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9274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

2019-2020年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4(附答案解析)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莅临/励精图治颠簸/博闻强记磨砺/战栗

B.蝙蝠/一叶扁舟恶霸/深恶痛绝鞭挞/踏实

C.襟怀/弱不禁风尴尬/揭竿起义遏止/简明扼要

D.禁止/噤若寒蝉旗杆/心甘情愿落枕/落花流水

2.下列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唰”的一声,将军老羞成怒挥起了他的茶木拐棍。

狂妄的女人尖叫一声,如惊弓之鸟,抱起鸡窝似的脑袋。

诊室里鸦雀无声。

除了那惊呆了的女医生的亲戚外,屋里的人胆小怕事,没有一个打算从将军手上夺下拐棍。

拐棍在半空中巍巍地颤抖着,颤抖着。

人们巴望它痛痛忙忙快快地落下来,猛击到那个布满了肮脏雀斑的塌鼻梁上。

但是,拐棍终于没有落下来。

将军伸出另一只手,抓住拐棍的另一头,紧接着“嘎叭”一声,结实的茶木棍断成两截。

A.老羞成怒B.惊弓之鸟C.鸦雀无声D.胆小怕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两会”过后,各地廉价房、限价房政策的相继出台,使近年来一路飙升的房价得到了控制,让老百姓倍感温暖。

B.一年一度的CCTVxx年广告招标活动已尘埃落定,宝洁公司以3.49亿元的天价蝉联了央视广告标王的宝座。

C.这些大分子会在肠胃里聚集沉淀,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腹胀、溏便、食欲不振。

D.书写杂乱的药方,连权威专家都看不懂,如果是普通患者,或者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看起来绝对是天书。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椰林一眼望不到边,林中遍生青草。

②在林的另一端,有一条莹洁的小河。

③映在水中,连水也是浓绿色。

④饭后在椰林中散步。

⑤两岸的树木郁郁葱葱,绿得很浓。

⑥水平如镜,水上有独木舟静静地横着。

A.④①⑥②③⑤B.④①②⑥⑤③

C.④②⑥①③⑤D.②⑥④①⑤③

(二)语言运用题

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归纳出在中国环保方面所存在的三个问题。

材料一:

奥运期间(7月20日—9月20日),北京对机动车采取临时交通管治,将实行机动车单双号行驶。

这是为保证奥运期间北京空气质量所采取的“减排”措施。

材料二:

北京奥运会开幕以来15天,北京的空气质量保持良好,达到有记载以来的最好值。

但奥运会后北京面临的环保挑战远没有结束。

奥运会期间的临时减排措施,很可能会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

北京还将切实加大环保投入,进一步净化北京的天空。

材料三:

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标准对比表

污染物名称

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中国标准

二氧化硫

日均20微克/立方米

日均150微克/立方米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年均20微克/立方米

日均50微克/立方米

年均100微克/立方米

日均150微克/立方米

臭氧

时均100微克/立方米

时均160微克/立方米

二氧化氮

年均40微克/立方米

年均40微克/立方米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所敬畏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

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

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

是否相信上帝、佛、真主或别的什么主宰宇宙的神秘力量,往往取决于个人所隶属的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个人的特殊经历,甚至取决于个人的某种神秘体验,这是勉强不得的。

一个没有这些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

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

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

他并不是害怕受到惩罚,而是不肯丧失基本的人格。

不论他对人生怎样充满着欲求,他始终明白,一旦人格扫地,他在自己面前竟也失去了做人的自信和尊严,那么,一切欲求的满足都不能挽救他的人生的彻底失败。

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是从不在人格上反省自己的。

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放肆。

只要不受惩罚,他敢于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情、友谊、荣誉,而且内心没有丝毫不安。

这样的人尽管有再多的艳遇,也没有能力真正爱一回;结交再多的哥们,也体味不了友谊的纯正;获取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

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品读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元晖,字景袭。

少沉敏,颇涉文史。

宣武即位,为给事黄门侍郎。

  初,孝文迁洛,旧贵皆难移,时欲和众情,遂许冬则居南,夏便居北。

宣武颇惑于左右之言,外人遂有还北之闻,至乃牖卖田宅,不安其居。

晖乃请间言事,具奏所闻,曰:

“先皇移都以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

且比来迁人,安居岁久,公私计立,无复还情。

伏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勿信邪臣不然之说。

”帝纳之。

  再迁侍中,领右卫将军,虽无补益,深被亲宠。

凡在禁中要密之事,晖别奉旨,藏之于柜,唯晖入乃开,其余侍中、黄门莫有知者。

时侍中卢农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

“饿彪将军,饥鹰侍中”。

迁吏部尚书。

纳货用官,皆有定价,大郡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余官职各有差,天下号曰市曹。

出为冀州刺史。

下州之日,连车载物,发信都至汤阴间,首尾相属,道路不断。

其聚敛无极,百姓患之。

  明帝初,征拜尚书左仆射,诏摄吏部选事。

晖上书论政要:

其一曰:

御史之职,务使得贤。

必得其人,不拘阶秩,久于其事,责其成功。

其二曰:

安人宁边,观时而动。

顷来边将亡远大之略,贪万一之功,斯乃庸人所为,锐于奸利之所致也。

愚谓数年以来,唯宜静边,以息召役,安人劝农,惠此中夏(中原)。

请严敕边将,自今有戍贼求内附者,不听辄遣援接,皆须表闻。

违者虽有功,请以违诏书论。

其三曰:

国之资储,唯籍河北。

饥馑积年,户口逃散,生长奸诈,因生隐藏,出缩老小,妄注死失,收人租调,割入于己。

人困于下,官损于上。

自非更主权制,善加检括,损耗之来,方在未已。

请求其议,明宣条格。

帝纳之。

  晖雅好文学,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以类相从,名为《科录》,凡二百七十卷,上起伏羲,迄于晋,几十四代。

晖疾笃,表上之。

卒,谥曰文宪。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伏愿陛下终高祖既定之业终:

终结

B.首尾相属,道路不断属:

隶属

C.久于其事,责其成功责:

责备

2.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遂许冬则居南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宣武颇惑于左右之言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C.安人宁边,观时而动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D.请以违诏书论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时(旧贵)欲和众情B.时侍中卢农亦盟(元晖)恩眄

C.(侍中卢农)迁吏部尚书D.(边将)皆须表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给事黄门侍郎时,元晖极力劝阻宣武帝,叫他不要将都城迁回北边,不要相信奸臣的胡说。

B.任吏部尚书时,元晖卖官鬻爵,官大价高,而且他无休无止地聚敛财物,使百姓不得安宁。

C.元晖上书朝廷,主张不拘限于官阶品秩让贤臣担任御史的职务,并可让他们长期任职,明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D.针对地方上利用各种奸诈方法收敛百姓的租税归入私囊的现象,元晖主张设立规定,严加检查控制。

5.断句与翻译

(1)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顷来边将亡远大之略,贪万一之功,斯乃庸人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唯宜静边,以息召役,安人劝农,惠此中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给文段中画双线的句子断句。

先皇移都以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B(依次读为biān/piān;è/wù;tà/tā)

2.C

3.A(B搭配不当,“宝座”改为“称号”;C成分残缺,最后加“等症状”;D不合逻辑,“普通患者”包括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

4.B

(二)语言运用题

解析:

【压缩、转换】

问题一:

中国空气质量的多项标准远低于世卫标准。

问题二:

机动车多,造成废气排放量大。

问题三:

环保投入不足。

问题四:

执行环保措施缺乏长效的机制。

[3分。

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

1.D(A终:

完成B属:

连接C:

要求)

2.D(以:

介词,“按照”/介词;用。

A则:

就,表承接;B于:

介词,被;C而:

连词,表承接)

3.D(A为“孝文帝”,B为“宣武帝”C为“元晖”)

4.B(“无休止地聚敛财物,使得百姓忧虑不安”应是“出任冀州刺史”时)

5.(9分)

(1)

①近来边境守将没有宏图大略,只是贪图一点点的(侥幸的)利益,这是庸人的作法。

(3分,每句一分;重点词语“亡”“万一”“斯乃”,错两个扣1分)

②只应使边境保持安宁,以停止征发兵役,安定民心,劝勉百姓从事农桑,使中原地区受惠。

(4分,每句1分;重点词语“静”“息”“劝”“惠”,错两个扣1分)

(2)先皇移都/以百姓恋土/故发冬夏二居之诏/权宁物意耳/乃是当时之言/实非先皇深意。

(2分,每错2个扣1分)

附译文:

元晖字景袭,是北魏宗室。

自小深沉敏锐,多涉猎文史。

宣武帝元恪即位,他出任给事黄门侍郎。

  起初,孝文帝迁都洛阳,旧臣权贵都不愿迁徙,当时想要平和诸人的抵触情绪,于是允许他们冬天在南边居住,夏天再回北边居住。

宣武帝被左右近臣迁回北方的意见所迷惑,因此,外面人就有了将都城迁回北边的传说,甚至有人出卖田宅,不安心居住。

于是元晖请求单独见宣武帝谈论政事,他把所听到的都奏报给宣武帝,说:

“先帝迁都,由于百姓怀恋故土,因此发布冬夏居于两地的诏令,以暂时安定百姓的情绪。

这是出于当时情况而说的,实在不是先帝的本意。

而且近来迁到洛阳的人,安居时间已久,公私事业都已建立起来,不再有返回的想法。

我愿陛下能完成先帝已确定下来的事业,不要相信邪臣不合情理的胡说。

”宣武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他又迁任侍中,领右卫将军。

虽然他在职没有多少补益,但深受宣武帝宠信。

凡在宫禁中机要秘密的事情,元晖另外奉旨,收藏在柜中,只有无晖进来才打开,其余的侍中、给事黄门侍郎都不知道。

侍中卢昶也受到宣武帝的思宠,因此,当时人称他们为“饿彪将军,饥鹰侍中”。

他迁任吏部尚书,大收贿赂,任用官员,都有定价,大郡二千匹,次郡一千匹,下郡五百匹,其余官职的价钱各有不同,因此,天下人将吏部称为市曹。

元晖出任冀州刺史,到冀州赴任时,动用大批车辆装载物品,从信都到汤阴之间的道路上,他的车辆首尾相接,络绎不绝。

他没有休止地聚敛财物,使得百姓忧虑不安。

  明帝初,征召他入朝任尚书左仆射,又下诏让他掌管吏部选用官吏事务。

  元晖上书论政要:

第一点说:

“御史的职务,一定要让贤臣担任。

如果才干合宜,不必拘限于官阶品秩,可让他长期担任此职,以求能作出成效。

”第二点说:

“安定民心,使边境宁静,要观察时势而动。

近来边境守将没有宏图大略,只是贪图一点点小的利益,这只是庸人的作法,是只看重虏掠的利益而引起的。

臣认为数年以来,只宜于使边境保持安宁,以停止征发兵役,安定民心,劝课农桑,使中原地区富庶起来。

请陛下严厉敕告边防将领,自今以后,有敌方边戍贼人请求内附者,不许擅自派军去接应,都必须上表奏报朝廷。

违反者虽有功劳,请按违抗诏书论罪。

”第三点说:

“国家的资源储备,只依靠黄河以北。

但饥荒连年,户口逃散,因此,产生隐匿户口,增减年龄,随意乱注死亡流失等各种奸诈方法,收敛百姓的租调,归入私囊。

这样,百姓饥困于下,官府损失于上。

假如不再设立临时规定,详细加以检括,这样的损耗情况,还会变本加厉地延续下去。

请求议定此事,明确颁布法令条文。

”明帝采纳了元晖的建议。

  元晖一向喜好文学,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按类编排,取名为《科录》,共二百七十卷,上起伏羲,下到晋朝,共十四代。

元晖病势危重时,上表将此书献上。

元晖去世后,朝廷赐给谥号称文宪。

jb1000

jb1000

jb1000

教学

jb1000

教学

jb1000

教学

教学

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