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8100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docx

最新生理学习题带答案5

一、单项选择题

1.内呼吸是指()

A.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肺泡和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D.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

2.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A.肺的舒缩运动

B.呼吸肌的舒缩

C.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

D.肺内压和胸内压之差

 

3.下列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那一项是错误的()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B.吸气时膈肌收缩

C.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4.正常人平静呼吸时()

A.呼出气二氧化碳分压>肺泡气二氧化碳的分压

B.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约两倍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

C.肺泡水汽压约为肺泡二氧化碳分压的1/2

D.肺动脉血氧分压约等于肺静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5.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A.吸气末和呼气初

B.呼气初和呼气末

C.呼气末和吸气初

D.呼气末和吸气末

 

6.胸膜腔内的压力是由下列哪个因素形成的()

A.大气压-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跨肺压

C.大气压-肺回缩力

D.大气压+肺回缩力

7.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B.胸膜腔密闭

C.呼气肌收缩

D.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8.呼气末胸膜腔内压()

A.高于大气压

B.等于大气压

C.低于吸气末胸内压值

D.高于吸气末胸内压值

 

9.肺的弹性回缩力见于()

A.吸气初

B.吸气末

C.呼气初

D.以上都存在

 

10.肺泡表明活性物质()

A.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B.使肺顺应性增加

C.由肺泡Ⅰ型细胞所分泌

D.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

11.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肺的顺应性增加()

A.气道阻力增加

B.气道阻力减小

C.肺弹性阻力增加

D.肺弹性阻力减小

 

12.下列关于使呼吸道管径变小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呼气

B.胸内压升高

C.呼吸道周围压力下降

D.迷走神经兴奋

 

13.肺总容量等于()

A.潮气量+肺活量

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C.余气量+补吸气量

D.余气量+肺活量

14.正常人无效腔的容积约占潮气量的()

A.10%

B.30%

C.50%

D.5%

 

15.对肺泡气分压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

A补吸气量

B.深吸气量

C.余气量

D.功能余气量

 

16.气道阻力增加时()

A.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不变

B.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增加

C.肺活量必然减少,时间肺活量可能正常

D.肺活量可能正常,时间肺活量必然减少

 

17.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A.肺通气量增加

B.肺泡通气量增加

C.肺泡通气量不变

D.肺泡通气量减少

 

18.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2次/分,则肺泡通气量约为()

A.3L

B.6L

C.4L

D.5L

 

19每分肺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

A.潮气量×呼吸频率

B.余气量×呼吸频率

C.无效腔容量×呼吸频率

D.肺活量×呼吸频率

 

20.决定肺部气体交换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的溶解度

B.气体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

C.肺泡膜的通透性

D.气体的分压差

 

21.关于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因素的关系,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与温度呈正变

B.与扩散距离呈反变

C.与气体分子量呈反变

D.与气体溶解度呈正变

 

22.体内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是()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动脉血液

D.静脉血液

 

23.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安静时正常值约为0.84

B.通气/血流比值减小,意味着生理无效腔增大

C.肺尖部增大,可达3

D.肺下部部分血液得不到充分气体交换,比值减小

 

24.设某人的肺通气量为7500ml/min,呼吸频率为20次/分,无效腔容量为125ml,每分心输出量为5L,他的通气/血流比值为()

A.0.7

B.0.8

C.0.9

D.1.0

 

25.无效腔容量加倍时,肺通气/血流比值将()

A.加倍

B.减半

C.增大,但不到加倍

D.减小,但不到减半

 

26.下列关于肺扩散容量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老年人小于青年人

B.运动时会增加

C.肺血流速度减慢时,它因气体得以充分扩散而增加

D.分压差增大时增加

 

27.血液的氧离曲线左移()

A.发生在温度降低时

B.有利于氧从血液进入组织

C.发生在血液PH值降低时

D.发生在红细胞中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增加时

 

28.控制呼吸基本节律的神经元位于()

A.脊髓

B.下丘脑

C.延髓

D.大脑皮质

 

29.下列关于肺牵张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感受肺扩张的刺激

B.感受器存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层

C.正常人平静呼吸时,此反射对控制呼吸节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D.促使吸气及时转入呼气

 

30.下列关于大脑皮质对呼吸运动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人类平时生活中,呼吸对环境的适应并不需要大脑皮质的参与

B.大脑皮质通过控制低位脑干呼吸神经元调节呼吸

C.对呼吸运动的随意控制必须依赖于大脑皮质

D.言语与唱歌反映了大脑皮质对呼吸的控制作用

 

31.某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缺氧。

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其起病的主要原因是()

A.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

B.支气管痉挛

C.肺纤维增生

D.呼吸中枢发育不全

 

32.有关胸膜腔内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胸膜腔内存有少量气体

B.有利于胸腔内静脉血回流

C.在呼吸过程中,胸膜腔内压无变化

D.胸膜腔内压大于肺回缩力

 

33.非弹性阻力主要成分是()

A.气道阻力

B.呼吸器官的惯性阻力

C.肺泡表面张力

D.肺回缩力

 

34.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膜的组成成分()

A.肺泡壁弹性纤维

B.含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液体分子层

C.肺泡上皮

D.毛细血管基膜

 

35.血红蛋白的氧缓冲功能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

A.波尔效应

B.何尔登效应

C.氧解离曲线形状

D.PH值

 

二、填空题

1.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

2.如果空气进入一侧胸膜腔该侧肺将会。

3.在平静呼气末存留的气体量称为,正常成人平静约为。

4.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主要作用是。

5.当无效腔气量增加时,肺泡通气量与肺通气量比值将。

6.二氧化碳通过呼吸膜的扩散速度比氧气快20倍,其主要原因是。

7.肺牵张感受器位于,传入神经为,此反射作用为。

8.氧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二氧化碳在血液中主要的运输形式是。

9.平静呼吸时胸膜腔内压始终大气压。

10.肺顺应性减小,表明肺弹性阻力,肺不容易。

11.氧离曲线呈形。

12.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三、判断题

1.肺泡气中,各种气体分压以氮气最高,氧气居中,二氧化碳最低。

()

2.外界空气与肺泡气之间的气体交换称肺换气。

()

3.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各气体的分压差。

()

4.潮气量减少或功能余气量增加都导致气体更新率降低。

()

5.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胸膜腔必须保持密闭。

()

6.红细胞仅仅起运输氧的作用,对二氧化碳的运输不起作用。

()

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能增加肺的顺应性。

()

8.肺泡通气量正常,肺血流量过高会导致体循环动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降低。

()

9.肺气肿时,肺组织弹性降低可导致吸气时气流阻力显著增加。

()

10.肺换气不良,通常能使动脉血中氧分压降低。

()

11.胸膜腔正常含有气体,吸气时气压下降,引起肺扩张。

()

12.弹性阻力越大,顺应性就越小,肺越不易扩散。

()

13.只要肺活量正常,就可以认为肺通气功能也正常。

()

14.在相同条件下,各气体扩散速率和各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

15.紫绀一般是由于氧合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加造成。

()

 

四、名词解释

1.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

2.肺活量vitalcapacity

3.通气/血流比值ventilation/perfusionratio

4.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

5.肺顺应性compliance

6.肺扩散容量pulmonarydiffusioncapacity

7.血氧饱和度oxygensaturation

8.潮气量tidalvolume

9.胸内压intrapleuralpressure

10.肺牵张反射pulmonarystretchreflex

11.波尔效应Bohreffect

12.解剖无效腔anatomicaldeadspace

13.每分最大通气量maximalvoluntaryventilation

14.氧解离曲线oxygendissociationcurve

 

五、问答题

1.胸膜腔负压是如何形成的?

有何生理意义?

2.何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它有何作用?

3.缺氧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机理如何?

4.吸入气二氧化碳增加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机理如何?

5.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有效?

6.加大无效腔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

机理如何?

7.动物实验中,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

为什么?

8.胸膜腔内负压与肺通气关系如何?

9.为什么临床上易出现缺氧而不易发生二氧化碳潴留?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B3.C4.D5.D6.C7.B8.D9.D10.B

11.D12.C13.D14.B15.D16.D17.D18.C19.C20.D

21.C22.A23.B24.D25.D26.C27.A28.C29.C30.A

31.A32.B33.A34.A35.C

 

二、填空题

1.肺换气

2.萎缩

3.功能余气量,2.5L

4.二棕榈酰卵磷脂,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5.降低

6.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比氧大

7.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平滑肌内,迷走神经,促使吸气转入呼气

8.氧合血红蛋白,碳酸氢盐

9.低于

10.增大,扩张

11.S

12.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

 

三、判断题

1.√2.×3.×4.√5.√6.×7.√8.×

9.×10.√11.×12.√13.×14.×15.√

 

四、名词解释

1.肺泡通气量:

即每分肺泡通气量。

每分钟进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2.肺活量:

最大吸气后作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

它等于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它反映肺在一次呼吸活动中的最大通气范围。

3.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钟的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的比值。

它是影响肺换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正常人安静时的通气/血流比值为0.84,如果通气/血流比值增或减小都将使肺换气的效率降低。

4.用力肺活量:

最大吸气之后,用力以最快速度呼气,在第一、第二、第三秒末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数。

正常成人在第一、第二、第三秒末呼出其肺活量的83%、96%、99%,用力肺活量既反映肺活量,又反映通气速度。

5.肺顺应性:

是反映肺扩张难易程度的一个指标。

它是指单位跨肺压变化所引起的肺容量的变化。

它与肺弹性阻力呈反变关系。

6.肺扩散容量:

各种气体在单位分压差下(0.133kpa),每分钟通过呼吸膜的气体量。

它是测定呼吸膜扩散功能的一个生理指标。

7.血氧饱和度:

血红蛋白氧含量占血红蛋白氧容量的百分比。

对于动脉血来说血红蛋白氧含量约等于血红蛋白氧容量。

因此,动脉血的血氧饱和度约为100%,对于静脉血而言,血氧含量小于血氧容量。

所以其值小于100%。

8.潮气量:

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

正常成人安静时的潮气量约为400-500ml。

9.胸内压:

存在于胸膜腔内的压力。

一般情况下低于大气压,称之为负压。

其负值的大小取决于弹性回缩力。

吸气时肺扩张,弹性回缩力增加,因而负值加大。

呼气时则相反。

10.肺牵张反射:

吸气到一定程度时反射性地引起吸气终止进而转入呼气的反射。

此反射的意义是防止过长、过深的吸气,使吸气及时转为呼气。

有助于维持呼吸节律的稳定性。

11.波尔效应:

血液PH降低或PCO2升高,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

反之,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

这种酸度对Hb氧亲和力的影响称为波尔效应。

12.解剖无效腔:

正常成年人,从鼻至终末细支气管之间的呼吸道容积约为150ml,这部分气体基本上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称为解剖无效腔。

13.每分最大通气量:

以最快速度,最大深度呼吸时的每分通气量。

14.氧解离曲线:

表示氧分压与血红蛋白氧结合量或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

 

五、问答题

1.胸膜腔负压是如何形成的?

有何生理意义?

胸膜腔负压是在出生以后形成的,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胸膜腔必须完整密闭,二是肺的弹性回缩力,由于在发育过程中,胸廓的发育速度大于肺的发育速度,使胸廓的自然容积大于肺的自然容积,因此肺总是受到胸廓的牵拉而处于扩张状态。

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通常把大气压定为零,即:

胸内压=-肺回缩力。

意义:

.①使胸膜腔的脏层和壁层紧紧的贴在一起,使胸廓的运动带动肺的运动,保证肺通气正常进行。

②维持肺扩张,保证肺通气的正常进行。

③降低中心静脉压,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

 

2.何谓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它有何作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存在于肺泡液体层表面的脂蛋白混合物,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释放。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①减弱了表面张力对肺毛细血管中液体的吸引作用,防止了液体渗入肺泡,使肺泡得以保持相对干燥。

②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密度大,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强,表面张力小,使小肺泡内压力不致过高,防止了小肺泡的塌陷;大肺泡表面张力则因表面活性物质分子的稀疏而不致明显下降,维持了肺内压力与小肺泡相等,不致过度膨胀,这样就保持了大小肺泡的稳定性,有利于吸入气在肺内得到较为均匀的分布。

 

3.缺氧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机理如何?

吸入气PO2降低时,肺泡气PO2随之降低,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低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

低O2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作用。

但是低O2可以通过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而兴奋呼吸中枢,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抗低O2对中枢的直接抑制作用。

不过在严重低O2时,外周化学感受性反射已不足以克服低O2对中枢的压抑作用,终将导致呼吸障碍。

在低O2时吸入纯O2,由于解除了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低O2刺激,会引起呼吸暂停,临床上给O2治疗时应予以注意。

 

4.吸入气二氧化碳增加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机理如何?

血液中保持一定的CO2浓度是维持呼吸的必要条件。

当吸入含一定浓度CO2的混合气,将使肺泡气PCO2升高,动脉血PCO2也随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通过肺通气量的增加可能增加CO2的清除,肺泡气和动脉血PCO2还可维持于接近正常水平。

CO2在呼吸调节中是经常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化学刺激,CO2刺激呼吸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

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沿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通气。

但两条途径中前者是主要的。

可见中枢化学感受器在CO2通气反应中起主要作用;动脉血PCO2只需升高0.266kPa(2mmHg)就可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出现通气加强反应,如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则需升高1.33kPa(10mmHg)。

当吸入气CO2浓度过高时,可出现CO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表现为呼吸抑制。

 

5.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更有效?

由于无效腔的存在,每次吸入的新鲜空气不能都到达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因此,为了计算真正有效的气体交换,应以肺泡通气量为准。

肺泡通气量是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如潮气量是500ml,无效腔气量是150ml,则每次呼吸仅使肺泡内气体更新70%左右。

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变化,对肺通气和肺泡通气有不同的影响。

在潮气量减半和呼吸频率加倍或潮气量加倍而呼吸频率减半时,肺通气量保持不变,但是肺泡通气量却发生明显的变化,如表所示。

故从气体交换而言,浅而快的呼吸是不利的。

6.加大无效腔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

机理如何?

加大无效腔可使呼吸运动加强。

机理如下:

①无效腔加大可使气道阻力增加,为了克服阻力,可使呼吸肌的本体感受器反射加强。

②无效腔加大可使肺泡通气量减少,从而使肺换气效率降低。

这将引起血液中氧分压下降和二氧化碳分压升高,分别作用于外周和中枢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导致呼吸运动加强。

 

7.动物实验中,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对呼吸有何影响?

为什么?

切断家兔双侧迷走神经后,动物呼吸深而慢。

这是因为失去了肺扩张反射对呼吸抑制所致。

正常吸气时牵张感受器兴奋,冲动沿迷走神经传入到延髓,使吸气切断机制兴奋,吸气停止并及时转入呼气,从而使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和频率。

当切断迷走神经后上述反射弧被破坏,因而呼吸出现吸气延长、加深,变为深而慢的呼吸。

 

8.胸膜腔内负压与肺通气关系如何?

胸膜腔内负压是由于肺弹性回缩所致,胸膜腔是一封闭腔隙,故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肺也不会因为弹性回缩而塌陷,所以肺通气能正常进行。

气胸时,因肺弹性回缩塌陷,肺通气也不能正常进行。

胸膜腔内负压使肺处于扩张状态。

 

9.为什么临床上易出现缺氧而不易发生二氧化碳潴留?

要点:

(1)动、静脉血液间氧分压差较二氧化碳分压差大的多,如果发生动-静脉短路,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程度大于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的程度。

(2)对动脉血PCO2和PO2调节呼吸作用比较,PCO2的变动对呼吸的兴奋作用比PO2敏感。

(3)缺氧不易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