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8943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docx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

《舞剧之窗》参考教案

第一课时

课  题:

《花香鼓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欣赏歌曲,感受江南音乐风格。

了解舞剧小刀会。

2、过程与方法:

哼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民族音乐的精华。

教学重点:

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

体会欢快的节奏

教学方法及手段:

欣赏感受方法教学

教   具: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分辨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

阶段目标:

通过欣赏茉莉花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音乐片段,感受不同地区的音乐片段。

1、教师:

同学们学习了很多音乐,你们有没有发现,许多音乐的风格是不一样,有的流畅优美,有的很粗狂,现在我们来欣赏你们很熟悉的音乐,请同学们谈一谈有什么感受?

并猜一猜是哪个地区的民歌?

2、老师:

同学们的感受很正确。

3、欣赏,了解小刀会剧情

4、小刀会是成立于厦门的民间秘密团体,属天地会支派,1851年传到上海。

上海小刀会成员主要为上海的福建籍劳动人民和部分工商业主。

与小刀会性质相同的秘密结社,上海还有主要成员为广东人的天地会和本地人组成的庙帮﹑塘桥帮﹑百龙党﹑罗汉党等。

5、欣赏歌曲,回答出歌曲的风格如何(江南音乐风格)

6、了解歌曲内容

7、自制江南音乐光盘

光盘标题:

(江南的旋律)

封面设计:

××× 绘画:

×××

策划制作:

       学校  年   班集体制作

音响提供:

×××    ×××

文字解说:

×××    ×××

第二课时

课  题:

《西班牙舞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聆听舞剧《天鹅湖》选曲《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能够辨别这两首乐曲的不同情绪、风格,并能够随着音乐唱出这两首乐曲的主题片段。

2、过程与方法:

继续了解并感受舞剧音乐在揭示题材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表现力。

以扩大视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和体验舞剧选曲的风格特点,喜爱舞剧,舞剧选曲这种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

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

体会欢快的节奏

教学方法及手段:

欣赏感受方法教学

教   具: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场景音乐》和《西班牙舞曲》(芭蕾舞剧《天鹅湖》选曲)

1.作者简介

2.舞剧《天鹅湖》简介

舞剧《天鹅湖》是柴科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舞剧的经典作品。

《天鹅湖》为四幕芭蕾舞剧。

舞剧脚本取材于俄罗斯民间故事《天鹅公主》和德国作家姆宙斯的童话《天鹅湖》。

由贝吉切夫和赫尔茨撰写脚本。

创作完成于1876年,1877年2月22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

剧情梗概:

美丽的公主奥杰塔及其女友们在天鹅湖畔采摘鲜花,被恶魔罗特巴尔德施用魔法变成一群白天鹅,她们只在夜晚才能恢复人形。

一日王子齐格弗里德打猎在天鹅湖边与奥杰塔相遇,他们互相倾慕,奥杰塔向王子述说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并告诉他只有真诚的爱情才能破除魔法。

王子决定在次日挑选新娘的舞会上宣布奥杰塔为新娘。

恶魔命其女儿黑天鹅化妆成奥杰塔参加舞会,欺骗王子,王子发觉受骗后,立即奔向天鹅湖畔,追杀恶魔,一声巨响,恶魔殒灭。

奥杰塔和她的女友们恢复了人形,公主和王子重逢,终于获得了幸福

该舞剧音乐后由作者编成同名管弦乐组曲《天鹅湖组曲》,由6首乐曲组成。

该组曲后由他人扩充为13首乐曲。

3.《西班牙舞曲》音乐欣赏

4.感受音乐,翩翩起舞

  

第三课时

课   题:

《军民团结一家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唱舞剧选曲《军民团结一家亲》,体会歌曲的亲切、热烈的情绪,进而体会革命战争时期人民热爱红军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了解舞剧《红色娘子军》剧情,并通过表演体会第四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扩大学生音乐视野,领略在芭蕾舞台上塑造的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

教学重点:

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

体会欢快的节奏

教材分析:

《红色娘子军》为六场芭蕾舞剧,首演于1964年。

由吴祖强、杜鸣心、王燕樵、施万春、戴洪威作曲。

音乐取材于海南民歌音调,并融汇了其他的民族音调,运用了主题贯穿和交响化的戏剧性展开手法。

讲述了海南椰林寨女吴清华不堪恶霸地主南霸天的压迫,逃出南府,路遇红军干部洪常青。

经其指引加入红色娘子军。

在党的教育下,吴清华不断提高阶级觉悟,终于成长为一名自觉的红军指挥员。

本课主要选听了《红色娘子军》第四场《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

教学方法及手段:

欣赏感受方法教学

教   具: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生讲述《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导入新课,并播放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录像片段。

让学生根据录像回答:

什么是舞剧?

舞剧音乐?

教师进行归纳:

2、听赏分析,深化理解。

首先我用多媒体播放舞剧《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在欣赏过程中请学生思考:

作品曲式结构和音乐情绪如何?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并得出结论:

结构

第一部分A

第二部分B

第三部分A’

节拍

4\4

2\4

4\4

情绪

欢快活泼

优美抒情

热烈欢快

接着用钢琴带唱的方式引导学生视唱《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音乐主题。

提示学生:

音乐主题的同音反复和跳进,以及富有弹性的节奏和律动,使音乐轻松明快,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板书:

1=G 4\4

55 5353115|55 5353115|33 63 5–|33 63 5-|

55 5353115|55 5353115|11 55 3–|11 53 1- |…

3、采用跟唱法,录音反复唱了三遍学唱曲段,所以跟一遍,就基本学会。

4、老师用钢琴伴奏再唱两遍,要求学生背唱。

5、学生思考:

歌词的内容、情绪及歌曲的历史背景。

6、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提示舞剧《红色娘子军》剧情,并发给每位学生一份第四场剧本。

7、要求学生分组,选导演,解说;选角色,共同研究剧情编排情景话剧,①解说②洪常青③吴清华④连长⑤女战士们⑥乡亲们。

乡亲们重点表现采荔枝、编斗笠、慰问红军的景象(将剧本中舞蹈动作先用纸贴起来)。

8、学生分头行动,教师指导,帮助

编部分台词,并与学生一起扮演角色。

9、教师给演员妆扮角色分组表演。

10、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

11、请学生将贴在剧本上的纸条拿下,了解这部是舞剧,是芭蕾舞剧,用“足尖舞”来表演的。

12、对照剧本欣赏舞剧。

13、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模仿其中一两个动作:

如:

移地吸腿空转、垛泥、亮相、射雁蹲、掀身探海……

14、小结

第四课时

课   题:

《快乐的女战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分辨乐曲的曲式结构,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有一定的联想,记忆第一乐段主题。

2、过程与方法:

了解舞剧《红色娘子军》剧情,并通过表演体会第四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扩大学生音乐视野,领略在芭蕾舞台上塑造的英姿飒爽的“穿足尖鞋”的中国娘子军形象。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军民团结一家亲》。

教学难点:

能够感受乐曲《快乐的女战士》主体旋律的情绪。

教学方法及手段:

欣赏感受方法教学

教   具: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生讲述《红色娘子军》的故事导入新课,并播放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录像片段。

让学生根据录像回答:

什么是舞剧?

舞剧音乐?

教师进行归纳:

2、听赏分析,深化理解。

首先我用多媒体播放舞剧《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在欣赏过程中请学生思考:

作品曲式结构和音乐情绪如何?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并得出结论:

结构

第一部分A

第二部分B

第三部分A’

节拍

4\4

2\4

4\4

情绪

欢快活泼

优美抒情

热烈欢快

接着用钢琴带唱的方式引导学生视唱《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音乐主题。

提示学生:

音乐主题的同音反复和跳进,以及富有弹性的节奏和律动,使音乐轻松明快,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板书:

1=G 4\4

55 5353115|55 5353115|33 63 5–|33 63 5-|

55 5353115|55 5353115|11 55 3–|11 53 1- |…

3、采用跟唱法,录音反复唱了三遍学唱曲段,所以跟一遍,就基本学会。

4、老师用钢琴伴奏再唱两遍,要求学生背唱。

5、学生思考:

歌词的内容、情绪及歌曲的历史背景。

6、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提示舞剧《红色娘子军》剧情,并发给每位学生一份第四场剧本。

7、要求学生分组,选导演,解说;选角色,共同研究剧情编排情景话剧,①解说②洪常青③吴清华④连长⑤女战士们⑥乡亲们。

乡亲们重点表现采荔枝、编斗笠、慰问红军的景象(将剧本中舞蹈动作先用纸贴起来)。

8、学生分头行动,教师指导,帮助

编部分台词,并与学生一起扮演角色。

9、教师给演员妆扮角色分组表演。

10、欣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第四场

11、请学生将贴在剧本上的纸条拿下,了解这部是舞剧,是芭蕾舞剧,用“足尖舞”来表演的。

12、对照剧本欣赏舞剧。

13、谈谈自己的感受并模仿其中一两个动作:

如:

移地吸腿空转、垛泥、亮相、射雁蹲、掀身探海……

14、小结

第三课时

课   题:

《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感受小号的音色;能正确地用xxxxxxx节奏行为《那不勒斯舞曲》伴奏。

 2、过程与方法:

了解芭蕾舞剧舞剧《天鹅湖》剧情,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感受美好的童话故事氛围。

教学重点:

 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难点:

能够感受乐曲《那不那不勒斯舞曲》主体旋律的情绪。

教学方法及手段:

欣赏感受方法教学

教   具: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师播放《那不勒斯舞曲》录像。

       1、聆听乐曲《那不勒斯舞曲》,并观看录像。

回答问题。

       2、教师简介芭蕾舞剧《天鹅湖》。

       3、初听乐曲,感受小号嘹亮的音色。

       4、教师提问:

你们觉得小号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5、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6、教师出示图片,简单介绍小号的演奏方法。

请会吹的同学给大家表演。

(消耗属于铜管乐器,音色嘹亮,一般是与表现雄壮的音乐,但也可以演奏优美的音乐。

       7、复听乐曲,分辨乐曲的结构。

       a、请回答这首乐曲为什么叫《那不勒斯舞曲》?

那不勒斯在什么地方?

(意大利)

       b、意大利音乐的特点是什么?

(热情奔放)

       c、清说出一些以大陆的歌唱家和民歌的名字?

(《我的太阳》《桑塔.露琪亚》,歌唱家帕瓦罗蒂)

       8、再听音乐,说说乐曲有几个不同的主题。

(有两个)

       9、学生演唱乐曲的第一个主题。

舞剧是一种义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并综合音乐、美术、文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人物和一定戏剧情节的舞台表演艺术。

舞剧音乐是作曲家为舞剧中各种类型的舞蹈所写的音乐。

舞剧音乐是舞剧的灵魂,它是表现剧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课下,请大家搜集一些何舞剧有关的材料,我们一起来欣赏。

 

第四课时

课   题:

《绚丽多彩的舞剧音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综合复习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内容。

2、过程与方法:

欣赏感受的方法了解学过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小树立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复习学过的几首舞剧音乐

教学难点:

能够感受乐曲主体旋律的情绪。

教材分析:

感受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能出不了解舞剧的特点,及舞剧<<小刀会>><<野斑马>><<红色娘子军>><<天鹅湖>>等舞剧的剧情和主要的音乐片段。

通过欣赏<<花香鼓舞>><<羚羊舞>><<西班牙舞曲>><<那不勒斯舞曲>>,进一步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和曲式结构的特点,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理解音乐。

教学方法及手段:

欣赏感受方法教学

教   具: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语言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通过几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对舞剧中的音乐有所了解,我们知道,音乐对于塑造五句中的形象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来重温学习过的几部舞剧音乐。

二、综合复习

1、<<花香鼓舞>>

2、<<天鹅湖>

3、<<军民团结一家亲>>

4、<<快乐的女战士>>

听辨音乐题目

三、教师引导:

同学们在演唱方面,要能用连贯的气息和优美的声音演唱<<军民团结一家亲>>,表达对亲人解放军的热爱。

在感受与鉴赏方面,要能出不了解舞剧的特点,及舞剧<<小刀会>><<野斑马>><<红色娘子军>><<天鹅湖>>等舞剧的剧情和主要的音乐片段。

通过欣赏<<花香鼓舞>><<羚羊舞>><<西班牙舞曲>><<那不勒斯舞曲>>,进一步了解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和曲式结构的特点,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理解音乐。

能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创造性的表现音乐。

能够尽可能多地了解中外舞剧,从中了解音乐所表现的历史、社会、文学等多方面的内容。

 

《舞蹈把杆组合与压腿训练》教学设计

教材教学简析:

本课是中等职业教育系列教材《舞蹈》第二章第二节,借鉴芭蕾舞的训练与框架,通过对身体各部位肌肉的能力,有关关节的柔软性,身体的控制和灵活性、稳定性及跳、转、翻等各处技巧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从而达到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各项基本专业素质、能力和应有的体力,也是学好舞蹈的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科学地进行基本功训练,可以为以后学习更难度的舞蹈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学生初学舞蹈阶段,我们都要加强基训的教学和练习,几乎每节课的教学都由舞蹈基本功训练作为开始。

学情分析:

本堂课为舞蹈专业基础训练课,学生是本校2015级学前教育班学生,共22人,全部是女生;学生学习舞蹈专业3学期,热爱舞蹈学习,对舞蹈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舞蹈基础扎实牢固,能进行深层次的舞蹈基础训练。

教学目标:

1.通过地面练习、扶把练习的训练,克服学生自然形态的习惯,训练出一个良好的体态。

初步掌握肌肉的紧张和松弛,锻练后背和腿的能力,解决腰腿的软度和控制能力。

加强腰腿的柔韧和力量的训练;加强肌肉能力和动作的感觉;加强肢体的控制能力和稳定重心的能力。

舞组合的学习,对人体的腿、头和头基本形态的初步练习,训练各动作的基本协调能力。

使人体摆脱自然状态,逐步培养一种流畅、舒展的舞姿和舞蹈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教学内容:

1.芭蕾舞基础形体训练(体态控制、蹲组合、擦地组合);

2.芭蕾舞把杆压腿要求及训练(正腿、旁腿)。

教学重点:

压前、旁腿,对学生以后的舞蹈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教学难点:

“蹲”“擦地”训练,使学生克服自然体态,养成良好的舞蹈习惯。

教学资源:

学生需穿着舞蹈服装及舞蹈鞋,教师需准备教学音乐、音乐播放器、音箱。

教学方法:

1.教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2.学法:

观察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迁移学习法。

评价方式:

课堂评价、小组评价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正式上课之前,要求学生换好服装及舞蹈鞋,做好全身的热身准备。

(一)师生问好

学生依次站在把杆前做准备。

慢三音乐伴奏,1-4小节师生面对面站好,5-8小节:

摊手,上步,问好。

 

(二)教授

1、师:

我们中国有句俗话:

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说明了一个的体态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今天,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

舞蹈当中的站立有什么要求?

生:

肌肉收紧,膝盖夹紧,立腰、收腹、展肩等

师:

(找一名学生作示范讲解)两腿脚跟相靠十个脚趾用力抓地,两腿夹紧,大腿内侧外旋,收腹、收臀,立腰,下巴微抬,眼睛平视前方。

开音乐,学生双手扶把,按照要求训练站立,启发想象力(如:

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亭亭玉立,等)

音乐的第一遍,双手扶把,面向把杆,一位脚。

音乐第二遍,一位立半脚尖,保持状态,双手离开把杆,慢慢打开至七位,掌握好重心。

(教学意图:

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体态,克服自然生活中的毛病)

 

2、“蹲”组合

师:

蹲使双腿的曲伸训练,是促使大腿外开并锻炼大腿、小腿及脚上的肌肉及肌腱的,同时训练跟健的软度和力度。

找一名学生示范讲解:

单手扶把(身体侧对把杆,离把约一脚远,扶把手放在身体稍前一点),脚一位,整个身体犹如被紧紧夹在两个平面当中,头上犹如重物下压被迫下蹲,但又要往上顶重物的感觉,直立时要有往上顶的感觉,这就是内在的对抗性力量。

合音乐(正、反面)

要求:

A、下蹲到底和往上起来的时间是一样的,并且要均匀、连贯、柔韧。

  B、下蹲时绝对不要撅臀部

C、下蹲时,脚跟不宜长久离地,再往上起的时候,先落脚后跟。

(教学意图:

锻炼腿部肌肉,促进腿部的外开)

 

3、“擦地”组合

师:

擦地是整个腿力量训练的基础动作,这个动作主要训练整个腿及脚腕、脚背的力量,增强肌肉的能力。

准备姿势:

单手扶把一位脚,另手一位(前奏手打开至七位)

前擦地:

重心在主力腿上,动力腿绷脚向前擦出,脚跟往前顶,脚跟、脚心、脚掌逐次离开地面,成脚尖点地,脚尖和主力腿成一条直线,然后按原线有脚尖往回领收回原位。

旁擦地:

开始全脚着地,随着距离增大又依次脚跟、脚心、脚掌离开地面,脚背向外用力绷脚尖着地,收回时又一次脚掌、脚心、脚跟、全脚着地,擦地收回。

后擦地:

动力腿向后擦出,脚尖先走,与主力腿脚跟成一直线,然后用脚跟带动,由脚尖、脚掌到全脚擦地收回。

(合音乐,正反面)

(教学意图:

训练腿部与脚腕、脚背的加肉能力)

 

第二课时

4、压前腿(重点)

师:

压腿主要是训练腿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只有腿的软度好,动作才会轻盈,舞姿技巧才会丰富。

而压腿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练习,我们只有不断地去磨它,不断的去拉它,我们才能达到一个训练的目的。

准备姿态:

单手扶把,另手一位,身体半侧向里对把杆,三位脚。

前奏:

把外腿经吸腿后向上伸直,用脚跟放在把杆上,绷脚外开,手由一位经二位打开至七位。

第一遍音乐:

重心在主力腿上,两腿伸直,动力腿绷脚外开,立腰,不动。

第二、三、四遍音乐:

由第二遍音乐开始,七位手转为三位,上身保持正直对准动力腿下压,用小腹去贴大腿,跨往前提垂直大腿,收去够脚背,4拍落,4拍起。

师:

请一位做得比较好的同学作示范,大家可以围过来看,看看她与我们大部分同学作的有哪些不一样,她好在哪里?

(同学参与观察、讨论,并纠正)

(做反面)

 

5、压旁腿(重点)

师:

压旁腿是在压前腿的基础上,身体经把离向后转,换手扶把,脚在身体后面,向旁压腿时应注意用身体的后背缘去贴大腿,手去找脚背。

A、师边示范边讲解

B、学生自由练习,师依次纠正

C、合音乐,作练习

准备姿态:

单手扶把,后三位脚,另手一位,身体半侧向里对把杆。

前奏:

里腿经过吸腿向旁打开,手经二位打开至七位。

注意胯部与动力腿成一平面。

第一遍音乐:

手在七位,身体正,脚背绷脚朝上;

第二、三、四遍音乐:

从第二遍开始,手到三位,压旁腿。

(做反面)

(教学意图:

压前、旁腿训练腿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为今后的舞蹈训练打好基础)

(三)、结束短语(音乐伴奏):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些一系列的训练,可能许多同学还感到有些难度,但我相信,只要你肯练,日积月累,你终会锻炼出良好的基本素质来!

师生再见(音乐伴奏):

1-4小节师生面对面站好,5-8小节,上步、摊手,再见。

教学反思:

舞蹈基本功训练应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重视引导和启迪,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古典芭蕾基本功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严格的基础训练难免坚苦、枯燥,甚至受伤痛苦。

对于初学舞蹈者,应先引导入门。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多重思考,鼓励在课堂中存在讨论,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懂得接受多种信息,获得解读专业信息和理清信息的思考能力;提升审美情趣,将技术和艺术结合起来。

一句话,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主动探索艺术,打破默守陈规的接受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