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8961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docx

侧面描写的片段200字

  篇一:

侧面描写(miáoxiě)人物

  侧面(cèmiàn)描写人物

  侧面描写,顾名思义,不是从正面直接描写人物,而是描写主要任务周围的情、景、人、物等,用周围的一切条件作陪衬来烘托人物的一种描写方法。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用这种方法去描写人物呢?

同学们想想看:

如果写人物单从正面入手,那么要写的人物往往比较单薄。

如果再从侧面描写这位人物,那么你所写的人物形象就丰满一些。

例文:

叔叔(shūshu),你在哪里

  叔叔,你在哪里?

我的眼前总是浮现着你的身影。

我的心中一直珍藏着那件像贝壳一样(yīyàng)闪闪发亮的往事。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烈日吐火的日子,由于一个月来连降暴雨,河水猛涨,水位早已超过警戒线了,情况非常危急。

干部们正在紧张地组织群众转移,一个连的解放军叔叔也加入了抢险的行列,正在挥汗如雨地加固大堤(dàdī),男女老少,凡是能抬动土筐的人都在险处战斗着。

我想,大堤哪能破,有那么多人保卫还不牢固?

再说,即使破了,听到水声再往离我家只有200米得大堤上跑也来得及。

于是我就趁照管我们这些孩子的阿姨不注意,溜回屋里,四下寻找我视为珍宝的那本《数学奥林匹克丛书》。

  突然,“轰”的一声,堤决口了!

我扒着窗户朝远一望,洪水正滚滚地像我家的瓦房涌来,霎时,洪水就冲到了门口。

我没命地爬上窗户,两手使劲抓住钢筋,哭喊起来。

一会儿,只见在齐腰的洪水中,一位解放军叔叔飞奔而来。

他冲到窗台下,一把扯下我,高喊:

“趴在我背上!

”他用两只胳膊把我勒紧后就向坝边跑。

突然,一股激流猛冲过来,把我们往后冲了几米。

“扑通”一声,我俩栽倒在水里。

我的嘴里、鼻子里、耳朵里全是水,我只觉得天旋地转。

叔叔费了好大的劲才艰难地爬起来,挺直身子向岸边挪动。

他的两条胳膊像钳子一样把我夹得更紧了,我一动也不能动。

  这时,水流更凶猛了,激流打着旋儿,溅起一米多高的水花,要前进半步都困难。

“趴好!

不要动!

”叔叔厉声命令道。

一步、两步、三步……恶流逼人,迈动一步都非常吃力。

我紧紧贴在叔叔的脊背上,闭上双眼,只觉得一股股暖流涌进我的心田。

叔叔似乎忘记了一切,用用尽力气向底边猛扑。

我清楚地听到他在“呼呼”地喘着粗气。

啊!

听清岸边嘈杂的讲话声了!

近了,近了,更近了……最后叔叔终于把我背上了堤。

“小弟弟,你……你没事吧?

”叔叔把我放下来。

我这时才看清他的面容:

一张清瘦的脸上溅满泥浆……还没来得及仔细端详,叔叔便上气不接下气地对围过来的群众说:

“请……请照顾一下这孩子,我……我还有任务……”我一把抓住她的手,半天才挤出一句话:

“叔叔,你!

……”他把手一甩,用力分开人群向决口处跑去。

我抬起头,随着人们的目光望着叔叔远去的背影,泪花在我的眼里转着,转着……

  从那以后,我再也(zàiyě)没有见到那位叔叔,可惜他的名字我也不知道。

事情过去快一年了,可是我永远忘不了,忘不了叔叔那双坚定有力,把我夹得紧紧的肩膀;忘不了叔叔那宽大而温暖的脊背;忘不了叔叔那张任浊流冲打,溅满泥浆的清瘦的脸!

  啊!

叔叔(shūshu),你在哪里?

  思考:

1、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rénwù)是谁?

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这件事发生(fāshēng)在怎样的环境中?

  3、环境描写在文中起什么(shénme)作用?

  小结:

作者极力渲染“叔叔”救我的环境:

“水流更猛了,捡起一尺来高,打着旋儿,”这些描写从侧面反映出“叔叔救我”的艰难,烘托出“叔叔”的品质,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烘托人物。

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能更好地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展现人物的形象。

但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环境描写时,要紧紧围绕中心思想,而且不能过于冗长,以免冲淡了文章的中心。

  例文:

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每当我看到放在书架上的拼图板,就会想起我的同学李冰蓉。

我来这班不久,就和李冰蓉成了好朋友。

她为人直爽、憨厚,整天笑眯眯的,一看就是个热心人。

  星期三的下午,我一来,就走到李冰蓉眼前。

只见她正在整理第一节地理课的用品。

我推了推她:

“李冰蓉,你这拼图板是在哪儿买的呀?

”“我就买了。

”她抬起头答道。

“唉!

我妈为我跑遍了几个大商场,都没买着。

”我很失望,不是吗?

问了那么多同学,得到的都是两句话:

“不知道。

我早就买了。

”一会儿,上课铃响,我无精打采地回到座位上,只见别人的课桌上都摆着拼图板,可我的课桌上却没有。

我觉得这课桌上非常单调,只有一本地理书、地图册。

更使人伤心的是:

一次不带拼图板就要扣零点五分,没办法,学期结束地理只好得零分了。

就这样,我上了一节没意思的地理课。

  星期五又有一节地理课。

早上我来到教室,等待着组长的询问。

可是听到的却是这样的声音:

“马多磊,李冰蓉把拼图板给你带来了。

”我感到莫名其妙,不解地问:

“什么拼图板?

”组长答道:

“她看你买不到拼图板很着急,就把自己的借给你用。

”我忙问:

“那她自己呢?

”“我还有一盒。

”李冰蓉插了一句。

  我回到座位上,看到课桌上放着的拼图板,心里高兴极了。

“那我什么时候还给你呀?

”我问。

“等你买到了,再换给我好啦。

”李冰蓉干脆地回答。

  好容易盼到上第二节课,我把地理课要用的全放在了桌上。

“叮铃铃”上课了,我往这拼图板,不由得回头望了李冰蓉一眼,我觉得此时的她真太美了!

  思考: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表现了什么?

  2、本文主要写李冰蓉,却着墨不多,相反着力描写了“我”的心理活动,这是为什么?

找出文中描写自己心理活动的句子(jùzi),画出来。

  小结:

这篇文章(wénzhāng)与一般写人的文章不同,它没有很多的直接描写,

  但它却有极其生动细腻的侧面烘托,通过“我”的语言(yǔyán)和心理活动,衬托出李冰蓉的形象。

侧面描写可以通过周围其他人物的反应来衬托主要人物。

  例文:

爸爸(bàbà)真好

  星期六晚上,我和表姐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节目《动物世界》,姑姑进来冷冷地对表姐说:

“没考上重点中学,还有脸看电视!

”表姐委屈地回放看书去了。

姑姑接着又冲着爸爸开了火:

“小晨都六年级了,你还不抓他学习!

”爸爸笑笑(xiàoxiào)说:

“看这样的电视片,开眼界,长知识,不就是学习吗?

”姑姑气得扭头走了。

  记得我刚会说话的时候,爸爸就拿他的集邮册当教科书给我上课了。

他一张一张地指给我看:

这是黑羚羊,这是长颈鹿……我依依呀呀地念着,牢牢地记住了这些美丽的动物的名字。

  上小学后,看到班上的同学集邮,我也要集邮,爸爸痛痛快快地把所有的动物邮票都给了我。

我正要谢谢他,他却说:

“别忙着谢我,给你邮票是有条件的,你要用标签一一写出所有动物的名称,并把它分别按纲、目、科、属、种有次序地拍起来,你到得到吗?

”我高兴地答应了。

我很快为自己知道的动物做了标签。

但是,我我叫不上名字的要多些,就问爸爸。

这是,爸爸把一本有关许多动物知识的书放在我手上,挺严肃地说:

“书是最好的老师,不知道的东西,它能告诉你,认真读书吧!

”这样我完成了爸爸布置的任务,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后来,我又迷上了养小动物。

先后养过乌龟、螃蟹、刺猬、小兔等等。

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天天注意观察小动物的生活,写下了一篇篇观察日记。

  姑姑有时提醒爸爸,别让我从小就玩物丧志,爸爸却说:

“玩物也可以立志嘛!

”的确,我对动物的喜爱促使我看了许多书,感到自然界有说不尽的奥妙,我立志长大后去研究这些奥妙……

  表姐背单词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

接着,传来姑姑的声音:

“明天哪儿也不许去,在家里背一天!

”我忙问爸爸星期天的安排。

爸爸凑到我耳边小声说:

“去动物园,给集邮册上没有的动物照相。

”爸爸真好!

  思考:

1、本文主要写爸爸正确教育“我”的事,可为什么又要写姑姑教育表姐的事?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还有一处对比,你能找出来吗?

能体会到作者这样(zhèyàng)对比的作用吗?

  小结:

作者把姑姑的教育方法和爸爸(bàbà)的教育方法作比,衬托出“爸爸真好。

”侧面描写人物,还可以用其他人物与主要人物对比,突出主要人物。

  作业(zuòyè):

我爱我的老师

  要求:

文中要运用侧面(cèmiàn)描写。

  1.三

(1)班小朋友做玩具,一共做了48个,送给幼儿园15个,其余的平均分给一年级3个班,每班可以(kěyǐ)分得几个?

  2.张教师带100元去商场买3个小足球,找回了7元,你能知道每个小足球多少元吗?

  3.一本《故事大王》共65页,小明打算4天看完,小花打算6天看完,小明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小花呢?

  4.用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周长是多少厘米?

  5.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

  6.用一根线正好围成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

这根线长多少厘米?

  7.有一块土地,用来种西红柿,用来种茄子,其余用种西瓜。

西瓜占地几分之几?

  8.李大伯家养了200只鸡,第一天先卖128只,平均每只鸡可卖9元,李大伯这天能卖多少元?

  剩下的鸡第二天卖,每8只装一笼,能装多少笼?

  9.同学们要种93棵树,已经种了18棵,剩下的树苗平均分给5个小组,每个小组还要种多少棵?

  10.每根跳绳长2米。

65米长的一根绳子,最多能剪多少根跳绳?

还剩几米?

  篇二:

36.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36.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一、专题解析

  人是记叙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生写作的基本技能。

那么,如何写人呢?

从描写人物的角度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把镜头(jìngtóu)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

正面描写是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

  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

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周围(zhōuwéi)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间接描写,还叫衬托法。

可分为正衬(用好的衬托出更好的)和反衬(用坏的衬好的或用好的衬坏的)两种。

  在写作中为了把人物描写(miáoxiě)的更丰满往往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二、知识(zhīshi)结构图

  侧面(cèmiàn)描写

  三、写作指导,实例引领

  

(一)知识点解析

  1、怎样处理描写

  

(1)动作描写要细致分解。

文章离不开人物,人物要有性格(即常说的人物形象),而性格的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物的行为,所以动作行为描写是描写人物最常用的方法。

怎样才能把动作行为写得具体、生动、传神?

传统的武打动作或电视镜头,往往把一种行为分解成若干个部分,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然后分别对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小动作按一定层次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行为栩栩如生。

  片断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雪地捕鸟”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解析一:

  这里“扫”、“露”、“支”、“撒”、“系”、“牵”、“拉”、“罩”等动词,把捕鸟的动作一一分解开来,形象生动,让我们一看就明白捕鸟的过程或方法是怎么一回事。

  

(2)语言描写要插入动作神态。

人是会说话的,所以写人的文章大多离不开语言描写。

但写语言就只写语言,写对话就只是问什么答什么,而忽略了人们说话时带有的不同情绪、不同神态,以及各种手势动作等,文章就不会生动形象。

这样,语言描写的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

  片断二:

  ①小明对小李、小张说:

?

我看见一个家伙穿着一件中裤,是用尿素袋制成的。

?

小明还没说完,便忽然大笑起来,?

他……他裤脚那儿还印着‘净重50公斤’。

?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②小明笑了一阵,又傍着小李和小张的肩膀坐下,乐得(lèdé)合不拢嘴,但他还是说了:

?

一个家伙……穿一件用尿素袋制成的中裤,?

又大笑起来,?

他,裤脚那儿还印着‘净重50公斤’的文字?

  小明说着哈哈大笑,笑得流出了眼泪(yǎnlèi),站了起来。

  小李也站起来,用手捧着肚子(dǔzi),尖声笑起来,就跟哈叭狗的叫声一样。

  小张(xiǎozhānɡ)的笑声提高了两个调门,而且笑得那么厉害,站也站不稳了。

  解析(jiěxī)二:

  这两段话描写的是同一话题,但①只是一对一说的,只写了对话的内容,显得空泛,不传神,而②不仅写了对话的内容,还在对话中穿插了说话人的神态和动作,写出了笑的动态美,既形象,又生动,好像那三个人就站在我们面前表演“笑”一样,活灵活现。

  (3)写外貌要融入情节,体现个性。

一个人出现,我们第一眼可能会注意他的外貌,所以外貌描写在写人的文章中也是不可少的。

我们写作中的问题出在,大凡写人的作品,对人物进行刻画,一开始便从头写到脚,比如写《我的妹妹》开篇便是“我的妹妹圆圆的脸蛋,红红的嘴唇,黑黑的眼睛,高高的鼻梁,长长的辫子,穿一件花布衣服、蓝布裤子,脚上穿一双白色运动鞋”这样的描写,让人家反而以为你的妹妹是布娃娃呢,没有人的气息,没有人的活性,很呆板。

这样的描写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游离于情节之外,没有个性,没有创新,常常起不到表现性格和精神面貌的作用。

  片断三:

朱自清《背影》父亲外貌: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解析三:

  由于作者将父亲肥胖的体态,臃肿的衣着,走路腿脚不灵便等外貌描写融入去月台买桔子的情节中,就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父亲行动的艰难,突出了其爱子的深情。

  (4)景物描写要层次清晰、角度多样。

写景要注意安排好写景的层次,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去描绘。

让我们来品读一下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一段写景的文字:

  片断四: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鸣蝉(mínɡchán)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解析(jiěxī)四:

  菜畦(càiqí)石井栏皂荚树(由低到高);

  皂荚(zàojiá)树桑葚菜花草间(由高到低);

  草间(cǎojiān)云霄(由低到高)。

  层次清楚,富于变化,十分形象生动。

  2、常用的侧面描写的方法

  

(1)以人衬人。

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

如《母亲的回忆》在写母亲勤劳的美德时,重点叙述的是“我”小时侯在母亲的影响下能自觉地给母亲和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儿:

“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

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显然,母亲的勤劳影响了“我”,而使“我”渐渐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写“我”并不是侧重点,侧重点是表现母亲的勤劳,这是以写“我”而达到间接写母亲目的的一种侧面描写方式,换句话说,写“我”的行为恰恰是为了衬托母亲勤劳的品质。

又如我们熟悉的《故乡》一文中,写杨二嫂的行为就是为了衬托闰土。

  

(2)以物衬人。

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有关的景或物。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一个水世界。

祥子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他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

”(这里重点写暴雨之“暴”,侧面表现祥子在暴雨中拉车如同“挣命”的情景)

  (3)以物衬物。

  如:

《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云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

”(最后一句是侧面描写,渲染出了山峰之高,江面之狭。

  二)例文: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zuòzuò)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réndà)呼:

?

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

  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wúbù)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éryǐ)。

例文解析:

  《口技》一文中作者描写口技表演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一方面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jīnɡjué)欠伸,摇其夫语猥亵事,夫呓语,初不甚应,妇摇之不止,则二人语渐间杂,床又从中戛戛.既而儿醒,大啼.夫令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夫起溺,妇亦抱儿起溺,床上又一大儿醒,狺狺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众妙毕备.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忽一人大呼:

?

火起!

?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通过这些句子直接表现其高超技艺,这是正面描写;

  另一方面?

满堂寂然,无敢哗者.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也.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通过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以及听众的反应烘托其高超技艺,这是侧面描写.在描写表演过程的三段中,都是先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后写听众的反应,从而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听众的反应为烘托,从侧面表现口技表演之?

善?

.

  此外,课文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表明口技不是靠其他器物发声,而仅仅是靠一张嘴发声,突出其技艺在?

口?

也是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本文运用侧面描写表现这场口技表演的魅力,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四、片断练习设计

  从下列选择一个题目,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fāngfǎ)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1、一个(yīɡè)好消息2、一个发怒的人

  五、习作(xízuò)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wénzì),按要求作文。

  在人生际遇中,总会遭遇到一种微妙的变化,这些微妙的改变让我们的人生有了很多不寻常(xúncháng)的体验它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调皮和任性,可能是由于误会和固执,可能是由于触动了心灵深处的柔软它的表现有时似是而非,有时苦甜参半,有时又让人哭笑不得。

  请以“微妙的感觉”为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思路导航:

“微妙”,意思有“深奥玄妙”或者“两者关系容易破碎受损,随

  时可能出差错,需要深入了解,细心体会和细心掌握”等。

这个世界在你面前展开了一幅精彩无限的人生画卷——形形色色五味杂陈的百态人生。

但是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选定的题材宜小、宜细、宜精,如人情世故:

小女孩的稚气与娇媚,小男孩的调皮与任性,亲人之间的宠溺与无奈,邻居友人的傲慢与偏见如自然风物:

鲜花初绽的曼妙,金色落日的忧郁,疏林浅水的行吟这些需要考生独特的经历,独特的发现,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在行文过程中要用细节来彰显,还可以有所寄寓,如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等。

  篇三:

描写

  七年级作文之描写训练

  一、描写概述

  1.什么是描写?

描写有什么作用?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维妙维肖"。

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如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2.描写可分两类:

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语言、行动、神态、心理活动。

二是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人物描写片断训练方法

  所谓“作文片断”,指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做这种片断的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

  人物描写训练(xùnliàn)片断的具体方法

  其一是笔头(bǐtóu)练。

  1、仿写。

可抓住课文中某个细节或片断,结合作文要求加以分析。

仿写,不可照抄照搬,要同中求异,从相同点悟出不同点,“照猫画虎(zhàomāohuàhǔ)”要画出虎气。

  例,我们学习了《回忆我的母亲(mǔqīn)》中母亲的勤劳仁慈坚强不屈等的事迹后,可让学生写个有类似性格的现实人物事迹,如《我的妈妈》,既写与之相同之处,又表现其不同处:

朱德的母亲是个好劳动,她天不亮就起来烧水做饭;而现实中也我的妈妈也很勤劳,她的表现怎样,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描绘。

  2、生发(shēngfā)。

就是根据课文情节,合理想象,生发开去,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再造细节,这比仿写更进一步了。

  例,学习了《陌上桑》后,可展开合理的想象,描绘一下使君听了罗敷的话后的神态和心理,把他的反应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

  其二是口头练。

  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给我们提供口头表达机会,弥补笔头练的不足,避免其单调性,增强作文的趣味性,调动其作文积极性。

口头练,题材要选最熟悉的,选择范围要大。

可把学校的生活片断讲给家里人听,并提醒他用不同的语言向不同的听者表达,同时记下对方的语言动作。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语言的单调性,学会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在不同的

  表达环境用不同的语言。

也可以把电视上报刊杂志上的一些新闻事迹讲给同学听,注意描述的生动性,做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能吸引人。

  三、人物描写片断分类训练:

  ㈠、心理描写

  [理解]对人物心理活动或思想变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是常用的人物描写之

  一。

它可以直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行动的内在依据。

心理描写可以直接由作者进行描绘,也可以由作品中的人物表白、倾吐,还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外在形态,间接地显示,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等来进行折射。

  例文:

今天,这条路上人怎么这么少呢?

按说这里的人口密度是最大的——一所中学,一所小学,一所电脑学校,一所武校,三家工厂,无数零售摊点。

可今天怎么路上只有零星儿的几个人呢?

而且表情那么古怪,难道他们心中都有鬼?

细看路边两棵大树,正被太阳晒得发狂,在那里张牙舞爪。

树下的垃圾、石块和杂草叠在一处,越堆越高,不由得让我想到了“乱坟岗”的情景,大白天从这里经过,都感到有一股阴森之气。

点评:

这段心理描写,在一定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