科技中心等等。

数以千计的工程师、科学家来这里工作,中国的华为公司也已入驻班加罗尔。

因此,在外国跨国公司发现班加罗尔的潜力之前,该城已是印度电子工业中心。

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制订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并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建立在班加罗尔地区。

1992年班加罗尔成为印度第一个设有卫星地面站的城市,以专门的卫星通讯渠道,为软件出口提供高速信息交流服务。

2000年8月,班加罗尔又在印度率先建立科技孵化中心等等。

从发展历程来看,1985-1995年,园区以软件组件与维修服务为主要业务,1995-2000年以电子商务、ERP为主要业务,2001-2004转以系统整合、软件外包、BPO(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为主要业务,近年来转向以IT顾问、IT委外服务为主,业务范围、客户数量与内容深度不断扩大。

表1班加罗尔软件产业转变的发展历程

年代

产品与服务

合约规模(万美元)

主要客户

对客户价值

1985-1995年

软件组件与

维修服务

50

Fortune

前100大

低廉成本

1996-2000年

电子商务、

ERP

500

前500大

质量、

生产力

2001-2004年

系统整合、

软件外包、BPO

4000

全球

2000大

信息安全、

流程管理

2005年-至今

IT顾问、

IT委外服务

10000

5000大

资料来源:

北京方迪经济发展研究院,5国际知名高科技园区发展及对我国的经验借鉴6,2009.

二、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的成功因素分析

所谓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领域内,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和其它相关机构(例如大学、规则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的地理集聚体。

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包括:

地理相对集中,产业领域集中,终端产品市场容量大,企业数量足够多,其产品、技术、设计等成为区域、国家、洲乃至全球市场的引导性或主流性力量。

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比较完备地具备了上述特征。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分析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的成功因素。

(一)物质基础丰富、城市设施齐全

班加罗尔早在英国统治的殖民地时代,就已经是一座设施完善的城市了。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其已经是印度的国防工业城市。

班加罗尔航空、铁路、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卫星通讯设备齐全,对外联系非常方便。

由数据显示,班加罗尔有650所高中,有75所医院,6个五星级宾馆等,教育及医疗设施非常齐全,并且其境内有2500家大大小小的电子企业,大约有近万名工程师集中在班加罗尔工作。

优越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使其称为印度的投资乐土。

(二)颇具实力的科研力量

软件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有强有力的知识基础和科研环境。

班加罗尔向来是印度的“科学研究之都”和“科学之城”,是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集中地。

其境内有7所大学、28个研究所、292所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创办于1898年的印度理学院现是一所致招收博士、硕士的研究生院。

较高的教育水平和大量的人才汇聚是班加罗尔具备发展以信息产业为核心、以出口为导向的高科技城市的条件。

(三)政府的扶持

印度软件业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功于印度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从甘地、拉奥、到瓦杰帕伊,印度三任总理都奉行积极支持信息产业发展的方针。

具体方针包括:

首先,创造合适的法律环境,保护软件知识产权,以刺激知识产权的开发;

其次,商业银行为软件企业提供各种优惠的贷款政策,以鼓励扩大企业规模;

最后,设立一个专门的IT金融部门为软件企业服务。

三、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的投融资模式

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的成功离不开其优越的投融资环境及与之相适应的投融资模式。

(一)不断加大的政府研发投入

印度科技研发经费的85%由中央及各邦政府提供。

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各级政府的科技研发费用达2000亿卢布,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1000倍。

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在50年代为0105%,从1996年以后保持平稳增长(见图1)。

为了筹集足够的科技研发经费,政府采取了如下的政策措施:

增加国家对科研经费的财政开支,设立技术开发和应用基金,出台5征收研究与开发税的条例6,同时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创新开发,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

图1印度政府研发投入趋势图

(二)优惠的商业银行贷款

印度商业银行如印度工业发展银行提供优惠的贷款给软件企业,而且,商业银行的分支行设立一个专门的IT金融部门来为软件企业服务。

另外,商业银行经常以股本的模式参与企业投资,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三)便利的上市融资

政府为软件公司进入国内外证券市场融资创造宽松的环境。

允许信息技术企业注册后1年内就可公开上市集资。

在班加罗尔本地拥有班加罗尔证券交易所(Bangalorestockexchange,BSE),便于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区企业在当地上市融资。

四、对我国发展信息技术产业的启示

班加罗尔的崛起是印度信息产业发展的缩影,在班加罗尔的成功业绩带动下,印度的其他科研教育中心,如海德拉巴、孟买、德里、加尔各答等,也都纷纷仿效班加罗尔,追赶班加罗尔。

特别是海德拉巴,近几年发展迅速,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誉为和班加罗尔齐名的发展中国家科学工业园区的典范。

作为一个比中国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的经验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要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衍生和集聚发展

科技型中小企业衍生和集聚能力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竞争能力,所以各国政府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方面都是不遗余力的。

同时,那种建立在共同基础科学之上的不同产业在同一地点的集聚所形成的交叉性产业集群是地方可持续发展和形成更强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

所以,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和推动那些受益于互补资源的产业和中小企业在地理上集中布局,从而获取更高的创新生产率,带动我国信息产业的升级。

而且,要加快创新性科技企业的孵化,提高其成活率。

(二)要加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并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与印度同属于人力资源丰富、而资本和技术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发展中大国的我国,也具备发展人才密集型的信息技术产业的优势。

我国发展信息产业,要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模和质量水平,通过数量优势逐渐形成集聚优势。

此外,班加罗尔信息产业集群内的非正式团体所带来的就业效应促进了当地企业之间良好的人才流动,并内化为班加罗尔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也很值得我国的信息产业集群学习参考。

(三)要构建有效的集群外部人脉关系网络

一方面地方化的智力资本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知识流动的外部性一般只存在于这些核心智力资本所居住的区域。

这就为发展中国家如何谋求信息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能力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思路,即构建起一个有效的通达国际核心智力资源所在的外部网络关系,该网络关系对集群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五、结论与展望

根植于班加罗尔软件集群的规范、网络、信任以及知识流动构成的社会资本,使班加罗尔软件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长足的发展,但是班加罗尔软件集群正在发展之中,它的社会资本也处于成长、发展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改善集群内组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组织之间的互动和隐性知识的转移,进一步改进班加罗尔社会资本的效率;

其次,信任机制有待完善,如班加罗尔软件集群在业务外包方面缺乏足够的信任,高层经理担心组织间的知识转移会泄漏商业秘密,缺乏信任使社会资本难以发挥效率,所以班加罗尔还需要强化信任尤其是组织间的信任,使之成为一种区域文化;

最后,有关集群政策尚待研究,在产业政策与集群政策之间,班加罗尔曾经采取产业政策重点扶持软件业,但在软件业形成集群以后,怎样培植社会资本使现有竞争优势得以持续,这个问题有待更加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中国与印度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软件产业的发展上,中国起步晚,目前整体落后于印度,但是技术创新特有的“后发优势”原理令人有理由相信:

中国软件业可以成为后起之秀,关键就在于借鉴班加罗尔软件产业集群培植社会资本的成功经验并竭力避免其失误的教训,科学合理地识别与激活软件集群,培育根植于中国软件产业的规范、网络、信任和知识流动机制等社会资本,促进中国软件产业的巨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严正.班加罗尔与印度的软件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3):

29)89.

[2]安娜李.萨克森尼安.班加罗尔:

亚洲的硅谷?

[J]1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

(2):

78-881

[3]盖文启.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4

(2):

102-108.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