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8562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19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3)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4)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

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5)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6)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______,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贾谊《过秦论》)

三、基础知识综合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使我们获得了许多感受和体验。

读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我们了解到长妈妈懂得许多烦suŏ_____的规矩;

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挚()痛的爱国情怀;

读臧克家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动于邓稼先“jū_____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①烦suŏ_____②挚________痛③锲________而不舍④jū____躬尽瘁

(2)文中划线句子是一个病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下面对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是一首写暮春的诗歌。

B.这首诗描写了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暮春景物,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情感。

C.这首诗告诉了我们:

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间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D.诗人对“杨花榆荚”的调侃,并不是为了赞许,只是为了表达厌恶之情。

5.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五、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楚有养由基者①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左右皆曰“善”。

有一人过②曰:

“善射,可教射也矣③。

”养由基曰:

“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客曰:

“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④。

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⑤,少⑥焉气衰力倦,弓拨矢钩⑦,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选自《西周策》)

(注释)①养由基:

人名。

②过:

经过。

③可教射也矣:

可以教他射箭了。

④支左屈右:

支起左臂,弯曲右臂。

⑤而不已善息:

却不因射得好趁此时休息。

已,通“以”,因。

⑥少:

过了不久。

⑦弓拨矢钩:

弓身不正,箭杆弯曲。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惟手熟尔________

②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__

③左右皆曰“善”_________

④一发不中,前功尽矣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②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

8.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B.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C.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D.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9.(甲)(乙)两文都和射箭技术有关,但所揭示的道理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

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

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

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

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

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

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

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

也曾想过,将车停下。

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

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

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

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

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

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

“孩子,你是哪个啊?

”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

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

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

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

“我是小萍。

”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

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

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

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

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

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

竟然是三份!

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

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

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

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子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

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

这一次,是在医院。

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

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容枯槁、卧床不起。

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

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

死亡来得是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

外婆就这样离开了。

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寂寞的时光。

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

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

我们并不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

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

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

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

10.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外婆

路过外婆时没有停留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地与“我”交谈

再一次与外婆相见

C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桂树飘香,绿叶轻摆,“不知人间忧欢”,是为了引出下文,衬托“我”忽视至亲痛失亲人的悲情。

B.“我”上门看望外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一方面是说外婆已经老迈,另一方面说明“我”太久没有看望外婆了。

C.“我”成年后,仍然接受外婆给“我”的压岁钱,说明“我”太过冷漠,不知感恩。

D.“我”因为内疚和不安,所以决定于国庆带两个孩子去看外婆。

12.文中写“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子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我”感到“亏欠”的原因是什么?

13.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

(从人物描写角度)

(2)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

(从修辞运用角度)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

“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

“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

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4.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15.结合语境,说说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6.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

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

A.①无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B.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

C.①无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D.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

“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

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

”他对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可以研究如何把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在网络上引发了如潮点赞。

在某种程度上,李克强总理是在代表千千万万的网民发声,是在为面临网络服务质量不佳与资费过高的用户“维权”。

李克强总理敦促“提网速降网费”,不仅关系到普通用户的体验与感受,更可能影响“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与谁能抢得有关领域的制高点。

材料二

如今,手机款式不断翻新,功能不断增多。

中国城市学生几乎人手一机。

农村学生使用手机也逐渐多了起来,一年前只有10%,现在已达到40%以上。

手机进校园,不仅浪费了学生许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影响听课效率;

容易滋生事端,学风涣散,还严重败坏考风,各种事故防不胜防。

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

意大利2007年起就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芬兰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否则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2009月1日本文部科学省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制定高中学生“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

同年8月,印度教育中央委员会要求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

2009年10月9日,法国参院通过法案,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在中国,国家部委也明确规定,中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

材料三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统计图表

项目

上网时间、年龄

调查项目

每天都上网

平均每天上网2小时

10岁以前接触网络

所占比例

82.9%

70.4%

61%

1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是:

总理敦促网络提速降费

B.国内外都认为,手机进校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C.手机的使用如此普遍,说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国民经济越来越活跃。

D.我国对中学生不能带手机进校园,有明确的规定。

18.你从材料三的调查图表中得出了什么结论?

19.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看法和建议。

七、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20.下列《骆驼祥子》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驼祥子》除主人公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爷,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骆驼祥子》主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人生中三起三落,由人堕落为“兽”的悲惨遭遇。

D.《骆驼祥子》的作者是老舍,他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21.《骆驼祥子》的作者“老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小说中,祥子关于“车”有三起三落的故事,导致他“三落”命运的人分别是当兵的、_________和_______

八、作文

22.按要求作文

那是一张写满慈爱的脸,让我感到了生活的温馨;

那是一张溢满疲惫的脸,让我明白了生活的艰辛;

那是一张阳光灿烂的脸,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热情……生活中,我们曾见过无数张脸,其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

请以“难忘那张的脸”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抓住细节描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

×

代替。

参考答案

1.A

2.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万里赴戎机深林人不知双袖龙钟泪不干凭君传语报平安海上生明月为天下笑者

3.琐zhì

qiè

鞠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我们获得了许多感受和体验

4.D

5.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6.只是轻视好丧失,没有了

7.①陈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比,他自己也凭借这一点自夸。

②别人看了我射箭后都说好,你竟然说可以教我射箭,你为什么不代替我去射百步之远的柳叶呢?

8.B

9.【甲】文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乙】文揭示“劳逸结合”的道理。

(意思相近即可)

10.静静地坐在家门口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生病逝去

11.C

12.外婆给了“我”很多爱,可是“我”每次路过外婆家门口却没有走进那个小院看外婆,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外婆拜年,外婆还记着托母亲给“我”和孩子带压岁钱,可是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

(意对即可)

13.

(1)运用了外貌描写与动作描写,写出了老人的苍老和孤独,表达了作者对外婆的怜惜,为下文写自己的愧疚作铺垫。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外婆的问话比作“一根细针”,写出了“我”内心的疼痛,抒发了“我”的内疚之情。

14.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15.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表现了闻先生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

16.B

17.C

18.中国大多数中小学生几乎每天都上网,且接触网络的年龄偏小;

上网主要是看动漫、电影,下载音乐和玩游戏为主。

19.符合题意即可

20.B

21.孙侦探虎妞

22.范文:

难忘那张搞笑的脸

在生活中,我见过许许多多的人,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小Q的脸。

小Q是我们班的插班生,他长着一张长方形的脸,一双眼睛时常瞪得大大圆圆的,两个门牙往外突,有点夸张。

他的下巴有点往上扬,嘴角也向上略微倾斜,于是给人的感觉是他总是在笑,一副傻呆呆的样子。

他刚来,大家都互相不认识,但他很快就把我们逗得呵呵笑了。

他是个很自恋的人,经常把“我可是天才”这一句话给挂在嘴边。

有一回,他去找人打篮球,结果被对方连投十五球,他还一球未进。

旁边围观的同学都忍不住捧腹大笑,这时他会说:

“今天没有睡好,等我体力足够了,再来找你一决上下。

”若第二次还没有赢,他就会捂着脸跑回教室坐下,可他每次都是遮住上面现出下面,要么遮住下面露出上面,大家看了更是乐不可支。

这个时候,他早把刚刚发生的糗事给扔到九霄云外了,也跟着大家笑,还得意地说:

“本天才什么都不怕,还会被这件小小的事情给打倒吗?

”我们被他逗得更乐了。

三年级的时候,有次班级微舞台,他和我上台表演相声。

根据脚本,演到一半的时候要来个惊讶表情。

表演到这里时,他的惊讶表情一做出来,大家就笑了个底朝天,他也跟着笑,嘴巴向上夸张地扬起,眼睛瞪得更大了,眉头上仿佛有一条条小蛇在扭动。

那副表情特别滑稽可笑,看着他那滑稽的样子大家更开心了,有的干脆直接在地上打起了滚。

自从来了小Q,我们班就欢笑声不断,在欢笑的陪伴中我们慢慢地长大。

但这些让人开心的时光总是飞快地来,又飞快地走,没有人能留得住。

很快地,他又转了学,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

他虽然不在我们身边,但他那快乐的笑声还时常在我们耳边回荡,他那憨厚的笑脸在我们记忆中筑了房。

这就是小Q,让人快乐的小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