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7640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

班级及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教学目标:

1、造型与表现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领域: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综合探索领域: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教学重点:

常用绘画基础知识和工艺设计制作基础知识的理解与积累。

教学难点:

辅助学生在已有知识上建立链接并拓展,达到理解与积累。

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进度计划:

周次内容

周一周恐龙的世界

第二周画中的线条

第三周会动的线条

第四周人物与环境

第五周我们的社区

第六周大嘴怪

第七周威武的盾牌

第八周别致的小花瓶

第九周会变的盒子

第十周有趣的蛋壳造型

第十一周吉祥图案

第十二周绿色和紫色的画

第十三周绿色和紫色的画

第十四周彩墨游戏

(一)彩墨游戏

(二)

第十五周卵石动物造型

第十六周生活与艺术中的花

第十七周娇艳的花

第十八周有趣的生肖图案

第十九周变垃圾为宝

 

第1课、恐龙世界

教学内容:

第1课、恐龙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恐龙消失的原因,增加对恐龙的认识。

2、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初步学习如何捏制各类造型。

3、通过故事形式,引起学生想进一步了解的恐龙的学习欲望。

4、能够以想象和仿制结合的方式完成一恐龙造型。

教学重点:

独立完成一只恐龙造型。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不同体型恐龙的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

教具准备:

师:

范作

生:

橡皮泥、各类小型的恐龙玩具。

¸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1、你参观才恐龙展览吗?

你知道各种恐龙的名称吗?

庞然大物

2、恐龙几百万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给人类留下了无穷的奥秘。

3、揭题板书

师:

“今天我们来和恐龙玩一玩,做一做。

”恐龙世界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范作。

这是什么?

(恐龙:

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恐龙生活什么时代?

都有哪些种类?

它们是长什么模样的?

你最喜欢哪头恐龙?

学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说说看。

大家畅所欲言。

3、教师出示幻灯片。

让各类恐龙形象具体。

和学生一起聊聊恐龙是如何生活的。

身上的各种不同体形各有什么作用。

长劲龙的长脖子;三角龙头上的角;剑齿龙背上的刺;冀龙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选一只恐龙,一起说说身上各部位如何来捏制。

头部、身躯、颈部、尾部

四 、布置作业:

按自己喜好与兴趣制一头恐龙。

五、教师巡回辅导。

六、作业展示:

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所有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七、课堂小结

八、课后延伸:

课后查阅有关恐龙的资料,了解恐龙为什么会消失。

板书设计:

第1课恐龙世界

恐龙--长颈龙、三角龙、剑齿龙

教学反思:

 

第2课、画中的线条

教学内容:

第2课、画中的线条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2、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线条这种绘画语言,通过仔细观察,认识不同动势的线条,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线条的观察,了解艺术家的表现风格和情感,能用线条表现自己身边的景物

3、通过了解中国古代作品,了解中国灿烂的绘画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观察不同画家用线条表现的作品,初步体会画家不同的情感,认识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重点:

通过对画的分析,认识线条的表现力,学习对画家作品的分析和评述。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到线条的表现力,学习观察、欣赏画面的方法,进而体会、认识到线条这种造型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学生能将本课认识,初步运用到绘画作品中。

教学准备:

铅笔、色笔

教学方法:

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准备几件物品(铁丝、木棍、树枝、树皮、网兜等),请同学用线条表现出来。

二、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作品。

欣赏我国古代画家从生活中寻找到并运用到绘画中的线条,讨论:

1、画中运用了哪些线条?

它们有什么特点?

2、这些画面多是以曲线为主,通过线条的表现体会到当时的情景。

3、通过线条的表现你感受到些什么?

4、合作学习,同学间取长补短:

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对线条这种造型语言有进一步的认识与提升。

线条不但可以塑造生动的形象,而且还可以传达画家的思想。

三、尝试练习:

任选术作品的一个局部进行临摹。

通临摹尝试线条表现力。

四、谈学习感受,请同学说说画线条的感受。

互相说说自己对画中线条的不同感受。

进一步了解、体会,使学生对用线造型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小节:

欣赏学生作品,表扬线条表现力强的学生

板书设计:

第2课画中的线条

线条特点

教学反思:

第3课、会动的线条

教学内容:

第3课、会动的线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感受、了解哪类线条能表现出动感,感悟线的表现力,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以及对线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了解哪些线条能表现出动感。

教学难点:

线的动感表现及疏密的组织

教学准备:

纸、水彩笔,彩带等

教学方法:

小组探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提问:

1、谁能自己的彩带动起来?

动起来时候是什么样的线?

曲线

2、谁能表现彩带动起来的线?

二、探究活动:

1、观察教材雕塑作品问你有什么感受?

艺术家常用这类线条表现动感。

观察其他作品,问哪些线条给你飞翔的感觉,看看敦煌石窟中的许多壁画,看看它们如何用线表现出飞翔的动感。

2、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

3、教师利用教材中的生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如何使画面中的线条既有动感又具有美感。

三、学生动手实践,教师逐个辅导

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

本课的线带给我们不同感受,以后的美术学习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它,让它成为我们的朋友,帮我们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受

板书设计:

会动的线条

画面中的线条 既有动感又具有美感

教学反思:

 

第4课、人物与环境

教学内容:

第4课、人物与环境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

3、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

教学重点:

1、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服装和环境。

2、训练学生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

作品要画出新意。

教学准备:

人物造型图、绘画材料和工具。

教学方法:

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

生:

不可能!

小结:

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

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2、揭题:

人物与环境

二、新授

1、出示人物形象

提问:

老师这里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

你能

 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

 学生讨论、回答

2、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

3、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

 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

生:

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在什么环境中。

 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

4、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

 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

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

三、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1、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

2、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

3、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

4、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

四、作品展示、评价

  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

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

五、总结、延伸。

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

板书设计:

第4课、人物与环境

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

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

教学反思:

第5课、我们的社区

教学内容:

第5课、我们的社区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表现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社区的人物和景色,并画下来。

教学难点:

能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

教学准备:

彩色笔色笔挂图  社区风景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

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

(板书课题)

1、什么叫社区?

(自己居住的小区;农村叫村庄)

2、谁想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

是怎样的?

3、师小结:

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

二、新授。

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

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

(同桌交流,指名描述)

师:

羡慕你们的社区!

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

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

(学生描述)

师:

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

1、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

(1)社区全貌(线描):

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

(2)海岛(色彩):

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

(3)健身、下棋(线描):

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

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

三、学生作业。

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

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第5课、我们的社区

表现社区的几个方面:

环境与生活

教学反思:

 

第6课、大嘴怪

教学内容:

第6课、大嘴怪

教学目标:

1、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方法创造形象,并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方法。

2、集体想象,思维碰撞,构思新形象。

3、激活思想,感受乐趣

教学重点:

运用夸张的方法表现嘴巴特点。

教学难点:

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夸张的方法创造形象,并学习吹塑纸版画的方法。

教学准备:

各种动物图片、吹塑纸、油墨、拓片、范作等。

教学方法:

夸张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思维,设想大嘴怪。

1、板画一嘴巴的大致形状:

猜猜是什么?

2、添画完成一个动物形象,形状变成动物的大嘴巴:

这是个什么动物?

长得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会长这么大一个嘴巴?

它的大嘴巴有什么用?

编一个有它的大嘴巴的故事?

3、这个大嘴巴如果长在别的动物脸上,会怎么样?

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

二、抓住特征,学习夸张表现。

1、你能简单把这个大嘴巴动物画下来吗?

比一比?

(每人一张白纸,做练习用)

2、讲评谁画的嘴巴最大?

怎样能画出大的效果?

嘴巴在脸上所占的比例要大、可以运用对比的方法,把嘴巴画大,其余画小画挤,以比例和线条的疏密来增加效果。

(可以修改部分学生的作业增强感觉)

3、修改自己的草图,比较效果。

4、欣赏材学生作品:

看看别人表现的大嘴怪,你能读懂这些大嘴巴怪的本领吗?

说一说?

(欣赏评述)

5、出示已经刻好线条的吹塑纸,你看见了什么?

(看不清)老师来想一个办法让谁都能看清。

6、实物投影演示:

滚油墨,拓印。

展示效果。

你想学习这一种表现方法吗?

——揭示方法名称——吹塑纸刻印版画

7、回忆刚才所看到,是怎么做的?

构图、刻线、滚油墨、拓印

8、强调每一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三、生创作活动。

1、要求:

构图要注意主题突出Ù×形象夸张要表现有有趣故事情节的画面效果晰

2、辅导

四、展评。

互相介绍自己作品。

互相评价。

教师点评有特点作品。

五、小结。

板书设计:

第6课、大嘴怪

步骤:

构图、刻线、滚油墨、拓印

教学反思:

第7课、威武的盾牌

教学内容:

第7课、威武的盾牌

教学目标:

1、了解在冷兵器时代,盾牌是防御性武器,并了解盾牌在当今生活中的用途。

2、结合现有的资料和材料,从外形、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

3、培养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从小树立防范意识,建起心中的盾牌。

教学重点:

了解盾牌外形及图案的点并进行设计和创作。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威武的含义并能做出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威武的盾牌。

教学准备:

色卡纸、蜡光纸、瓦楞纸、剪刀、双面胶、彩色笔及大锅盖、雨伞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盾牌,问是什么?

2、教师手握住盾牌,用力往前伸,让学生配上声音。

3、导出课题。

二、欣赏盾牌图片课件

示盾牌图片(幅),着重介绍北约和平之盾,让学生在视觉上初步接触盾牌,并有简单了解。

三、探究学习

1、你知道盾牌的用途吗?

盾牌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你还能设计出哪些形状?

左右对称。

请四位同学上前设计盾牌形状,其他同学在白纸上画,比一比谁画的又多又好。

2、盾牌的图案设计有么特点?

给你怎样的感受?

干、学生回答盾牌图案设计的特点,并谈感受。

3、你能举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威武的形象?

(欣赏课件显示生活中威武的形象:

石狮子、铺首器、面具。

4、看了那么多威武的形象,你能选一选这幅图片中的三个形象哪个最威武吗?

为什么?

5、你认为要显得威武,关键是抓住哪个部位的变化?

6、你能不能上来做一下威武的样子?

7、课件显示两只不同形象的老虎,问:

哪只更适合做盾牌?

四、艺术实践

组讨论、分配每位同学的具体工作任务。

课件显示作业要求:

制作是要做好盾牌的手握部分。

用动物头的图案来设计盾牌。

装饰盾牌的色彩要对比强烈。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评价、展示学生作品,做游戏。

六、课的延伸师:

在古代,人们遇到危险时用盾牌来保护自己。

那假如你以后遇到危险,将用什么来保护自己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8课、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内容:

 第8课、别致的小花瓶

教学目标:

        

1、利用泥巴的可塑性,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泥塑能力。

  

3、培养学生的立体美感。

  

教学重点:

泥的制作技巧和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对设计的花瓶的独创性。

   

教学准备:

示范作品

教学方法:

动手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情境导入。

  

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泥塑花瓶。

问:

这是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个新颖的花瓶。

  

三、新课。

1、出示课题  

2、了解泥塑艺术的渊源。

  

问:

同学们你们想想,我们以前学习的时候用到了哪些方法?

 

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桌之间讨论并回忆以前学过的泥塑的制作方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针对以上方面进行总结。

3、传统的泥塑在民间深受人民的喜爱它的应用也十分的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泥塑的知识。

  

同学们欣赏泥塑种类和泥塑的多种形式。

  

4、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老师展示书中图片,你还知道哪些花瓶?

把你带来的图片拿到台前展示,学生欣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  

拿出自己搜集的图片,师生共同欣赏。

(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自学能力。

)  

四、体验·表现·创新  

1、要求:

根据学过的花瓶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花瓶。

小组合作,组内研究吉祥图案的制作步骤,产生自己的设计思路。

  

2、教师参与,给予指导。

学生小组分工,拿出设计思路,进行创作。

  

五、展示·交流·评价  

学生将自己组的作品高举,进行互相欣赏。

  

六、小结

板书设计:

第8课、别致的小花瓶

1、作品欣赏

2、方法步骤

3、体验·表现·创新  

教学反思:

     

 

第9课、会变的盒子

教学内容:

第9课、会变的盒子

教学目标:

1、学习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不同的表现技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和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自己动手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

作纸家具。

教学难点:

多种不同的设计和制作。

教学准备:

范作、油画棒、水彩笔、白版纸、剪刀、胶水。

教学方法:

动手法

教学过程:

一、展示纸家具样品,教师板书课题:

会变的盒子

二、启发探究

1、教师将学生分组,发给教师范作,并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纸家具的制作材料、方法和表现形式。

闹根据学生探究结果引出制作要点。

(选材、设计加工、整合。

2、让学生讨论设计制作纸家具的构思,进一步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创作潜能。

(学会利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新颖别致的纸家具)学生活动:

学生小组进行论探究,在此过程中,掌握纸家具的基本制作规律。

三、各组选派代表反馈探究成果。

各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制作构思,协调统一本组的制作方案。

四、提出作业要求:

运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集体制作出一件或几件新颖精美的纸家具,并谈谈自己的创作感受。

五、学生实践,教师辅导。

五人为一组,各组组长进行合理分工,设计制作,体验创作过程。

帮助学生进行分工,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制作情况提出相应建议。

六、作业展评:

教师提供一定的评价标准,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并且优秀作品制作组的代表者谈谈创作感受。

学生自评、互评,按等级评选出展示作品、优秀作品、星级作品。

七、课后延伸:

尝试用纸盒制作其他的物品。

教学后记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

教学中,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

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作品制作的比较粗糙。

为了可以更好的打开学生思路和创作欲望,可以给学生欣赏更多更好的作品。

板书设计:

第9课、会变的盒子

制作要点:

选材、设计加工、整合

教学反思:

 

第10课、有趣的蛋壳造型

教学内容:

第10课、有趣的蛋壳造型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彩纸和其他材料在蛋壳上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

2、感受工艺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3、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的价值所在。

教学重点:

设计出一个有趣的脸造型。

教学难点:

做一个漂亮而结实的底座。

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废旧材料

教学方法:

动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是什么呢?

´“看,是唐僧师徒来了”(教师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并取出做的小工艺品)

2、这些呀,不是买来的,都是小朋友们自己做的,想知道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吗?

´教师拆开一个范作,和学生共同说出要准备的物品。

3、检查学生所带物品是否齐全。

二、新授。

1、教师取出蛋壳,“看看蛋壳象什么?

2:

象脸、象球……

3、在老师眼里,这个蛋壳特别象小鸡的身体。

4、教师示范小鸡的做法(剪出鸡冠、眼睛、翅膀的形状,逐一粘贴上,注意颜色的搭配)

5、提出问题:

最后,怎样让小鸡站起来呢?

6、生讨论后答:

它加上一双小脚,或加底座

7、师小结:

若加脚,纸做的脚没有很大的支撑立,会使它头重脚轻,容易摔倒,为使它站得更稳,可加底座。

8、师示底座的做法:

剪扇形纸,两头粘贴上,在小头剪出开叉,涂上胶水,粘贴在蛋壳上。

三、学生作业

1、大家开动小脑筋发挥的想象力,也来做一个神气活现的小工艺品吧。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览评价:

1、做完的小朋友作业拿上讲台,办展览会

2、学在认为做的好的作业上画星,星星最多者即为优胜者,颁发“小艺术家”奖章。

3、让学生将自己做的工艺品带回家装饰,并在下节课上说出家人对作品的看法。

板书设计:

第10课、有趣的蛋壳造型

小鸡的制作方法

教学反思:

 

11、吉祥图案

教学内容:

11、吉祥图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吉祥图案的基本特点。

2、通过欣赏及学习图案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吉祥图案的特点及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吉祥图案的设计及镂空的面积、大小相连。

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水彩笔。

教学方法:

欣赏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指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看,我这里有一很平常的彩纸,它可以变化出无数种美丽的图案,让我们来看看(师边说边示范)。

教师:

为什么这个小有么神奇¦咱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小结:

原来这些彩色纸通过折剪,就变成美丽的图案。

我就利用这个原理,学习制作美丽的吉祥图案。

出示课题

2、探究学习,学做吉祥图案¸ 赏析它和其他剪纸有什么区别呢?

请你从作品中寻找答案。

这些图案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这些图案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3、小结:

我国民间美术的吉祥图案,形式和题材多种多样,它们色彩鲜艳、构图饱满。

人们常常借用一些吉祥图案与其相关事物名称的谐音,寓意对幸福的向往与追求。

4、合作探究。

分组已做好的吉祥图案

教师:

请每组同学根据已做好的吉祥图案,研究其内容、形状特点,进行研究,并试着制作。

每派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绍本组所研究的吉祥图案的制作方法。

小结:

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研究制作出了不同内容、剪法的吉祥图案,你们可真棒。

图主要有哪些内容?

用了哪些方法?

(剪、刻)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或创造一种新的制作方法,制作吉祥图案。

(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提高动手的能力。

)、发放思维。

教师:

制作出一张张美丽的吉祥图案,请你说说这么美的作品,有什么用,我们可以用它装饰哪里呢?

小组讨论。

发散思维。

生赏创作。

5学生制作吉祥图案。

三、展示评价。

你们看,我们的手多巧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做出了这么多漂亮的吉祥图案,请大家介绍一下你制作的吉祥图案有什么寓意?

最喜欢哪一件作品?

知道的吉祥图案还有哪些?

1、开课本按要求填空:

我知道的吉祥图案有哪些。

2、赏析:

民间艺术剪纸及现代剪纸,讲述有关剪纸的故事。

如果你已经喜欢上了剪纸艺术,我们课下还可以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第11课、吉祥图案

制作图案的步骤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