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9083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文档格式.docx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文档格式.docx

2、防火巡查

单位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要坚持防火巡查,单位应建立并严格实施防火巡查制度,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定期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置火灾隐患,防火巡查主要包括下列5项内容:

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

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

重点部位员工在岗在位情况。

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初起火灾的能力,就是培养社会单位扑救火灾的快速反应能力,将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这就需要社会单位科学制定灭火和应急疏预案,并经常组织演练,着重培养两支灭火力量:

第一灭火力量:

失火现场单位员工在第一时间自发形成的灭火救援力量;

(一般应于火灾发生后一分钟内形成)

第二灭火力量:

火灾确认后,单位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员工形成的灭火救援力量。

(一般应于火灾发生后三分钟内形成)

两支灭火力量的建设要求:

一、迅速形成第一灭火力量

任何人员发现火灾后,应立即呼叫附近员工参与灭火救援,火灾现场和附近区域工作的人员(操作人员、巡查人员、管理人员等)听到呼叫后应立即赶往失火地点,在1分钟内组成第一灭火力量。

其中,距电话或火灾报警点近的员工向单位消防值班室或消防控制中心和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距起火点近的,负责利用灭火器、消火栓进行灭火;

距安全通道或安全出口近的,立即组织人员向安全地点疏散;

距排烟开启装置近的,就近打开排烟设施。

二、快速形成第二灭火力量

消防值班人员,控制中心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按照相应程序处置。

确认火警后,迅速通知本单位专兼职消防队员,向起火部位集结,并报告单位值班领导,同时拨打119电话报警。

本单位专兼职消防队员、消防应急指挥部的成员接到火警通知后,迅速向火场集结,在3分钟内组成第二灭火力量。

灭火组利用灭火器、消火栓等器材设备进行灭火;

抢救组携带抢险工具抢救周围受伤人员以及贵重物资;

疏散组负责疏导员工,引导被困人员从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

警戒组携带通讯工具赶赴各个安全出口处,开展现场警戒工作,设置隔离区,维护现场秩序。

成立消防应急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灭火救援工作。

总之,通过开展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建设,社会单位应重点做到:

建立多种形式消防队;

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演练。

一旦发生火情,起火部位员工于1分钟内形成第一灭火力量;

火灾确认后,单位于3分钟内形成第二灭火力量。

实现火情发现早,小火灭得了。

四个能力建设之三:

组织疏散逃生能力

提高单位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就是要培养单位员工在发生火灾时,能够镇静有序的组织现场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这需要单位着重做好三项工作:

(一)明确疏散引导员

单位应当明确一定数量的疏散引导员,熟练掌握疏散程序和逃生方法,熟悉本单位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发生火灾时负责在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正确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

同时,单位也应教育全体员工掌握基本的疏散逃生技能。

(二)及时告知火灾信息

单位要及时将火灾信息告知现场人员,消防值班人员确认火灾后,有消防控制室的应立即启动火灾警报或应急广播,引导大家有序疏散。

没有应急广播的应由单位的疏散引导员负责,通过呼喊等方式通报火情,告知各楼层人员及时疏散。

(三)正确组织疏散

单位要采取正确方法组织疏散,发生火灾时,应尽可能引导人员从最近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疏散。

疏散过程中,疏散引导员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帮助,同时提醒大家稳定情绪,采取正确方法逃生。

发现有被困人员时须及时组织施救。

总之,通过开展组织疏散逃生能力建设,单位应当明确一定数量的疏散引导员;

员工熟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掌握疏散程序;

掌握逃生技能。

一旦发生火灾,能火场逃生自救,会引导人员疏散。

四个能力建设之四:

消防宣传教育能力

提高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就是要通过在社会单位内部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教育培训,使员工的消防安全素质普遍提高,消防安全意识明显增强,重点需抓好三个环节:

(一)抓好消防培训,重点培养消防安全明白人

单位应当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人员,接受消防专业培训,使其具备独立开展宣传教育的能力,真正成为消防工作的明白人。

单位还应强化对全体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做到有计划,有教材,有考核。

消防安全培训程序图

消防安全教育的要求(一熟悉、二掌握、三会),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员工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熟悉消防法律法规;

掌握消防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

掌握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掌握有关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

会报警;

会扑救初起火灾;

会疏散逃生自救.

(二)抓消防宣传,大力营造消防安全氛围

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消防宣传。

要充分利用有线视频、电子屏幕、广告牌、灯箱等开展宣传教育,或悬挂宣传标语、或播发公益广告、或案例剖析,使人们随时随地获取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

(三)抓消防标识化,着重提示消防安全信息

消防标识化建设,就是通过设置醒目的消防安全标志,提醒人们什么场所应当注意什么;

告诉人们哪里有灭火器材,如何使用;

什么地方可以疏散逃生等信息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培育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因此,单位应当设置如下消防标识:

一、消防设施类标识

单位应当在消防器材附近适当位置用文字或图例标明名称和使用操作方法。

二、提示性标识

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单位总平面图。

楼层、房间设置疏散指示图。

在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位置,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

三、警示性标识

单位应当在危险场所或重点部位设置禁止性标牌等

总之,通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能力建设,社会单位应当做到:

有消防宣传人员;

有消防宣传标识;

有全员培训机制;

员工掌握消防安全常识。

单位实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

实践证明,社会单位如果能够扎实开展好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就能把大部分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就能有效降低火灾中的人员伤亡,就一定能牢牢掌握同火灾做斗争的主动权,进而有效预防和控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运营管理部

2010年11月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